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2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1
1
作者 张志国 徐琪 R.L.Blevins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4-391,共8页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并有随N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壤pH随NH4NO3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免耕表层土壤的交换性Ca、Mg、K和可提取P与犁耕比较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交换性Ca、Mg、及可提取P随NH4NO3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交换性K的分布则不受N肥施用量的影响,从1984至1994年,免耕玉米的产量显著高于犁耕玉米的产量,从1970至1982年犁耕玉米的产量略高于免耕,但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持续性农业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产量
下载PDF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1
2
作者 胡昌浩 董树亭 +3 位作者 岳寿松 王群瑛 高荣岐 潘子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3-69,共7页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开花期达最大值。紧凑型品种在适宜高密度下具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易获高产;平展型品种在适宜低密度下,大喇叭口期以后具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产量领先。群体光合速率在冠层...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开花期达最大值。紧凑型品种在适宜高密度下具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易获高产;平展型品种在适宜低密度下,大喇叭口期以后具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产量领先。群体光合速率在冠层中的分布,紧凑型品种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平展型品种上部叶>中部时>下部叶。高产群体光合最适叶面积指数紧凑型品种6—7,平展型品种4—5。玉米开花后的群体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提高和保持开花后的群体光合速率,有利于玉米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群体光合速率 产量 玉米
下载PDF
播种时期与密度对关中灌区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4
3
作者 马国胜 薛吉全 +3 位作者 路海东 张仁和 邰书静 任建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7-1253,共7页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运用作物群体生理学方法,研究了关中灌区玉米密度、播期与群体生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夏播条件下,在6月13日—7月22日,播期与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DMA)、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m...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运用作物群体生理学方法,研究了关中灌区玉米密度、播期与群体生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夏播条件下,在6月13日—7月22日,播期与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DMA)、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max)、总光合势(LAD)、群体净同化率(NAR)、作物生长率(CGR)呈负相关,播期对CGR、LAD的影响较大,对LAImax和NAR的影响较小;在45000~65918株·hm-2范围内,密度与玉米籽粒产量、DMA、LAImax、LAD、CGR呈正相关,而与NAR呈负相关,密度对CGR、LAImax和LAD的影响较大,而对NAR的影响较小.播期对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的总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密度,实际生产中应力争早播.对密度和播期与玉米群体生理指标建立的回归模型表明,陕单8806玉米在关中灌区夏播中实现高产的适宜播期为6月10—20日,密度应控制在57767~71706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播种密度 群体生理指标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稻草还田综合效益研究 被引量:102
4
作者 周江明 徐大连 薛才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4期7-10,共4页
通过对稻草秸秆还田方式和对后熟增产机制及对土壤养分变化影响的研究表明 ,稻草翻耕埋田施入量以 30 0 0kg/hm2 左右为最佳 ,约占全量的 1/ 2 ;稻草若以全量覆盖还田 ,以配施112 5kg/hm2 的石灰为好 ,不仅可加速稻草腐烂 ,还起到防病... 通过对稻草秸秆还田方式和对后熟增产机制及对土壤养分变化影响的研究表明 ,稻草翻耕埋田施入量以 30 0 0kg/hm2 左右为最佳 ,约占全量的 1/ 2 ;稻草若以全量覆盖还田 ,以配施112 5kg/hm2 的石灰为好 ,不仅可加速稻草腐烂 ,还起到防病的作用 ,从而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稻草还田对 0~ 2 0cm土壤培肥作用效果十分明显 ,最有影响的是速效磷 ,其次是速效氮和速效钾 ,有机质也有较明显的提高。试验还表明稻草还田对改良土壤的性能效果很好 :降低了土壤的容重 ,增加了持水量和耕层厚度 ,提高了阳离子交换量 ,确保土壤的持续利用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研究为该区如何合理进行稻草还田 ,以及稻草还田对后熟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贡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田 综合效益 秸秆还田 作物产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对地膜和秸秆覆盖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分析 被引量:95
5
作者 卜玉山 苗果园 +1 位作者 邵海林 王建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90-1093,共4页
两年盆栽和大田玉米覆盖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和地膜覆盖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玉米株高、茎粗、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等;地膜覆盖的促进作用在玉米生育前期较大,而秸秆覆盖的作用则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中后期。秸秆和地膜覆盖增产的... 两年盆栽和大田玉米覆盖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和地膜覆盖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玉米株高、茎粗、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等;地膜覆盖的促进作用在玉米生育前期较大,而秸秆覆盖的作用则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中后期。秸秆和地膜覆盖增产的主要原因均为玉米穗长和穗粒数的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和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主要表现在拔节至抽雄及雌穗分化发育阶段,而对后期粒重形成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西北黄土高原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对玉米季节性耗水和产量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86
6
作者 王红丽 张绪成 +2 位作者 宋尚有 马一凡 于显枫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7-926,共10页
【目的】从玉米季节性耗水调节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揭示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机制。【方法】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含水量、玉米地上干物质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计算土壤温度梯度等,探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对玉米季节性耗水和产... 【目的】从玉米季节性耗水调节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揭示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机制。【方法】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含水量、玉米地上干物质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计算土壤温度梯度等,探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对玉米季节性耗水和产量的调节机制。【结果】全膜双垄沟播(PMF)和全沙覆盖平作(SM)对玉米生长期的水分环境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裸地平作(CK)相比,PMF和SM能提高地温最低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温度梯度和地温最高点玉米拔节前土壤温度梯度,在显著高于CK和地温最高、最低点反方向温度梯度驱动下实现了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使玉米在需水较少阶段保蓄更多的水分以供需水盛期利用;各处理玉米耗水高峰出现的时期与当年降雨分布密切相关,PMF和SM可以促进玉米拔节后耗水,其中灌浆期增加最为显著,该时期PMF和SM的耗水量分别较CK增加237.7%和83.1%,差异显著(P<0.05);其次是拔节-抽雄期,分别较CK增加31.8%和27.4%,差异显著(P<0.05);玉米收获指数分别提高132.5%和116.1%。【结论】PMF能够增大土壤温度梯度,减少前期地表蒸发为主的水分耗散,保蓄更多水分供后期使用;在后期雨季能够充分利用降水,促进籽粒形成和灌浆,表现较高的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 季节性耗水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密度对夏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2
7
作者 吕丽华 王璞 +2 位作者 易镇邪 魏凤桐 刘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对不同密度条件下不同株型6个夏玉米品种进行了研究,筛选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优势品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株型品种,光合速率均是低密度处理高于高密度,其中紧凑型品种CF008光合速率最高。从产量性状分析,CF008产量最高,郑单958其次;CF008... 对不同密度条件下不同株型6个夏玉米品种进行了研究,筛选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优势品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株型品种,光合速率均是低密度处理高于高密度,其中紧凑型品种CF008光合速率最高。从产量性状分析,CF008产量最高,郑单958其次;CF008不同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郑单958低密度产量显著高于高密度。同样,CF008经济系数最高,郑单958、金海5号和鲁单6003依次降低,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紧凑型品种的表现明显好于半紧凑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叶绿素 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80
8
作者 孟庆平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玉米是辽宁省黑山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但玉米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整地、选用优良品种、播种保苗、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Crop Yield and Soil Responses to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a Red Soil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77
9
作者 ZHANG Hui-Min WANG Bo-Ren +1 位作者 XU Ming-Gang FAN Ting-Lu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99-207,共9页
A 15-year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inorganic N,P and K fertilizers and farmyard manure (M)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yield and soil responses to long-term fertilization at Qiyang,Hunan P... A 15-year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inorganic N,P and K fertilizers and farmyard manure (M)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yield and soil responses to long-term fertilization at Qiyang,Hunan Province,China. Average grain yields of wheat and corn(1 672 and 5 111 kg ha-1,respectively)for the treatment NPK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405 and 310 kg ha-1)of the unfertilized control and single in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s.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initial values of the experiment,all treatments showed a yield decline of 9 to 111 kg ha-1 year-1 in wheat and 35 to 260 kg ha-1 year-1 in corn,respectively,and a significant pH decline of 0.07 to 0.12 pH year?1,except for the treatments PK and NPKM.Aft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the soil organic C,soil available P,exchangeable Ca2+ and Mg2+and available Cu2+and Zn2+contents were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NPKM than in the treatments applied with inorganic fertilizer only.Compared to the treatment NPK,the treatment NPKM,where manure partially replaced inorganic N,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arresting the decline of soil pH.This improved grain yields of wheat and corn, suggesting that application of NPK fertilizer in combination with farmyard manure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soil fertility and buffering capacity in red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 long-term fertilization red soil WHEAT yield
下载PDF
大田遮荫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2
10
作者 张吉旺 董树亭 +2 位作者 王空军 胡昌浩 刘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遮荫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对玉米叶片的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导致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降低,农大108(ND108)苗期遮荫50%和90%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6.9%和24.5%,穗期遮荫分...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遮荫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对玉米叶片的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导致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降低,农大108(ND108)苗期遮荫50%和90%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6.9%和24.5%,穗期遮荫分别降低34.1%和55.3%,花粒期遮荫分别降低67.5%和79.4%。遮荫后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都显著降低。不同生育时期对遮荫的响应不同,苗期遮荫50%和90%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53.6%和64.3%,穗期分别降低22.1%和23.0%,花粒期分别降低66.2%和79.4%。遮荫50%和90%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苗期分别较对照降低28.6%和49.0%,穗期分别降低36.6%和59.6%,花粒期分别降低43.9%和64.7%。遮荫使玉米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显著降低,不同遮荫时期对其影响不同,花粒期遮荫影响最显著。遮荫时期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大于遮荫程度对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遮荫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6
11
作者 王红丽 张绪成 +3 位作者 宋尚有 马一凡 于显枫 柳燕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09-2614,共6页
以春玉米品种沈单1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半干旱区(年均降雨量415mm)旱地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平作(CK)相比,全膜双垄沟播(PMF)、全沙覆盖平作(SM)在玉米抽雄前均能提高0~25cm土层平均地温... 以春玉米品种沈单1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半干旱区(年均降雨量415mm)旱地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平作(CK)相比,全膜双垄沟播(PMF)、全沙覆盖平作(SM)在玉米抽雄前均能提高0~25cm土层平均地温,其中PMF增温最高;随种植年限增加,各处理对土壤水分的耗散深度增加,种植第1年对20~120cm土层的水分耗散最多,种植第2年对120~200cm土层的水分耗散最多,其中PMF耗水量最高.PMF的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最高,SM次之,CK最低;与SM和CK相比,2009和2010年PMF平均穗粒数分别增加13.5%和114.2%,平均穗粒重分别增加29.8%和321.1%,平均百粒重分别增加14.4%和95.4%;PMF和SM的产量分别比CK高333.1%和240.2%,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290.6%和227.6%.PMF玉米连续种植两年后,120~200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达72mm,显著高于SM(45mm)和CK(40mm).由于PMF能提高苗期-抽雄期地温,促进作物前期生长,提高玉米对土壤水的利用,从而使穗粒数、百粒重等增加,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该模式对1m以下土壤水分消耗较多,对保持水分年际平衡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 土壤水热状况 产量
原文传递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7
12
作者 金继运 何萍 +6 位作者 刘海龙 李文娟 黄绍文 王秀芳 王立春 谢佳贵 张国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8-573,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郑单21)和普通玉米(四密25)吸氮特性及子粒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淀粉玉米氮素最大吸收速率较大,出现日期早,成熟期吸氮总量高,但其子粒产量却较低。高淀粉玉米子粒中的氮...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郑单21)和普通玉米(四密25)吸氮特性及子粒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淀粉玉米氮素最大吸收速率较大,出现日期早,成熟期吸氮总量高,但其子粒产量却较低。高淀粉玉米子粒中的氮素更多依赖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前期营养体的氮素转移;其淀粉总量、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而直/支比值较低。在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上,郑单21含有较高的粗蛋白总量及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但醇溶蛋白含量较低;在脂肪酸及其组成上,虽然郑单21的脂肪酸总量较低,但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在各品质组分上,支链淀粉、醇溶蛋白、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对氮肥的反应与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和脂肪酸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氮则其含量下降。施氮对直链淀粉含量、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硬脂酸、花生酸和亚麻酸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普通玉米 吸氮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 被引量:65
13
作者 刘志全 路立平 +2 位作者 沈海波 高明 王志刚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介绍了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的历史、高产竞赛的参赛及测产规则、最高产量和主要的栽培技术。分析了竞赛优胜者创造高产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我国玉米生产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是提高高密度下品种的综合抗性和培肥土壤,提高地力。
关键词 美国 玉米 高产竞赛
下载PDF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复合群体的高产机理探讨 被引量:51
14
作者 陈阜 逄焕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16,共5页
在冬小麦 -夏玉米两熟模式基础上开发的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多熟间套模式 ,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其单产水平和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 2 0 %多 ,是农田在吨粮基础上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种新尝试。该模式实现高产的关键是充... 在冬小麦 -夏玉米两熟模式基础上开发的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多熟间套模式 ,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其单产水平和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 2 0 %多 ,是农田在吨粮基础上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种新尝试。该模式实现高产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间套作复合群体高强度的纳密功能 ,并形成一个高光效的群体结构 ,使复合群体的受光改善和截光能力增强。从栽培技术角度 ,确定适宜的品种组合和田间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套作 复合群体 高产机理 间作
下载PDF
我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被引量:62
15
作者 李少昆 王崇桃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30,共5页
对1949~2006年玉米产量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提高了4270.5kg/hm2,增幅为380.1%,年均增加101.85kg/hm2;总产由1175万t提高到14548.5万t,增加了12.4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82.1%,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17.9%... 对1949~2006年玉米产量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提高了4270.5kg/hm2,增幅为380.1%,年均增加101.85kg/hm2;总产由1175万t提高到14548.5万t,增加了12.4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82.1%,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17.9%,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在总结分析不同年代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玉米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增产因素 对策
下载PDF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1
16
作者 胡萌 魏湜 +4 位作者 杨猛 矫海波 魏玲 王燚 吉彪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对不同密度条件下3个不同株型春玉米的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叶面积指数(LAI)、初始荧光(F0)上升,单株功能叶片光合速率(Pn)、PSⅡ的潜在活性(Fv/F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下降;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为... 对不同密度条件下3个不同株型春玉米的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叶面积指数(LAI)、初始荧光(F0)上升,单株功能叶片光合速率(Pn)、PSⅡ的潜在活性(Fv/F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下降;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先上升后下降,穗粒数下降,百粒重变化因品种而异。先玉335、金玉4号和吉农大302最高产量分别为9 638.45、8 523.94、8 330.92 kg/hm2;先玉335最适播种密度为75 000株/hm2,吉农大302为60 000~67 500株/hm2,金玉4号为45 000株/hm2。先玉335群体产量与LAI、单株F0呈正相关,与单株Pn、Fv/Fm、Fv/F0呈负相关;吉农大302与金玉4号群体产量与LAI、单株F0呈负相关,与单株Pn、Fv/Fm、Fv/F0呈正相关,且金玉4号的相关程度要高于吉农大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株型 光合特性 产量
原文传递
玉米各生育期土壤水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4
17
作者 王延宇 王鑫 +3 位作者 赵淑梅 王兰芸 杨国军 高凤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玉米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建立了其生育期土壤水分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土壤水分影响玉米产量大小的顺序是灌浆期>孕穗期>拔节期>开花期>苗期,及不同生育期之间土壤水分的交互作... 玉米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建立了其生育期土壤水分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土壤水分影响玉米产量大小的顺序是灌浆期>孕穗期>拔节期>开花期>苗期,及不同生育期之间土壤水分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指出灌浆期,孕穗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期,其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49%、52%。通过计算机优选出高产玉米各生育期土壤水分条件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田间持水量 节水灌溉 玉米
下载PDF
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及其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8
作者 张晓庆 穆怀彬 +4 位作者 侯向阳 闫伟红 李平 李鹏 苏佳楼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年第1期54-57,59,共5页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之一,推广种植青贮玉米对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状况,有必要对其品种、产量及与品质有关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表明,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京津周...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之一,推广种植青贮玉米对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状况,有必要对其品种、产量及与品质有关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表明,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京津周边地区、内蒙古,宁夏、四川、浙江和福建分布较少;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至少有68种,其干物质产量为16.1~28.5t/hm2,粗蛋白质(CP)含量为7.69%~8.42%,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分别为55.30%~84.99%和30.34%~49.31%。该结果有助于指导我国奶牛养殖户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也可为我国各地区制订青贮玉米种植规划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品种 产量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动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姚万山 宋连启 +1 位作者 郭宏敏 张慎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59,共5页
利用杂交种掖单22 号,研究了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范围内,延长灌浆期叶片的功能期,尤其是吐丝30 d 以后的绿叶面积时间,是高产的根本保证;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花后、尤其是吐丝后10... 利用杂交种掖单22 号,研究了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范围内,延长灌浆期叶片的功能期,尤其是吐丝30 d 以后的绿叶面积时间,是高产的根本保证;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花后、尤其是吐丝后10 ~30 d 干物质积累量是实现高产的核心;最大伤流量与产量呈曲线关系,群体最大伤流量必须确保在适宜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产量 群体 生理指标 玉米 动态指标
下载PDF
旱地玉米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段喜明 吴普特 +1 位作者 白秀梅 冯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为提高我国北方旱地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温度,以达到进一步增产的目的。设计出一套旱地玉米的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单向丁风垄(D2)种植沟间的含水量,较对照和平铺膜提高2.87%和1.82%;水分利用效率... 为提高我国北方旱地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温度,以达到进一步增产的目的。设计出一套旱地玉米的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单向丁风垄(D2)种植沟间的含水量,较对照和平铺膜提高2.87%和1.82%;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达18.05kg/hm^2·mm,较对照和平铺膜提高48.70%和25.54%。整个生育期种植行间各层平均地温.垄膜沟种技术高出对照1.4℃.高出平铺膜0.1℃;总积温在2901.0~2984.7℃之间,平铺膜为2908.7℃,对照仅为2699.3℃。垄膜沟种平均产量为7237.26kg/hm^2,其中单向顺风垄(D1)的产量最高。达7569.62kg/hm^2.较对照和平铺膜提高47.72%和2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地玉米 垄膜沟种技术 单向垄 弧形垄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