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2006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国上市的1162个上市公司为样本,用实证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公司在财务报告质量上显著优于其他公司;董事会...本文以2006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国上市的1162个上市公司为样本,用实证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公司在财务报告质量上显著优于其他公司;董事会实际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显著降低财务报告质量;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的 U 型关系;管理层对员工胜任能力的重视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和对法律法规遵循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监事会两会会议频率和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没有显著影响。展开更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离不开其内部制度环境。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在制度安排,既可能因过度规避风险而抑制创新(“矫枉过正”假说),也可能通过合理管控风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离不开其内部制度环境。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在制度安排,既可能因过度规避风险而抑制创新(“矫枉过正”假说),也可能通过合理管控风险而促进创新(“合理管控”假说)。基于此,本文以2007 2015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水平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总体上支持了“合理管控”假说;进一步区分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不同作用后,发现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内部环境和信息与沟通两大要素中;此外,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中更为明显;最后,会计控制水平与企业创新显著负相关,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美两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导向差异是导致两国企业内部控制之于企业创新产生截然相反作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发现有助于各方理性看待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作用,对企业创新环境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政府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以2006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国上市的1162个上市公司为样本,用实证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公司在财务报告质量上显著优于其他公司;董事会实际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显著降低财务报告质量;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的 U 型关系;管理层对员工胜任能力的重视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和对法律法规遵循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监事会两会会议频率和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没有显著影响。
文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离不开其内部制度环境。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在制度安排,既可能因过度规避风险而抑制创新(“矫枉过正”假说),也可能通过合理管控风险而促进创新(“合理管控”假说)。基于此,本文以2007 2015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水平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总体上支持了“合理管控”假说;进一步区分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不同作用后,发现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内部环境和信息与沟通两大要素中;此外,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中更为明显;最后,会计控制水平与企业创新显著负相关,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美两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导向差异是导致两国企业内部控制之于企业创新产生截然相反作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发现有助于各方理性看待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作用,对企业创新环境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政府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