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汐水域电厂温排水的水流和热传输准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47
1
作者 郝瑞霞 韩新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6-70,共5页
本文采用浮力修正的k-ε湍流模型,三维离散型边界拟合坐标变换下的控制体积法,进行滨海电厂冷却水工程的潮汐水流和热传输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以泉州湾水域某核电厂冷却水工程为例,对表排深取的工程布置方案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所得... 本文采用浮力修正的k-ε湍流模型,三维离散型边界拟合坐标变换下的控制体积法,进行滨海电厂冷却水工程的潮汐水流和热传输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以泉州湾水域某核电厂冷却水工程为例,对表排深取的工程布置方案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所得的该水域潮位、流速和流向与原体观测资料吻合良好;所得温排水的温升范围以电厂排水口为中心,沿泉州湾北岸成带状分布;对排水口近区垂向温度分布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值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排水口附近区域有明显的热水分层现象,但其热水层比试验结果偏小,考虑到物理模型试验也存在着变态效应,总体上认为温度场的计算结果与试验资料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冷却水 潮汐水流 κ-ε湍流模型 潮汐水域
下载PDF
区域供冷系统最佳供冷面积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杜敬三 付林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113,共3页
对于容量已确定的热电厂 ,为实现热电冷联供 ,可以根据集中供冷区域空调负荷的特点 ,利用总能耗最小的原则 ,确定区域供冷系统最佳供冷面积 ,以便充分利用区域供冷系统优势 。
关键词 区域供冷 供冷面积 节能 空调负荷 热电厂
下载PDF
铝电磁铸轧冷却区中电磁场行为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啸林 毛大恒 严宏志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2-16,共5页
介绍了铝电磁连续铸轧冷却区中电磁场的基本特性,探讨了电磁场在冷却区段的作用效果,分析了电磁场在该区中产生的几种磁势和电势,以及这几种磁势和电势的形态对铝熔体的影响,并描述了铝熔体中电子在这个区域的运动轨迹。
关键词 电磁铸轧 电子轨迹 脉振 冷却区
下载PDF
LED散热器散热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褚旭昭 丁同言 +2 位作者 杨洁翔 叶挺 魏凯 《照明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针对球泡类LED照明灯具产品开发,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需要对散热器进行优化,本文设计了四种不同结构的散热器,并用热分析软件对散热效果分别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态常温空气环境中,散热器的结构相同时,散热面积是影响散热性... 针对球泡类LED照明灯具产品开发,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需要对散热器进行优化,本文设计了四种不同结构的散热器,并用热分析软件对散热效果分别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态常温空气环境中,散热器的结构相同时,散热面积是影响散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圆形孔的散热性能优于正六边形孔的散热性能,良好的热传导会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散热器 散热面积 热分析 模拟仿真
下载PDF
高密度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冷岛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五环路以内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海月 胡淼 +4 位作者 朱建宁 黄婷婷 张颖 李亚丽 严梦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04-4919,共16页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热环境健康、改善局地微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等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量化了典型的高密度中心城区——... 蓝绿空间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热环境健康、改善局地微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等数据,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量化了典型的高密度中心城区——北京五环快速路以内地区的1199块1hm2以上的蓝绿空间冷岛效应的表征指标,并分析与蓝绿空间规模、形状复杂度、景观组成、环境组成、植被覆盖等要素的相关关系,还根据蓝绿空间的不同降温特性进行分类,探讨每类蓝绿空间在缓解高密度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中的独特作用、优势与机制。结果表明:(1)蓝绿空间的规模、形状复杂度、景观组成等景观要素与冷岛效应的关系显著,如总面积、绿地面积和水体面积与降温幅度、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温效率和降温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周长与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温效率和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周长面积比与降温幅度和降温服务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温效率和蓝绿空间自身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形状指数则与降温范围和降温服务呈显著正相关。(2)蓝绿空间的环境要素与冷岛效应也存在相关关系。蓝绿空间之间会产生冷岛效应的协同与促进现象,蓝绿空间降温范围内的其他蓝绿空间的总面积与该蓝绿空间的降温幅度、降温范围、降温服务和辐射距离呈显著正相关,与蓝绿空间自身温度呈显著负相关。(3)蓝绿空间的总面积、水体面积、周长与降温幅度之间,周长面积比与降温效率之间存在阈值,为节约土地资源、保证降温效果,建议不应过多超过阈值。(4)基于蓝绿空间在降温幅度、效率、辐射距离等方面的差异,将蓝绿空间划分为4类。高密度中心城区蓝绿空间规划建设应充分评估区域降温需求,了解蓝绿空间降温现状,合理配置具有不同降温特性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冷岛效应 城市热岛 高密度中心城区 绿地规划 绿地布局
下载PDF
直接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我国的地区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艳峰 李娟 +1 位作者 王莹莹 周勇 《暖通空调》 2019年第12期8-14,共7页
为探究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我国的适用情况,基于直接和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的不同极限温度,根据蒸发冷却驱动势、使用蒸发冷却降低冷却需求的潜力和所需空调制冷时长,提出了直接和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冷却潜力指标和空调需用时长指标,通... 为探究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我国的适用情况,基于直接和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的不同极限温度,根据蒸发冷却驱动势、使用蒸发冷却降低冷却需求的潜力和所需空调制冷时长,提出了直接和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冷却潜力指标和空调需用时长指标,通过k-means聚类算法统计分析了我国270个气象台站典型气象年的指标参数。得到了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我国的适用区域,并对其适用特点进行了分析,为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推广及设计初期系统形式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蒸发冷却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 冷却潜力 K-MEANS聚类 适用区域
下载PDF
冰块降温在热带地区高地温隧道施工中的数值模拟研究--以海南省五指山公路隧道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宇 周佳媚 +1 位作者 王帅帅 李朗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2-1747,共6页
热带地区高地温隧道施工时,冰块因其经济性和易获取等优点常被用作辅助降温手段。为解决在使用冰块降温时冰块用量和布置参数的选取问题,以海南五指山特长公路隧道工程为背景,使用Fluent软件模拟通风和冰块降温下隧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热带地区高地温隧道施工时,冰块因其经济性和易获取等优点常被用作辅助降温手段。为解决在使用冰块降温时冰块用量和布置参数的选取问题,以海南五指山特长公路隧道工程为背景,使用Fluent软件模拟通风和冰块降温下隧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分析冰块用量和布设位置2个因素对隧道纵向和掌子面温度场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冰块布设位置前后5 m左右范围内温度下降较为明显,且降温的范围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2)双侧各布置1.5 m 3冰块时,掌子面5 m范围内温度最低为18℃,较未布置冰块时下降了10℃左右;稍远位置温度为23℃左右,较未布置冰块时下降了5~8℃。3)与只有通风降温的工况相比,1 m 3的冰块(双侧各布置0.5 m 3)可以降低掌子面温度6℃左右,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 m 3冰块用量,可多降低掌子面温度3℃左右。4)相同冰块用量时,将冰块布设于风管出风口轴线上比双侧布置可多降低掌子面温度3~5℃,且持续降温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冰块降温 冰块用量 冰块位置 数值模拟 热带地区
下载PDF
湖泊因子对城市湖泊降温效应的模拟与分析——以湖南烈士公园湖泊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龙丽娟 陈存友 +1 位作者 胡希军 胡颖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0,共7页
城市湖泊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方面有着重要影响。选取湖南烈士公园湖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实测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湖泊面积和湖泊形状指数对湖泊降温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湖泊面积是湖泊降温效应的主要影响... 城市湖泊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方面有着重要影响。选取湖南烈士公园湖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实测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湖泊面积和湖泊形状指数对湖泊降温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湖泊面积是湖泊降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面积越小湖泊降温效应越弱,当研究区域无湖泊时区域内整体平均升温1.8℃,湖泊区域绿地最大可升温4.1℃;②湖泊形状指数的大小对湖泊降温效应的影响微弱,湖泊降温效应随着形状指数的增大而略微增大;③湖泊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形状指数过大影响水体的整体性,从而减弱湖泊的降温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加深对城市湖泊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方面的认识,以及城市湖泊区域的规划设计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降温效应 CFD模拟 湖泊形状指数 湖泊面积 湖南烈士公园
下载PDF
高速线材在线水浴处理技术开发 被引量:8
9
作者 韩立涛 任玉辉 +1 位作者 白喜峰 车安 《金属制品》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传统的斯太尔摩冷却方法存在线材力学性能波动大、索氏体化率不高的问题。介绍在线水浴热处理技术工艺原理,线材水浴处理经过急剧冷却、膜沸腾阶段、核沸腾阶段和对流传热阶段。采用3种规格的80钢线材进行水浴处理,同一炉次产品抗拉强... 传统的斯太尔摩冷却方法存在线材力学性能波动大、索氏体化率不高的问题。介绍在线水浴热处理技术工艺原理,线材水浴处理经过急剧冷却、膜沸腾阶段、核沸腾阶段和对流传热阶段。采用3种规格的80钢线材进行水浴处理,同一炉次产品抗拉强度的同批性能差小于40 MPa,同圈性能差小于25 MPa,线材抗拉强度波动范围小于斯太尔摩冷却方式生产的线材,索氏体化率接近95%。经水浴处理的线材氧化铁皮薄,污染小,减少了用户铅浴处理过程中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线材 斯太尔摩冷却 水浴处理 索氏体 节能环保 抗拉强度 断面收缩率
下载PDF
D11T推土机液压油温升高的热力学研究及技改措施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圣芳 李玉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D11T推土机在矿山开采工艺采运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中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推土机正常施工作业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冷却器设计不当,常常导致液压系统油温升高。长期高温运行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严重影响作业进程。针... D11T推土机在矿山开采工艺采运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中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推土机正常施工作业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冷却器设计不当,常常导致液压系统油温升高。长期高温运行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严重影响作业进程。针对D11T推土机设备现状,通过热力学液压系统能量损失功率及液压油温升计算,提出了冷却系统技术改造的相关措施并现场实验验证。经技术改造试运行后,液压油温升得到有效控制,为设备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土机 液压系统 散热面积 技术改造
下载PDF
掘进机液压系统热平衡研究及冷却器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权钰云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8年第3期58-60,109,共4页
通过分析掘进机液压系统的能量传递过程和功率损失,探讨了系统过热的原因和危害。对系统进行热平衡分析,阐述了油箱和冷却器的设计过程。利用Simulation X对系统的温度、热量及热量变化率进行仿真,得出了温度响应曲线并分析了冷却器关... 通过分析掘进机液压系统的能量传递过程和功率损失,探讨了系统过热的原因和危害。对系统进行热平衡分析,阐述了油箱和冷却器的设计过程。利用Simulation X对系统的温度、热量及热量变化率进行仿真,得出了温度响应曲线并分析了冷却器关键参数对系统温升的影响。为掘进机冷却系统设计以及参数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液压系统 功率损失 热平衡分析 散热面积 传热系数
下载PDF
液冷锂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与电池热物性特征耦合分析
12
作者 马力群 张涛 +1 位作者 王森 王保卫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8-894,共7页
温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及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设计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是确保电池安全性、提升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构建了基于液冷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冷却工质... 温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及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设计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是确保电池安全性、提升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构建了基于液冷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冷却工质入口流速、电池冷却面积等系统参数以及电池径向热阻等电池自身参数对系统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工质流速增大,在提高电池冷却性能的同时也会导致系统压降大幅提高而降低系统经济性;通过增加冷却块数目或者冷却块高度的方式均可以提高电池冷却面积,前者效果更优;在相同冷却面积下,采用高度较小而数量较多的冷却块,能够实现多点冷却,从而提高电池模组温度均匀性;锂离子电池散热性能由电池内部导热热阻主导,提高电池径向热导率能够显著降低电池最高温度并提高其温度均匀性。因此,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冷却系统参数、电池热物性参数以及电池运行情况,以确保电池组及热管理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液冷系统 热导率各向异性 流速 冷却面积
下载PDF
超声波液位计在冷却水塔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成俊 《电工技术》 2018年第20期89-90,共2页
本文介绍HAWK SULTAN2型超声波液位计在发电厂冷却水塔中的应用,并提出日常运行与维护以及仪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冷却水塔 液位计 盲区
下载PDF
82B线材中马氏体组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云峰 余万华 +3 位作者 习晓峰 王海伦 周永明 匡语唐 《金属制品》 2012年第4期41-45,48,共6页
通过绘制82B线材的连续冷却曲线,并根据82B线材的基本冷却特性,采用相变前-相变时-相变后3段式冷却试验工艺模拟风冷过程,研究相变前后不同冷速对82B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82B线材马氏体产生的临界冷却速度为5℃/s,当冷速... 通过绘制82B线材的连续冷却曲线,并根据82B线材的基本冷却特性,采用相变前-相变时-相变后3段式冷却试验工艺模拟风冷过程,研究相变前后不同冷速对82B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82B线材马氏体产生的临界冷却速度为5℃/s,当冷速达到10℃/s时,由于马氏体转变温度显著低于马氏体的产生温度Ms,马氏体会显著增加。(2)对比分析相变前后不同冷速对试样抗拉强度以及断面收缩率的影响,给出优化的冷却工艺,相变前冷速为10~15℃/s,相变后冷速为1~3℃/s,并调节相变时的冷速将返温温度控制在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2B线材 冷却速度 马氏体 抗拉强度 断面收缩率
下载PDF
摊晾面积对酱香型白酒窖池产出差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皖玉 许永明 +2 位作者 程伟 刘静 邓俊 《酿酒科技》 2019年第12期32-35,共4页
酱香型白酒采用开放式生产,影响生产的因素较多,窖池产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通过车间生产试验,研究糟醅摊晾面积大小与窖池产出关系。数据显示,车间糟醅摊晾面积充足时,窖池的产出较高,车间糟醅摊晾面积减少时,窖池的产出也随之减少。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摊晾面积 窖池 产出 差异性
下载PDF
基于室内非均匀环境营造的新型通风模式下人员热舒适性及系统节能潜力
16
作者 于水 吴平一 韩府宏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0期86-95,149,共11页
为解决现有通风空调系统无法根据占用区域实现按需供冷造成的热不舒适及能源浪费问题,本研究根据人员占用区域需求实时切换气流模式组合及冷量供给,提出了一种新型通风模式,旨在利用多种气流模式的最优组合控制特定需求场景。采用数值... 为解决现有通风空调系统无法根据占用区域实现按需供冷造成的热不舒适及能源浪费问题,本研究根据人员占用区域需求实时切换气流模式组合及冷量供给,提出了一种新型通风模式,旨在利用多种气流模式的最优组合控制特定需求场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不同占用区域情况下新型通风模式的人员热舒适性和系统的节能潜力,并与混合通风模式和层式通风模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通风模式在气流组织上具有明显优势;新型通风模式较混合通风模式和层式通风模式具有更高的热舒适性,空气分布特性指数最大;新型通风模式局部冷量利用系数最小,冷量有效利用率最高,所需供冷量最小,因此新型通风模式的节能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环境 新型通风模式 热舒适性 节能潜力 气流组织 按需供冷 占用区域
下载PDF
稳态法测定金属热导率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敏良 冯杰 +1 位作者 竺哲欣 竺江峰 《物理通报》 2011年第5期59-62,共4页
改进稳态法测定金属热导率实验,给出了整个实验过程,重新修正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减小了实验误差,从而提高金属热导率测定值的精确度.
关键词 稳态法 金属热导率 树脂圆盘 散热面积
下载PDF
装卸油品码头消防设计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鸿雁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1999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结合“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陈山原油码头和化工码头消防设施改造”项目的设计,就装卸油品码头的消防设计的主体、消防冷却水。
关键词 油品码头 消防 冷却水 泡沫消防 消防设计 码头a
下载PDF
Gold Deposition by Boiling or Cooling Without Boiling: Genesis ofthe Sangchon Gold Deposits,Hadong Area, South Korea
19
作者 Maeng-Eon PARK, Kyu-Youl SUNG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s, Pukyong National University, Pusan 608-737, Korea) Seong-Taek YUN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Korea University, Seoul 136-701, R.Korea) 《Global Geology》 2001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gold precipitation in the anorthosite-hosted Sangchon gold deposits in the Hadong area, Korea, chemical speciation and reaction path calculations were accomplished by geoche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gold precipitation in the anorthosite-hosted Sangchon gold deposits in the Hadong area, Korea, chemical speciation and reaction path calculations were accomplished by geochemical modeling. The modeling consisted of three-step procedures: reaction with anorthosite, then the simple cooling of the reacted fluid, and finally the boiling of metalliferous fluid. The principal vein minerals of the Sangchon deposits consist of quartz, sericite, kaolinite, pyrite, galena, chalcopyrite, sphalerite and acanthite. The sulfide mineralization is typically zoned from pyrite (preferentially at vein margins) to galena and sphalerite (toward vein center). Electrum is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pyrite ± chalcopyrite and sphalerite.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modeling with the observed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paragenesis, the most appropriate evolution path of ore fluids was suggested as follow: reaction of a single fluid with anorthosite at 300℃, then the isobaric cooling of the fluid at temperatures from 250° to 100℃, and then the boiling and cooling of the fluid due to the decrease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alculations also show that all of the observed alteration minerals formed due to fluid-anorthosite interaction at early period, whereas most of sulfides and electrum were precipitated mainly due to cooling. The abundance of gold in veins depends critically on the ratio of total base metals plus iron to sulfide in the aqueous phase, because gold is transported as Au(HS) 2 -whose solubility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sulfide activity. Our results of geochemical modeling generally fit to the observed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indicating the usefulnes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elucidating the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gchon gold deposits cooling boiling genesis Hadong area
下载PDF
大型汽轮机凝汽器冷却面积增容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谷巍 程东涛 居文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49,5,共4页
以某电站660MW汽轮机凝汽器增容改造工作为例,制定不同的凝汽器增容方案,分析计算各方案对汽轮机冷端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时,综合考虑凝汽器水阻变化对汽轮机冷端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完善了凝汽器性能评价方法,为凝汽器增容改造工作提供... 以某电站660MW汽轮机凝汽器增容改造工作为例,制定不同的凝汽器增容方案,分析计算各方案对汽轮机冷端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时,综合考虑凝汽器水阻变化对汽轮机冷端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完善了凝汽器性能评价方法,为凝汽器增容改造工作提供了合理建议。凝汽器冷却面积变化对凝汽器总体传热性能影响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形成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结论,对大型汽轮机凝汽器改造工作和凝汽器选型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增容改造 冷却面积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