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趋向性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黄嘉佑 胡永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4-621,共8页
使用160个测站冬半年月平均气温资料,对中国最近几十年(1951/1952—2003/2004)的冬季气温变化趋向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冬季的前冬和后冬气温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趋向性差异... 使用160个测站冬半年月平均气温资料,对中国最近几十年(1951/1952—2003/2004)的冬季气温变化趋向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冬季的前冬和后冬气温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趋向性差异。趋向性差异在年际的变化方面的表现,中国南方地区冬季气温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变化趋向的一致性,即前冬有变暖的趋向,后冬也有变暖的趋向,但是前冬变暖趋向不明显。而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有不同,表现在冬季气温变化,虽然也存在变暖趋向,但是前冬变暖的趋向比南方趋向明显。第2个气候变化特征,南方地区是前、后冬相反的变化趋向,即前冬暖(冷),后冬则冷(暖)。而北方地区这种特征表现不明显。趋向性差异在年代际的趋向性变化方面的表现更加明显。南方地区在1980年以前,前后冬的气温变化趋向都是下降的,但是后冬下降速度较前冬缓和,在1980年以后,前后冬的气温变化趋向都是上升的,但是后冬上升速度也较前冬缓和。而北方地区在1980年以前,前后冬的气温变化趋向同样都是下降的,但是后冬下降速度较前冬加快,而在1980年以后,前后冬的气温变化趋向都是上升的,但是后冬上升速度也较前冬加快。不同的前冬和后冬气温序列不同时段标准化距平的平均值也存在差异。南方地区1980年以前,大部分地区,气温均比常年偏低。但是后冬偏低程度较前冬缓和,而在1980年以后,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后冬偏高的程度也较前冬缓和。而北方地区在1980年以前,冬半年气温均比常年偏低,后冬气温偏低的程度较前冬大。而在1980年以后,冬半年气温均比常年偏高,而且后冬偏高的程度较前冬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冷趋向 暖趋向.
下载PDF
辨析“气候变暖”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秀铭 李志忠 +10 位作者 雷培文 赵国永 姜修洋 陈秀玲 陈家胜 朱芸 吕镔 雷国良 李平原 靳建辉 陈渠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1-11,共11页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及其机制的争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不再是单纯研究大气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变成一门与"减排方案"和"征收碳税"有关的政治与经济问题相联系,与国家经济利益...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及其机制的争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不再是单纯研究大气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变成一门与"减排方案"和"征收碳税"有关的政治与经济问题相联系,与国家经济利益有关的崭新课题."气候变暖"既与利益有关,就会难免偏离公正,偏离纯理论科学.本研究对国内外"气候变暖"最新动态进行回顾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1)过去百年城市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器测温度数据,如果没有对"热岛效应"进行矫正,无疑高估了过去百年全球升温的幅度;2)过去百年全球有所变暖是事实,但不同学者增温估算不一致.不仅升温幅度不确定,而且人类和自然因素对升温贡献各占多少也不确定;如果考虑到城市发展对增温估算的影响,过去百年增温应当比0.4℃更低,远没有达到历史上次级波动的变化范围.3)尽管过去百年地球有所变暖,但在万年轨道尺度上,现在地球处于变冷的大趋势过程中.对现在气候变暖更合理解释,是属于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4)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大气CO2浓度变化总是落后于温度变化,即总是温度驱动着CO2变化,而不是CO2浓度驱动地球增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温度驱动CO2 变冷趋势
下载PDF
Spring surface cooling trend along the East Asian coast after the late 1990s 被引量:4
3
作者 LI Fei WANG HuiJ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31期3847-3851,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urface cooling trend observed in spring along East Asia coast after the late 1990s,in contrast to the global warming trend.This surface cooling trend is comprehensible as it agrees well with 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urface cooling trend observed in spring along East Asia coast after the late 1990s,in contrast to the global warming trend.This surface cooling trend is comprehensible as it agrees well with the cooling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and the weakening of 300 hPa East Asian jet(EAJ)during spring.Moreover,this cooling phenomenon has been shown to be related to the rapid decline of Arctic sea ice cover(SIC)in previous autumns.The Arctic SIC signals in previous autumns can continue in spring and act as enhanced moisture sources that support the increased snow cover in Siberia during spring.The increased Siberian snow cover possibly favors the southward invasion of cold air masses via strong radiative cooling and large-scale descending motion,which may contribute indirectly to the reduction of temperature in East Asia.In addition,three climate models that can reproduce well the East Asian spring surface cooling observed in the past predicted uncertainty in the spring temperature projection in the next dec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冷却 东亚 降温 弹簧 海岸 年代 辐射冷却 海面温度
原文传递
浅述节温器的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丁攀 宋伟奇 +1 位作者 刘颖志 陈银龙 《科技资讯》 2012年第36期56-57,共2页
本文浅述了节温器作为汽车内燃机冷却系统中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关键零部件所起的重要作用,论述了传统节温器以石蜡为感温介质在大小循环中存在"响应延迟"和"滞回"特性,无法满足冷却系统精准控制的要求。简要分析... 本文浅述了节温器作为汽车内燃机冷却系统中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关键零部件所起的重要作用,论述了传统节温器以石蜡为感温介质在大小循环中存在"响应延迟"和"滞回"特性,无法满足冷却系统精准控制的要求。简要分析了节温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新型节温器将向结构优化、冷却液回路优化和智能电控方向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系统 节温器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