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邓永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24-127,共4页
为研究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调查,结果表明: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有社会和个人2方面的原因,应... 为研究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调查,结果表明: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有社会和个人2方面的原因,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要增强女性对自身性别的信心,健全法规以应对就业歧视,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培训和咨询;要学会正确归因,积极进取,努力拓展职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大学生 职业自我效能感 性别差异 正确归因
下载PDF
归因偏差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2
作者 何小青 郭晓蓓 《科教导刊》 2016年第3Z期161-162,共2页
归因偏差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评价,尤其是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而正确的归因观却是大学生积极健康生活的动力。本文主要结合Weiner的归因理论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三个方面(即成就动机、人际自信、情绪情感)进行分析,从而总... 归因偏差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评价,尤其是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而正确的归因观却是大学生积极健康生活的动力。本文主要结合Weiner的归因理论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三个方面(即成就动机、人际自信、情绪情感)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和研究大学生在归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自己、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入手,帮助大学生克服归因过程中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归因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偏差 大学生 身心发展 正确归因
下载PDF
关于区域学测数据分析的再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新霞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13期48-51,共4页
区域学测数据分析,是县区教研室进行教学管理、研判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区域学测数据分析选取"一分四率一位次"等数据,不能直观体现进(退)步情况、无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研教合一"理念下的区域学测数据... 区域学测数据分析,是县区教研室进行教学管理、研判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区域学测数据分析选取"一分四率一位次"等数据,不能直观体现进(退)步情况、无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研教合一"理念下的区域学测数据分析,选取区总排名占比率、参考率、区均分达成率、区均分达成率进步值、区均分达成率区间值、区均分达成率区间进步值等数据,从"达标+增值"的角度,准确反映学校、学科教学水平在区域内所处位次、达标程度、增值情况,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引导管理者和教师正确归因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测数据分析 区域管理 教育均衡 规范办学 正确归因
下载PDF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避免学生习得性无助感
4
作者 王小寅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4期237-238,共2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要求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可现实中的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提出较多目标,很多学生在过程学习中慢慢放弃,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一旦形成,对于未来的...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要求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可现实中的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提出较多目标,很多学生在过程学习中慢慢放弃,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一旦形成,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要尽可能的避免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程 习得性无助感 正确归因 成就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