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P(St-AA)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邱广明 高晓松 +1 位作者 杨春雁 孙宗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的Fe_3O_4/P(St-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定了复合微球的粒径和磁响应性,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单体和种子粒子等因... 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的Fe_3O_4/P(St-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定了复合微球的粒径和磁响应性,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单体和种子粒子等因素对复合微球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球 分散聚合 苯乙烯 氧化铁 复合微球
下载PDF
以三聚氰胺甲醛微球为模板的空腔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亚军 朱以华 +1 位作者 张素秋 杨晓玲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3-518,共6页
以低度交联的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MF)微球作为胶体模板,采用逐层静电自组装技术,交替组装正负聚电解质,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然后利用盐酸溶液分解掉模板MF,从而形成均匀的空腔胶囊;并以盐酸阿霉素为例,对空腔胶囊的载药量及缓... 以低度交联的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MF)微球作为胶体模板,采用逐层静电自组装技术,交替组装正负聚电解质,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然后利用盐酸溶液分解掉模板MF,从而形成均匀的空腔胶囊;并以盐酸阿霉素为例,对空腔胶囊的载药量及缓释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胶囊载药量可达27.07 mg/mL,胶囊对药物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释放半衰期t1/2=17.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层自组装 核壳式微球 空腔胶囊 载药
下载PDF
PS@SiO_(2)微球的合成及其三维光子晶体的光学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娇 李帅 +3 位作者 康花 陈鹤鸣 王译泽 王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硅源,通过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缩聚,在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包覆乙烯基修饰的二氧化硅(Vi-SiO_(2))壳层制备PS@SiO_(2)微球,并通过刮涂法进一步制得PS@SiO_(2)三维光子晶体。对比了PS微球在包覆Vi-SiO_(2)前后...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硅源,通过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缩聚,在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包覆乙烯基修饰的二氧化硅(Vi-SiO_(2))壳层制备PS@SiO_(2)微球,并通过刮涂法进一步制得PS@SiO_(2)三维光子晶体。对比了PS微球在包覆Vi-SiO_(2)前后的微观形貌、粒径和化学组成的差异,分析了PS@SiO_(2)光子晶体的形貌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Vi-SiO_(2)在PS微球表面形成了均匀且光滑的外壳,并且Vi-SiO_(2)的包覆对PS微球的单分散性和球形度无明显影响。由4种不同粒径的PS@SiO_(2)微球自组装的三维光子晶体都具有规则的面心立方结构,其结构色随PS@SiO_(2)微球粒径的增大发生红移,并且都具有虹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结构色 核壳微球 光学性能 二氧化硅
下载PDF
Fe_3O_4/P(ST-AA)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广明 高晓松 +2 位作者 杨春雁 高兰平 孙宗华 《聚合物乳液通讯》 1995年第2期11-17,共7页
本文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Fe_3O_4/P(SI-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定了复合徽球的粒径和磁响应性,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单体和种子粒子等因素对复合徽球形成的... 本文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Fe_3O_4/P(SI-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测定了复合徽球的粒径和磁响应性,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单体和种子粒子等因素对复合徽球形成的影响。适当调整有关反应条件,采用分散聚合法,可以使复合微球粒径达到23.0μm,磁性氧化铁含量达到9.0m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微球 微球 分散聚合 苯乙烯 悬浮聚合
下载PDF
SiO2@Gd2O3∶Tb^3+核壳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杰 姜海峰 +3 位作者 高忆欣 王珊珊 高艳 曾晓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1-1207,共7页
采用简便的尿素辅助沉淀法将Gd2O3∶Tb^3+成功包覆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合成了尺寸均匀的球形SiO2@Gd2O3∶Tb^3+核壳发光材料,解决了稀土发光材料普遍存在的形貌可控性差和颗粒尺寸不均一等问题。利用XRD、SEM、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表征... 采用简便的尿素辅助沉淀法将Gd2O3∶Tb^3+成功包覆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合成了尺寸均匀的球形SiO2@Gd2O3∶Tb^3+核壳发光材料,解决了稀土发光材料普遍存在的形貌可控性差和颗粒尺寸不均一等问题。利用XRD、SEM、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测试了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SEM照片和尺寸分布图显示,SiO2@Gd2O3∶Tb^3+粒子呈现均匀球形形貌,分散性良好,粒径约(608±18) nm。XRD图谱分析表明,600℃煅烧后,壳层Gd(OH)3CO3完全转变为立方相Gd2O3,结晶性良好,无杂相生成。同时,结合红外光谱推测了SiO2@Gd2O3∶Tb^3+核壳微球的形成机理,并得出Gd2O3∶Tb^3+壳层主要以Si-O-Gd键形式连接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在240 nm紫外光激发下,SiO2@Gd2O3∶Tb^3+核壳微球呈现绿光发射,其中,位于540 nm处的主峰归属于Tb^3+的5D4→7F5能级跃迁。不同Tb^3+掺杂浓度下的发射光谱表明,当Tb^3+掺杂浓度为4mol%时,SiO2@Gd2O3∶Tb^3+核壳微球的发射强度达到最大值,寿命为1.55 ms,色坐标位于绿色区域,展现了良好的绿光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Gd2O3∶Tb^3+ 核壳微球 尿素沉淀法 发光性能
下载PDF
磁性核壳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罗嘉毅 王海珊 +3 位作者 张雯靖 吴翰 张明 严长浩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42-45,66,共5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为单体,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通过分散聚合合成了羧基化纳米单分散共聚微球。用化学沉淀法在共聚微球表面生成均匀分散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壳层,采用FTIR、SEM、DLS、HR-TEM、XRD、XPS及VSM对微球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为单体,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通过分散聚合合成了羧基化纳米单分散共聚微球。用化学沉淀法在共聚微球表面生成均匀分散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壳层,采用FTIR、SEM、DLS、HR-TEM、XRD、XPS及VSM对微球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微球均有良好单分散性且在水相中分散性良好。以BSA为模型研究了核壳微球蛋白分离性能,在体系pH值为4.7时微球对蛋白分离效果最佳,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微球的蛋白分离性能达到239.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核壳微球 磁性微球 纳米四氧化三铁 蛋白质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polymercore-Silvershell Composite Microspheres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长华 周静芳 +2 位作者 吴志申 张治军 张平余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8期1071-1075,共5页
Composite microspheres composed of monodispersed poly(St-co-MAA) latices with diameter about 260 nm as core and Ag nanocrystals as shell were prepared by an in situ reduction method. The shell thickness could be con... Composite microspheres composed of monodispersed poly(St-co-MAA) latices with diameter about 260 nm as core and Ag nanocrystals as shell were prepared by an in situ reduction method. The shell thickness could be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15--45 nm by this coating process.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re-shell micr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osite microspheres is explained by the nucleation of silv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latices followed by growth of the silver sh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shell microsphere SILVER poly(St-co-MAA)
原文传递
两步沉淀聚合法制备表面具有羧基的核-壳微球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旭红 刘展眉 涂伟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2-135,139,共5页
以高交联的聚二乙烯基苯-55(poly(DVB-55))为核,甲苯/乙腈(体积比1∶3)混合溶剂,采用两步沉淀聚合法,在核的表面接枝了具有羧基官能团的较低交联度的壳,得到了单分散或窄分散微米尺度的poly(DVB55)/poly(DVB55-co-methacrylic acid)核-... 以高交联的聚二乙烯基苯-55(poly(DVB-55))为核,甲苯/乙腈(体积比1∶3)混合溶剂,采用两步沉淀聚合法,在核的表面接枝了具有羧基官能团的较低交联度的壳,得到了单分散或窄分散微米尺度的poly(DVB55)/poly(DVB55-co-methacrylic acid)核-壳微球。结果表明,以甲苯/乙腈混合物替代纯乙腈作为反应介质可以获得比表面积、孔容、接枝量和粒径相对较大的核-壳微球;随着poly(DVB-55)核的用量的增加或反应时间的缩短或单体和交联剂投料浓度的减小,所得的核-壳微球的粒径减小、接枝量降低、粘连程度减小,微球的均匀性则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沉淀聚合 核-壳微球 二乙烯基苯-55 甲基丙烯酸
下载PDF
近似核壳型微球对钢渣的熔融还原行为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陶安 操瑞宏 +3 位作者 夏云进 王海川 范鼎东 邓爱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9,共9页
以钢渣的纤维化应用为最终目标,将高分子材料科学中的核壳结构应用技术引入到钢铁冶金领域,用于高效还原重构熔融钢渣,并采用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核壳微球在液渣中的熔融还原行为进行微观研究,分析温度和钢渣酸度系数对微球还原... 以钢渣的纤维化应用为最终目标,将高分子材料科学中的核壳结构应用技术引入到钢铁冶金领域,用于高效还原重构熔融钢渣,并采用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核壳微球在液渣中的熔融还原行为进行微观研究,分析温度和钢渣酸度系数对微球还原基层熔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核壳微球设计成悬浮于熔渣中间部位,其熔融还原反应要早于常规粉剂还原6 min到达平衡状态,渣中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回收时效性得到明显提高。不同还原基层核壳微球对比显示,铝基微球表现出极好的还原时效性,反应3 min内还原率达到了95.17%。高温、高酸度系数熔渣能够促进核壳微球还原基层的快速熔融,有效改善还原反应的热力学条件,提升还原渣中金属氧化物的时效性,达到渣金迅速分离的效果。通过微球还原基层-渣界面的熔融动力学模型,计算出微球还原基层介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有效二元扩散系数范围为3.86×10^(-11)~4.92×10^(-11)m^(2)/s。对于工业应用还原基材重构改性钢渣而言,可以碳为主要还原基材配加适量的铝或硅来制备成核壳微球用于钢渣的还原重构,可显著提升钢渣还原重构的时效性,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这为钢渣的高效还原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核壳微球 熔融还原 纤维化 金属氧化物
原文传递
聚苯乙烯基核壳型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园园 曾丹林 沈康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58,共4页
主要综述了聚苯乙烯基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积法、逐层自组装法、溶胶-凝胶法以及种子乳液聚合法,详细介绍了聚苯乙烯基核壳型微球在催化、复合材料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聚苯乙烯基复合微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核壳型微球 化学沉积法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邻甲基苯胺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盼盼 刘曌 +1 位作者 郝博男 刘迎丹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32,共9页
通过种子溶胀-释放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聚邻甲基苯胺(PS/PMANI)核-壳结构微球,并且通过采用不同粒径的PS种子微球实现了对核-壳结构粒径的调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对其形貌和化学结构分别进行了表征。将... 通过种子溶胀-释放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聚邻甲基苯胺(PS/PMANI)核-壳结构微球,并且通过采用不同粒径的PS种子微球实现了对核-壳结构粒径的调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对其形貌和化学结构分别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核-壳结构微球作为电流变响应材料,研究了粒径变化对其电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单分散核-壳结构微球,相同投料比(PS∶MANI=3∶1)条件下,随PS种子微球粒径增加,PMANI壳层的厚度也逐渐增加。不同粒径微球的电流变液均能表现出良好的电流变效应,且随着微球粒径及壳层厚度的增加,其电流变液在相同电场下具有更高的电流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核-壳结构微球 电流变效率 介电常数
下载PDF
微波合成SiO_2气凝胶核/聚苯乙烯壳微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新军 朱原 +1 位作者 刘斌 耿刚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7-62,共6页
将水玻璃为硅源所制备的纳米孔硅气凝胶与苯乙烯单体用微波加热合成法制备出SiO2气凝胶核/聚苯乙烯壳复合微球.用顺序间隔取样测试方法试验复合微球的密度、转化率和包覆率与微波合成温度、时间和聚合体系各组分变化情况,分析讨论了影... 将水玻璃为硅源所制备的纳米孔硅气凝胶与苯乙烯单体用微波加热合成法制备出SiO2气凝胶核/聚苯乙烯壳复合微球.用顺序间隔取样测试方法试验复合微球的密度、转化率和包覆率与微波合成温度、时间和聚合体系各组分变化情况,分析讨论了影响变化因素和原因.通过TEM和FE-SEM对复合微球进行结构与形貌表征.结果表明,优选体系组分配比为SiO2气凝胶3g、苯乙烯21g、乙醇水溶剂配比为380g∶20g、引发剂4.2g及稳定剂2g,微波合成工艺参数为加热功率500W,加热时间40min、加热温度60℃.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复合微球合成转化率是67.1%、包覆率为32.7%,制备出的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粒径约为100~200nm、震实密度为0.353g/cm3,且表面凹凸不平状似"草莓"的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硅气凝胶 泡沫聚苯乙烯 核壳微球
下载PDF
温度敏感聚乙烯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核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13
作者 周巍 董伟 +2 位作者 田波 刘宇光 侯静 《黑龙江科学》 2016年第10期26-27,共2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成功地制备出聚乙烯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V A/PN IPA M)温敏性核壳微球,并用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仪(LPS)和透射电镜(TEM)对PV A/PN IPA M的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V A/PN IPA M微球... 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成功地制备出聚乙烯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V A/PN IPA M)温敏性核壳微球,并用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仪(LPS)和透射电镜(TEM)对PV A/PN IPA M的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V A/PN IPA M微球粒径分布均匀,且具有明显核壳结构,微球具有对温度敏感的响应特性,在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 ST)附近,微球粒径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聚合 温敏性 核壳微球
下载PDF
一种新型填料在97%盐酸小檗碱原药测试中的应用
14
作者 岳瑞丰 邱利平 荆伟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266,共4页
诱导聚合胶体团聚法(PICA)以其简单快捷、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SiO2核壳微球的制备,但制备过程中易出现团聚和二次成核现象,所制备的核-壳微球单分散性差,粒径不均一,必须进行分级筛分才能够投入使用。通过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条... 诱导聚合胶体团聚法(PICA)以其简单快捷、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SiO2核壳微球的制备,但制备过程中易出现团聚和二次成核现象,所制备的核-壳微球单分散性差,粒径不均一,必须进行分级筛分才能够投入使用。通过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条件,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制备出单分散的核壳SiO2微球。将制备的核壳微球经十八烷基三氯硅烷(C18)改性后装填色谱柱,并将其应用于97%盐酸小檗碱原药测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填料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 核壳微球
下载PDF
V_(2)O_(5)/Fe_(2)O_(3)@Ti O_(2)核壳微球NH_(3)-SCR过程中N_(2)O形成和抑制机制研究
15
作者 刘玉中 《江西科学》 2021年第5期928-932,共5页
以商业P_(_(2))_(5)为硬模板,钒酸铵和硫酸铁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_(_(2))O_(3)/V_(_(2))O_(5)@Ti O_(_(2))核壳微球。通过改变Fe_(_(2))O_(3)和V_(_(2))O_(5)含量调节Fe_(_(2))O_(3)/V_(_(2))O_(5)@Ti O_(_(2))核壳微球NH_(3)... 以商业P_(_(2))_(5)为硬模板,钒酸铵和硫酸铁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_(_(2))O_(3)/V_(_(2))O_(5)@Ti O_(_(2))核壳微球。通过改变Fe_(_(2))O_(3)和V_(_(2))O_(5)含量调节Fe_(_(2))O_(3)/V_(_(2))O_(5)@Ti O_(_(2))核壳微球NH_(3)法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NO转化率和N_(_(2))O生成率随V_(_(2))O_(5)含量的增加而增加。Fe_(_(2))O_(3)可以显著抑制N_(_(2))O生成,随Fe_(_(2))O_(3)含量的增加,N_(_(2))O生成率先降低后又增加,当V_(_(2))O_(5)和Fe_(_(2))O_(3)含量分别为1%和3%时,NO转化率最高而N_(_(2))O生成率最低,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2)O_(5) Fe_(2)O_(3) 核壳微球 脱硝 NO N_(2)O
下载PDF
核/壳型微球填充剂在轻量化皮革鞣制中的应用
16
作者 谢雨彤 徐波 +2 位作者 邓进 孔博丹 何有节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20,共4页
研究了不同应用工艺条件下,LEVOTANX-CelF微球对牛鞋面革质量、部位差、物理机械强度及感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随着微球用量的增加减小,当用量为15%左右时密度不再改变;部位差亦随着微球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可见微球较易进入纤维... 研究了不同应用工艺条件下,LEVOTANX-CelF微球对牛鞋面革质量、部位差、物理机械强度及感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随着微球用量的增加减小,当用量为15%左右时密度不再改变;部位差亦随着微球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可见微球较易进入纤维松散的腹肷部位;在填充时间90min、温度50℃、pH值5.5工艺条件下,成革综合性能最优,物理机械强度均达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壳型微球 皮革 填充剂 密度
下载PDF
同轴电喷法制备BSA-PLGA核壳微球
17
作者 周天水 崔荣煜 +1 位作者 史紫千 冯芳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55-60,共6页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蛋白模型药物,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为载体,采用同轴电喷雾法制备BSA-PLGA核壳微球,研究溶液浓度、电压、核壳溶液的推进流速、接收距离等参数对所得微球表面...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蛋白模型药物,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为载体,采用同轴电喷雾法制备BSA-PLGA核壳微球,研究溶液浓度、电压、核壳溶液的推进流速、接收距离等参数对所得微球表面形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微球的表面形貌,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了微球的核壳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优化条件:PLGA浓度为10%,壳流速为2mL·h^-1,电压为10kV,接收距离为15cm。优化条件下制备出的微球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电喷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核壳微球
下载PDF
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的同步辐射显微表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希跃 刘刚 +3 位作者 常振旗 李文杰 周杰 田扬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6-559,共4页
针对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的结构特点,引入了同步辐射显微技术对微球的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对微球的内部形貌进行了表征,观测到壳层内壁大多呈光滑的圆弧,也有局部由若干个小圆弧连接组成;利用同步辐... 针对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的结构特点,引入了同步辐射显微技术对微球的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对微球的内部形貌进行了表征,观测到壳层内壁大多呈光滑的圆弧,也有局部由若干个小圆弧连接组成;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法对核内物质的组分进行了研究,结合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观察到的微球壳层内壁的高吸收现象,初步验证了微球内铁离子在辐照下被还原的化学反应过程,表明了利用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来开展化学反应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 X射线显微成像 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 毛细管微流控
下载PDF
SiO_(2)/TiO_(2)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及其光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开丽 王爱军 谢晴晴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成功制备了SiO_(2)/TiO_(2)核壳结构微球,研究反应温度、(NH_(4))_(2) TiF_(6)溶液浓度对微球形貌、晶型以及壳层厚度的影响,并测试其光散射特性。研究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SiO_(2)/TiO_(2)核壳结构微球的表面包覆程... 采用液相沉积法成功制备了SiO_(2)/TiO_(2)核壳结构微球,研究反应温度、(NH_(4))_(2) TiF_(6)溶液浓度对微球形貌、晶型以及壳层厚度的影响,并测试其光散射特性。研究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SiO_(2)/TiO_(2)核壳结构微球的表面包覆程度、壳层TiO_(2)结晶程度逐渐提高;改变(NH_(4))_(2) TiF_(6)溶液浓度,可制备出不同壳层厚度的核壳结构微球;SiO_(2)/TiO_(2)核壳结构微球和SiO_(2)微球相比,其光散射能力显著增强,且光散射能力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TiO_(2)核壳结构微球 微观结构 光散射特性
下载PDF
核—壳两亲型聚合物微胶囊的合成与性能(英文)
20
作者 冯宇光 李仲晓 +1 位作者 张育川 蒲嘉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3-16,12,共5页
采用三步、一锅法制备了具有亲油内核和亲水外壳的单分散聚合物微胶囊.利用TEM等对乳液和微胶囊进行表征.乳液在NaCl水溶液中沉淀,离心分离,抽滤并用冷水洗涤,得到固体微胶粒.固体微胶粒可长时间稳定分散在水中而不分层.采用10~15%(w)... 采用三步、一锅法制备了具有亲油内核和亲水外壳的单分散聚合物微胶囊.利用TEM等对乳液和微胶囊进行表征.乳液在NaCl水溶液中沉淀,离心分离,抽滤并用冷水洗涤,得到固体微胶粒.固体微胶粒可长时间稳定分散在水中而不分层.采用10~15%(w)固体含量的上述分散液制备的薄膜,在25℃下与水和环己烷的接触角分别为16°~20°和23°~30°,表现为两亲特性.可是,将薄膜在真空下于200℃处理0.5小时后,与水的接触角变为95-110°,而与环己烷的接触角几乎不变,表明薄膜在热的作用下完全由两亲性变为亲油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聚合物 亲和性变化 热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