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城煤层气分布和主导因素的再认识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贵红 张泓 +2 位作者 张培河 晋香兰 牟全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80-1684,共5页
收集到晋城地区169组含气量及其它相关测试数据,对采集的65个气井排采水样进行了全水质化验,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含气量与煤的热成熟度、煤储层埋深、厚度、围岩封闭性等因素的关系,并在分析地下水等水位线和水化学特征基础上确定了... 收集到晋城地区169组含气量及其它相关测试数据,对采集的65个气井排采水样进行了全水质化验,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含气量与煤的热成熟度、煤储层埋深、厚度、围岩封闭性等因素的关系,并在分析地下水等水位线和水化学特征基础上确定了水动力分区,探讨了含气量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这些传统意义上界定的影响含气量的因素决定了晋城煤储层含气量整体上较高,但与其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并无相关性,进一步证实地下水动力场通过控制储层压力的分布而控制着煤层气的聚集,成为影响晋城含气量区域分布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不仅潘庄是煤层气富集区域,而且寺头断层以西的郑庄一带同样是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建议加大勘探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 煤层气 主导因素 含气量 地下水动力场
下载PDF
页岩气测井电性解析及含气性评价——以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龙马溪组一段—五峰组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晋言 李淑荣 +3 位作者 王利滨 耿斌 陈芳 邬俊锋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3期33-41,共9页
含气性参数是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在2014年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页岩气资源与储量计算的评价技术规范》后的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龙马溪组一段—五峰组页岩气勘探中,发现计算含气性参数时存在3个突出问题:(1)对于中低电阻率(10~50... 含气性参数是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在2014年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页岩气资源与储量计算的评价技术规范》后的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龙马溪组一段—五峰组页岩气勘探中,发现计算含气性参数时存在3个突出问题:(1)对于中低电阻率(10~50Ω·m)的优质页岩气层,利用电测井信息求取含气饱和度会出现严重偏小的状况;(2)用等温吸附实验直接计算地层吸附气量会出现较大正偏差;(3)如何有效区分总含气量中的游离气和吸附气。因此,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在对高阻和中低电阻率页岩气层、极低阻页岩层电性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解析各类页岩气储层测井电阻率的影响因素,改进形成了适应该区的含气性测井评价方法技术。结果表明:(1)利用中子、密度孔隙度及其差值等非电法测井信息计算游离气饱和度,避免了传统计算方法导致的偏差,尤其对于中低电阻率页岩气层,具有更加显著的应用效果;(2)基于岩心实验刻度求取吸附气及游离气含量的计算方法,避开了电信息等非相关性因素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导电主控因素 含气饱和度 游离气 吸附气含量 计算方法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延长石油探区延长组页岩总含气量综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长生 张毅 +3 位作者 谢小飞 米伟伟 强娟 宋珈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7,共9页
通过页岩样品的等温吸附实验,计算了延长组页岩的吸附气含量,通过建立公式和测井综合解释计算了延长组页岩的游离气含量和溶解气含量,结果表明延长石油探区延长组页岩总含气量为2.25~5.08 m3/t,其中吸附气含量为1.75~4.21 m3/t,游离气... 通过页岩样品的等温吸附实验,计算了延长组页岩的吸附气含量,通过建立公式和测井综合解释计算了延长组页岩的游离气含量和溶解气含量,结果表明延长石油探区延长组页岩总含气量为2.25~5.08 m3/t,其中吸附气含量为1.75~4.21 m3/t,游离气含量为0.20~0.60 m3/t,溶解气含量为0.05~0.52 m3/t.通过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气与多个地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吸附气含量主要受控于温度、压力、总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饱和度,游离气含量主要受控于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溶解气含量主要受控于残余油含量、温度、压力、天然气相对密度和原油相对密度。建立了延长石油探区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气总含气量综合预测模型,用现场解吸法获得的总含气量的实测值进行检验,证实页岩总含气量综合预测模型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页岩 吸附气 游离气 溶解气 主控因素 含气量 综合预测模型
下载PDF
胡家河-小庄井田4号煤层含气量主控因素分析及建模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向荣 邹海江 《中国煤层气》 2017年第2期3-8,共6页
本文依据煤田勘探地质资料和煤层气井钻孔测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特征,从沉积建造与后期改造等方面分析了胡家河-小庄井田4号煤层含气量的控制作用;通过相关分析及多元统计方法,得出4号煤层含气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煤层顶面至安定组... 本文依据煤田勘探地质资料和煤层气井钻孔测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特征,从沉积建造与后期改造等方面分析了胡家河-小庄井田4号煤层含气量的控制作用;通过相关分析及多元统计方法,得出4号煤层含气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煤层顶面至安定组范围内泥岩和粉砂岩的厚度与4号煤层厚度,构建了4号煤层含气量预测数学模型,并对全井田4号煤含气量开展了预测,研究成果对指导矿井煤层气(瓦斯)抽采与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量 控气因素 建模预测 4号煤层 胡家河-小庄井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