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6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51
1
作者 朱桂萍 王树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28-31,40,共5页
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3个方面 ,其中又以电压质量问题最为普遍。文中首先介绍了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其次介绍了包括 PID控制、自适应控制及智能控制等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最后指出了... 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3个方面 ,其中又以电压质量问题最为普遍。文中首先介绍了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其次介绍了包括 PID控制、自适应控制及智能控制等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最后指出了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力电子技术 电能质量控制 PID控制 矢量控制 无差拍控制 自适应控制 模糊控制
下载PDF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的直流电容电压平衡控制 被引量:91
2
作者 刘钊 刘邦银 +3 位作者 段善旭 康勇 史晏军 陈仲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7-12,共6页
针对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中直流电容电压平衡的问题,在分层控制架构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有功电压矢量叠加的平衡控制方法。上层通过解耦控制完成三相链接总的有功和无功控制;下层采用所提出的平衡控制,在上层输出的控制量上叠加一个与输出... 针对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中直流电容电压平衡的问题,在分层控制架构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有功电压矢量叠加的平衡控制方法。上层通过解耦控制完成三相链接总的有功和无功控制;下层采用所提出的平衡控制,在上层输出的控制量上叠加一个与输出电流方向平行的有功电压矢量对同相链节间的有功进行分配,实现直流电容电压平衡控制。对直流电容电压平衡控制进行矢量分析,得到其稳定工作区域以及所提控制方法的物理意义和调控范围。研制了一台三相36个链节的物理样机,并在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级联多电平 直流电容电压平衡 分层控制 矢量分析
下载PDF
交流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综述 被引量:60
3
作者 程启明 程尹曼 +1 位作者 王映斐 汪明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5-154,共10页
对交流电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科学分类,可分为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方法和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方法两大类,其中后者又可分为基本控制方法(也即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线性控制方法、非线性控制方法、智能控制四类。全面综述地分析和比较... 对交流电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科学分类,可分为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方法和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方法两大类,其中后者又可分为基本控制方法(也即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线性控制方法、非线性控制方法、智能控制四类。全面综述地分析和比较了它们的原理、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情况。每种控制策略都有各自特点,在电机控制应用中应当根据性能要求,选用与之相应的控制方法,以取得最佳性能。每种控制方法都还存在缺陷,指出了交流电机控制算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传动 交流电机 控制策略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下载PDF
基于复矢量的电流环解耦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吴为 丁信忠 严彩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184-4191,共8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采用矢量控制后,可以实现电流静态解耦,但动态耦合关系依然存在,而且随着转速的升高,耦合作用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电压前馈解耦控制(voltage feed forward decoupling co...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采用矢量控制后,可以实现电流静态解耦,但动态耦合关系依然存在,而且随着转速的升高,耦合作用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电压前馈解耦控制(voltage feed forward decoupling control,VFDC)对参数变化敏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复矢量的电流环解耦控制策略。电机模型包含一个随速度变化的极点,因此电压前馈解耦控制器的固定零点很难保证全速度范围内的零极点对消;复矢量控制器包含一个随速度变化的虚轴零点,从而实现控制器的零点与被控对象的极点完全解耦。该文采用复矢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更精确的电机控制模型,并通过传递函数对解耦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可用于仿真和实验的d-q轴的控制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复矢量解耦控制器有效提高了电流环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电流解耦控制 复矢量
下载PDF
激光打标系统及工艺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建平 李正佳 范晓红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5年第3期32-35,共4页
介绍了激光打标系统的结构,并以Nd:YAG振镜式激光打标机为例,分析其控制原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扩展功能,并分别说明基于点阵扫描与矢量扫描两种方式对图形进行处理的打标方法。通过对标记机理和工艺过程的介绍,着重分析了工艺参数的选... 介绍了激光打标系统的结构,并以Nd:YAG振镜式激光打标机为例,分析其控制原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扩展功能,并分别说明基于点阵扫描与矢量扫描两种方式对图形进行处理的打标方法。通过对标记机理和工艺过程的介绍,着重分析了工艺参数的选择对标记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打标 控制系统 点阵扫描 矢量扫描 工艺参数
下载PDF
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巨禄 苏鹏声 李永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51-1153,共3页
针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因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等因素性能变差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二维自调整模糊控制器作为滑差频率式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这种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入变量的大小调整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 针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因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等因素性能变差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二维自调整模糊控制器作为滑差频率式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这种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入变量的大小调整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和两个输入变量的权重 ,从而自动调整模糊控制规则。仿真和实验结果说明 ,具有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不仅动态和稳态性能都得到提高 ,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调整模糊控制器 异步电机 矢量控制系统 交流调速 量化因子 比例因子 权重 控制规则
原文传递
空间矢量控制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田大强 蒋平 唐国庆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在有源滤波器的电流跟踪控制中采用了一种新的空间矢量法 ,对所采用的自适应空间矢量法在EMTDC/PSCAD中进行了仿真。并在由数字信号处理 (DSP)控制的基于脉宽调制 (PWM )的有源滤波器中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 矢量控制 脉宽调制 仿真 空间矢量 有源滤波器
下载PDF
大型分布式电源模型化研究及其并网特性分析——(一)光伏电站专题 被引量:34
8
作者 杨德州 王利平 +1 位作者 张军 吴兴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4-110,共7页
就大型光伏电站各系统进行了模型化研究,确立了光伏电池、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这些模型,对大型光伏系统光伏电池组输出功率特性,在复杂电网环境中的输出电压、电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光伏电站在系统在故障状... 就大型光伏电站各系统进行了模型化研究,确立了光伏电池、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这些模型,对大型光伏系统光伏电池组输出功率特性,在复杂电网环境中的输出电压、电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光伏电站在系统在故障状态下的各种响应特性和其低电压穿越能力,以及输出谐波、电压波动等其他电能质量方面的问题。部分实验验证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大型光伏电站模型及其并网特性分析具备一定的正确性,为国家新能源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并网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逆变器 电压控制 空间矢量 最大功率点 孤岛检测 谐波 并网特性 低电压穿越
下载PDF
新型转子电流混合控制的变速恒频异步风力发电系统 被引量:25
9
作者 苑国锋 柴建云 李永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76-80,共5页
在分析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转子变流器组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和TMS320VC33双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的新型转子电流混合控制的变速恒频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同时对该系统的运行控制、并网控制技术进行了实验研... 在分析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转子变流器组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和TMS320VC33双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的新型转子电流混合控制的变速恒频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同时对该系统的运行控制、并网控制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该新型转子电流混合控制结构能显著降低转子变流器的硬件成本和控制技术的复杂性,在全速范围内实现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独立调节。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转子电流混合控制结构可以满足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系统的运行要求,同时实现了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因数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 混合控制 矢量控制 电力系统
下载PDF
一种异步电机的电流环解耦控制方法 被引量:24
10
作者 齐丽英 王琛琛 +1 位作者 周明磊 王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4-180,共7页
在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器处于内环,对系统响应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矢量控制经过坐标变换后,电流环中的d、q轴之间仍存在交叉耦合,并且随着同步频率增加耦合分量加大;另一方面,数字延时的存在使耦合加剧进... 在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器处于内环,对系统响应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矢量控制经过坐标变换后,电流环中的d、q轴之间仍存在交叉耦合,并且随着同步频率增加耦合分量加大;另一方面,数字延时的存在使耦合加剧进一步降低了电流环特性,对于大功率低开关频率交流传动的影响尤其明显,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为了实现良好的解耦控制,基于复矢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更加精确完整的电机模型,提出一种电压解耦控制的电流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延时及其补偿方法,并通过复矢量传递函数对控制策略的动态解耦性及鲁棒性进行了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电机动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控制 解耦 复矢量 感应电机 矢量控制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转速和位置控制方案 被引量:17
11
作者 田明秀 王丽梅 郑健芬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5年第5期518-521,共4页
根据测量和观测的定子电流、电压和磁链,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案.对两相定子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和离散处理,在静止坐标系中通过计算磁链及其导数来估计转子位置和速度.转子位置角用于在控制器中产生定子电流指令控制... 根据测量和观测的定子电流、电压和磁链,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案.对两相定子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和离散处理,在静止坐标系中通过计算磁链及其导数来估计转子位置和速度.转子位置角用于在控制器中产生定子电流指令控制逆变器的滞环电流控制器.仿真结果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适合于从静止到额定转速的闭环控制,同时可消除由于积分导致的磁链漂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传感器 永磁同步电动机 磁链 数字信号处理器 矢量控制
下载PDF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纪历 徐龙祥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30,共7页
针对中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一种将状态观测器与假定旋转坐标相结合的无传感器控制策略。该策略无需对转子d轴的位置进行估计同样能够实现磁场定向,达到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效果。对此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基于该策略的无... 针对中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一种将状态观测器与假定旋转坐标相结合的无传感器控制策略。该策略无需对转子d轴的位置进行估计同样能够实现磁场定向,达到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效果。对此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基于该策略的无传感器控制系统。借助Matlab/SIMULINK工具对此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仿真波形。为进一步检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在额定功率为75kW的磁悬浮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上于27 000 r/min的高转速下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转速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很好的实现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假定旋转坐标 无传感器控制 状态观测器 矢量控制
下载PDF
决策树特征基因选择方法对SVM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霞 张田文 +1 位作者 李丽 郭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2,共7页
基因芯片新兴生物技术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其中特征基因选择是疾病模式识别诊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不同的特征基因选择方法往往影响疾病模式分类方法的效能。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 ,结... 基因芯片新兴生物技术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其中特征基因选择是疾病模式识别诊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不同的特征基因选择方法往往影响疾病模式分类方法的效能。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 ,结合结肠癌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 ,研究了递归决策树特征基因选择集成方法EFST ,对支持向量机 (SVM )模式分类器能力的影响。主要从特征基因选择前后分类器的性能、支持向量的吻合度、错分样本标识的吻合度、对样本均匀翻倍模式分类器的稳定性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研究EFST特征选择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式分类方法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支持向量机模式分类器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 :基于决策树特征基因选择算法EFST明显地提高了支持向量机模式分类的效能 ,且支持向量机模式分类器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基因 支持向量机 模式分类 支持向量
下载PDF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ith Multi-kernel 被引量:22
14
作者 包哲静 皮道映 孙优贤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91-697,共7页
Multi-kernel-bas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model structure of nonlinear systems and its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is composed of a SVM with linear kernel function followed in series by a... Multi-kernel-bas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model structure of nonlinear systems and its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is composed of a SVM with linear kernel function followed in series by a SVM with spline kernel function. With the help of this model,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can be transformed to 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consequently a unified analytical solution of optimal input of multi-step-ahead predictive control is possible to derive. This algorithm does not require online iterative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be suitable for real-time control with less calc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pH neutralization process and CSTR reactor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ith multi-kernel nonlinear system identification kernel function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综述 被引量:21
15
作者 邵伟 李晓宁 董明 《电气自动化》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的两种基本模式,即开环模式与闭环模式;从整体上将目前永磁同步电机的各种控制策略研究方向总结成三个方面,即针对闭环调节器的控制,针对电机自身的控制和针对位置、速度等反馈技术的控制,给出了几种主要控制策...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的两种基本模式,即开环模式与闭环模式;从整体上将目前永磁同步电机的各种控制策略研究方向总结成三个方面,即针对闭环调节器的控制,针对电机自身的控制和针对位置、速度等反馈技术的控制,给出了几种主要控制策略的原理与结构框图,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M运行模式 控制策略 解耦控制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下载PDF
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分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8
16
作者 黄明明 林鹤云 +1 位作者 金平 颜建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综合了永磁电机和电励磁电机的优点,具有显著的宽调速特征。该文根据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结合空间电压矢量控制,提出了混合励磁电机的一种宽调速控制新方法。该控制方法在分区控制的基础上,低速区结合电机铜耗...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综合了永磁电机和电励磁电机的优点,具有显著的宽调速特征。该文根据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结合空间电压矢量控制,提出了混合励磁电机的一种宽调速控制新方法。该控制方法在分区控制的基础上,低速区结合电机铜耗最小原理,高速区保持反电势q轴分量恒定,对不同运行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使电机在整个运行区间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由于在高速区采用了励磁电流和d轴电流弱磁相结合的方式,使用该类调速系统比现有文献单纯采用励磁电流弱磁调速具有更宽的调速范围。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宽调速系统,在低速区增磁运行时,通过调节励磁可以将转矩输出能力提高约1/3;高速区弱磁运行时,可将最高转速提升约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分区控制 宽调速系统 矢量控制 最小铜耗
下载PDF
矢量双选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7
作者 徐艳平 李园园 +1 位作者 周钦 李泽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211-5218,共8页
在占空比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中,一个采样周期内作用一个有效电压矢量和一个零矢量,由于第2个电压矢量只能是零矢量,因此仍存在明显的转矩和磁链脉动。为了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该文提出一种矢量双选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该... 在占空比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中,一个采样周期内作用一个有效电压矢量和一个零矢量,由于第2个电压矢量只能是零矢量,因此仍存在明显的转矩和磁链脉动。为了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该文提出一种矢量双选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一个采样周期中作用两个电压矢量,第1个电压矢量根据开关电压矢量选择表来确定,第2个电压矢量根据转矩和磁链误差最小原理来选择,并依据转矩无差拍原理来分配两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选择的第2个电压矢量不仅限于零矢量,而是扩大到任意电压矢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占空比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扩大了可选电压矢量范围,有效地减小了转矩和磁链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占空比 电压矢量 转矩和磁链脉动
下载PDF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弱磁控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黄明明 林鹤云 +1 位作者 金平 颜建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2,18,共6页
针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低速大转矩及宽调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算法的弱磁调速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速度分区控制的基础上,在高速区,采用保持q轴反电势不变的铜耗最小控制策略,对电枢电流与励磁电流进行优化配置。搭建该... 针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低速大转矩及宽调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算法的弱磁调速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速度分区控制的基础上,在高速区,采用保持q轴反电势不变的铜耗最小控制策略,对电枢电流与励磁电流进行优化配置。搭建该电机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无电流弱磁、励磁电流弱磁、d轴电流与励磁电流共同弱磁3种不同电流控制模式下的调速效果进行分析;构建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得到该电机的启动电流波形与稳态电流波形,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铜耗最小控制条件下,采用d轴电流与励磁电流共同弱磁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比单纯采用励磁电流弱磁或无电流弱磁的驱动系统具有更宽的调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分区控制 宽调速 矢量控制 弱磁控制 电流分配器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宽调速驱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9
作者 黄明明 郭新军 +1 位作者 周成虎 骆继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8-233,共6页
针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otor,HESM)低速大转矩和宽调速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HESM的宽调速系统。根据HESM的结构特点,该调速系统结合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采用速度分区控制方法,将整个调速... 针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otor,HESM)低速大转矩和宽调速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HESM的宽调速系统。根据HESM的结构特点,该调速系统结合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采用速度分区控制方法,将整个调速范围划分为二个速度区间,分别应用不同的电流控制策略:中低速区实施增磁或无励磁调速;高速区保持q轴反电动势基本不变,实施励磁电流与d轴电流分段联合弱磁调速。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电机低速负载能力和最高运行转速;通过有无励磁电流调速的对比实验,验证了HESM调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分区控制 宽调速 矢量控制 弱磁控制
下载PDF
基于重复自抗扰控制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杜超 尹忠刚 +2 位作者 李艳琴 孙向东 钟彦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81-89,共9页
为了实现感应电机的精确解耦和扰动补偿,降低自抗扰控制对参数的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重复自抗扰控制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通过融入重复控制,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感应电机自抗扰控制系统抗扰动的能力,并提高了控制精度。基于... 为了实现感应电机的精确解耦和扰动补偿,降低自抗扰控制对参数的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重复自抗扰控制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通过融入重复控制,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感应电机自抗扰控制系统抗扰动的能力,并提高了控制精度。基于重复控制的思想,周期性跟踪并补偿误差,逐周期减小误差,提高了系统的扰动隔离度,因而减少了自抗扰控制对于参数鲁棒性的依赖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重复自抗扰控制方法比传统自抗扰控制在抗扰动性和参数变化方面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自抗扰控制 重复控制 矢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