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卡交易损失的分配原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承堂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143,共13页
向债权准占有人进行清偿较为常见的是存款之冒领。具有识别义务却未能识别伪卡的发卡行,在不具有免责事由的情况下对伪卡持有人的清偿不构成向债权准占有人的清偿。这意味着持卡人仍可主张存款合同上的履行请求权,发卡行则需承担伪卡交... 向债权准占有人进行清偿较为常见的是存款之冒领。具有识别义务却未能识别伪卡的发卡行,在不具有免责事由的情况下对伪卡持有人的清偿不构成向债权准占有人的清偿。这意味着持卡人仍可主张存款合同上的履行请求权,发卡行则需承担伪卡交易的所有损失。我国的司法实务界与域外的立法例之所以选择能以共同过失为由进行抗辩的严格责任为归责原则的损失分配体制,是因为侵权责任法上的请求权基础才有过错的认定空间。然而,发卡行作为存款冒领事故中最节约的成本避免者,由其对伪卡交易损失承担严格责任才是最有效率的选择。如此,请求权基础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伪卡交易损失分配的差异亦得以消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卡 准占有 共同过失 严格责任
原文传递
美国DMCA避风港规则适用判例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管育鹰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101,共8页
面对版权人与互联网服务商两大利益对立集团的激烈博弈,美国各级法院在近几年判例中尽管一再力图细化DMCA避风港规则核心要素的适用标准以减少争议,但仍难以突破DMCA设立的避风港规则以使ISP为其用户的版权侵权承担责任,从而无法就网络... 面对版权人与互联网服务商两大利益对立集团的激烈博弈,美国各级法院在近几年判例中尽管一再力图细化DMCA避风港规则核心要素的适用标准以减少争议,但仍难以突破DMCA设立的避风港规则以使ISP为其用户的版权侵权承担责任,从而无法就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是否应设立新规则作出明确回应。鉴于此议题在现实中的重要性,美国各界期待着更高效力的阐释出台。考察美国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规则对我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责任 数字千年版权法之避风港 帮助侵权 替代责任
下载PDF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立甲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7期65-73,共9页
随着网络交易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服务提供者参与网络交易的程度越来越深,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由一元向二元的"中介服务提供者"和"网络市场管理者"转变,这决定了民法典侵权编的修订必须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 随着网络交易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服务提供者参与网络交易的程度越来越深,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由一元向二元的"中介服务提供者"和"网络市场管理者"转变,这决定了民法典侵权编的修订必须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进行重新审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从网络交易活动中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的角度去分析其责任才能从本质上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做出妥善认定。具体而言,在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直接侵权却违反作为义务的情况下,构成帮助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网络服务提供者违反注意义务但不知道直接侵权的情况下,一般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补充责任,正品保障平台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替代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连带责任 帮助侵权 替代责任
下载PDF
论美国的版权间接责任制度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金恩 《网络法律评论》 2006年第1期23-75,共53页
网络的发展给版权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版权纠纷在版权人与数字技术的传播者之间频频发生。版权人总是质疑各种技术的合法性,而由于这些技术的提供者往往并不直接从事直接侵犯版权的行为,因此,版权人往往依据其他的版权侵权理论要求这... 网络的发展给版权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版权纠纷在版权人与数字技术的传播者之间频频发生。版权人总是质疑各种技术的合法性,而由于这些技术的提供者往往并不直接从事直接侵犯版权的行为,因此,版权人往往依据其他的版权侵权理论要求这些技术的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本文所要论述美国的版权间责任制度即是这样的一种理论。文章从美国版权间接责任制度最初的发展开始论述,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版权间接责任制度,即一方面作为确定承担版权间接责任的帮助侵权和代位责任,另一方面即由Sony案发展起来的作为版权间接责任的抗辩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文章的第二部分论述了网络发展初期版权制度的大致发展,主要讨论了克林顿政府于1995年9月发布的《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以及Netcom案。这一部分的分析展示了在数字时代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责任追究从直接责任到间接责任的转变。文章的第三部分论述了DMCA与版权间接责任制度之间的关系,由于DMCA所使用的语言与版权间接责任中的一些表述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对DMCA的理解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即是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解与澄清。文章的第四部分论述了P2P环境下的版权间接责任制度,主要从三个著名的判例入手,分析了法院在这场版权人与数字技术提供者之间的斗争中所进行的各种利益衡量。文章的第五部分以前面的四个部分为基础,以普通法理论为工具,对版权间接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简要地介绍了对于中国的版权制度可能具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 间接责任 帮助侵权 代位责任 DMCA P2P
原文传递
著作权“间接侵权”理论之检讨与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9,96,共14页
著作权内容的封闭式规定引发侵权规则的革新,以英国、美国、日本判例为基础构建的著作权"间接侵权"理论存在诸多弊端,缺乏与侵权责任法关于共同侵权制度之间的沟通与缝合机制,故而不具备在中国生长的制度情景。在我国日趋完... 著作权内容的封闭式规定引发侵权规则的革新,以英国、美国、日本判例为基础构建的著作权"间接侵权"理论存在诸多弊端,缺乏与侵权责任法关于共同侵权制度之间的沟通与缝合机制,故而不具备在中国生长的制度情景。在我国日趋完善的民事共同侵权制度之下,著作权"间接侵权"并无共存的必要和平台,应当构建著作权共同侵权规则以化解"间接侵权"之困境。著作权共同侵权应采客观化认定标准,帮助型共同侵权和教唆型共同侵权应作适当扩大解释,以涵盖辅助侵权、引诱侵权及扩大侵权损害后果的行为,同时应当在著作权侵权责任方式中增加消除危险责任,与诉前保全措施共同用以规制直接侵权的预备行为。判断著作权侵害行为应遵循"先单独侵权、后共同侵权"的认定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侵权 辅助侵权 替代责任 引诱侵权 共同侵权
下载PDF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之规定 被引量:6
6
作者 贾小龙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4年第1期86-92,共7页
在数字时代,继续保持著作权法的激励创作功能是令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的原动力,而技术中立的思想则是限制此种责任的基本政策依据。在我国侵权法语境下,该责任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帮助侵权者之责,且是自己责任。鉴于《侵权责... 在数字时代,继续保持著作权法的激励创作功能是令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的原动力,而技术中立的思想则是限制此种责任的基本政策依据。在我国侵权法语境下,该责任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帮助侵权者之责,且是自己责任。鉴于《侵权责任法》等已经对该种责任进行了规定,因而《著作权法》在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时,应当注重与现行立法精神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著作权 技术中立 帮助侵权 连带责任
下载PDF
侵权法视角下混合过错同与有过失的概念辨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仁真 廖博宇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3,共9页
《侵权责任法》第26条被众多学者及实务工作者解读为关于“混合过错”的规定。而根据我国司法判决,“被侵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这一情形,既包括双方相互侵权,也包含被害人与有过失。由此可以看出,与有过失这一概念在我国民法... 《侵权责任法》第26条被众多学者及实务工作者解读为关于“混合过错”的规定。而根据我国司法判决,“被侵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这一情形,既包括双方相互侵权,也包含被害人与有过失。由此可以看出,与有过失这一概念在我国民法理论中并没有被独立出来,而是与双方相互侵权行为一起被混同在混合过错这一模糊的概念中,而正是这种模糊对实务工作中的概念辨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学理分析并结合司法判决,将混合过错界定为双方相互侵权行为,从而使与有过失同混合过错在概念上彼此独立,厘清混合过错同与有过失的界限,以此为我国的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过错 与有过失 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26条
原文传递
比较法视野下电商平台侵权责任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波 《现代电信科技》 2016年第1期49-54,共6页
电商平台的法律责任是电子商务活动以及电子商务立法中的核心问题。电子商务平台在交易活动中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如何界定电商平台的法律责任,目前学界在法理上并未达成统一的意见。试图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电商平台的法律地... 电商平台的法律责任是电子商务活动以及电子商务立法中的核心问题。电子商务平台在交易活动中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如何界定电商平台的法律责任,目前学界在法理上并未达成统一的意见。试图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电商平台的法律地位和网络交易中电商平台侵权责任的类型,然后进一步分析电商平台承担侵权责任的基础——义务,最终得出结论:电商平台应该履行合理的注意义务;需要同时考虑平台的能力,而电商平台是否应承担监控义务仍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平台 助侵权责任 引诱侵权责任 代理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
下载PDF
双边市场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商标侵权的替代责任 被引量:5
9
作者 崔聪聪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4,93,共6页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对第三人实施的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承担帮助侵权责任不符合帮助侵权的基本原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处于防控商标侵权行为发生的最有利位置,双边市场无法"遮蔽"其获利的事实,因此符合替代责任的构成要件。替...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对第三人实施的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承担帮助侵权责任不符合帮助侵权的基本原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处于防控商标侵权行为发生的最有利位置,双边市场无法"遮蔽"其获利的事实,因此符合替代责任的构成要件。替代责任并不意味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承担普遍审查义务。替代责任不以过错为构成要件,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存在过错时,应对其施以惩罚性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市场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帮助侵权 替代责任
下载PDF
论过失相抵原则在严格责任中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相关法律条文解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涂卫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47,共4页
立法本意在于公平分担责任的"过失相抵"原则是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调整原则,同样应适用于严格责任。我国关于过失相抵适用于严格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分为基本不适用、有条件适用以及明确规范适用三个阶段。出台不久的《侵权... 立法本意在于公平分担责任的"过失相抵"原则是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调整原则,同样应适用于严格责任。我国关于过失相抵适用于严格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分为基本不适用、有条件适用以及明确规范适用三个阶段。出台不久的《侵权责任法》既有关于过失相抵的一般规定,也有在严格责任领域适用的特殊规定。在新的侵权责任法背景下,如何在严格责任中适用过失相抵原则产生了以下两大新问题,需要进行解读。即如何处理《侵权责任法》关于过失相抵的一般规定与其在严格责任领域适用的特殊规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新旧法律规定不同的情况下严格责任领域适用过失相抵应当如何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失相抵 严格责任 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法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的共同侵权责任 被引量:1
11
作者 饶雷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8-942,共5页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机动车各方负事故责任情况下,对无辜受害者仅承担按份责任还是同时承担连带责任,对于这个问题,在《道路交通法》中尚处于立法空白,《侵权责任法》规定也不明确,而且《侵权责任法》对共同侵权的规定与已适用多年的《...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机动车各方负事故责任情况下,对无辜受害者仅承担按份责任还是同时承担连带责任,对于这个问题,在《道路交通法》中尚处于立法空白,《侵权责任法》规定也不明确,而且《侵权责任法》对共同侵权的规定与已适用多年的《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又有重大区别,由此导致法律适用的困惑和司法判决的混乱。在机动车各方负事故责任致无辜受害者受害的情况下,机动车各方主观上不仅各自存在过失,而且存在共同过失,机动车各方的行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应承担连带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交通事故 共同侵权 共同过失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下载PDF
普通法侵权行为中次级责任解读
12
作者 王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侵权行为中的次级责任是指一方当事人应为另一方的侵权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普通法中次级责任通常包括替代责任、共同责任、以及企业责任等。通过对普通法系侵权行为中的"次级责任"及英美国家中相关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能为明... 侵权行为中的次级责任是指一方当事人应为另一方的侵权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普通法中次级责任通常包括替代责任、共同责任、以及企业责任等。通过对普通法系侵权行为中的"次级责任"及英美国家中相关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能为明确中国法律意义上的侵权责任提供启示和帮助,促进中国法律的完善与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责任 替代责任 共同责任 企业责任
下载PDF
著作权“间接侵权”之理论反思与制度重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平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17年第12期39-53,共15页
援引英美、日本判例所塑造的著作权"间接侵权"理论在概念上难以自足,将著作权侵权硬生生地分割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两类,却没有阐释二者在行为类型、归责原则和责任性质方面的异同性,也没有证成这种二元侵权结构在司法实践... 援引英美、日本判例所塑造的著作权"间接侵权"理论在概念上难以自足,将著作权侵权硬生生地分割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两类,却没有阐释二者在行为类型、归责原则和责任性质方面的异同性,也没有证成这种二元侵权结构在司法实践中的独特适用优势,更缺乏与《侵权责任法》关于共同侵权制度之间的沟通与缝合机制,故而不具备在中国生长的制度情景。在我国日趋完善的民事共同侵权制度之下,著作权"间接侵权"并无共存的必要和平台,其内容完全可经由著作权共同侵权的法理来阐明。实体层面,直接侵权的预备行为可由消除危险请求权和诉前保全措施予以解决;扩大侵权损害后果的行为属于共同侵权的范畴;辅助侵权可由帮助型共同侵权取代,引诱侵权可由教唆型共同侵权来实现。程序层面,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对著作权的侵害应遵循"先单独侵权、后共同侵权"的次序认定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侵权 辅助侵权 替代责任 引诱侵权 共同侵权
下载PDF
IPTV服务中媒体传输平台的侵权责任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芳 陈绍玲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4-58,共5页
IPTV是由内容运营平台与媒体传输平台分工合作、共同提供的多功能媒体服务,媒体传输平台不仅仅为内容运营平台提供自动接入、自动传输服务,还是IPTV服务的共同提供方。倘若IPTV未经许可向用户提供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媒体传输平台应... IPTV是由内容运营平台与媒体传输平台分工合作、共同提供的多功能媒体服务,媒体传输平台不仅仅为内容运营平台提供自动接入、自动传输服务,还是IPTV服务的共同提供方。倘若IPTV未经许可向用户提供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媒体传输平台应与内容运营平台承担共同侵权责任,而不能适用避风港规则进行免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TV 媒体传输平台 侵权 避风港规则
下载PDF
无过错责任中的过失相抵规则适用--以《民法典》第1173条的解释为中心
15
作者 欧达婧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过失相抵规则适用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为行为人双方的责任分担,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之下,应当使过失相抵规则适用于无过错责任领域。但是,在立法对行为人规定极严格责任的情形下,可以就特定无过错责任类型作出过失相抵规则不予适用的特... 过失相抵规则适用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为行为人双方的责任分担,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之下,应当使过失相抵规则适用于无过错责任领域。但是,在立法对行为人规定极严格责任的情形下,可以就特定无过错责任类型作出过失相抵规则不予适用的特殊规定。我国裁判实务中对于过失相抵案件的审判已经出现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类型化区分,但对于过失相抵规则具体适用的责任分担尚缺乏足够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失相抵 与有过失 责任分担 民法典
下载PDF
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理分析
16
作者 姬新江 《政法学刊》 2011年第3期54-58,共5页
共同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可分为外部责任和内部责任,外部责任即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承担以后就涉及到内部责任的分担和求偿问题。立法应针对不同的情况,综合考虑合理确定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赔偿的份额。
关键词 共同侵权 连带责任 按份责任
原文传递
被侵权人自杀时共同过失规则的适用——基于国际经验的借镜
17
作者 杨天红 《政法学刊》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侵权行为人是否应就受害人自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是侵权法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共同过失规则作为侵权行为法中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的重要规则,在侵权受害人因侵权行为影响而自杀时如何适用该规则划定侵权责任是一个亟待理论界和... 侵权行为人是否应就受害人自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是侵权法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共同过失规则作为侵权行为法中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的重要规则,在侵权受害人因侵权行为影响而自杀时如何适用该规则划定侵权责任是一个亟待理论界和实务界深入探讨的问题。Corr v.IBC Vehicles Ltd案是一起典型的侵权受害人自杀案,以此案为切入点,总结侵权受害人自杀情形下适用共同过失规则的国际经验。同时检视我国司法实践处理此类案件的基本思路,并在借镜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共同过失规则处理侵权受害人自杀情形案件时应考虑受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正确认识无过错责任中受害人"重大过失"的二重意义、确立一个较为明确的责任分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共同过失 比较法 侵权责任 责任分配
原文传递
论受害人自甘冒险 被引量:119
18
作者 王利明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共12页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第954条确认了自甘冒险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该规则没有严格区分自甘冒险与受害人同意,且将其作为免责事由,缺乏对构成要件的严格限制,需要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考虑到自甘冒险情形的特殊...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第954条确认了自甘冒险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该规则没有严格区分自甘冒险与受害人同意,且将其作为免责事由,缺乏对构成要件的严格限制,需要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考虑到自甘冒险情形的特殊性,应当将其适用比较过失规则,而不宜简单地将其规定为免责事由。此外,关于自甘冒险活动中组织者的责任,也应当区分不同情形而确定组织者是否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并应当承担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甘冒险 过失相抵 免责事由
原文传递
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郑永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过失相抵本质上应解释为原因力相抵,故以自己责任原则为据,无过错侵权责任领域适用过失相抵并不存在逻辑障碍,亦无损于其特殊政策价值。过失相抵在无过错责任领域的适用,不应规定以受害人存在重大过失为一般条件,但在人身损害赔偿中的... 过失相抵本质上应解释为原因力相抵,故以自己责任原则为据,无过错侵权责任领域适用过失相抵并不存在逻辑障碍,亦无损于其特殊政策价值。过失相抵在无过错责任领域的适用,不应规定以受害人存在重大过失为一般条件,但在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过失相抵,可以作此规定。对于非完全行为能力受害人损害赔偿的过失相抵,可以规定加害人最低赔偿数额。至于无过错责任加害人的附加过错不应成为评估责任大小的考量因素,但若加害人系属故意或重大过失而受害人仅有一般过失,应排除过失相抵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失相抵 无过错侵权责任 损害赔偿 自己责任 特别规制
下载PDF
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凌寒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6,共9页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3款规定了网络用户侵权,网络服务提供者因其不作为而承担连带责任。一般认为此种连带责任设置或因网络服务提供者帮助型共同侵权,或因保护受害人利益的政策考量。而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违反注意义务不构成帮助...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3款规定了网络用户侵权,网络服务提供者因其不作为而承担连带责任。一般认为此种连带责任设置或因网络服务提供者帮助型共同侵权,或因保护受害人利益的政策考量。而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违反注意义务不构成帮助型共同侵权的主观要件,因果关系也不符合帮助型共同侵权的"一因一果",其与间接侵权中的"帮助侵权"被混淆;从政策考量角度,过于注重救济受害人而忽视了网络产业发展与公民言论自由。连带责任的设置从理论基础和政策考量都不具有正当性。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应与侵权责任法第37条和第40条统一,规定为补充责任,既兼顾权利人利益和网络用户自由,也可以使负有不同程度注意义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不同的责任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连带责任 帮助型共同侵权 立法政策 补充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