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0排动态容积CT对左心室静脉系统的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闯 秦崇 +5 位作者 袁小东 全昌斌 乔远罡 敖国昆 唐发宽 单兆亮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左心室静脉系统进行评价,以指导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左心室电极的植入。方法对110例行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同时进行冠状静脉系统重建,重建时相在体表心电图RR间期的30%-80%。其中男性40例,女性70例,年龄(57.9...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左心室静脉系统进行评价,以指导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左心室电极的植入。方法对110例行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同时进行冠状静脉系统重建,重建时相在体表心电图RR间期的30%-80%。其中男性40例,女性70例,年龄(57.9±10.8)岁。结果所有患者均可清晰显示心脏静脉系统,91.2%的患者在30%-50%的RR间期得到最佳成像效果;在CRT最常用的靶静脉(心后侧静脉和心侧静脉),单支靶静脉缺如合并另一支细小的占23.6%-26.4%,双支均缺如占5.5%。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可以提供清晰的心脏静脉系统影像,特别是可以对CRT最常用的靶静脉进行系统评价,帮助指导CRT左室电极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静脉 心脏再同步治疗
下载PDF
动态容积CT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静脉系统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闯 田梅 +4 位作者 袁小东 全昌斌 乔远罡 敖国昆 唐发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816-818,864,共4页
目的 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静脉系统进行评价,以指导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左心室电极的置入.方法 对在我院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冠状动脉检查的70例心衰患者,行冠状静脉系统重建.其中男性33例,女性37例,平均... 目的 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静脉系统进行评价,以指导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左心室电极的置入.方法 对在我院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冠状动脉检查的70例心衰患者,行冠状静脉系统重建.其中男性3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58.4±11.5)岁.重点对左室侧静脉及左室后侧静脉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可清晰显示左室侧静脉和(或)左室后侧静脉,其中54例患者可观察到心侧静脉,55例患者观察到心后侧静脉.对比性别发现,男性心侧静脉与CS开口距离、可显示最大长度大于女性(P<0.05),男性心后侧静脉开口直径、血管弯曲度大于女性(P<0.05);女性心侧静脉血管最大弯曲度大于男性(P<0.05),女性心侧、心后侧静脉与心大静脉右房侧或CS夹角大于男性(P<0.05).结论 应用动态容积CT可以清晰地重建心衰患者左心静脉系统,为CRT提供术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静脉 冠状静脉窦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CT对冠状静脉系统成像间期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梅 张闯 +3 位作者 袁小东 全昌斌 敖国昆 唐发宽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0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冠状静脉系统成像的最佳R-R间期,分析影响最佳图像的因素。方法:对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冠状动脉检查的110例患者,分别于体表心电图0%~90%的R-R间期内,每间隔10%作为一成像间期,应用容积再现(VR)...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冠状静脉系统成像的最佳R-R间期,分析影响最佳图像的因素。方法:对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冠状动脉检查的110例患者,分别于体表心电图0%~90%的R-R间期内,每间隔10%作为一成像间期,应用容积再现(VR)技术行冠状静脉系统重建,重点分析不同成像间期对所得图像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清晰完整的进行冠状静脉系统成像,110例受检者中99例(占90%)受检者在30%、40%及50%的3个成像间期得到最佳图像。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可以清晰的重建冠状静脉系统,大多数受试者可于30%~50%成像间期获得最佳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CT 冠状静脉 冠状静脉窦 R-R间期
下载PDF
冠状静脉CT成像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国平 李莹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124-127,共4页
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发展迅速。但由于部分患者左心室静脉系统结构变异,左心室电极不能成功植入,或不能置于理想的靶静脉,影响其效果。因此,术前了解冠状静脉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靶静脉是CR... 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发展迅速。但由于部分患者左心室静脉系统结构变异,左心室电极不能成功植入,或不能置于理想的靶静脉,影响其效果。因此,术前了解冠状静脉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靶静脉是CRT的关键。冠状静脉CT成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于CRT术前评估逐渐增多。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冠状静脉 靶静脉 X线
下载PDF
通过多层螺旋CT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静脉解剖变异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轶 李继文 +2 位作者 蒋萍 李振 苏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624-628,共5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与分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相关血管的解剖特征及变异情况。方法入选162例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CT成像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同时行冠状静脉CT三维重建,评估成像质量,并...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与分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相关血管的解剖特征及变异情况。方法入选162例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CT成像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同时行冠状静脉CT三维重建,评估成像质量,并观察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相关的冠状静脉侧支及冠状静脉窦口的解剖特征及变异情况。结果162例入选患者均完成了冠状静脉CT三维重建。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相关血管的成像质量分析表明,冠状静脉窦口的成像质量最佳,其次分别为后侧静脉、侧静脉及前侧静脉,而且上述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相关的血管存在较大的解剖变异。其中存在3支血管的占19.8%,存在2支血管的占35.8%,只有1支血管的占40.7%,而上述血管缺如的占3.7%。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冠状静脉系统,尤其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相关的静脉侧支血管存在较大的解剖变异,冠状静脉CT三维重建对术前评估及术中决策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冠状静脉
下载PDF
应用动态容积CT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冠状静脉系统
6
作者 张闯 马金奎 +2 位作者 杨爽 田梅 唐发宽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1期877-879,共3页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冠状静脉系统进行成像,探讨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在我院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冠状动脉检查的55例心房颤动患者,行冠状静脉系统重建,重点对冠状静脉窦进行测量并评价其分支显示情...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冠状静脉系统进行成像,探讨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在我院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冠状动脉检查的55例心房颤动患者,行冠状静脉系统重建,重点对冠状静脉窦进行测量并评价其分支显示情况。【结果】55例患者可清晰显示冠状静脉窦,其中35例患者可观察到心侧静脉,41例患者观察到心后侧静脉。对比发现性别在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开口上下径、前后径、平均面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左室分支静脉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容积CT可以清晰的重建心房颤动患者冠状静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静脉 冠状静脉窦 心房颤动 心脏再同步治疗
原文传递
联合导向下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被引量:31
7
作者 钱林学 王宝恩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67-668,共2页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在治疗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其中8例患者大出血中急诊栓塞,10例患者出血后择期栓塞。在B超和X线联合导向下,...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在治疗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其中8例患者大出血中急诊栓塞,10例患者出血后择期栓塞。在B超和X线联合导向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所有患者在B超引导下门静脉穿刺一次成功,行门静脉造影和胃冠状静脉造影及栓塞。 结果 17例患者胃冠状静脉栓塞成功,其中1例栓塞后6h再次出血,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手术,血止。急诊止血率87.5%,栓塞成功率94.4%。1~24个月随访期内,再出血4例,肝功衰竭2例,肝癌2例,共死亡6例,12例存活。 结论 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B超和X线联合导向下,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 介入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肝硬化 合并症
原文传递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冠状静脉解剖变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8
作者 吴性江 曹建民 +1 位作者 吴学豪 黎介寿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冠状静脉解剖变异、返流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直接和间接门静脉造影、测压和超声多普勒观察 2 0 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冠状静脉解剖、门静脉压力和血流。 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单支冠状静脉占 79 4... 目的 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冠状静脉解剖变异、返流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直接和间接门静脉造影、测压和超声多普勒观察 2 0 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冠状静脉解剖、门静脉压力和血流。 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单支冠状静脉占 79 4 6% ,双支冠状静脉占 2 0 5 4 % ,开口于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和门脾静脉交汇处分别为 62 3 3 %、2 7 3 5 %和 8 0 7% ,出血和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冠状静脉开口主要位于门静脉主干 ,顽固性腹水无出血者多数位于脾静脉 ;间接门静脉造影示Ⅱ、Ⅲ级、门静脉血栓和活动性出血患者冠状静脉显示率分别为 2 6 19%、5 6 64 %、10 0 %和 10 0 % ,出血静止期和无出血顽固性腹水者分别为 4 7 79%和 19 0 5 %。 结论 冠状静脉解剖变异是影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因素 ,返流是出血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 门脉高压症 解剖变异
原文传递
双源CT冠状静脉成像中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赛哲 王蔚然 +3 位作者 庞明洋 时向民 单兆亮 林琨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12,19,共6页
目的比较在冠状静脉CT成像中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模式(flash spiral模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在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上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本院行心脏CT检查患者74例,对入选病例随机采用flash spiral模... 目的比较在冠状静脉CT成像中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模式(flash spiral模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在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上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本院行心脏CT检查患者74例,对入选病例随机采用flash spiral模式及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进行螺旋CT冠状静脉血管成像,根据不同扫描模式,将入选患者分为FLASH组(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共39例)和RGH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共35例),比较两组冠状静脉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辐射剂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心率亚组中(心率<65/min及心率≥65/min)冠状静脉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FLASH组与RGH组基线资料及扫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SH组冠状静脉图像评分、对比噪声比分别为3.3±1.3、7.0±3.2;RGH组的冠状静脉图像评分、对比噪声比分别为3.2±1.2、7.5±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各心率段,两种扫描模式组冠状静脉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噪声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SH组有效辐射剂量较RGH组明显降低[(0.8±0.2)m Sv vs(7.2±2.7)m Sv,P<0.001]。结论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在冠状静脉成像中不影响图像质量且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大螺距螺旋扫描模式 心电门控扫描模式 冠状静脉 辐射剂量
下载PDF
256层CT冠状动静脉同步双重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金龙 包义红 +2 位作者 邹国林 周长青 朱春甲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 :探讨256层CT冠状动静脉同步双重成像的可行性及诊治价值。方法 :71例患者在256层CT冠状动脉扫描的基础上,增加延迟扫描时间、补充对比剂总量后进行心脏CT同步扫描。评价冠状动、静脉双重CT图像质量,分析相关解剖学结构。结果 :冠... 目的 :探讨256层CT冠状动静脉同步双重成像的可行性及诊治价值。方法 :71例患者在256层CT冠状动脉扫描的基础上,增加延迟扫描时间、补充对比剂总量后进行心脏CT同步扫描。评价冠状动、静脉双重CT图像质量,分析相关解剖学结构。结果 :冠状动、静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7±0.68)分、(2.93±0.26)分,合格节段分别为99.2%、100%;动、静脉主要分支开口、走行及其两者间关系显示清晰,测得了冠状静脉窦(CS)、心中静脉(MCV)、左室后静脉(PVLV)等开口大小、间距及MCV、PVLV与CS间夹角等数据。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55段、斑块110段、狭窄(≥50%)9段。结论 :256层CT心脏同步扫描能满意地显示冠状动、静脉双重血管,有助于无创评价冠状循环、发现心绞痛病因、制定心脏介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静脉 心脏介入
下载PDF
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梅琼 张建成 +4 位作者 陈林 林亚洲 吴卫 杨志平 陈建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从经射频消融术确诊的右后间隔显性旁道病例中,回顾性分析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的体表心电图特点,为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8-01至2013-05在福建省立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显性右后间隔旁道的96... 目的:从经射频消融术确诊的右后间隔显性旁道病例中,回顾性分析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的体表心电图特点,为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8-01至2013-05在福建省立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显性右后间隔旁道的96例住院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以射频消融术结果为标准,分析术前心电图相关特征对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路定位的符合程度。结果:96例右后间隔显性旁道患者中,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有11例,其中8例是冠状窦口旁道,3例是心中静脉显性旁道。在冠状窦口显性旁道8例中,Ⅱ导联δ波均显著负向,呈QS型。在心中静脉显性旁道3例中,Ⅱ导联δ波没有显著负向,呈qrS型。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中,胸前导联移行在V2导联有10例。Ⅱ导联δ波显著负向,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敏感性为72.7%(8/11),特异性为80%(68/85);移行在V2导联,且Ⅱ导联δ波显著负向,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敏感性为63.6%(7/11),特异性为100%(85/85)。结论:右后间隔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同时具备胸前导联R/S比值>1的移行带在V2导联、Ⅱ导联δ波显著负向这两个特征,高度提示旁道位于冠状静脉,且多是冠状窦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旁道 右后间隔 冠状静脉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在经静脉左室电极植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书英 高树军 +2 位作者 李洁 丁超 王冬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室电极导线植入术中的应用技巧和价值。方法心力衰竭拟行CRT植入患者178例,观察术中经冠状静脉途径植入左室电极导线的成功率、PCI技术应用情况、靶静脉选择及参数测定情况及随...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室电极导线植入术中的应用技巧和价值。方法心力衰竭拟行CRT植入患者178例,观察术中经冠状静脉途径植入左室电极导线的成功率、PCI技术应用情况、靶静脉选择及参数测定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①CRT植入成功率97.75%(174/178),4例手术失败;经冠状静脉左室起搏电极导线植入成功率98.28%(171/174),3例行开胸心外膜电极植入。②左室起搏电极植入左室后静脉2例,心侧静脉89例,侧后静脉54例,心中静脉侧分支23例,心大静脉3例。③86例次使用了PCI技术(50.29%),其中10例(5.85%)应用鞘中鞘技术指引导丝到达靶静脉,双导丝技术38例(22.22%),导丝锚定技术15例(8.77%),逆向导丝技术12例(7.02%),球囊导管扩张冠状静脉中段11例(6.43%)。④术中左室起搏阈值(0.96±0.49)V,阻抗(677.06±215.93)Ω,R波振幅(16±3)mV,术后半年内左室电极起搏参数稳定。结论运用PCI技术可协助经冠状窦左室起搏电极的植入,并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室电极 冠状静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心电图表现为V_2导联R波缺失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涛 王云龙 +5 位作者 韩智红 赵华 梁卓 汪烨 任学军 李学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74-476,483,共4页
目的探讨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VAs)心电图表现为V_2导联R波缺失(V_2导联R波小于V_1和V_3导联R波)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因流出道VAs行射频消融治疗的8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 目的探讨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VAs)心电图表现为V_2导联R波缺失(V_2导联R波小于V_1和V_3导联R波)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因流出道VAs行射频消融治疗的8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纳入其中7例VAs心电图表现为V_2导联R波缺失的患者,均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采用压力监测导管进行激动标测,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事先进行了右室流出道(RVOT)的激动标测,射频消融成功4例,均在RVOT前间隔消融成功,另外3例先后进行了RVOT、LVOT和冠状静脉激动标测,于左冠窦(LCC)消融成功1例,其余2例失败,1例无法深入心大静脉,另一例前室间静脉放电后患者疼痛,所有手术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5例即刻消融成功的患者无复发。结论心电图表现为V_2导联R波缺失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消融成功率偏低,标测的最早激动点位于RVOT、LCC和前室间静脉,消融成功的靶点位于RVOT前间隔和L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导管消融 冠状静脉 流出道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正常人冠状静脉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芳莹 李彩英 +4 位作者 寇晨光 王岑 田伟伟 袁迎芳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无冠状动脉畸形、变异,均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对原始图像选取心脏收缩期(45%时相)、心脏舒张期(75%时相)进行重建,测量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并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1)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45%时相数值均较75%时相增大(P<0.05)。(2)心动周期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无差异(P>0.05);按照身高、体重计算截面积进行标化,在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3)提出45%及75%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95%参考范围。结论:采用MSCT显示冠状静脉成像可以客观定量测量、分析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其正常参考值提出为临床成功实行心脏介入手术提供了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冠状静脉 定量测量 心动周期
下载PDF
冠状静脉的形态学研究及其在电生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伟 施海明 范维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24-426,共3页
随着冠状静脉在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不断地开发与利用 ,其重要性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主要从冠状静脉的解剖、影像学研究及其在射频消融中的特殊应用三方面 。
关键词 冠状静脉 形态学 电生理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联合介入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康复护理
16
作者 肖书萍 徐玉兰 +1 位作者 周国锋 郑传胜 《中国康复》 2003年第6期387-388,共2页
目的 :探索联合应用脾动脉栓塞术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4 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脾功能亢进患者 ,先后行脾动脉栓塞术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于术前后均配合整体的护理程序。结果 :4 8例患... 目的 :探索联合应用脾动脉栓塞术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4 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脾功能亢进患者 ,先后行脾动脉栓塞术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于术前后均配合整体的护理程序。结果 :4 8例患者手术操作成功 ,与治疗前比较门静脉压力和脾静脉血流量下降 ;内窥镜及食道钡餐显示静脉曲张好转 ;术后 1年随访患者均存活 ,脾功能亢进症状缓解 ,肝功能无明显改变 ,其中 1例术后复发出血。结论 :联合介入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有明显治疗效果 ,加强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肝硬化 脾动脉 胃冠状静脉 脾栓塞术 冠状静脉栓塞术 护理 治疗
下载PDF
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巴马香猪冠状静脉结扎后左室心肌圆周应变
17
作者 李杨 魏常华 +6 位作者 陈纪昀 丁晓 朱好辉 王一洒 高帆 屈雪蒸 袁建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巴马香猪冠状静脉结扎后左室心肌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只健康巴马香猪进行心大静脉结扎,分别对基础状态、结扎后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左室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内、中、外... 目的探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巴马香猪冠状静脉结扎后左室心肌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只健康巴马香猪进行心大静脉结扎,分别对基础状态、结扎后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左室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内、中、外三层心肌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基础状态比较,结扎冠状静脉后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参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每搏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静脉结扎后,三个水平节段圆周应变值均不同程度下降,心尖段水平〉基底段水平〉中段水平;三层心肌圆周应变值均明显下降,内层〉中层〉外层。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以客观定量评价巴马香猪左室不同层面及整体心肌功能,并对判断冠状静脉梗阻病变对左室心肌功能的影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静脉 心室功能 应变
原文传递
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51
18
作者 张铠 赵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1-606,共6页
目的对比单纯TIPS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伴上消化道出血(UGH),分析TIPS和GCVE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PHT伴UG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 目的对比单纯TIPS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伴上消化道出血(UGH),分析TIPS和GCVE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PHT伴UG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纯TIPS治疗15例(A组),TIPS联合GCVE治疗23例(B组),观察分析手术前后血液指标、门静脉及脾脏血流动力学、脾脏形态学、消化道静脉曲张程度变化。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门静脉压降低、流速加快、脾静脉淤血指数降低均较术前明显(P<0.05),B组均优于A组(P<0.05)。术后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均明显好转(P<0.05),B组和A组EGV好转率分别为94.7%、66.6%,急诊止血率分别为100%、75%,再出血率分别为4.3%、28.5%,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肝性脑病(HE)发生率、支架原发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介入通畅率均为100%,支架远端位于门静脉左支者HE发生率显著低于位于右支者(P<0.05)。结论 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PHT伴UGH疗效确切,优于单纯T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壁类粥样硬化样改变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镇 任大宏 +1 位作者 胡虞乾 裘法祖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5-516,F003,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壁类粥样硬化样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 50 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时取一段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供研究,10 例十二指肠球部...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壁类粥样硬化样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 50 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时取一段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供研究,10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和10 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 均无肝硬化) 为对照组,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光镜见病变组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壁显著增厚,内皮细胞不完整,形成许多增生结节,呈丘状、乳头状或弥漫性增厚,内膜下间隙有大量排列方向紊乱的平滑肌细胞和聚积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及呈“糜粥”状坏死、崩解的组织;中膜平滑肌细胞显著增厚,并向内膜下迁移。电镜见内皮细胞破损,附壁血栓形成,内膜下间隙有大量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中膜和迁移到内膜的平滑肌细胞的表型从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结论 门脉高压时脾静脉和胃冠状静脉壁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表型改变,从而形成类粥样硬化样斑块,使管壁粗糙、增厚、变硬,故可增加血流阻力和形成附壁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脾静脉 胃冠状静脉 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凡 赵倩 +5 位作者 徐浩 祖茂衡 林佳 张文耀 马雷 许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0-335,共6页
目的对比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与单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UGH)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和人工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收录的... 目的对比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与单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UGH)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和人工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比较TIPS联合GCVE与单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UGH疗效的临床对照实验的文献报道,研究者从中提取相关资料,根据Cochrane手册标准对纳入文献的质量予以评价。结果最终8篇文献纳入研究,病例总数为690例。结果显示,TIPS联合GCVE组术后再出血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单纯TIPS组(OR=0.35,95%CI:0.24~0.53,P<0.00001;OR=0.50,95%CI:0.30~0.84,P=0.009);而在支架通畅率及术后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5,95%CI:0.68~1.63,P=0.83;OR=1.16,95%CI:0.74~1.80,P=0.52)。结论 TIPS联合GCVE在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及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方面较单纯TIPS有明显优势,在提高支架通畅率及术后总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上消化道出血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