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欣 田秀娟 +1 位作者 王金玲 胡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结合针刺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将84例CNLB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悬吊运动训练结合针刺,对照组仅予针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结合针刺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将84例CNLB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悬吊运动训练结合针刺,对照组仅予针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VAS、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 <1.638, P> 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两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1)。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VAS、ODI评分与治疗1个月时比较升高(t> 2.219, P <0.05);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t <1.738, P> 0.05)。治疗1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3.535, P <0.001)。结论悬吊运动训练结合针刺治疗CNLBP疗效优于单纯针刺,且疗效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核心稳定性 悬吊运动训练 针刺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表面肌电指标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吴方超 李建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59-863,共5页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腰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及其疗效.方法 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收集38例诊断明确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9...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腰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及其疗效.方法 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收集38例诊断明确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仅接受2周常规牵引理疗治疗,训练组在接受2周常规牵引理疗治疗后,再进行2周腰背肌核心稳定性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治疗后)进行VAS评分、JOA下背痛评分及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1.11±0.74)分]和JOA评分[(21.05±3.08)分]及训练组VAS评分[(0.95±0.62)分]和JOA评分[(23.47±2.04)分]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1),组间对比,治疗后,训练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训练组患侧竖脊肌中位频率值[(84.84土12.78)分]、患侧竖脊肌平均振幅值[(108.94±24.70)分]和患侧多裂肌的中位频率值[(95.63±16.35)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健患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训练组患侧竖脊肌[(84.84±12.78)分]与多裂肌[(95.63±16.35)分]中位频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后2组平均振幅值比较,除患侧竖脊肌[(108.94±24.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进一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症状、改善腰背部核心肌群耐疲劳性和两侧多裂肌肌功能不平衡性,但训练对于腰部整体肌肉力量的改善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延长治疗时间后的研究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肌肉 核心稳定性训练 表面肌电图
原文传递
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对闭眼状态下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徐盛嘉 胡斐 +1 位作者 代敬贤 宋彦霖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9-44,共6页
目的:评定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对闭眼状态下的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为日常训练和损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相似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分别在运动后... 目的:评定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对闭眼状态下的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为日常训练和损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相似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20 min后进行闭眼状态下平衡能力测试。结果:与安静值相比,运动中的心率过量氧耗和运动冲量均显著增加(P <0.05),但两种运动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两种运动后即刻闭眼状态下的Y轴最大动摇径均显著增加(P <0.05),肌肉力量运动后的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增加(P <0.05)。核心稳定性运动后的Y轴最大动摇径显著高于肌肉力量运动(P <0.05),且重心后移。休息20min后,核心稳定性运动后的平衡能力均得到恢复,肌肉力量运动后的X轴最大动摇径显著增加(P <0.05),重心右移,且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增加(P <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均对前后方向的平衡能力产生影响,肌肉力量运动影响平衡能力的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运动 肌肉力量运动 平衡能力 本体感觉 视觉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婷婷 雷梦杰 金昌德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stabilityexercise,CS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知网,万方,维普,CBM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9月,然后由2... 目的:系统评价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stabilityexercise,CS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知网,万方,维普,CBM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9月,然后由2人独立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TSA 0.9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rial sequentialanalysi s, TSA)。结果: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36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S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10m最大步行速度的效果均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且不同干预时间的各亚组间差异不显著。TSA结果显示:以上4项结局指标的合并结果均稳定且可靠。结论:CS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速,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核心稳定性训练 康复 系统评价 试验序贯分析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运动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汪敏加 张艺宏 宋思琦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9-462,480,共5页
通过拍摄立位X光片来分析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 LBP)患者腰骶形态结构的改变,评价核心稳定性运动对CN LBP的影响,旨在为CN LBP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招募筛选CNLBP患者23例为实验组(CNLBP组),... 通过拍摄立位X光片来分析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 LBP)患者腰骶形态结构的改变,评价核心稳定性运动对CN LBP的影响,旨在为CN LBP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招募筛选CNLBP患者23例为实验组(CNLBP组),及29名无腰痛者为对照组(Con组)。CNLBP组自愿参与6周核心稳定性运动,最终完成运动干预共20人。Con组拍摄1次X片;CNLBP组填写评估疼痛程度(VAS)和腰功能障碍(ODI)问卷,并在运动干预前后分别拍摄X光片,测定腰椎前凸程度和骨盆侧倾程度。结果:1)运动前,CNLBP组总腰椎前凸角和骨盆倾斜角与Con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腰曲明显变直,骨盆明显侧倾;2)CN LBP组运动前后,VAS和O DI均出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下降约50%;3)CNLBP组运动前后,腰椎前凸程度虽未出现显著改变(P>0.05),但数值更接近Con组,腰椎变直的程度有改善的趋势;而骨盆倾斜则发生显著下降(P<0.05)。结论:1)青年CNLBP患者出现明显腰椎变直和骨盆侧倾,此为青年CNLBP的一大特征;2)6周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CNLBP患者的骨盆侧倾程度;3)6周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CNLBP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4)骨盆倾斜角为CNLBP的敏感指标,可为临床诊断和康复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腰骶结构 骨盆侧倾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次核心稳定性训练前后表面肌电信号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方超 李建华 蒋红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年第6期643-646,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次核心稳定性训练前后即刻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收集诊断明确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均在专业的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一次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Biering-Sorensen腰背肌等长收缩测试方法,...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次核心稳定性训练前后即刻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收集诊断明确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均在专业的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一次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Biering-Sorensen腰背肌等长收缩测试方法,于腰部两侧竖脊肌及多裂肌处记录核心稳定性训练前和训练后即刻的表面肌电信号,并提取平均肌电值(AEMG)、中位频率值(M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训练前的痛侧竖脊肌MF值、多裂肌MF值、多裂肌AEMG值均小于非痛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44、6.06、4.02,P均<0.05);训练后的痛侧竖脊肌MF值、多裂肌MF值、多裂肌AEMG值仍小于非痛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4、6.27、4.12,P均<0.05);训练后痛侧竖脊肌与多裂肌AEMG值较训练前增大,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65、1.23,P均>0.05);训练后痛侧多裂肌MF值较训练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激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部核心肌群,可针对性的应用于深层核心肌群多裂肌的强化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肌肉 核心稳定性训练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闭链运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彩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1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闭链运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7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核心稳... 目的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闭链运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7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闭链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MA)、平衡功能(FMB)、步行能力(FAC)及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和分级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核心稳定训练联合闭链运动,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逐渐增强患者下肢运动、平衡、步行能力,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闭链运动 脑梗死偏瘫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益骨舒筋通络汤结合核心稳定性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8
作者 郭国峰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目的:观察益骨舒筋通络汤结合核心稳定性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到2022年5月项城市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核心稳定性锻炼干... 目的:观察益骨舒筋通络汤结合核心稳定性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到2022年5月项城市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核心稳定性锻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骨舒筋通络汤治疗。观察两组膝骨关节炎症状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平衡能力、下肢肌力、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有效率为81.6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评分、生活难度评分、疼痛难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闭目原地踏步时间、闭眼单脚站立时间、30 s坐-站测试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骨舒筋通络汤结合核心稳定性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改善患者膝骨关节炎症状,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益骨舒筋通络汤 核心稳定性锻炼 疼痛 平衡能力 下肢肌力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地面机务人员下腰痛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承科 潘兰兰 +5 位作者 郝增明 朱加 范亮全 周东明 汤霄朕 侯振海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于空军地面机务人员训练性下腰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4—10月40例训练性下腰痛地面机务人员,按训练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不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训...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于空军地面机务人员训练性下腰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4—10月40例训练性下腰痛地面机务人员,按训练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不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评定受试者下腰痛疼痛程度及功能情况。结果训练12周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训练前和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改善地面机务人员训练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机务人员 下腰痛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下载PDF
核心稳定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颈椎疼痛程度、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李伟芳 李静 +3 位作者 张琳静 路静 赵洁琼 刘晓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NTCS)的疗效及对颈椎疼痛程度、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NT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悬吊...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NTCS)的疗效及对颈椎疼痛程度、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NT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悬吊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颈椎疼痛程度、活动度及颈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疼痛程度、活动度及颈椎功能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14±1.38)分,低于对照组的(5.05±1.74)分,颈椎活动度大于对照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NTCS患者开展核心稳定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利于调节患者颈椎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颈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核心稳定训练 悬吊运动 疼痛程度 颈椎功能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核心稳定性练习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陈超 林玮佳 +1 位作者 郑得忠 程昊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研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配合核心稳定性练习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 目的研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配合核心稳定性练习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行核心稳定性练习,观察组(30例)基于对照组练习条件予以NMES治疗。比较两组的肢体活动功能、步行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y-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y Meyer Motor Function Rating Scale,FMA)上、下肢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 Walking Classification,FAC)评级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卒中评估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Assessment Scale,NIHSS)得分(9.87±2.23)分低于对照组(12.01±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9,P<0.05)。结论NMES配合核心稳定性练习能够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加快恢复其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肌肉电刺激 核心稳定性练习 肢体活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产后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郭茜 朱志春 +3 位作者 龙铁军 刘炳炎 吴京玲 欧阳文湘 《中国康复》 2024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该康复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产后骶髂关节疼痛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组(31例)、观察组A和观察组B各30例。基础组采取常规康...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该康复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产后骶髂关节疼痛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组(31例)、观察组A和观察组B各30例。基础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A在基础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B在基础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SF-36简明健康调查简表(SF-36)、MRI腰5-骶1椎间盘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结果:治疗前,3组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MRI腰5-骶1椎间盘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3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观察组A、观察组B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基础组(P<0.05),且观察组B较观察组A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3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均P<0.05),观察组A、观察组B的SF-36评分高于基础组(均P<0.05),且观察组B较观察组A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3组MRI竖脊肌横截面积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缓解产后骶髂关节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疼痛 体外冲击波疗法 稳定性训练
下载PDF
花样滑冰运动员核心稳定性训练新思路——悬吊训练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宏坤 赵文艳 +6 位作者 魏亚茹 刘军 李慧 刘妍妍 于滢 黄子钰 朱美英 《冰雪运动》 2022年第1期19-22,共4页
核心稳定性是花样滑冰运动员高质量发挥技术水平和有效预防损伤的基础,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悬吊训练对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作用机制,为训练提供新思路与科学依据。悬吊训练是利用悬吊形成的不稳... 核心稳定性是花样滑冰运动员高质量发挥技术水平和有效预防损伤的基础,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悬吊训练对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作用机制,为训练提供新思路与科学依据。悬吊训练是利用悬吊形成的不稳定平面,通过强化神经—肌肉本体感受性反射,对花样滑冰运动员核心部位肌肉尤其是深层稳定肌进行针对性的运动练习,并运用独特的生物力学的运动链理论,对身体弱链接进行练习,提高核心稳定性,弥补常规核心训练的弊端与不足,对传统花样滑冰运动员核心训练方法进行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样滑冰 核心稳定性 悬吊训练
下载PDF
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锻炼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14
作者 苏大伟 《辽宁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锻炼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取的82例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训练,对...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锻炼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取的82例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采用稳定支撑面上稳定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8周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椎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跨步长、步频和舒适步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同干预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跨步长、步频和舒适步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锻炼可以显著的提高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患者步行能力,还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支撑面 核心稳定锻炼 胸腰椎压缩骨折
原文传递
核心稳定训练动作中不同肌肉疲劳度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金壮 孙金丽 +2 位作者 王洪瑞 杨信才 赵金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2,共6页
本文通过采集6种核心稳定训练动作过程中的肌电信号,分析得出特定肌肉在不同动作下的疲劳状态。试验中,30名受试者完成6种核心稳定训练动作,分别是平板支撑、仰卧双桥、仰卧单桥(左、右侧交替)和两点交叉支撑(左、右侧交替),每种动作持... 本文通过采集6种核心稳定训练动作过程中的肌电信号,分析得出特定肌肉在不同动作下的疲劳状态。试验中,30名受试者完成6种核心稳定训练动作,分别是平板支撑、仰卧双桥、仰卧单桥(左、右侧交替)和两点交叉支撑(左、右侧交替),每种动作持续1 min,两种动作之间间隔2 min。测量肌肉为身体左、右侧的竖脊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采用中位频率的斜率值表征肌肉的疲劳状态,结果显示,在完成核心训练动作过程中仰卧双桥和仰卧单桥能引起竖脊肌更大的疲劳,平板支撑引起腓肠肌的疲劳度较大,而腹直肌的疲劳度在平板支撑与其它5种动作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种核心稳定训练动作中,所测肌肉左、右侧疲劳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得结论,为核心稳定训练动作针对不同肌肉块的训练效果提供了量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 康复动作 中位频率 表面肌电 肌肉疲劳度
原文传递
水中核心稳定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玉明 周敬杰 +3 位作者 张明 翟宏伟 张小林 郭和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3期3507-3510,共4页
目的研究水中核心稳定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牵引治疗及... 目的研究水中核心稳定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牵引治疗及推拿手法治疗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水中核心稳定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腰痛评分表(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以及腰椎关节活动范围(ROM)评估,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JOA、VAS、SF-36及ROM 4个方面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4个方面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各项评分[JOA(25.67±6.17)分、VAS(1.56±1.71)分、SF-36(73.25±12.1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JOA(21.65±6.78)分、VAS(2.26±1.46)分、SF-36(64.37±11.32)分],ROM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水中核心稳定训练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和功能,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核心稳定训练 脊柱稳定
原文传递
核心力量训练联合中药湿热敷在血瘀型腰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烨飞 黄丽晴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7期140-142,14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瘀型腰痛患者康复中实施核心力量训练与中药湿热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腰痛(血瘀型)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和体操训... 目的 探讨血瘀型腰痛患者康复中实施核心力量训练与中药湿热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腰痛(血瘀型)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和体操训练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核心力量训练和中药湿热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个月,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和腰部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ODI评分、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而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干预1个月后各项指标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力量训练联合中药湿热敷用于临床血瘀型腰痛患者护理康复的效果显著,减轻其疼痛感,对促进患者积极开展训练具有积极作用,在改善腰椎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中药湿热敷 血瘀型 腰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练习在中华麒麟鞭运动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红政 吴湘军 《湖北体育科技》 2016年第4期340-341,共2页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以中华麒麟鞭运动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核心稳定性练习在中华麒麟鞭运动中的应用,归纳鞭法运动中核心力量的表现特征,探究其应用价值,为中华麒麟鞭运动团体及业余爱者提高练习效果给予有力指导。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 练习 麒麟鞭运动 价值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on the reaction time of deep trunk muscles 被引量:1
19
作者 Yusuke Wada Koji Kaneoka +3 位作者 Masahiro Takemura Yuki Yamamoto Ryo Ogaki Shumpei Miyakawa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2018年第5期285-293,共9页
This study aimed to clarify the immediate effect that trunk muscle exercise has on muscle reaction time, and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2-week exercise on muscle reaction time. The study showed that as for immediate eff... This study aimed to clarify the immediate effect that trunk muscle exercise has on muscle reaction time, and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2-week exercise on muscle reaction time. The study showed that as for immediate effects, the muscle reac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in the TrA/OI (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obliquus internus muscle) of two exercise groups. However, the immediate effect seen before the 2-week trunk muscle exercise intervention disappear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addition, trunk muscle exercise intervention for 2 week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the muscle reaction time of TrA/OI in one exercise group. Furthermore, shortening of the muscle reaction time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MF (multifidus muscle) of both exercise group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uscle reaction time of TrA observed in this study were considered to be an improvement of neuromuscular function by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t was also considered that 2-week exercise intervention has a lower value after 2 weeks due to an improvement of neuromuscular function by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an immediate effect could not be obtained with the same exercise as at the time of inter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muscles exercise INTERVENTION surface EMG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FEEDFORWARD
下载PDF
Effects of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on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 meta-analysis
20
作者 Ting-Ting Liu Meng-Jie Lei +2 位作者 Ya-Qian Liu Li-Na Meng Chang-De Jin 《TMR Non-Drug Therapy》 2018年第2期14-25,共1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CST) on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 Randomly controlled trials about the effects of CST on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CST) on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 Randomly controlled trials about the effects of CST on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were searched in the database, including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 CNKI, Wanfang, CBM and VIP. Search terms include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 core stabilization training / core stabilization exercis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 core strength exercise” and “stroke / brain ischemia / cerebral infarction / cerebral hemorrhage / intracranial thrombosis / brain hemorrhage /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hemiplegia / hemiparesis/ stroke rehabilitation”. Study screening, data extraction and quality assessment were conducted by two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RevMan 5.3 software. Results: Totally 11 studies and 704 patients were included with 352 patients in experiment group and 352 in control group.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combination of CST an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had better effects on trunk control [MD = 10.44, 95% CI (8.83-12.04), P 〈 0.001], banlace [MD = 5.6, 95% CI (4.81-6.39), P 〈 0.001],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MD = 12.06, 95% CI (7.65-16.46), P 〈 0.001], ambulation functional [MD = 0.72, 95% CI (0.32-1.12), P 〈 0.001] and walking speed [MD = 3.39, 95% CI (2.03-4.76), P 〈 0.001] than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but there is no clear difference on walking stride [MD = 2.52, 95% CI (-0.25-5.29), P = 0.07] between two groups. Conclusion: CST together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can better improve trunk control, banlac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mbulation functional and walking speed in strok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but can not make the walking stride better significantly. However, sinc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meta-analysis was drawn based on m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HEMIPLEGIA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META-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