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760
1
作者 廖重斌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中通过对协调、发展及协调发展这3个概念的定义和论述,分别推导出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并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大小等作为评判标准,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中通过对协调、发展及协调发展这3个概念的定义和论述,分别推导出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并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大小等作为评判标准,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从简洁到详细不同的3个层次,共30种基本类型。最后还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评价对象,给出了上述计算方法和分类体系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环境 经济 定量评判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 被引量:152
2
作者 崔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5期64-69,共6页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上海都市化跨入新的转型阶段,都市旅游成为上海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的新增长点。如何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做到与城市...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上海都市化跨入新的转型阶段,都市旅游成为上海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的新增长点。如何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做到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上海市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在阐述协调发展度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上海市2000-2006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中度到良好的协调发展类,这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函数的比较来看,上海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适度超前于旅游经济的发展,说明上海市近年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相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其旅游经济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度
下载PDF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 被引量:129
3
作者 吴文恒 牛叔文 +2 位作者 郭晓东 常慧丽 李钢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3-861,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和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强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1985—2004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结果表明:①人口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而在后期稍有回落,1998年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和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强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1985—2004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结果表明:①人口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而在后期稍有回落,1998年其指数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8094,资源环境综合状况波动下降,其指数由1985年的0.5511降至2004年的-0.1479;②人口和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由极度失调趋向初级协调,后又转向中度失调,1994年协调发展度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6379;③1994年,我国人均GDP仅有3923元(当年价),与全面小康标准差距较大,资源环境容量空间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④人口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不协同发展贯穿了这一时段,是两者耦合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应选择人口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资源环境 耦合 主成分分析 协调发展度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04
4
作者 李茜 胡昊 +4 位作者 李名升 张殷俊 宋金平 张建辉 张凤英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44-1454,共11页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1990-2010年全国尺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21年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省域为对象,定量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显示各省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但生态文明指数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不完全符合东高西低的特征,并依据评价结果将中国31个省份划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类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评价 协调发展度 区域差异 层次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102
5
作者 郭施宏 王富喜 高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8,共7页
将山东半岛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了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 将山东半岛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了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质量的耦合关系和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①城市化水平只能反映城市化的速度,并不等同于城市化质量,土地城市化较快的城市,在土地城市化质量上反而较低。②从时间序列上看,山东半岛城市群自1999年到2010年,土地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2004年起半岛城市群城市土地面积迅猛增长,土地城市化质量开始明显低于人口城市化质量。③从空间格局上看,山东半岛城市群8地市总体协调发展度偏低,烟台、日照、威海三市的人口城市化质量和土地城市化质量耦合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山东半岛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99
6
作者 刘欢 邓宏兵 李小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0-166,共7页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区域,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本文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的人口、土地数据为基础,从长江经济带、区域和市域视角,采用熵值法、发展水平评...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区域,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本文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的人口、土地数据为基础,从长江经济带、区域和市域视角,采用熵值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均衡发展模型测度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对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并使用ArcGIS10.2得出二者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2006-2013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呈现相对平稳增长,2013年总体上达到较高协调发展水平。从区域视角来看,协调发展度呈现阶梯特征即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状态,且自2009年起3大区域协调发展度差距呈扩大趋势。从市域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2006-2008年协调发展度的发展速度慢,2009年后发展速度显著提升;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东北高、西南低,并表现明显的"城市群集聚"发展特征。长江经济带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进程中应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中上游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转变土地财政思想,真正实现地区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发展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88
7
作者 黄木易 程志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1,共5页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利用经济发展的数量参数统计方法和地理空间匹配分析工具对安徽省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整体落后于社...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利用经济发展的数量参数统计方法和地理空间匹配分析工具对安徽省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整体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2000—2007年,多数地级市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及二者协调发展度呈下降趋势;地理空间匹配分析表明,17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异规律明显,表现为中南部较西北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协调性水平高。由此看出,安徽省区域城市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地域性分片块状的特点,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度 时空特征 安徽省
原文传递
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75
8
作者 洪开荣 浣晓旭 孙倩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3,共8页
通过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了1999—2010年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度,依据测算结果对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区域的综合分析与六省之间... 通过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了1999—2010年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度,依据测算结果对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区域的综合分析与六省之间的对比分析,并针对协调发展中所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整体中部地区处于基本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六省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形成明显的两大等级板块,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度 中部地区
原文传递
县域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38
9
作者 张富刚 郝晋珉 +3 位作者 李旭霖 姜光辉 丁忠义 李新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3-68,共6页
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对指导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建立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评价模型,对曲周县域的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 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对指导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建立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评价模型,对曲周县域的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曲周县土地利用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间处于高度协调状态,但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水平低下,与生态环境效益相比,其社会经济效益略显滞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中的库兹尼茨曲线进行区域土地利用模式的选择,表明曲周县土地利用应选择跨越式发展模式,即沿着库兹尼茨曲线中的NSFYPW轨迹曲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 评价 指标体系 曲周县 库兹尼茨曲线 跨越式发展模式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 被引量:50
10
作者 张青峰 吴发启 +1 位作者 王力 王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31-1536,共6页
在借助系统科学理论建立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耦合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评判标准和基本类型,并对黄土高原各县域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生态经济系统之间的相... 在借助系统科学理论建立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耦合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评判标准和基本类型,并对黄土高原各县域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生态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严重失调发展、轻度失调发展、低水平协调发展、高水平良好协调发展4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存在着损益-拮抗-磨合-主导-同步发展的循环往复过程;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其中62.7%的县域处于严重失调发展阶段,30.1%的县域处于轻度失调发展阶段,7.1%的县域处于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基于耦合模型所建立的协调耦合度,能够较好地反映黄土高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胁迫耦合发展状况.正确认识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规律,采取适当的发展模式,对于促进黄土高原县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发展度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中国省际旅游发展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被引量:49
11
作者 张爱平 钟林生 +1 位作者 徐勇 周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92,共10页
从旅游发展质量内涵出发,建立包括5个子系统共31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旅游"质"-"量"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基于旅游发展质量的测度,判定旅游发展"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度,并结合旅游... 从旅游发展质量内涵出发,建立包括5个子系统共31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旅游"质"-"量"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基于旅游发展质量的测度,判定旅游发展"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度,并结合旅游发展速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旅游发展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空间差异明显,东部>中部>西部,31个省区划分为高质量、中高质量、中低质量、低质量4种类型,旅游产品等子系统发展质量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2旅游发展质量与旅游经济规模等指标的关联性特征表明,传统的旅游经济统计指标并不能反映旅游发展质量的高低;3按协调发展度各省旅游发展质量可划分为良好协调发展型、中度协调发展型、勉强协调发展型、中度失调发展型4种类型,多数省区为中度协调发展型与勉强协调发展型;4基于局部加权回归(LOESS)的曲线拟合发现,随着协调发展度的提升,旅游发展速度总体上呈现出较显著的回落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质量 旅游经济规模 协调发展度 中国
下载PDF
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 被引量:47
12
作者 王辉 林建国 姜斌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但旅游超载也会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所以旅游业与城市环境必须做到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双赢”。本文以协调发展为理论基础,应用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采用相应的标准和指标对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 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但旅游超载也会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所以旅游业与城市环境必须做到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双赢”。本文以协调发展为理论基础,应用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采用相应的标准和指标对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是大连市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的生态环境滞后型,旅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呈上升势态。最后提出了大连市今后发展旅游业在环境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城市环境 协调发展度 大连市
下载PDF
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进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孝坤 韦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7-390,共4页
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城市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以重庆都市区为例,借助软件SPSS11.0,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效益的指标并建立协调发展评判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 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城市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以重庆都市区为例,借助软件SPSS11.0,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效益的指标并建立协调发展评判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并根据离差分析原理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运算结果显示,1996—2002年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呈现由勉强协调经济滞后型到初级协调经济滞后型到中级协调经济滞后型的演化轨迹,最后提出了经济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协调发展 都市区 对策探讨 演进分析 重庆 主成分分析方法 经济滞后 持续协调发展 2002年 复合系统 支持系统 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城市环境 指标体系 系统效益 指标权重 分析原理 运算结果 发展类型 发展度 中级 初级
下载PDF
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被引量:39
14
作者 翁钢民 鲁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产业之一,而良好的环境是城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通过建立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计算模型,分析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类型,以秦皇岛市为例建立该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产业之一,而良好的环境是城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通过建立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计算模型,分析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类型,以秦皇岛市为例建立该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秦皇岛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秦皇岛市总体上为良好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因此秦皇岛市应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以实现秦皇岛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城市环境 协调发展度 秦皇岛市
下载PDF
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以民勤地区为例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佳 吴军年 杜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在分析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以民勤地区为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该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民勤地区资源、环境与经... 在分析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以民勤地区为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该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民勤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其未来10a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从发展能力、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三方面采取措施后,对主要影响因子重新预测后其协调发展程度呈上升趋势,最后提出民勤地区协调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地区 协调发展度 灰色系统方法 预测 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
下载PDF
山东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郭施宏 王富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3-167,共5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制约着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质量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建立城市化指标体系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和引进耦...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制约着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质量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建立城市化指标体系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和引进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全省17个地市的城市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结合计算结果综合分析各市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作用。(2)山东省17个地市中大部分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相匹配,且处于较低水平或低水平的城市协调发展阶段。(3)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必须将城市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山东省
下载PDF
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石惠春 刘鹿 +1 位作者 汪宝龙 刘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4,120,共8页
通过阐明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胁迫的关系,构建了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相关的定量评价模型,对兰州市近年来的旅游经济与城... 通过阐明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胁迫的关系,构建了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相关的定量评价模型,对兰州市近年来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R/S分析法,预测了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3—2009年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类型由中度失调衰退型转变为勉强协调发展型,未来仍然停留在勉强协调发展类型.旅游经济综合效益、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效益、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发展度都呈增长态势,未来的整体变化将会继续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城市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度 R/S分析法 兰州市
下载PDF
中小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 被引量:35
18
作者 程晓丽 张乐勤 程海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106,共5页
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两者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以池州市为例,构建了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池州市2001-2011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 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两者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以池州市为例,构建了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池州市2001-2011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池州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由0.1166升至0.8043,目前属于中度协调发展型。未来随着城市旅游经济的加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池州市要尽快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向着良好协调发展型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度 池州市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向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样本,构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2009—201... 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样本,构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2009—2013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在考察期内的整体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明显优于旅游产业和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区域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偏低,包括濒临失调、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等3种协调发展类型,在时间特征上呈现平稳上升的良性发展态势,并表现出明显的"东高、中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旅游产业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度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测算及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33
20
作者 刘德光 屈小爽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6,105,共9页
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考察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2014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及时空特征,并判断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滞后类型。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 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考察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2014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及时空特征,并判断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滞后类型。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我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在波动中缓慢增长,但近年来有下降的迹象;从空间上看,东部地区协调发展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协调发展度高的省市往往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型,协调发展度低的省市往往属于旅游经济滞后型。最后,按照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维度,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四种类型:高旅游高环境、高旅游低环境、低旅游高环境、低旅游低环境,并提出实施统筹兼顾、优化升级、适度跳跃、开拓变革等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度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