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8
1
作者 侯安丽 刘慧兰 周秀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COOK球囊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中重度IUA患者227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55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A组,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COOK球囊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中重度IUA患者227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55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A组,7天后取出;B组68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B组,3月后取出;C组64例放置“宫型”宫内节育器(IUD)为观察组C组,3个月后取出;D组40例仅行宫腔镜下IUA分离术,作为空白对照组D组。4组术后第2天开始均应用戊酸雌二醇片(2mg,每天3次,口服)联合地屈孕酮片(10mg,每天1次,口服)序贯治疗,连续用药3个周期。分别比较4组治疗前后子宫腔状态、月经情况、妊娠率、患者满意度及有无并发症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IUA改善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A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植入物脱落率和嵌顿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COOK球囊3个月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下IUA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方法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cook球囊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下载PDF
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的预测指标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谭章敏 李玲 +1 位作者 姜航 尹玉竹 《新医学》 2017年第10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使用COOK促宫颈成熟双球囊导管(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的416例产妇,按引产效果分为引产成功组与引产失败组,记录2组产妇放置COOK球囊前及拔出COOK球囊后的宫颈Bishop... 目的探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使用COOK促宫颈成熟双球囊导管(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的416例产妇,按引产效果分为引产成功组与引产失败组,记录2组产妇放置COOK球囊前及拔出COOK球囊后的宫颈Bishop评分,收集2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的预测指标。结果 416例产妇中,引产成功323例,引产失败93例,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成功率为78%(323/416)。放置COOK球囊前,2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COOK球囊后,2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均高于放置前(P均<0.05),其中引产成功组的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引产失败组(P<0.05)。与引产失败组比较,引产成功组产妇经产妇及身高>155 cm者比例较高(P均<0.05)。因延期妊娠、羊水过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者使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的成功率均大于75%,而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者的成功率为38%,因胎儿宫内窘迫引产者4例,无一成功。结论 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产妇的宫颈成熟、促进产程,经产妇、身高及引产指征为预测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效果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球囊 缩宫素 引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欣母沛与COOK球囊压迫宫腔联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美玲 罗思通 王艳春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年第2期76-78,83,共4页
目的探讨欣母沛与COOK球囊压迫宫腔联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巴州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欣母沛和... 目的探讨欣母沛与COOK球囊压迫宫腔联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巴州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欣母沛和宫体注射缩宫素实行产后止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COOK球囊压迫宫腔止血,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产后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 h出血量及术后2~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 h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与COOK球囊压迫宫腔联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能显著提高止血有效率,降低产后出血量,稳定产妇血液动力学,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母沛 cook球囊 压迫宫腔 产后出血 血液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三种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连民 吕晓亮 赵旭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联合COOK球囊与宫内节育器预防再次粘连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67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分为A组(宫腔...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联合COOK球囊与宫内节育器预防再次粘连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67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分为A组(宫腔内放置透明质酸钠)与B组(宫腔内放置宫内节育器与透明质酸钠)、C组(宫腔内放置COOK球囊与透明质酸钠),比较3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及月经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复检,宫腔粘连情况(F=3.707,P=0.030;F=5.266,P=0.008)、月经情况(F=4.648,P=0.013;F=4.373,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及B、C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透明质酸钠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月经,较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更有效。加用宫内节育器并不能更好的改善术后宫腔再粘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检查 宫腔粘连分离术 透明质酸钠 宫内节育器 cook球囊
下载PDF
COOK球囊在低宫颈Bishop评分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陈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研究COOK球囊在低宫颈Bishop评分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以12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通过COOK双球囊导管引产为观察组,61例用低剂量缩宫素引产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剖宫产各项指征情况。结果经过促宫颈成熟后,与对照组比较,观... 目的研究COOK球囊在低宫颈Bishop评分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以12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通过COOK双球囊导管引产为观察组,61例用低剂量缩宫素引产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剖宫产各项指征情况。结果经过促宫颈成熟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颈评分明显较高;观察组剖宫产手术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9%);诱发临产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有引产指征的孕产妇,采用COOK球囊进行引产方法简单且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的促进宫颈成熟,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球囊 低宫颈Bishop评分 缩宫素 足月妊娠 引产
下载PDF
分娩球在COOK球囊引产中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冯英 杨柏财 徐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探讨分娩球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过程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患者58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分娩球+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290例设为试验组,将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组290例设... 目的探讨分娩球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过程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患者58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分娩球+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290例设为试验组,将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组29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Bishop评分改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等结局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学历、户籍及妊娠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Bishop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总产程时间为(8.4±1.5)h,对照组为(10.6±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剖宫产率(11.03%比15.17%)、产钳助产率(5.52%比8.28%)及产后出血量(308 ml±9 ml比367 ml±16 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可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球 cook球囊 弓I产
原文传递
米索前列醇、COOK双球囊及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欠娇 郭金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对比米索前列醇、COOK球囊及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初产妇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A组使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采用美国COOK双球囊引... 目的对比米索前列醇、COOK球囊及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初产妇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A组使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采用美国COOK双球囊引产,C组采用单纯静滴小剂量催产素引产。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时及产后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引产效果及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组与A组及B组比较,在宫颈评分、引产总效率、用药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剖宫产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费用A组与C组比较无差异,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COOK球囊引产成功率都较高,各有优缺点,临床医师应该全面评估,根据产妇不同情况,在两者间选择一种适合产妇引产方式,而单纯静滴小剂量催产素引产临床效果欠佳,不推荐使用于宫颈不成熟产妇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cook球囊 催产素 引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与COOK球囊对低宫颈评分孕妇促宫颈成熟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春香 麦浩山 +1 位作者 陈静 秦玲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年第3期44-46,51,共4页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COOK宫颈球囊对低宫颈评分孕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有引产指征的头位初产妇400例,根据采用的促宫颈成熟方法分为米索前列醇组与COOK球囊组,各2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COOK宫颈球囊对低宫颈评分孕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有引产指征的头位初产妇400例,根据采用的促宫颈成熟方法分为米索前列醇组与COOK球囊组,各20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产褥感染率、母婴妊娠结局、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促宫颈成熟前米索前列醇组与COOK球囊组Bishop评分分别为(1.99±0.29)分和(1.95±0.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促宫颈成熟治疗后Bishop评分分别为(5.98±1.26)分和(4.70±1.40)分;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及总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00%、66.48%、69.50%和2.00%、47.45%、48.50%,米索前列醇组均高于COOK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失败后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产妇均未发生产褥感染及不良事件,母婴均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结论米索前列醇对低宫颈评分孕妇促宫颈成熟疗效优于COOK球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cook球囊 引产 促宫颈成熟 低宫颈评分
原文传递
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与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淑真 韩素新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3期220-225,共6页
①目的比较孕足月无产兆孕妇采用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与欣普贝生引产的效果,探讨更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②方法选取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孕37~42周的孕妇,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COOK球囊组70例,欣普贝生组85例,进行促宫颈成熟... ①目的比较孕足月无产兆孕妇采用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与欣普贝生引产的效果,探讨更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②方法选取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孕37~42周的孕妇,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COOK球囊组70例,欣普贝生组85例,进行促宫颈成熟效果、取出指征、产程进展和母婴结局的比较。③结果两组引产后宫颈评分均明显提高,平均均提高2分以上,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在80%以上,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引产过程中胎心异常、子宫过度刺激、发热所占比例高,经检验,胎心异常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P>0.05)。COOK球囊组干预到临产时间,明显长于欣普贝生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经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剖宫产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欣普贝生组的24小时分娩率明显高于COOK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方法的分娩结局,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欣普贝生诱导宫颈成熟度较好,但需注意子宫过度刺激造成的影响。COOK球囊引比较温和,适合妊娠合并症孕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cook球囊 催产素 欣普贝生 足月妊娠
下载PDF
米非司酮配合cook球囊在瘢痕子宫胎儿畸形中晚孕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欢 杜树国 赵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cook球囊在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胎儿畸形中晚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胎儿畸形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引产的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中晚孕孕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cook球囊在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胎儿畸形中晚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胎儿畸形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引产的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中晚孕孕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研究组(米非司酮配合cook球囊,30例)和对照组(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60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规律宫缩开始时间、总产程时间、总引产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略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织残留率及产后发热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引产成功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未发生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胎儿畸形中晚孕引产中采用米非司酮配合cook球囊,能够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引产术后并发症,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cook球囊 前次剖宫产 引产
下载PDF
Cook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VAS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茂芳 李奕莲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671-1674,共4页
目的:探究Cook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Mis)在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视觉模拟焦虑评分尺(VASA)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20例初产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联合组和Mis组,各210例。记录产妇诱发有... 目的:探究Cook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Mis)在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视觉模拟焦虑评分尺(VASA)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20例初产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联合组和Mis组,各210例。记录产妇诱发有效宫缩时间及产程时间、宫颈成熟度(干预12hBishop评分)及引产效果、分娩方式、围生儿并发症、产妇不良反应情况,并于临产时、分娩结束时、分娩后2h时评估产妇焦虑状态(VASA)。结果:联合组诱发有效宫缩时间及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均低于Mis组(P<0.05)。联合组干预12h时Bishop评分及引产效果均高于Mis组(P<0.05)。但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及产妇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临产时、分娩结束时、分娩后2h时VASA评分均低于Mis组(P<0.05)。结论:Cook双腔球囊联合Mis应用于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安全且有效,能使产妇获得更好的分娩体验,于改善分娩情绪也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 引产 cook球囊 Bishop VASA
下载PDF
COOK球囊配合缩宫素在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吕淑霞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0期2045-2048,共4页
目的评价COOK(库克)球囊配合缩宫素在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7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有医学指征、无引产禁忌证、宫颈评分≤6分需引产的孕妇共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接受... 目的评价COOK(库克)球囊配合缩宫素在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7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有医学指征、无引产禁忌证、宫颈评分≤6分需引产的孕妇共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接受COOK球囊配合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对照组接受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比较分析两组应用12 h后宫颈成熟情况、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引产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8.9%(89/90)比46.3%(51/110)],24 h分娩率、阴分娩率高于对照组[67.7%(61/90)比10.0%(11/110),77.8%(70/90)比52.7%(58/110)],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22.2%(20/90)比47.3%(52/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产程及第一产程短于对照组[(7.1±2.5)h比(10.3±3.0)h,(5.5±2.4)h比(9.0±3.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扩张宫颈,促进子宫颈成熟,配合静脉滴注缩宫素在引产方面能有效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并发症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克球囊 缩宫素 促宫颈成熟 阴道分娩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用于足月孕引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超 殷金凤 +1 位作者 罗莉 李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8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住院具有引产指征,宫颈评分≤6分,无引产禁忌症的初产妇257例。随机分为4组:米索前列醇联合COO...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住院具有引产指征,宫颈评分≤6分,无引产禁忌症的初产妇257例。随机分为4组: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组、单用米索前列醇组、单用缩宫素组和缩宫素联合COOK球囊组。比较各组促宫颈成熟前后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诱发宫缩至临产时间、各产程时间、阴道分娩出血量、产后出血率、阴道助产率、宫颈和阴道裂伤率、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放置球囊或放置米索前列醇,COOK组与米索组、缩宫素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P>0.05)。放置球囊或放置米索后,COOK组与米索组、缩宫素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2,P<0.05)。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更好。4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6,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米索组与COOK联合缩宫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17,P>0.05)。4组诱发宫缩至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1,P<0.05),COOK联合缩宫素组优于其他组(t值分别为1.03、6.61、2.78,均P<0.05)。第一产程、总产程比较、阴道分娩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55、48.38、3.79,均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66、2.14,均P>0.05)。阴道助产、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6、3.71,均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安全、有效的,可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cook球囊 引产 促宫颈成熟
下载PDF
COOK球囊在孕晚期羊水过少孕妇中促宫颈成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朋飞 邵惠芬 王家建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COOK球囊在孕晚期羊水过少孕妇中促宫颈成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孕晚期羊水过少行促宫颈成熟孕妇,其中102例孕妇使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治疗为球囊组,另90例孕妇使用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舒... 目的探讨COOK球囊在孕晚期羊水过少孕妇中促宫颈成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孕晚期羊水过少行促宫颈成熟孕妇,其中102例孕妇使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治疗为球囊组,另90例孕妇使用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舒适度、促宫颈成熟有效性、引产至分娩的总时间、缩宫素使用率、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急产率、产钳助娩率、胎儿窘迫率、会阴Ⅱ度以上裂伤率、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球囊组急产率、会阴Ⅱ度以上裂伤率及胎儿窘迫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球囊组引产至分娩的总时间、总产程时间及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舒适度、促宫颈成熟有效性、阴道分娩率、中转剖宫产率、产钳助娩率、产褥感染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及结局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COOK球囊在晚孕期羊水过少孕妇促宫颈成熟方面与欣普贝生相当,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急产率、会阴裂伤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更加适用于羊水过少孕妇的促宫颈成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球囊 欣普贝生 羊水过少
下载PDF
晚期足月妊娠不同方式引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冬 赵云 肖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1期2422-2426,共5页
目的观察控释地诺前列酮阴道栓(欣普贝生)、COOK球囊及催产素用于晚期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晚期足月妊娠(孕周41~41+6周)且无前列腺素制剂使用禁忌证的孕妇1 500例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控释地诺前列酮阴道栓(欣普贝生)、COOK球囊及催产素用于晚期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晚期足月妊娠(孕周41~41+6周)且无前列腺素制剂使用禁忌证的孕妇1 5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欣普贝生组、COOK球囊组及催产素组,每组各500例。欣普贝生组孕妇阴道放置欣普贝生10 mg促宫颈成熟,COOK球囊组孕妇阴道放置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催产素组孕妇予0.5%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3组孕妇促宫颈成熟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临产前药物或COOK球囊作用时间、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促宫颈成熟效果:欣普贝生>COOK球囊>催产素;临产前COOK球囊或药物作用时间:COOK球囊<欣普贝生<催产素。欣普贝生组引产效果与COOK球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欣普贝生组及COOK球囊组引产效果均优于催产素组(P<0.05)。欣普贝生组第一产程时间小于COOK球囊组(P<0.05);但欣普贝生组及COOK球囊组第一产程时间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组急产率高于COOK球囊组及催产素组(P<0.05)。欣普贝生组及COOK球囊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催产素组(P<0.05);但欣普贝生组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与COOK球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儿窘迫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组及催产素组产后出血率均高于COOK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欣普贝生组及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COOK球囊及催产素,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但需注意产程过快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地诺前列酮阴道栓 cook球囊 催产素 晚期足月妊娠 引产
原文传递
COOK双球囊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延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洁 郭红霞 肖立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6期3449-3451,共3页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与缩宫素两种方法在促宫颈成熟及足月延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孕周超过41周足月妊娠孕妇120例,随机分成COOK双球囊组60例与缩宫素组60例,对2组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效果、分娩方式、...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与缩宫素两种方法在促宫颈成熟及足月延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孕周超过41周足月妊娠孕妇120例,随机分成COOK双球囊组60例与缩宫素组60例,对2组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效果、分娩方式、母儿结局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OOK双球囊组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96.7%,缩宫素组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COOK双球囊组21.6%,缩宫素组为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双球囊与促宫颈成熟并引产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并未增加母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双球囊 缩宫素 引产 促宫颈成熟
下载PDF
两种球囊在孕足月中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娜 朱薏 张兰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比较单腔球囊和COOK球囊在孕足月中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26例符合引产指征的产妇,均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其中61例产妇选用单腔球囊引产,65例产妇选用COOK球囊引产。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单腔球囊和COOK球囊在孕足月中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26例符合引产指征的产妇,均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其中61例产妇选用单腔球囊引产,65例产妇选用COOK球囊引产。比较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诱发有效宫缩所需时间、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顺产率、自然临产率以及产后出血、羊水浑浊、产褥感染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单腔球囊组和COOK球囊组诱发有效宫缩所需时间分别为(16.39±2.68)h,(14.54±3.3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其余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球囊与COOK球囊在孕足月中促宫颈成熟效果相似。不同的是,单腔球囊诱发有效宫缩所需时间长于COOK球囊,但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两种球囊均推荐在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腔球囊 cook球囊 促宫颈成熟 引产
下载PDF
单腔球囊和COOK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进璐 朱鸣萍 +1 位作者 杨方纬 季俊男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10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探讨单腔球囊和COOK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共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产科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足月妊娠产妇,均符合引产指征并接受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宫颈Bishop评分均<6分,... 目的探讨单腔球囊和COOK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共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产科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足月妊娠产妇,均符合引产指征并接受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宫颈Bishop评分均<6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单腔球囊组(n=250)和COOK球囊组(n=250),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单腔球囊组引产后Bishop评分(t=0.389)、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χ^2=0.456)与COOK球囊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妇分娩情况方面,单腔球囊组诱发有效宫缩时间明显长于COOK球囊组[(15.08±3.02)h vs.(14.51±2.6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5);两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2、0.938、0.482,χ^2=0.506,均P>0.05);母婴不良结局方面,单腔球囊组产后出血发生率(4.80%vs. 6.00%)、产褥期感染率(5.20%vs. 4.00%)、羊水污染发生率(6.80%vs. 8.00%)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60%vs. 1.20%)与COOK球囊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52、0.410、0.263、0.145,均P>0.05)。结论单腔球囊和COOK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促宫颈成熟效果接近,在产妇分娩情况和母婴结局方面安全性均较好,产科临床实际中可结合产妇意愿和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 引产 单腔球囊 cook球囊 母婴结局
下载PDF
三腔导尿管球囊、COOK球囊、欣普贝生三种不同方法对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侯海静 陈羽 +1 位作者 余颖 李彩红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47-50,共4页
目的:对三腔导尿管球囊、COOK球囊、欣普贝生三种不同引产方法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安全性、有效性进行比较。方法:将本院产科及妇保院区产科就诊的120例有引产指征的孕妇,分为三腔导尿管、欣普贝生、COOK球囊三组,回顾... 目的:对三腔导尿管球囊、COOK球囊、欣普贝生三种不同引产方法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安全性、有效性进行比较。方法:将本院产科及妇保院区产科就诊的120例有引产指征的孕妇,分为三腔导尿管、欣普贝生、COOK球囊三组,回顾性分析三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分娩并发症情况。结果:1.导尿管球囊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2.5%,COOK球囊组97.5%,欣普贝生组100%;三腔导尿管组与COOK球囊组、欣普贝生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导尿管球囊组剖宫产率15%,COOK球囊组12.5%,欣普贝生组30%;三腔导尿管与COOK球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腔导尿管与欣普贝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导尿管球囊组方面并发症7.5%,COOK球囊组15%,欣普贝生组52.5%。三腔导尿管与COOK球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腔导尿管与欣普贝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腔导尿管球囊联合破膜加小剂量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明显,分娩并发症低,孕妇及医生应用的依从性高,故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导尿管 cook球囊 欣普贝生 引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Cook球囊与透明质酸钠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校丹 金小英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958-961,共4页
目的比较Cook球囊与透明质酸钠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预防粘连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行TCRA联合人工周期修复内膜2周期后的宫腔粘连(IUA)患者296例,其中156例术中采用Cook球囊预防术后粘连复发(A组),140例术中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预... 目的比较Cook球囊与透明质酸钠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预防粘连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行TCRA联合人工周期修复内膜2周期后的宫腔粘连(IUA)患者296例,其中156例术中采用Cook球囊预防术后粘连复发(A组),140例术中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预防术后粘连复发(B组)。术后2次人工周期后进行二次宫腔镜探查,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术后疗效及粘连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月经量为(25.72±7.81)ml,子宫内膜恢复时间为(11.31±2.85)d。其中B组患者月经量明显多于A组,子宫内膜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所有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80%,其中轻、中、重度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3.20%、65.71%。B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A组,粘连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UA患者行TCRA联合人工周期修复内膜,术中予透明质酸钠宫腔注射和放置Cook球囊预防治疗均能显著改善患者月经量,促进术后宫腔恢复,预防粘连复发的效果良好,尤其是透明质酸钠治疗预防粘连再复发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术 cook球囊 透明质酸钠 粘连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