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突话语的会话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长期以来,国外学者基于会话分析对冲突话语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何基于会话分析去指导冲突话语研究,国内学界尚未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结合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会话策略、会话结构及会话风格对这一研究进行三维呈现,可以促进我们... 长期以来,国外学者基于会话分析对冲突话语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何基于会话分析去指导冲突话语研究,国内学界尚未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结合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会话策略、会话结构及会话风格对这一研究进行三维呈现,可以促进我们对其有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广泛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话语 会话分析 策略 结构 风格
下载PDF
李健吾文学批评文体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希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49-54,共6页
文章在分析李健吾随笔式批评文体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其在文体结构、文体语言及文体表达手法的选择等几个方面的特征。文章认为散漫自如、短小精悍是其体式特征 ,絮语话语、警策性话语及审美描述性语言是其语言特征 ,多种修辞... 文章在分析李健吾随笔式批评文体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其在文体结构、文体语言及文体表达手法的选择等几个方面的特征。文章认为散漫自如、短小精悍是其体式特征 ,絮语话语、警策性话语及审美描述性语言是其语言特征 ,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构成了表达手法的主要特点。文章最后分析了随笔式批评文体的使用原则及其局限 ,同时对八十年代兴起的“李健吾批评文体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文体 随笔体 絮语风格
下载PDF
泰国学生汉语谈话语体能力习得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芸 张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0年第3期62-69,共8页
谈话语体能力是语用主体在正确识别谈话语体语境类型的基础上,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谈话语体标记来理解和表达谈话语体话语的能力。泰国学生的汉语谈话语体能力主要由谈话语体语境的认知能力、谈话语体标记的掌握能力、谈话语体的理解能力... 谈话语体能力是语用主体在正确识别谈话语体语境类型的基础上,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谈话语体标记来理解和表达谈话语体话语的能力。泰国学生的汉语谈话语体能力主要由谈话语体语境的认知能力、谈话语体标记的掌握能力、谈话语体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谈话语体与其他语体的协调能力等构成。影响泰国学生汉语谈话语体能力习得特点、习得偏误的因素,不仅涉及到汉语谈话语体本身的问题,而且还与很多非语体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话语体 语体标记 谈话语体能力 习得偏误
下载PDF
语用原则:谈话节目风格形成的语言学基础 被引量:5
4
作者 崔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7-90,共4页
话语风格的形成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持。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说话节目风格形成的语言学基础 :一是交谈话题的存在形式及调控 ;二是谈话节目中的话语交际原则对风格形成的影响。其中特别对谈话节目中话语风格形成的基础、核心、要旨以及个性... 话语风格的形成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持。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说话节目风格形成的语言学基础 :一是交谈话题的存在形式及调控 ;二是谈话节目中的话语交际原则对风格形成的影响。其中特别对谈话节目中话语风格形成的基础、核心、要旨以及个性形成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语言不仅仅是对实在的描述或是抽象的陈述 ,语言还是作为说话者的人的行为。这是谈话节目风格形成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话节目 话题方式 会话原则 话语风格
下载PDF
论“谟”体之生成及《尚书·皋陶谟》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叶修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3,共8页
"谟"体是生成于诸侯朝聘天子之礼的。《皋陶谟》是春秋时人面对当时诸侯朝聘天子之礼的崩坏,而欲建构新的政治组织结构,托之于上古的舜与大禹、皋陶的一次朝聘之礼,以君臣问对的方式对西周诸侯朝聘天子之义的当下诠释,体现出... "谟"体是生成于诸侯朝聘天子之礼的。《皋陶谟》是春秋时人面对当时诸侯朝聘天子之礼的崩坏,而欲建构新的政治组织结构,托之于上古的舜与大禹、皋陶的一次朝聘之礼,以君臣问对的方式对西周诸侯朝聘天子之义的当下诠释,体现出了周公礼乐为治的精神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聘制度 “谟”体 《皋陶谟》 朝聘之义 礼乐精神
下载PDF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被引量:3
6
作者 卢烈红 《长江学术》 2016年第4期95-99,共5页
汉语历史上有一种以语气词"在"煞尾的句子。这种句子唐宋禅宗语录使用最多。从语体的角度观察,这种"在"字句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有语体分布差异,主要用于谈话语体;二是它的语体特征古今发生了变化,古代它主要用... 汉语历史上有一种以语气词"在"煞尾的句子。这种句子唐宋禅宗语录使用最多。从语体的角度观察,这种"在"字句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有语体分布差异,主要用于谈话语体;二是它的语体特征古今发生了变化,古代它主要用于禅家、学者的专业性谈话,今天它主要用于方言区平民的日常口语。具有评论性是其主要用于谈话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语气词“在”煞尾的句子 语体特征 谈话体 语体变化 评论性
下载PDF
先秦诸子文献的类型与文体变迁——以《论语》类文献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德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70,共9页
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三种类型,认为它们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方向之演进。这种归纳整体上指出先秦诸子文体的发展历程,然而新材料为先秦诸子文体的具体演进带来新的认识。《论语... 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三种类型,认为它们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方向之演进。这种归纳整体上指出先秦诸子文体的发展历程,然而新材料为先秦诸子文体的具体演进带来新的认识。《论语》载录的主要是孔子的言论及其行为,但孔子的言论、行为还散见于《论语》之外的其它文献,这些文献可视为《论语》类文献。《论语》文本的真正特征在于言、行两录,其中记行文本的分量少,记言则占据主要地位,其记言文本又包括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三种形态,但除事语体外很少长篇大论。《论语》类文献一方面继承《论语》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这些形态,但又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语录体向长篇大论演进;二是语录体向专论体演进。《论语》类文献表明先秦诸子文体的类型是复杂的,其演进路径也是多元的,所谓三阶段说的直线式演进思路显然遮蔽了诸子文体多元演进路径的真实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类文献 对话体 专论体 诸子文体
下载PDF
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冬鸽 靳慧丽 王雪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9期5542-5544,共3页
目的探究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对老年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35例)和B组(35例)。B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对老年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35例)和B组(35例)。B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A组于B组基础上接受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CD-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HPLP-Ⅱ、SECD-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A组HPLP-Ⅱ、SECD-6评分高于B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A组SAS、SDS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将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CI恢复期患者可有效增强其自我效能感,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其保持良好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交谈方式 恢复期 行为阶段 心理引导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是否为秦嘉徐淑赠答诗——基于对秦嘉徐淑创作年限与诗文风格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连振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4-90,共7页
秦嘉徐淑是东汉重要的五言诗代表诗人。他们夫妻二人的爱情赠答诗,对后世文人五言诗创作影响巨大。产生于秦嘉徐淑同时代的《古诗十九首》,多与秦嘉徐淑生平经历、创作情境、艺术风格相契合,故有学者推断:"在现存的东汉无名氏文人... 秦嘉徐淑是东汉重要的五言诗代表诗人。他们夫妻二人的爱情赠答诗,对后世文人五言诗创作影响巨大。产生于秦嘉徐淑同时代的《古诗十九首》,多与秦嘉徐淑生平经历、创作情境、艺术风格相契合,故有学者推断:"在现存的东汉无名氏文人五言赠答诗中,定有秦嘉、徐淑二人的作品。"基于对秦嘉徐淑诗文与《古诗十九首》的创作年限与诗文风格一致性的比较考察,根据二者创作时间相合、创作情境相近、作品风格相似特点的分析,得出《古诗十九首》部分作品就是秦嘉徐淑五言赠答诗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秦嘉 徐淑 五言赠答诗 情境 风格
下载PDF
浅论包含在谈话语体中的文化内容和意义
10
作者 聂绪伟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64-67,共4页
谈话语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和常用。谈话语体中包含和显现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容 ,并集中表现在用词、俗语谚语和比喻方式等内容中。因此 ,在谈话语体最基础的普通词语、俗语谚语以及比喻用法等方式中 ,我们除了可以理解其一般的... 谈话语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和常用。谈话语体中包含和显现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容 ,并集中表现在用词、俗语谚语和比喻方式等内容中。因此 ,在谈话语体最基础的普通词语、俗语谚语以及比喻用法等方式中 ,我们除了可以理解其一般的理性意义之外 ,还可以了解到许多潜含的文化方面的意义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话语体 文化内容 文化意义 普通词语 俗语谚语 比喻方式
下载PDF
早期天主教汉文小说《儒交信》论略
11
作者 王乙珈 孙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6-204,327,共9页
早期天主教传教士马若瑟的汉文小说《儒交信》〔1〕自于法国巴黎图书馆东方稿本部发现后,前贤所论大都止步于法藏作者手稿,而对后期出现的徐家汇藏书楼抄本及河北献县天主堂排印本缺乏相应研究。本文对《儒交信》三个版本作了详细的比勘... 早期天主教传教士马若瑟的汉文小说《儒交信》〔1〕自于法国巴黎图书馆东方稿本部发现后,前贤所论大都止步于法藏作者手稿,而对后期出现的徐家汇藏书楼抄本及河北献县天主堂排印本缺乏相应研究。本文对《儒交信》三个版本作了详细的比勘,在此基础上,就作者和成书时间作了初步的考订,并就小说的叙事策略、文体特征和结构形式作了粗浅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交信》 版本考辨 儒耶互释 对话体 “爻相结构”
下载PDF
会话中语体转换现象分析
12
作者 尹博慧 《科学之友》 2007年第2期110-111,共2页
论述了语体的划分类型及其功能,并且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会话中语体转换的现象,阐述了语体转换的功能和原因。
关键词 会话 语体转换 情景语境
下载PDF
从评价理论的介入角度分析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
13
作者 王苹苹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35-137,共3页
文章从评价理论的子系统介入资源来分析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拇指姑娘》,揭示该篇童话的对话立场风格,相应的修辞效果,以期对童话中人际功能的系统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评价理论 介入资源 对话立场风格 修辞效果 安徒生童话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医患交际语篇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丽 李成团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2,共7页
以往医患会话研究多聚焦影视文本中局部单一的言语行为。本研究创建真实医患会话语料库,分析医患语料库的语用风格及其在会话分析中的功能,并结合医生的"询问"和"劝说"实例分析医患交际语篇特征,以期为医患交际研... 以往医患会话研究多聚焦影视文本中局部单一的言语行为。本研究创建真实医患会话语料库,分析医患语料库的语用风格及其在会话分析中的功能,并结合医生的"询问"和"劝说"实例分析医患交际语篇特征,以期为医患交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范式。研究发现,医生采用不同的言语行为实施"询问"的言语行为,这说明言语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不能只分析局部单一的言语行为形式,应结合交际场合、交际参与者和交际目的评定整个"询问"言语行为的形成;医生的"劝说"言语行为表现出典型的人际语用特征,与医患双方的角色、认知域、心理情感和身份关系构建紧密相关,这为会话分析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空间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会话语料库 医患交际语篇 语用风格 人际语用
原文传递
数字化文学批评的“话体”特质及其反思
15
作者 杨瑞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话体”特质指支撑诗话、词话、文话等话体批评不断发展裂变的文体特性,它以开放性为核心表征,主要经由文本结构和批评内容两个层面得以显现。在数字化文学批评中,“话体”特质得到了拓展:首先,批评主体的群属身份进一步多元化,话体批... “话体”特质指支撑诗话、词话、文话等话体批评不断发展裂变的文体特性,它以开放性为核心表征,主要经由文本结构和批评内容两个层面得以显现。在数字化文学批评中,“话体”特质得到了拓展:首先,批评主体的群属身份进一步多元化,话体批评作者多为士人群体,他们通过辑录前人言论阐扬自己的批评观念,使得批评文本带有“多重主体性”,而数字化批评作者群已扩大至普通网民,同一文本空间往往并置着多重声音,因而带有“共生主体性”;其次,话体批评中潜在的“对话”意识在数字化批评中衍化成了一种切实影响文学批评整体风貌的重要因素;最后,数字化批评中,批评话语的碎片化、文学性特征较之话体批评更为突出,且可以不断实现话语增殖。话体批评所张扬的“话体”特质,启发人们立足数字化文学批评的现实语境,探索碎片化批评话语的价值,反思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体”特质 开放性 数字化 对话意识 碎片化
下载PDF
会话中性别语言差异及其对跨性别文化交际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小花 唐军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9期107-108,共2页
性别差异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会话中性别的语言差异主要包括两性词汇、句法、会话风格和策略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造成跨性别文化交际的障碍。为避免交际误解,我们应该注意这些不同并促使男性和女性的交际能顺利进行下去。
关键词 性别语言 性别文化 跨性别文化交际
下载PDF
会话模式的文体认知——以《原野》人物对话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8-42,47,共6页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和认知过程并存,语言使用建立在使用经验上,与心理发生关系。换用认知的语法分析方式,运用描写和评价程序,将语法特征和认知特征与实际功能联系,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大脑的反应机制。利用Eggins&Slade日常谈话...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和认知过程并存,语言使用建立在使用经验上,与心理发生关系。换用认知的语法分析方式,运用描写和评价程序,将语法特征和认知特征与实际功能联系,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大脑的反应机制。利用Eggins&Slade日常谈话语法模式理论研究《原野》人物所使用的小句结构模式,说明语气语法模式的心理以及社会语境化意义符号认知,表明文学是一种根植于人们通常的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认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原野》 对话语气模式 文体认知
下载PDF
交谈语体中主题的建立及其分布形式
18
作者 霍四通 《黄山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以话语分析一些概念为基础,探讨了现代汉语交谈语体中建立主题所应遵循的准则,以及主题在形式分布和延续方面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 语体 现代汉语 话语分析 延续 主题 交谈 形式 规律 概念 基础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讲话风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论启示
19
作者 贾作璋 王丽玲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本文将毛泽东的谈话风格概括为广征博引、形散神聚;幽默轻松、寓庄于谐;妙用比喻、以小见大;通俗朴实、平中见奇等四个方面。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方面应当积极借鉴毛泽东的上述谈话风格,在博览群书的基础... 本文将毛泽东的谈话风格概括为广征博引、形散神聚;幽默轻松、寓庄于谐;妙用比喻、以小见大;通俗朴实、平中见奇等四个方面。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方面应当积极借鉴毛泽东的上述谈话风格,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突破就思想谈思想、就政治讲政治的教学习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一步丰富化、趣味化、生活化和休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谈话风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不政而政 生活化 休闲化
下载PDF
男女会话与关联理论
20
作者 徐静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5期69-72,共4页
男女双方由于受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及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各自不同的谈话风格,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男女之间的交流,容易产生摩擦和误解,导致交流失败。基于对双方认知、心理状态的特点及谈话风格的理解,运用Sperber和Wilson提... 男女双方由于受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及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各自不同的谈话风格,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男女之间的交流,容易产生摩擦和误解,导致交流失败。基于对双方认知、心理状态的特点及谈话风格的理解,运用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以共同的认知语境为参照系来构建男女会话的语用推理机制,为男女会话的理解及交流的成功提供一个合理的、可行的理论依据和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女会话 谈话风格 关联理论 共知语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