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溶质运移的色谱塔板理论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石辉 赵晓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69,共3页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是研究土壤中农用化学物质迁移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一维土壤溶质运移在基本机制和形式上与化学色谱分析有相似性,将化学色谱理论应用于土壤溶质运移研究,得到了土壤溶质运移的色谱塔板理论模型,该模型的解析解与常用...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是研究土壤中农用化学物质迁移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一维土壤溶质运移在基本机制和形式上与化学色谱分析有相似性,将化学色谱理论应用于土壤溶质运移研究,得到了土壤溶质运移的色谱塔板理论模型,该模型的解析解与常用对流弥散方程的解具有相似的结果。同时,土柱试验表明,色谱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仅部分时段模拟结果稍低于试验值,这可能由于色谱塔板模型尚未考虑水动力弥散作用和其中采用一阶近似有关。说明色谱塔板理论可用于土壤溶质运程研究,为认识土壤溶质运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质运移 色谱理论 塔板模型 对流弥散模型
下载PDF
重金属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迁移模型研究——以山西、陕西黄土高原塬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天玑 王海芳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51-158,164,共9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突出.以山西、陕西黄土高原塬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重金属污染物在黄土迁移中的各个因素,构建黄土高原塬区重金属迁移的概念模型.通过降雨入渗Kostiakov三参数入渗经验模型、重金属在...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突出.以山西、陕西黄土高原塬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重金属污染物在黄土迁移中的各个因素,构建黄土高原塬区重金属迁移的概念模型.通过降雨入渗Kostiakov三参数入渗经验模型、重金属在土壤非饱和带迁移的一维对流-弥散方程以及重金属进入地下潜水的稀释模型的耦合,重点考虑黄土高原地区降雨条件下,重金属随降雨入渗水分的下渗迁移.将该模型与前人研究的饱和-非饱和带迁移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对该模型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普适性,可以利用该模型预测土壤风险值,为常规评估与高层次风险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地下水 入渗模型 对流-弥散模型 地下水稀释模型
下载PDF
杭州西湖总磷动态变化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裴洪平 何金土 王维维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建立了西湖污染物分布和浓度变化的水质对流扩散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西湖水体引水后7d内总磷浓度的变化进行了预测,然后对预测结果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总磷 杭州 西湖 数值模拟 动态变化
下载PDF
TWP-ICE试验期间一次热带深对流过程的拉格朗日输送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庆涛 沈新勇 +1 位作者 王卫国 黄文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42-2454,共13页
本文使用高分辨率WRFV3.4.1模式对TWP-ICE试验期间的一次热带深对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第四重嵌套每五分钟输出一次的模拟资料对对流系统的上升气流质量通量廓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FLEXPART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对热带深对流系... 本文使用高分辨率WRFV3.4.1模式对TWP-ICE试验期间的一次热带深对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第四重嵌套每五分钟输出一次的模拟资料对对流系统的上升气流质量通量廓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FLEXPART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对热带深对流系统进行拉格朗日轨迹分析.质量通量廓线特征及拉格朗日轨迹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条件不稳定层顶附近便有部分水凝物被输送出深对流系统.深对流系统中的水凝物主要沿环境引导气流向深对流下游方向输送.由于受低层风场扰动的影响,少量的水凝物被输送到深对流系统的上游.深对流系统中的水凝物向其下游方向输送的最远距离为200-300 km,并约有10%-20%的水凝物对对流系统下游50-150 km附近卷云砧的形成产生影响,其影响的时间尺度约为4-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深对流 卷云砧 水凝物输送 拉格朗日轨迹 FLEXPART扩散模式
下载PDF
烟台、威海南部近岸海域物理自净能力研究——Ⅲ.COD浓度平流——扩散模型及预测
5
作者 田晖 郑连运 石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70-76,共7页
采用三角形网格的分布杂交法,以变边界模型建立起威海及烟台南部近岸海域纯潮作用下的COD浓度平流——扩散模型。计算出烟台、威海南部近岸海域COD浓度分布现状并绐出各污染源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并对未来状况浓度分布作出了预测。
关键词 烟台、威海南部 近岸海域 COD 平流——扩散模型 最大允许排放量 浓度预测
下载PDF
腐蚀离子环境中盾构隧道衬砌结构侵蚀劣化机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四进 何川 +2 位作者 孙齐 封坤 陈小坚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33,共9页
为揭示外水压与周围腐蚀离子环境长期耦合作用下盾构隧道衬砌结构侵蚀劣化机理,对压力渗透下管片混凝土多孔介质渗透深度与离子侵蚀运移进行理论解析,建立管片接头离子侵蚀对流-弥散运移数值模型,在一维渗流状态下验证了考虑压力渗透作... 为揭示外水压与周围腐蚀离子环境长期耦合作用下盾构隧道衬砌结构侵蚀劣化机理,对压力渗透下管片混凝土多孔介质渗透深度与离子侵蚀运移进行理论解析,建立管片接头离子侵蚀对流-弥散运移数值模型,在一维渗流状态下验证了考虑压力渗透作用的腐蚀离子侵蚀理论的合理性,并建立可考虑压力渗透、离子对流-弥散运移以及管片接头非连续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离子侵蚀数值模型,重点分析了整环管片衬砌结构侵蚀劣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压力的存在对海水渗透具有促进作用,外水压力越大,对海水渗透效果越显著;外水压力的增大将导致氯离子含量的增加,外水压力越大,同一位置累积到相同离子浓度所需的累积时间越短;管片接头处离子含量分布具有局部集中的特点,整环管片衬砌结构离子侵蚀大小关系为拱顶<拱腰<拱底;服役初期仅管片接头附近外排钢筋出现锈蚀,而后出现外排钢筋整体性锈蚀,体现出不均匀锈蚀的特点,且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外排钢筋不均匀锈蚀差异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腐蚀离子 离子对流-弥散运移数值模型 压力渗透 侵蚀劣化
原文传递
Footprint Characteristics of Scalar Concentration in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晓峰 蔡旭晖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21-830,共10页
Footprint characteristics for passive scalar concentration in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CBL) are investigated. A backward Lagrangian stochastic (LS) dispersion model and a 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 model ... Footprint characteristics for passive scalar concentration in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CBL) are investigated. A backward Lagrangian stochastic (LS) dispersion model and a 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 model are used in the investigation.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BL and their responses to the surface heterogeneity are resolved from the LES. Then the turbulence fields are used to drive the backward LS dispersion. To remedy the spoiled description of the turbulence near the surface, MoninObukhov similarity is applied to the lowest LES level and the surface for the modeling of the backward LS dispers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otprint within approximately 1 km upwind predominates in the total contribution. But influence from farther distances also exists and is even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at from closer locations. Surface heterogeneity may change the footprint pattern to a certain degree. A comparison to three analytical models provides a validation of the footprint simulations, which show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along-wind turbulence and the large eddies in the CBL, as well as the surface heterogene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TPRINT scalar concentration 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 backward Lagrangian stochastic (LS) dispersion model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CB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