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Ⅱ)邻菲咯啉蛋氨酸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李红 乐学义 +5 位作者 吴建中 刘捷 计亮年 a蒋雄 李伟善 徐政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5-250,共6页
在pH =6 86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采用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和交流阻抗及数据拟合技术 )、粘度测定、电子吸收光谱和溴化乙锭 (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 [Cu(phen) (H2 O) (L Met) ] + (phen =1,10 邻菲咯啉 ,L Met =L 蛋氨酸 ... 在pH =6 86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采用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和交流阻抗及数据拟合技术 )、粘度测定、电子吸收光谱和溴化乙锭 (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 [Cu(phen) (H2 O) (L Met) ] + (phen =1,10 邻菲咯啉 ,L Met =L 蛋氨酸 )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发现中心铜离子在循环伏安图上呈现 1对明显的准可逆氧化还原波 .当加入一定量的DNA时 ,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 ,扩散系数减小 ,电化学反应电阻增大 ,电子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 ,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 ,同时 ,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地猝灭EB DNA体系的荧光 ,说明 [Cu(phen) (H2 O) (L Met) ] + 与DNA的作用较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 邻菲咯啉蛋氨酸 配合物 相互作用 插入作用 小牛胸腺DNA 药物化学
下载PDF
铜(Ⅱ)与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抑菌活性 被引量:43
2
作者 何水样 曹文凯 +4 位作者 陈军利 赵建设 史启祯 王汝贤 孙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91-995,共5页
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作为配体与五水硫酸铜进行反应 ,制得配合物 Cu(C1 0 H8N2 O4 ) (H2 O) 2 (1 )和Cu(C1 0 H8N2 O4 ) (CH3OH) (H2 O) (2 ) (C1 0 H8N2 O2 - 4为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 ) ,测试了配合物 2的单晶结构 .该单晶... 以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作为配体与五水硫酸铜进行反应 ,制得配合物 Cu(C1 0 H8N2 O4 ) (H2 O) 2 (1 )和Cu(C1 0 H8N2 O4 ) (CH3OH) (H2 O) (2 ) (C1 0 H8N2 O2 - 4为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 ) ,测试了配合物 2的单晶结构 .该单晶为墨绿色 ,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 a=0 .75 3 8(2 ) nm,b=1 .1 43 1 (2 ) nm,c=0 .75 0 0 (2 ) nm,α=93 .2 6(2 ) o,β=94.46(2 ) o ,γ=94.3 9(2 ) o,V=0 .641 1 (2 ) nm3,μ=1 .73 1 mm- 1 ,Z=2 ,Dc=1 .792 g/cm3,F (0 0 0 ) =3 42 .0 0 ,R=0 .0 3 5 ,w R=0 .0 48,GOF=1 .78.在配合物 2内 ,2 -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中的 2个氧原子和 1个氮原子、甲醇中的氧原子以及配位水中的氧原子与铜原子配位 ,形成四方锥结构 ,其中来自甲醇的配位氧原子位于锥顶 ;此晶体为外消旋化合物 ,晶体中存在对映异构体 ,两者通过氢键连接 ,形成二聚体 ,成对出现在晶胞中 .根据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推测配合物 1与 2的结构相似 ;抑菌试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 1对辣椒疫霉菌和烟草赤星菌分别有 1 0 0 %和 66.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铜()配合物 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下载PDF
Cu-(Ⅱ)2′-(2-噻吩亚甲基)水杨酰腙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杨健国 潘富友 李钧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93-1596,共4页
In ethanol, the copper(II) complex with the 2′-(2-thienylidene)-h ydroxybenzoylhydrazide, Cu(C12H10N2O2S)2,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UV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single crystal ... In ethanol, the copper(II) complex with the 2′-(2-thienylidene)-h ydroxybenzoylhydrazide, Cu(C12H10N2O2S)2,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UV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cell constants, a=2.273 6(4) nm, b=0.592 12(9) nm, c=1.828 1(3) nm, β=109.735(5)°, V=2.316 4(7) nm3, Z=4, μ=1.164 mm-1, Dc=1.595 g·cm-3, F(000)=1 140, R=0.048 6, wR=0.101 6. In the compound copper(II) atom is four-coordinated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amide and two oxygen atoms from keto group.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have been measu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 is much better that of the ligand. CCDC: 272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2'-(2-噻吩亚甲基)水杨酰腙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氨基葡萄糖与锌(Ⅱ)、铁(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郭振楚 彭斌 +2 位作者 韩亮 刘午阳 袁汉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8-500,共3页
D-氨基葡萄糖(D-Aminoglucose)是壳聚糖(Chitosan)的最终水解产物.目前,关于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与配位的报道日益增多,但氨基葡萄糖与金属的配位研究甚少[1].Bith等[2]用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与K2PtCl4制备了Pt的配合物,Genchev[3]用... D-氨基葡萄糖(D-Aminoglucose)是壳聚糖(Chitosan)的最终水解产物.目前,关于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与配位的报道日益增多,但氨基葡萄糖与金属的配位研究甚少[1].Bith等[2]用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与K2PtCl4制备了Pt的配合物,Genchev[3]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氨基葡萄糖与Cu2+、Co2+、Ni2+形成配合物的酸离解常数及配合物稳定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锌() 锌() 铜() 配合物 光谱 合成
下载PDF
配合物Cu(C_(14)H_9NO_3)(C_3H_4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高山 施展 +5 位作者 华佳 冯守华 徐如人 刘世雄 霍丽华 陈鹏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合成了配合物 Cu( C14H9NO3) ( C3H4N2 ) [C14H9N O2 -3 为 N - ( 2 -羧基苯基 ) -水杨醛亚胺 ,C3H4N2 为咪唑 ] .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 Pca2 1,晶胞参数 a=0 .94 4 53( 12 ) nm,b=1.12 2 78( 9) nm,c=2 .912 3( 4)nm,V=3.0 885( 6 ) ... 合成了配合物 Cu( C14H9NO3) ( C3H4N2 ) [C14H9N O2 -3 为 N - ( 2 -羧基苯基 ) -水杨醛亚胺 ,C3H4N2 为咪唑 ] .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 Pca2 1,晶胞参数 a=0 .94 4 53( 12 ) nm,b=1.12 2 78( 9) nm,c=2 .912 3( 4)nm,V=3.0 885( 6 ) nm3 ,Mr=370 .84 ,Z=8,最终的偏离因子 R=0 .0 36 ,w R=0 .0 87,GOF=0 .975.三齿Schiff碱配体中的二个氧原子、一个氮原子和咪唑的一个氮原子与铜原子配位 ,形成扭曲的平面正方形结构 .通过元素分析 ,IR,UV,CV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SCHIFF碱 咪唑 晶体结构 合成方法
下载PDF
[Cu(C_(12)H_8N_2)(H_2O)(C_4H_4O_4)]·2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岳青 孙杰 林建利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131-1135,共5页
将适量邻菲啰啉、丁二酸和CuCl_2·2H_2O(摩尔比=1:1:1)溶于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V(水):V(甲醇)=1:1]后,滴加NaOH溶液至pH=4.8.滤去沉淀物后,滤液于室温下缓慢蒸发得蓝色细长[Cu(phen)(H_2O)(C_4H_4O_4)]·2H_2O晶体.晶体属三斜... 将适量邻菲啰啉、丁二酸和CuCl_2·2H_2O(摩尔比=1:1:1)溶于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V(水):V(甲醇)=1:1]后,滴加NaOH溶液至pH=4.8.滤去沉淀物后,滤液于室温下缓慢蒸发得蓝色细长[Cu(phen)(H_2O)(C_4H_4O_4)]·2H_2O晶体.晶体属三斜晶系,P1(No.2)空间群.晶胞参数a=0.7462(1)nm,b=0.9959(1)nm,c=1.2266(1)nm,α=75.02(1)°,β=82.38(1)°,γ=74.76(1)°,V=0.8475(2)nm^3,Z=2,D_c=1.622g/cm^3,F(000)=426,3882个独立衍射点中,2789个可观测点满足F_0~2≥2σ(F_0~2),R=0.0450,wR^2=0.0951.配合物内每个Cu与邻菲啰啉螯合配体中的2个N原子、来自不同羧酸根的2个羧基O和1个水分子O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方锥体,其中一羧基O位于锥顶[d(Ci—N)=0.2006(3)0 .2032(3)nm;赤道d(Cu—0)=0.1972(2),0.1973(2)nm;轴向d(Cu—O)=0.2210(2)nm].双齿桥联丁二酸根连接Cu原子形成平行于[100]方向的多聚超分子链_∞~1[Cu(phen)_2(H_2O)(C_4H_4O_4)_(2/2)].紧邻链分子上的邻菲啰啉配体互相穿插产生芳环堆积作用,并形成沿[100]方向无限延伸的超分子双链_∞~1[Cu(phen)_2(H_2O)·(C_4H_4O_4)_(2/2)]_2.芳环堆积间距交替为0.366nm和0.380nm.未配位的H_2O分子位于超分子双链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多聚超分子配合物
下载PDF
配合物[Cu(NPA)_2(Im)_2(H_2O)]·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东平 陈志敏 +1 位作者 匡云飞 邝代治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2-896,共5页
铜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些重要酶的活性中心.其配合物在生命体系有着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催化作用。铜的配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磁学、电学、光学等性质而在材料、催化等许多领域中表现出潜在应用价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课题... 铜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些重要酶的活性中心.其配合物在生命体系有着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催化作用。铜的配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磁学、电学、光学等性质而在材料、催化等许多领域中表现出潜在应用价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N-苯基代邻氨基苯甲酸 晶体结构 Π-Π堆积 电化学性质
下载PDF
铜(Ⅱ)络合纤维的配位结构与抗菌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文兴 沈之荃 +1 位作者 刘冠峰 白井汪芳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1-437,共7页
用蚕丝、粘胶纤维素、聚乙烯醇纤维在铜氨溶液中的多相配位取代反应制备了铜(Ⅱ)络合纤维.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等研究了铜(Ⅱ)络合纤维的配位结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实验表明:铜(Ⅱ)络合纤维的配位结构越不稳定... 用蚕丝、粘胶纤维素、聚乙烯醇纤维在铜氨溶液中的多相配位取代反应制备了铜(Ⅱ)络合纤维.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等研究了铜(Ⅱ)络合纤维的配位结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实验表明:铜(Ⅱ)络合纤维的配位结构越不稳定抗菌性越强,但耐洗性将会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配位结构 抗菌性 ESR 配合物 抗菌纤维
下载PDF
配合物[Cu(PTA)(phen)_2]·(PTA)·(H_2O)_4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薇 李昶红 +4 位作者 杨颖群 邝代治 陈志敏 徐伟箭 陈满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5,共5页
The title complex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using terephthalic acid (PTA), 1,10-phenanthroline (phen) and copper monohydrate.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2.9590(2) nm, b=1.4664(10) nm, c=1.764 ... The title complex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using terephthalic acid (PTA), 1,10-phenanthroline (phen) and copper monohydrate.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2.9590(2) nm, b=1.4664(10) nm, c=1.764 3(12) nm, β=105.593(11)°, V=7.372(9) nm3, Dc=1.489 g·cm-3, Z=8, F(000)=3 416, R1=0.043 6, wR2= 0.1519.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copper atom is coordinated with four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phens and one oxygen atom from one terephthalic acid, forming a distorted square-pyramid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cyclic voltametric behavior of the complex is also reported. CCDC: 277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下载PDF
氨基酸希夫碱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烯烃氧化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荣民 王建人 +1 位作者 郝成君 王云普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83-85,共3页
合成了苯丙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铜配合物, 对其进行了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 测定了金属铜的含量,
关键词 氨基酸 铜配合物 合成 催化氧化 烯烃 席夫碱
下载PDF
邻菲咯啉-铜(Ⅱ)-L-亮氨酸配合物与DNA的结合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红 乐学义 +1 位作者 计亮年 徐政和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47-850,共4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电子吸收光谱和溴化乙锭 (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Cu(phen) (H2 O) (L Leu) + ](phen=1 ,1 0 邻菲咯啉 ,L Leu =L 亮氨酸 )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中心铜离子在循环伏安图上呈现一对明显的...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电子吸收光谱和溴化乙锭 (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Cu(phen) (H2 O) (L Leu) + ](phen=1 ,1 0 邻菲咯啉 ,L Leu =L 亮氨酸 )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中心铜离子在循环伏安图上呈现一对明显的准可逆氧化还原波。当加入一定量的DNA时 ,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 ,配位阳离子的扩散系数减小 ,电子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 ,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同时 ,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地猝灭EB DNA体系的荧光 ,证明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邻菲咯啉 L-亮氨酸 DNA 插入作用 药物设计 电化学方法 电子吸收光谱 溴化乙锭荧光分析法
原文传递
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合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抑菌活性及与BS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树平 韩立军 +3 位作者 潘燕 王大奇 赵翠 王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共8页
合成了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铜(Ⅱ)配合物[CuCl(C17H20Cl2N2)2].(NH4).Cl2,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222(16... 合成了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铜(Ⅱ)配合物[CuCl(C17H20Cl2N2)2].(NH4).Cl2,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222(16)nm,b=1.37899(17)nm,c=1.39806(19)nm;α=60.954(1)°,β=87.502(2)°,γ=65.970(1)°,V=2.0424(4)nm3,Dc=1.357 g/cm3,Z=2,F(000)=862,R1=0.0925,wR2=0.2668[I>2σ(I)],S=1.001.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与来自2个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1个末端氯原子配位,形成了轻微扭曲的四方锥几何构型,扭曲指数τ=0.04(1).抗菌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n≈1)及相关热力学参数(ΔH>0,ΔS>0,ΔG<0),结果表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依据F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给体(BSA)与受体(配合物)间的距离r=2.56 nm,说明配合物与BSA之间可能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N N'-双(4-氯苄基)-1 2-丙二胺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Cu(Ⅱ)-家蚕丝素蛋白质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文兴 沈之荃 +1 位作者 刘冠峰 白井汪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6-310,共5页
家蚕丝素蛋白质在不同 p H条件下经均相和不均相配位反应制备了 Cu( ) -丝素配合物 ,用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 ESR)、 X射线衍射 ( XRD)研究了其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在碱性条件下 ( p H=1 0 .60 ) ,丝素肽链主链的 4个氮原子螯... 家蚕丝素蛋白质在不同 p H条件下经均相和不均相配位反应制备了 Cu( ) -丝素配合物 ,用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 ESR)、 X射线衍射 ( XRD)研究了其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在碱性条件下 ( p H=1 0 .60 ) ,丝素肽链主链的 4个氮原子螯合 Cu( )生成具有近似平面四方 Cu( N) 4结构的配合物 ;而在酸性条件下 ( p H=4 .3 0 ,5.88) ,主要是丝素肽链的侧 (端 )基羧酸根键合 Cu( )生成 Cu( ) (—COO— ) ( H2 O) 3和 Cu( ) (— COO— ) 2 型配合物 .讨论和描述了不同条件下生成的 Cu(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质 配位结构 高次结构 铜配合物
下载PDF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M(H_(2)bpb)(H_(2)O)_(4)](SO_(4)_(2)·6H_(2)O[M=Zn(Ⅱ),Cu(Ⅱ)]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惠芳 李玲 +2 位作者 樊健 赵伟 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犤M(H2bpb)(H2O)4犦(SO4)2·6H2O犤M=Zn?1,Cu?2犦...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犤M(H2bpb)(H2O)4犦(SO4)2·6H2O犤M=Zn?1,Cu?2犦。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均属三斜晶系,并具有相同的空间群P1珔,晶体学参数分别为配合物1:a=11.8055(12)?,b=11.8778(12)?,c=12.1840(13)?,α=80.763(2)°,β=71.982(2)°,γ=80.913(2)°;配合物2:a=11.7403(19)?,b=11.890(2)?,c=12.254(2)?,α=71.339(3)°,β=81.936(4)°,γ=80.9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锌()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Hydrothermal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lex Cu(α-Furacrylic acid)_2(phen)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薇 李昶红 +1 位作者 杨颖群 匡云飞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28-1231,共4页
The title complex (C26H18CuN206, Mr= 517.96)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α-furanacrylic acid with 1,10-phenanthroline (phen) in the solvent mixture of water and methanol. Crystal data: monoclinic, sp... The title complex (C26H18CuN206, Mr= 517.96)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α-furanacrylic acid with 1,10-phenanthroline (phen) in the solvent mixture of water and methanol. Crystal data: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2.2927(4), b = 1.01248(18), c = 1.05061(18) nm, β = 111.188(3)°, V= 2.274(7) nm^3, Dc = 1.513 g/cm^3, Z = 4, F(000) = 1060,μ = 1.007mm^-1, R = 0.0320 and ωR = 0.0781. The crystal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pper atom is coordinated with four oxygen atoms from two α-furacrylic acids and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1,10-phenanthroline, giving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result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lectron transfer in the electrode reaction is quasi-rever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complex hydrothermal synthesi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下载PDF
[Cu(L-His)(Phen)]·2ClO_4·H_2O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晓华 乐学义 李明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81-682,共2页
The crystal of [Cu(L-His) (Phen)]·2ClO4·H2O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 analysis, molar conductivity, UV, IR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spa... The crystal of [Cu(L-His) (Phen)]·2ClO4·H2O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 analysis, molar conductivity, UV, IR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 with a=1. 222 7(2) nm, b=0. 714 5(14) nm, c=1. 452 0(3) nm, β=109. 82 (3)° V=1. 193 3(4) nm3, Z=2, F(000)=624, Dc=1.711 g/cm3, μ(Mo Ka) =12. 08 cm-1, R=0.050 9, wR=0. 139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 邻菲咯啉 晶体结构 铜配合物
下载PDF
新型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u_2(dhbd)(bipy)_2]·10H_2O}_n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东升 王尧宇 +3 位作者 刘萍 栾新军 周彩华 史启祯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633-1637,F0008,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位聚合物{[Cu2(dhbd)(bipy)2]?10H2O}n(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bi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1965(4)nm,b=1.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位聚合物{[Cu2(dhbd)(bipy)2]?10H2O}n(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bi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1965(4)nm,b=1.0671(2)nm,c=1.3662(3)nm,β=93.50(3)°,Z=4,R=0.0388.晶体的基本构建基元包含10个结晶H2O分子和由两个Cu(II)原子、一个采用双二齿螯合配位的2,3-二羟基丁二酸根、两个2,2'-联吡啶形成具有C2旋转轴的U形双核单元,相邻的两个方向相反的U形双核单元通过双羧基O桥联形成沿c轴延伸的一维链;链间籍C—H…O和O—H…O氢键扩展为三维结构.配合物中呈现了一种2,3-二羟基丁二酸与过渡金属配位的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羟基丁二酸铜() 配位聚合物 配位方式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 X射线单晶衍射 羟基丁二酸 水热法合成 Cu()
下载PDF
含取代芳酰腙和单齿N-杂环分子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会艳 王海营 +1 位作者 牛德仲 路再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1-614,共4页
合成了1个含有取代芳酰腙和单齿N-杂环分子的三元铜配合物[Cu(L)(ampy)](H2L=5-溴水杨醛苯甲酰腙,ampy=2-氨基吡啶),并通过IR、UV、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进行了性质研究。[Cu(L)(ampy)]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中心金属通过酰腙配体的酚基氧... 合成了1个含有取代芳酰腙和单齿N-杂环分子的三元铜配合物[Cu(L)(ampy)](H2L=5-溴水杨醛苯甲酰腙,ampy=2-氨基吡啶),并通过IR、UV、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进行了性质研究。[Cu(L)(ampy)]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中心金属通过酰腙配体的酚基氧原子、亚胺基氮原子、去质子酰胺氧原子以及中性杂环分子的氮原子形成平面四方形的N2O2配位环境。配合物通过N-H…O和N-H…N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取代芳酰腙 荧光
下载PDF
Cu^(2+)与EGCG络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玉艳 沈生荣 +2 位作者 唐德松 陈勋 许重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铜离子容易接受配体,成为中心离子,茶儿茶素EGCG是茶多酚中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作为多基配体与Cu2+发生络合反应.本试验在化学体系中研究了EGCG与Cu2+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其形成条件主要受pH值和Cu2+/EGCG比率的影响:在pH≤4.0时,... 铜离子容易接受配体,成为中心离子,茶儿茶素EGCG是茶多酚中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作为多基配体与Cu2+发生络合反应.本试验在化学体系中研究了EGCG与Cu2+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其形成条件主要受pH值和Cu2+/EGCG比率的影响:在pH≤4.0时,即在强酸性条件下,EGCG与Cu2+很难形成络合物;pH>4.0时,EGCG与Cu2+可以形成络合物;pH>9.0时,酚羟基与碱作用生成酚钠,有铜离子存在时,Cu2+可充当催化剂,促进EGCG自氧化,Cu2+被还原为Cu+.在pH=6.0的乙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2:1结合的;在pH=7.4的硼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1:1络合,当两者比例≥4:1时,两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u2+会促进EGCG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络舍反应
下载PDF
α,β不饱和酸铜与1,10-邻菲绕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尧宇 史启祯 高忆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48-352,共5页
合成了丙烯酸铜和α-甲基丙烯酸铜与1,10-邻菲绕啉形成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谱等数据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u(C4H5O2)2(phen)·H2O的晶体结构.配合物的组成为CuL2(phen)·H2O(L=CH2=HC-COO... 合成了丙烯酸铜和α-甲基丙烯酸铜与1,10-邻菲绕啉形成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谱等数据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u(C4H5O2)2(phen)·H2O的晶体结构.配合物的组成为CuL2(phen)·H2O(L=CH2=HC-COO-,CH2=C(CH3)-COO-),结构为畸变的四方锥形,属单斜晶系,P21/n群,晶胞参数:a=0.7322nm,b=1.7948nmc=1,6014nm,β=97.12(2)°;Z=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邻菲绕啉 三元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