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ese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被引量:25
1
作者 YANG YuanX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5期2714-2721,共8页
The basic strategies in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have been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the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the functiona... The basic strategies in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have been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the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the functional and stochastic models involved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ference frame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adjustment procedures. First, the fundamental frame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permanent GPS tracking network in China which is integrat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 stations by combined adjustment,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consistence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and the Chinese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Second, the extended frame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unified 2000' national GPS network which is integrated by 6 nationwide GPS networks with more than 2500 stations under the controlling of the fundamental frame. Third, the densified frame is composed of national astronomical geodetic network with nearly 50 thousand stations which was updated by the combined adjustment with the 2000' national GPS network, thus the datum of the national astronomical geodetic network has been unified and the precision greatly improved. By the optimal data fusion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the datum errors, systematic errors and the outliers in the separated geodetic networks are weakened in the unified Chinese geodetic coordinate frame. The significance in application of the new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ference frame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坐标系统 中国 网络跟踪 全球定位系统
原文传递
北斗坐标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魏子卿 吴富梅 刘光明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5-809,共5页
北斗坐标系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地基准.本文在扼要叙述背景情况之后,首先给出了北斗坐标系原点、尺度、定向的定义和参考椭球的定义和导出常数;其次介绍北斗坐标系的首次实现,这次实现由北斗系统的8个监测站在历元2010.0的ITRF2014... 北斗坐标系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地基准.本文在扼要叙述背景情况之后,首先给出了北斗坐标系原点、尺度、定向的定义和参考椭球的定义和导出常数;其次介绍北斗坐标系的首次实现,这次实现由北斗系统的8个监测站在历元2010.0的ITRF2014框架下的坐标和速度体现,它们是通过处理一个包括8个监测站的全球GNSS网4期GPS数据、框架对准与监测站坐标序列的线性回归拟合得到的;最后就参考框架的更新周期、监测站境外布设和连续观测、精密星历的生成与发布,北斗坐标系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坐标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参考框架 监测站
下载PDF
GGOS和大地测量技术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党亚民 陈俊勇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在2005年8月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科学大会上,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lobalGeodeticObservingSystem,简为GGOS)作为这次科学大会一个重要议题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为未来大地测量学科进展的一个风向标。本文较... 在2005年8月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科学大会上,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lobalGeodeticObservingSystem,简为GGOS)作为这次科学大会一个重要议题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为未来大地测量学科进展的一个风向标。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GGOS的背景、目标、任务和科学原理等,结合GGOS在全球动力系统观测中的应用构想,说明了GGOS与其他地球观测系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这次科学大会其他领域如大地坐标框架和卫星重力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OS IAG 坐标框架 重力场
下载PDF
长春国土C级GPS网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裴毓铁 郝奇 马友利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第7期75-77,80,共4页
从长春国土C级GPS网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高精度GAMIT软件进行解算,为了确定在严格基准下的控制网地心坐标,将控制网纳入到ITRF参考框架中,加上了ITRF参考框架中测站坐标已知的全球站数据一起处理,将吉林省CORS站与IGS跟踪站进行联测,获... 从长春国土C级GPS网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高精度GAMIT软件进行解算,为了确定在严格基准下的控制网地心坐标,将控制网纳入到ITRF参考框架中,加上了ITRF参考框架中测站坐标已知的全球站数据一起处理,将吉林省CORS站与IGS跟踪站进行联测,获得控制网某点的瞬时坐标。最后,对整个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地心坐标 参考框架 瞬时坐标
下载PDF
数据格式转换中空间参考的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韩雪培 赵杰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56-158,共3页
不同GIS软件对空间参考的定义在语义上并不完全相同,这就会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出现空间坐标系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转换结果发生整体偏移。作者以MapInfo通用转换器为平台,针对常用的DXF、SHP、TAB格式进行了多视角的转换实验,对结... 不同GIS软件对空间参考的定义在语义上并不完全相同,这就会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出现空间坐标系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转换结果发生整体偏移。作者以MapInfo通用转换器为平台,针对常用的DXF、SHP、TAB格式进行了多视角的转换实验,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分析认为产生偏移的主要原因是空间参考中的大地基准不匹配,为此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转换过程中由用户指定正确的坐标系避免偏移的产生;对已经完成转换的结果则修改文件头中的坐标参数以修正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MAPINFO 格式转换 坐标系 空间参考
原文传递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负序电流补偿系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耀军 陈柏超 +1 位作者 秦振杰 赖向东 《电源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146-155,共10页
针对三相负载不平衡引起的负序电流,提出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进行补偿的方案,讨论了其工作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把三相不平衡负载等效为平衡负载的方法,推导出对补偿系统控制的... 针对三相负载不平衡引起的负序电流,提出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进行补偿的方案,讨论了其工作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把三相不平衡负载等效为平衡负载的方法,推导出对补偿系统控制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补偿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补偿系统输入功率特性,提出了MMC用于负序补偿时的等效模型,并分析了环流及电容电压的波动特性,指出三相电容电压之和必定存在二次谐波波动;引入正负序坐标系分离控制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文中提出的结论和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序电流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等效模型 正负序电流分离
下载PDF
不同基准及解算策略对省级框架构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周杰 成英燕 +1 位作者 卢浩 张珂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4,32,共6页
针对各省级地心坐标框架构建中数据处理的基准使用及转换方法不同引起的差异,该文以SDCORS连续观测2个月数据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不同基准、不同归算方法将测站坐标转换到CGCS2000下的结果差异。实验结果表明,3种基准解... 针对各省级地心坐标框架构建中数据处理的基准使用及转换方法不同引起的差异,该文以SDCORS连续观测2个月数据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不同基准、不同归算方法将测站坐标转换到CGCS2000下的结果差异。实验结果表明,3种基准解算出的CORS站坐标之间的差异,在X、Y方向上最大差异达1 cm左右,Z方向上的差异在毫米级,以全球解作为基准解算出的结果最好,控制点的改正数最小;同时,采用速度场归算方法和强制约束平差法将CORS站坐标归算到CGCS2000下的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在1~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CS2000 基准 坐标转换 参考框架
原文传递
球坐标系中速度与加速度的转动参考系求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兴垅 罗颖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8-30,共3页
应用转动参考系 ,给出了一种求解球坐标系中速度和加速度的简捷方法。该方法不仅图像清晰 ,简明直观 。
关键词 球坐标系 转动参考系 速度 加速度
下载PDF
无转换参数下参考框架间Helmert直转模型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姜英明 纪晓雨 +1 位作者 侯晓伟 冯彦同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1年第1期62-67,88,共7页
针对基于布尔莎模型的Helmert转换公式,当两个坐标参考框架没有直接的转换参数,但可通过“中间过渡”框架进行转换时,推导了由“中间过渡”参数计算直接转换参数的公式,以解决多步“过渡”转换时的复杂和低效问题.以EUREF公布的714个站... 针对基于布尔莎模型的Helmert转换公式,当两个坐标参考框架没有直接的转换参数,但可通过“中间过渡”框架进行转换时,推导了由“中间过渡”参数计算直接转换参数的公式,以解决多步“过渡”转换时的复杂和低效问题.以EUREF公布的714个站点坐标和速度为例,将其从ETRF2014框架转换到ETRF2000框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计算的直接转换参数与间接转换相比,坐标差异在10^(-8)m量级,速度差异在10^(-9)m/a量级,精度分析结果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转换 Helmert转换 转换参数计算 坐标框架 布尔莎模型
下载PDF
狭义相对论中的Galilean变换
10
作者 杨锦波 张靖仪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运用几何语言,从时空的3+1分解的角度,探讨了狭义相对论中具有Galilean变换形式的坐标变换,以及参考系与坐标系的区别、惯性坐标系的测量意义、光速不变的含义等概念性的问题。
关键词 Galilean变换 惯性坐标系 惯性参考系 测量
下载PDF
GNS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与方法及展望 被引量:85
11
作者 姜卫平 王锴华 +3 位作者 李昭 周晓慧 马一方 马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12-2123,共12页
长期累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为大地测量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完善GNSS数据处理模型及策略,研究造成非线性运动的机制并进行有效建模,可以获得测站准确... 长期累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为大地测量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完善GNSS数据处理模型及策略,研究造成非线性运动的机制并进行有效建模,可以获得测站准确的位置和速度,不仅有助于合理解释板块构造运动,建立和维持动态地球参考框架,而且能更好地研究冰后回弹及海平面变化,反演冰雪质量变迁等地球动力学过程。首先从基准站坐标的精确获取、时间序列模型构建、时间序列信号分析等方面描述了GNS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与处理方法;其次,探讨了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构建技术,给出了严密三维噪声模型构建方法;然后,疏理了坐标时间序列中非线性变化成因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基于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 非线性变化 噪声模型 坐标参考框架
原文传递
大地坐标框架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被引量:48
12
作者 陈俊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分4个方面对2006年10月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大地测量会议(GRF2006)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1)全球大地坐标框架的进展和评估,并指出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2005(ITRF2005)的特点;2)区域大地坐标框架,如欧洲、美洲、北美等区域大地坐标框... 分4个方面对2006年10月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大地测量会议(GRF2006)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1)全球大地坐标框架的进展和评估,并指出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2005(ITRF2005)的特点;2)区域大地坐标框架,如欧洲、美洲、北美等区域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进展;3)高程基准的现代化,介绍了美国和欧洲建立现代化高程基准的进展,探讨了全球高程基准统一的途径;4)构建大地坐标框架中的个别问题,如:甚长基线干涉技术和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对确定大地坐标框架的作用、如何削弱大地坐标框架点位周期性变化对用户定位的影响、对采用零潮汐系统的改进意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 大地坐标框架 高程基准 零潮汐系统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5)
下载PDF
利用SDCORS数据建立山东区域动态坐标参考框架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英明 郭金运 +2 位作者 刘智敏 张海平 冯彦同 《北京测绘》 2015年第5期31-34,共4页
为了将SDCORS基准站的坐标纳入到ITRF2008坐标框架中,满足CORS基准站网的建设要求。本文使用GAMIT/GLOBK精密GPS数据处理软件,并考虑对流层延迟和地球固体潮、海潮、大气潮和极潮等的影响,对78个SDCORS基准站2012年全年的观测数据进行... 为了将SDCORS基准站的坐标纳入到ITRF2008坐标框架中,满足CORS基准站网的建设要求。本文使用GAMIT/GLOBK精密GPS数据处理软件,并考虑对流层延迟和地球固体潮、海潮、大气潮和极潮等的影响,对78个SDCORS基准站2012年全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最终,得到SDCORS基准站在ITRF2008坐标框架下毫米级精度的三维坐标和速度,并对该年度SDCORS基准站的站坐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山东省地区的区域动态坐标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动态坐标参考框架
下载PDF
轨道坐标系到地心固定坐标系的直接转换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窦长勇 岳昔娟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4,共9页
坐标系转换是实现应用导航数据进行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定位的关键技术。文章利用航天器定义在地心固定坐标系下位置和速度信息,应用四元数(Quaternion)方法,实现从航天器轨道坐标系到地心固定坐标系的直接转换。在常规遥感影像直接定位... 坐标系转换是实现应用导航数据进行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定位的关键技术。文章利用航天器定义在地心固定坐标系下位置和速度信息,应用四元数(Quaternion)方法,实现从航天器轨道坐标系到地心固定坐标系的直接转换。在常规遥感影像直接定位算法中这样的转换分为两次坐标系旋转,先从轨道到地心惯性,然后从地心惯性到地心固定坐标系。文中提出的方法将这两次坐标系转换缩减为一个,并且避免了应用地球的章动、极移和岁差等信息。通过跟传统坐标系转换方法转换结果以及商业软件STK(Satellite Tool Kit)定位结果的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适合于低轨对地观测平台的遥感影像定位,因为低轨平台提供了定义在地心固定坐标系下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系转换 四元数 轨道坐标系 地心固定坐标系 空间向量旋转 遥感应用
下载PDF
CGCS2000及WGS84坐标系若干问题探讨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吉兆 贾登科 武警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0,共4页
详细介绍了CGCS2000和WGS84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定义、特点和用途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探讨了CGCS2000及WGS84坐标的获取方法、新旧坐标系统精确转换等问题,通过工程案例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地心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GPS大地网 WGS84 NGA(美国国家智能化地理空间局) ITRF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国际GPS服务机构(IGS)
下载PDF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数据处理的若干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传录 谢方 +1 位作者 王小瑞 马新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06-110,共5页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成果的获取技术涉及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参考历元、卫星星历及站点速度场等归算问题。介绍了不同参考框架的转换模型和参数,讨论了获取CGCS2000成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实测观测数据分析了IERS发布的...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成果的获取技术涉及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参考历元、卫星星历及站点速度场等归算问题。介绍了不同参考框架的转换模型和参数,讨论了获取CGCS2000成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实测观测数据分析了IERS发布的不同ITRF参考框架和不同国际机构发布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星历对基线结果的影响,以及直接平差与采用框架转换方法求得CGCS2000坐标成果的差异。结果表明:IGS发布的星历精度要高于其他机构发布的精密星历;不同参考框架的精密星历对基线长度在4 000km以内的基线影响小于1.3mm,一般在控制网基线解算时可不考虑卫星星历参考框架的影响;在获取CGCS2000成果时,可不考虑星历的类型、参考框架及历元问题;非ITRF97、2000.0成果可采用框架转换公式及转换参数进行成果归算得到CGCS2000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参考框架 参考历元 精密星历 基线 数据处理
下载PDF
我国常用地心坐标系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光明 胡煜 +2 位作者 沙峰 谢国钧 成伟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2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针对我国常用地心坐标系CGCS2000、北斗坐标系(BDCS)和WGS-84坐标系的现状,对三种坐标系之前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辨析,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并参考国外经验,对我国的CGCS2000坐标系和BDCS坐标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CTRF200... 针对我国常用地心坐标系CGCS2000、北斗坐标系(BDCS)和WGS-84坐标系的现状,对三种坐标系之前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辨析,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并参考国外经验,对我国的CGCS2000坐标系和BDCS坐标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CTRF2000建立至今已超过20年,不具备现势性,更适用于要求统一性和稳定性的二维坐标应用场景,因此,应持续进行维持,进行定期更新.我国已有上万个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我国境内的准实时参考框架,用于更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应用场景.长期以来,习惯于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得的坐标都叫作WGS-84坐标系.在生产实践中应重点关心地心坐标的三要素:精度、历元和框架.BDCS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没有本质区别,借鉴美国地理空间情报局(NGA)的做法,对BDCS坐标系地基和天基参考框架的概念进行扩展,使BDCS坐标系同时具备全球性、现势性和精准性.概念扩展后的BDCS参考框架的作用相当于“WGS-84+IGS”.在数字地球、3S集成、智慧城市等应用中,可采用CGCS2000和BDCS坐标系双基准服务.以CGCS2000为基础底图的基准,在高精度应用中使用扩展后的BDCS坐标系基准,可兼顾标准性和现势性,并满足全球化和精准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CS2000坐标系 北斗坐标系(BDCS) 1984世界大地测量系统 参考框架 地心坐标系
下载PDF
CGCS2000、WGS84以及ITRF框架坐标之间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虎 《物探装备》 2020年第6期404-409,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CGCS2000、WGS84以及ITRF框架坐标的定义、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强调了当前使用WGS84坐标系应该注意的问题;重点探讨了ITRF各框架内以及CGCS2000与WGS84框架外之间的转换问题以及CGCS2000坐标的获取方法。
关键词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WGS84 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IGS站速度 历元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单系统观测数据的北斗坐标系对齐ITRF精度评估
19
作者 曲伟菁 刘利 +9 位作者 周善石 徐君毅 杨宇飞 胡小工 郭睿 董明 吴斌 唐成盼 李晓杰 刘帅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6-415,共20页
采用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北斗观测数据获得单天台站坐标,实现BDCS并与ITRF2014对齐。利用单GPS观测数据的解算台站坐标和IGS提供的台站坐标对BDS观测数据解算结果进行精度评估,比较结果表明,采用BDS数据解算的台站坐标与IGS提供单天... 采用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北斗观测数据获得单天台站坐标,实现BDCS并与ITRF2014对齐。利用单GPS观测数据的解算台站坐标和IGS提供的台站坐标对BDS观测数据解算结果进行精度评估,比较结果表明,采用BDS数据解算的台站坐标与IGS提供单天台站坐标差异的RMS均值小于1 cm,与单GPS数据解算台站坐标差异的RMS均值小于1.5 cm。用BDS数据解算台站坐标时间序列弥散度偏大,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同时采用GPS观测数据初步估计中国区域监测站速度场,随着日后北斗导航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北斗观测数据的累积,有望获得更高精度的台站坐标和速度及BDCS向ITRF的对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坐标系 地球参考框架
下载PDF
VRS参考站点形变对流动站定位坐标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张勇 朱丽强 严津 《测绘工程》 CSCD 2014年第12期39-42,共4页
在国内外,很多地方的网络RTK都采用虚拟参考站(VRS)技术,有些地方建立的CORS网较早,某些基准站会发生一定的形变,针对VRS参考站点形变影响流动站定位坐标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严密的公式推导,并对VRS系统GPSNET中参考站坐标形变进行仿... 在国内外,很多地方的网络RTK都采用虚拟参考站(VRS)技术,有些地方建立的CORS网较早,某些基准站会发生一定的形变,针对VRS参考站点形变影响流动站定位坐标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严密的公式推导,并对VRS系统GPSNET中参考站坐标形变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用户流动站坐标是通过虚拟参考站转接到物理主参考站,即流动站的参考站实际上是物理主参考站,用户流动站坐标变化量与物理主参考站坐标变化量基本一致,并对参考站形变后坐标调整提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S参考站 站点形变 流动站坐标 物理主参考站 流动站物理坐标参考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