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5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或炔雌醇环丙孕酮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情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易晓芹 钟兴丽 谭春燕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3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或炔雌醇环丙孕酮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80例,按照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或炔雌醇环丙孕酮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80例,按照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宫底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照组术后口服炔雌醇环丙3个疗程。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术前、术后12个月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情况,采用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评定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恢复情况,记录术后6、12个月病情复发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术后3个月PBAC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个月ER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ER阳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病情复发率及病情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临床疗效及预防病情复发的效果均优于炔雌醇环丙孕酮,同时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月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子宫内膜 外科手术 宫腔镜 避孕药 口服 环丙孕酮 左炔诺孕酮 宫内避孕器 复发
下载PDF
新型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被引量:50
2
作者 范光升 卞美璐 +9 位作者 程利南 曹晓明 黄紫蓉 韩字研 经小平 李坚 武淑英 熊承良 熊正爱 岳天孚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商品名:优思明)用于健康育龄期妇女的避孕效果、出血模式、副作用及避孕以外的其他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768例要求避孕的健康育龄期妇女,以3: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屈螺酮组(服用屈螺酮... 目的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商品名:优思明)用于健康育龄期妇女的避孕效果、出血模式、副作用及避孕以外的其他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768例要求避孕的健康育龄期妇女,以3: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屈螺酮组(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573例)和去氧孕烯组(服用去氧孕烯一炔雌醇,195例),均服药13个周期,在服药后的第4、7、10和13个周期进行随访,观察身高、体重、月经情况等。在服药前和服药后第7、13个周期完成月经不适问卷(MDQ)。结果屈螺酮组的方法失败率(Pearl指数)为0.208/百妇女年,优于去氧孕烯组的0.601/百妇女年。两组受试者的出血模式相似,发生出血和(或)点滴出血、仅有点滴出血的天数、次数及每次出血最长时间在各个参考时相基本相似。第7个周期与服药前比较,两组受试者用药后在经期水潴留和食欲增加方面的MDQ量表评分变化、月经间期水潴留和身心健康感方面的MDQ量表评分变化,屈螺酮组(分别为-0.297、-0.057、0.033、0.150分)较去氧孕烯组(分别为-0.108、0.023、0.231、-0.023分)改善明显,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异常方面,第13个周期月经前期时,屈螺酮组的改善率(18.0%,89/494)较去氧孕烯组(11.3%,19/168)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房疼痛或触痛方面,在第7个周期经期时,屈螺酮组改善率(12.6%,62/494)较去氧孕烯组(5.4%,9/168)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螺酮组妇女的体重呈下降趋势,去氧孕烯组反之;在第13个周期随访时,两组体重的变化(与服药前比较)分别为-0.28、0.57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药 口服 复合 雄甾烯类 脱氧孕烯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Attributable Causes of Breast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 in China:Reproductive Factors,Oral Contraceptives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被引量:39
3
作者 Li Li Jia JI +3 位作者 Jian-bing Wang Mayineur Niyazi You-lin Qiao Paolo Boffettas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9-17,共9页
Objective: To provide an evidence-based, consistent assessment of the burden of breast cancer attributable to reproductive factors (RFs, including nulliparity, mean number of children, age at first birth and breastf... Objective: To provide an evidence-based, consistent assessment of the burden of breast cancer attributable to reproductive factors (RFs, including nulliparity, mean number of children, age at first birth and breastfeeding), use of oral contraceptives (OCs, restricted to the age group of 15-49 years),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 as well as of the burden of ovarian cancer attributable to the mean number of children in China in 2005. Methods: We derived the prevalence of these risk factors and the relative risk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from national surveys or large-scale studies conducted in China. In the case of RFs, we compared the exposure distributions in 2001 and counterfactual exposure. Results: Exposure of RFs in 2002 was found to account for 6.74% of breast cancer, corresponding to 9,617 cases and 2,769 deaths, and for 2.78% of ovarian cancer (712 cases, 294 deaths). The decrease in mean number of children alone was responsible for 1.47% of breast cancer and 2.78% of ovarian cancer. The prevalence of OC use was 1.74% and the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PAF) of breast cancer was 0.71%, corresponding to 310 cases and 90 deaths. The PAF of breast cancer due to HRT was 0.31%, resulting in 297 cases and 85 deaths. Conclusion: RFs changes in China contributed to a sizable fraction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hereas HRT and OCs accounted for relatively low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roductive factors Oral contraceptives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CANCER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后保守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29
4
作者 徐肖文 王乐丹 +4 位作者 朱雪琼 颜林志 管玉涛 朱世钗 胡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和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后治疗的评价.方法 选择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或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巩固治疗后复发而就诊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放置LNG-...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和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后治疗的评价.方法 选择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或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巩固治疗后复发而就诊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放置LNG-IUS治疗组和口服COC治疗组.于治疗后6、12、18、24个月随访,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体积的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血清CA125水平,以及月经模式、体重、血脂等指标.结果 (1)放置LNG-IUS后18个月随访,2例卵巢异位囊肿消失,24个月18例卵巢异位病灶消失,异位囊肿体积由放置前(9.2±3.0)cm3缩小至(0.9±1.5)cm3,(P<0.01=;服用COC 24个月,12例卵巢异位病灶消失,异位囊肿体积由放置前(9.4±2.2)cm3缩小至(2.9±3.1)cm3,(P<0.01=;18、24个月LNG-IUS组囊肿体积缩小优于COC组,分别为(2.4±1.5)cm3vs(4.7±2.6)cm3,(P<0.01=;(0.9±1.5)cm3 vs(2.9±3.1)cm3,(P<0.05=;(2)放置LNG-IUS和服用COC后6~12个月,痛经、慢性盆腔痛或性交痛均有缓解,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放置LNG-IUS和服用COC后6个月血清CA125开始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放置LNG-IUS后6个月内不规则出血或点滴出血是常见现象,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情况明显缓解.体重增加和对脂代谢的影响是COC的主要副反应.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或手术+药物巩固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应用LNG-IUS或COC可有效控制或缩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缓解疼痛,降低CA125值,其中LNG-IUS具有方便、全身副作用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左炔诺孕酮 宫内避孕器 避孕药 口服 复合 复发 治疗学
原文传递
我国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现况 被引量:28
5
作者 武俊青 姜综敏 +1 位作者 李成福 李昊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1期54-62,112,共10页
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等现况做了综述。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现象远比当地户籍人口严重;流动人口中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以女性为主,多数选择宫内节育器和女性绝育方法;避孕知识缺乏;流动人口的婚恋观念开放,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 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等现况做了综述。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现象远比当地户籍人口严重;流动人口中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以女性为主,多数选择宫内节育器和女性绝育方法;避孕知识缺乏;流动人口的婚恋观念开放,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加之避孕知识少,避孕措施的使用率低,获得相关服务少,导致了较高的人工流产率。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计划生育现况不容乐观。以上问题可能与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缺乏、经济状况差以及计划生育服务的可及性差等因素有关。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避孕节育
下载PDF
雌激素或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颖 徐苓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止血效果和适宜的起始剂量。方法对我院1990年2月至2005年7月治疗的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6例中采用苯甲酸雌二醇(E2)组56例,口服结合雌激素(CEE)组30例,...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止血效果和适宜的起始剂量。方法对我院1990年2月至2005年7月治疗的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6例中采用苯甲酸雌二醇(E2)组56例,口服结合雌激素(CEE)组30例,口服避孕药(COCs)组20例。快速控制出血率和快速止血率CEE组与E2组相比有显著延长,COCs与E2组效果相似。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E2起始剂量≤8 mg/d组和>8 mg/d组相比无显著差异;CEE起始剂量<7.5 mg/d与≥7.5 mg/d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但需加量治疗率明显增加;COCs(妈富隆)≤3片/d与>3片/d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结论用COCs治疗青春期功血在控制出血方面效果与E2的效果类似。增加上述各药的剂量,并不增强其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 雌激素 孕激素
下载PDF
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对人工流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雪飞 钟梅 刘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1期3255-3257,共3页
目的探讨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对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至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术的7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服用短效复方避孕药分为观察组(312例)与对照组(414例)... 目的探讨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对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至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术的7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服用短效复方避孕药分为观察组(312例)与对照组(41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天数及出血量、术后3周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后出血天数、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21d观察组69.87%(218/312)子宫内膜厚度可达到8mm以上,对照组61.11%(253/414)达到8mm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观察组患者90.06%(281/312)、对照组82.61%(342/414)月经按期复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人工流产后应用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可缩短阴道出血天数及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月经复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复方口服避孕药 并发症 盆腔感染
原文传递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口服避孕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灵花 史秀丽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口服避孕药联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于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后给予妈富... 目的 探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口服避孕药联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于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后给予妈富隆术后月经第1天口服,1片/d,连续6个月.观察组在手术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以下药物治疗:诺雷德术后1周开始应用,3.6 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连续3次;妈富隆于诺雷德用药结束后1片/d连续口服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主观症状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受孕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主观症状评分为(0.91 ±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4±0.7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0%(89/93),明显高于对照组[82.80%(77/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2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0% (4/93),复发率为3.23%(3/9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13% (15/93)与10.75% (10/93)],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54、5.168,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孕患者受孕率为85.71%(12/14),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7,P<0.05).结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避孕药能够明显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不孕患者受孕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避孕药
原文传递
屈螺酮炔雌醇的非避孕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朱迎 史惠蓉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31-233,240,共4页
新型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商品名:优思明)每片含0.03 mg炔雌醇和3 mg屈螺酮。其中屈螺酮是甾体类17α-螺内酯衍生物,具有强效的孕激素样活性、抗盐皮质激素和抗雄激素的药理学活性。优思明可产生高效的避孕作用,具有极好... 新型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商品名:优思明)每片含0.03 mg炔雌醇和3 mg屈螺酮。其中屈螺酮是甾体类17α-螺内酯衍生物,具有强效的孕激素样活性、抗盐皮质激素和抗雄激素的药理学活性。优思明可产生高效的避孕作用,具有极好的周期控制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此外还有改善高雄激素血症症状和缓解水钠潴留症状等额外益处,尤其在控制体质量和改善经前期综合征症状方面效果突出。作为一种新型复方口服避孕药,优思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药 口服 孕激素类 雄激素增多症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不同类型药物预防复发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滑玮 邹伟 +2 位作者 刘朵朵 高燕 陈必良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5期672-674,共3页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不同类型药物预防息肉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宫腔镜下切除息肉,并于术后使用不同类型药物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短效...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不同类型药物预防息肉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宫腔镜下切除息肉,并于术后使用不同类型药物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短效避孕药治疗组,B组为孕激素治疗组,C组为孕三烯酮治疗组,D组为无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药物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别于术后6、12、24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不同药物在预防复发方面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药物治疗后各组患者的月经模式均有所改善,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增加。术后6个月,治疗组之间的息肉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术后12、24个月,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在不同的随访时间,治疗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个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宫腔镜下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后,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可显著控制息肉复发,短效避孕药和孕三烯酮的疗效优于孕激素,其中短效避孕药的接受性和依从性优于孕三烯酮,而孕三烯酮对远期复发的预防效果优于其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外科学 子宫内膜肿瘤 外科学 宫腔镜 避孕药 口服 治疗应用 孕三烯酮 治疗应用 孕激素类 治疗应用 复发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口服避孕药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40例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干预组患者手术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40例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干预组患者手术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治疗。观察2组术后3、6个月时血红蛋白(Hb)、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并比较月经改善和EP复发情况。结果2组术后3、6个月时的血清Hb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月经恢复正常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且观察组EP复发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4.17%(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能提高患者血清Hb水平,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对改善月经和预防EP复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避孕药 复发 月经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Drospirenone-with Cyproterone Acetate-Containing Oral Contraceptives,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被引量:13
12
作者 Qiu-Yi Wang Yong Song +3 位作者 Wei Huang Li Xiao Qiu-Shi Wang Gui-Mei Fe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83-890,共8页
Background:While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 (COCs) are commonly used to trea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comparative data regarding metabolic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gestogens on this patient population a... Background:While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 (COCs) are commonly used to trea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comparative data regarding metabolic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gestogens on this patient population are missing.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drospirenone (DRP)-containing COCs with cyproterone acetate (CPA)-containing COCs,combined with metformin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in women with PCO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Methods:Ninety-nine women with PCOS and a metabolic disorder between January 2011 and January 2013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Participa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such as DRP-containing COCs,and CPA-containing COCs.Participants took COCs cyclically for 6 months,combined with metformin administration (1.5 g/d)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diet and exercise).Clinical measures and biochemical and hormone profiles were compared.Comparisons for continuous variables were evaluated with paired and unpaired Student&#39;s t-tests.The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was used when the data were not normally distributed.Analysis of covariance was used to control for age,body mass index (BMI),and baseline data of each analyzed parameter when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 total of 68 patients have completed the study.The combination regimen of COCs,metformin,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in these patient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MI,acne,and hirsutism scores when compared to baseline levels in both groups (P 〈 0.05).Blood pressure (B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CPA group when compared to baseline (75.14 ± 6.77 mmHg vs.80.70 ± 5.60 mmHg,P 〈 0.01),and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only the change in systolic B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4.00 [-6.00,13.00] mmHg vs.-3.50 [-13.00,9.00] mmHg,P =0.009).Fasting glucose,fasting insulin,and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DRP group (5.40 ± 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roterone Acetate DROSPIRENONE Metabolic Disorder Oral contraceptives Combine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原文传递
中国妇女低剂量口服避孕药使用者中脑卒中发病情况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瑛 高尔生 +11 位作者 刘云嵘 罗琳 王心如 王海燕 吴玉璘 周利锋 孙志明 张立英 吴世仲 Jason Shia Maurizio Macaluso Brian McCarthy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国产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 (COC)与脑卒中发病危险性的关系 ,以期降低COC的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6月在江苏太仓市和如东县 2 5个乡镇随访比较 44 40 8名...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国产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 (COC)与脑卒中发病危险性的关系 ,以期降低COC的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6月在江苏太仓市和如东县 2 5个乡镇随访比较 44 40 8名使用甾体激素避孕药 (HC)和 75 2 30名使用IUD妇女的脑卒中发病率。结果  (1)HC队列出血型脑卒中的调整后发病率为 34 74/ 10万 ,是IUD队列的 2 72倍 (P <0 0 1) ;HC队列 45岁以下妇女出血型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IUD队列 ;停用HC 10年以上者出血型脑卒中发病危险度为 2 17(1 16 ,4 0 6 ) ,仍显著高于IUD使用者。 (2 )国产低剂量COC当前使用者中出血型脑卒中发病危险性为非使用者 3 6 0倍 (1 73,7 5 3) ,停用 5年以内发病危险度达 3 0 9(1 2 6 ,7 5 7) ,但停用 5年以后发病危险度明显下降。 (3)在国产COC当前使用者中未发现梗塞型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现象。 (4 )在国产低剂量COC使用者中 ,高血压可能是出血型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使用国产低剂量COC的妇女出血型脑卒中发病危险性明显升高 ,其对出血型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可持续到停用以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妇女 低剂量口服避孕药 脑卒中 发病情况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开展避孕药具社会营销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宝凤 薛晓华 茅中飞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13,共4页
依据社会营销的概念和基本理论,阐述了避孕药具社会营销的机制及其优越性,讨论了当前我国避孕药具提供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中国开展避孕药具社会营销的必要性。
关键词 避孕药具 社会营销 营销
下载PDF
中国三城市已婚流动人口避孕方法使用构成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颖 李玉艳 +2 位作者 赵洪鑫 赵瑞 武俊青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6-188,202,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成都三城市已婚流动人口现用避孕方法的构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上海、成都三个中心对符合对象的流动人口进行结构式问卷调...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成都三城市已婚流动人口现用避孕方法的构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上海、成都三个中心对符合对象的流动人口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6 304名流动人口,已婚有性生活的3 938名对象中,最主要使用的避孕方法依次为宫内节育器(51.24%)、安全套(25.16%)、绝育术(17.47%)、口服避孕药(3.63%)及其他(2.4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来自成都、学历高、非农业户口及未生育的已婚流动人口更倾向于使用宫内节育器、安全套等避孕措施。结论:宫内节育器、安全套等可逆性避孕措施的使用比例比较高,应加强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包括安全套的使用、口服避孕药及紧急避孕药的获取与使用等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偶 居住流动性 避孕套 避孕药 口服 宫内避孕器
下载PDF
口服避孕药与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于慧 周海慧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30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后口服避孕药和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对预防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患者174例,由患者知情并选择术后处理方式.51例在术后1个月开始服用避孕药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后口服避孕药和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对预防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患者174例,由患者知情并选择术后处理方式.51例在术后1个月开始服用避孕药12个月(避孕药组),60例在术后1个月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曼月乐组),63例不进行任何预防复发处理(对照组).术后随访3,6,12个月,并比较三组复发率、月经量、血红蛋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避孕药组复发率为3.9%(2/51),曼月乐组为3.3%(2/60),对照组为19.0%(12/63),对照组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明显高于避孕药组和曼月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6,12个月月经量少的构成比明显低于避孕药组和曼月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的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避孕药组和曼月乐组[(124.55 ±9.33) g/L比(133.71±11.03),(135.89±6.88)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曼月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11/60),明显少于避孕药组的35.3%(1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术后可以用口服避孕药或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来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曼月乐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药 口服 宫腔镜检查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内膜息肉
原文传递
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丁珺 吴青 +3 位作者 叶惠琴 姚雪萍 吕立清 程贤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3408-3412,共5页
背景流产后关爱(PAC)服务促进意外妊娠女性人工流产术后(简称术后)高效避孕措施的选择,但随访发现部分患者后期会弃用原有的高效避孕措施。目的了解意外妊娠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状况,探究弃用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 背景流产后关爱(PAC)服务促进意外妊娠女性人工流产术后(简称术后)高效避孕措施的选择,但随访发现部分患者后期会弃用原有的高效避孕措施。目的了解意外妊娠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状况,探究弃用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因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且术后选择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或长效可逆避孕方法(LARC)两种高效避孕措施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PAC宣教服务。分别于术后月经来潮后第1、3、6、9、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形式包括返诊、电话、微信等。收集意外妊娠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情况及原因、弃用后的避孕措施、意外妊娠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意外妊娠术后弃用高效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46例意外妊娠女性术后接受PAC服务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并完成随访,其中选择COC 259例(74.9%),LARC 87例(25.1%)。意外妊娠术后月经来潮后第1、3、6、9、12个月COC弃用率为14.3%~83.4%、LARC弃用率为0~19.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OC弃用率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P<0.05)。弃用COC后,80.3%(208/259)的女性更换为非高效避孕措施,3.1%(8/259)的女性更换为LARC。弃用LARC后,11.5%(10/87)的女性更换为非高效避孕措施,8.0%(7/87)的女性更换为COC。术后月经来潮后第12个月,COC弃用率及更换非高效避孕措施率均高于LARC弃用率及更换非高效避孕措施率(P<0.05)。术后COC弃用的主要原因是难以坚持每天定时服药、药物不良反应及担心影响日后生育;LARC弃用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放置后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其次也有女性担心影响日后生育而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史〔OR=0.492,95%CI(0.304,0.712)〕、重复流产〔OR=0.591,95%CI(0.315,0.893)〕及避孕态度〔OR=0.543,95%CI(0.246,0.912)〕是意外妊娠术后弃用原有高效避孕措施的保护因素,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妊娠 意外 避孕药 口服 合成 避孕器械 女性 避孕效果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中国妇女避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彩燕 狄文 +15 位作者 廖秦平 沈浣 韩字妍 唐良萏 熊正爱 李豫峰 张淑兰 董白桦 辛晓燕 任慕兰 李小毛 徐友娣 马志松 谢梅青 吴鸿裕 黄紫蓉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目的 评估屈螺酮炔雌醇片(其他名称:优思悦,简称:YAZ)24 +4给药模式用于中国健康育龄期妇女的避孕效果、出血模式、月经周期控制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单组临床试验,2008年12月至2011年1月共675例18 ~45岁要求避... 目的 评估屈螺酮炔雌醇片(其他名称:优思悦,简称:YAZ)24 +4给药模式用于中国健康育龄期妇女的避孕效果、出血模式、月经周期控制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单组临床试验,2008年12月至2011年1月共675例18 ~45岁要求避孕的健康妇女服用YAZ 13个周期,在服药第1、4、7、10周期及第13周期后进行随访.观察意外妊娠数、周期控制、出血模式及安全性,以Pearl指数(PI)评价避孕的有效性;同时在服药前和服药第13周期后完成评估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满意度的评价问卷.结果 YAZ 24+4给药模式用于中国健康育龄期妇女的PI为0.7/百妇女年,校正后PI为0.6/百妇女年.出血模式按WHO推荐的90 d为1个参考期评估,出血/点滴出血平均天数随服药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从第1参考期的(26.3±12.4)d下降至第4参考期的(15.4±5.5)d;发生经间期出血的受试者比例从第1周期的14.5% (90/621)下降至第12周期的2.3%(13/558).周期控制良好,从服药第2周期至第12周期,撤退性出血的发生率为94.2%(582/618)至96.4% (538/558),≥94.0%的撤退性出血为正常出血、少量出血和点滴出血,撤退性出血的平均持续时间从第2周期(5.9±3.2)d至第12周期(5.0±1.6)d.发生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89例,主要为恶心、乳房触痛、头晕、阴道出血.>94.8%的受试者服用YAZ后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无影响或有改善,85.6% (542/633)的受试者表示对YAZ非常满意或满意.结论 YAZ有良好的避孕效果,出血模式接近于正常周期,周期控制良好,对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利,受试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 避孕药 口服 复合 炔雌醇 用户满意 多中心研究 屈螺酮 Pearl指数
原文传递
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经前期情绪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付艺 宓为峰 +7 位作者 李玲芝 张鸿燕 王嘉 程文俊 孙丽洲 李凌江 谢世平 张晋碚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6-509,共4页
目的:评价屈螺酮炔雌醇片(其他名称:优思悦,简称:YAZ)治疗经前期情绪障碍(PMD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为期3个周期(每个周期28 d)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全国共有17个中心参与本研究,首例入组时... 目的:评价屈螺酮炔雌醇片(其他名称:优思悦,简称:YAZ)治疗经前期情绪障碍(PMD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为期3个周期(每个周期28 d)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全国共有17个中心参与本研究,首例入组时间为2009年1月13日,末位受试者末次访视时间为2011年1月7日。按1:1的比例将187例PMDD患者随机纳入YAZ组(93例)或安慰剂组(94例)。主要疗效指标为问题严重程度每天记录量表(DRSP)前21项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YAZ组、安慰剂组患者治疗前后DRSP量表前21项评分的差值中位数分别为-28.7分(范围是-82.5-2.3分)、-23.7分(范围是-86.0-11.8分),YAZ组优于安慰剂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的治疗期间,未出现死亡或严重的不良事件;YAZ的主要不良事件为月经间期出血(13%,12/93)、月经过多(9%,8/93)、恶心(5%,5/93)、皮疹(4%,4/93)。结论 YAZ对PMDD患者的症状有改善作用,有效性略高于安慰剂;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药 口服 炔雌醇 治疗结果 经前期情绪障碍 雄甾烯类 屈螺酮
原文传递
补肾中药联合避孕药预治疗肾虚型卵巢低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连方 李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5-1438,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联合避孕药预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肾虚型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行IVF-ET的PO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3组患者均采用短方...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联合避孕药预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肾虚型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行IVF-ET的PO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3组患者均采用短方案进行IVF-ET治疗。联合治疗组自IVFET超排卵周期的上1个月经周期行补肾中药联合COC预治疗,COC治疗组于同一时期COC治疗,对照组口服等剂量安慰剂。观察3组治疗前后肾虚证候改善情况及予短方案后3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激素(E2)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Gn用量及使用天数减少,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及可利用胚胎率增高(P<0.05,P<0.01);肾虚证候积分降低(P<0.01),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肾虚症状改善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COC治疗组获卵数增高(P<0.01);与COC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Gn用量及使用天数减少,HCG日E2水平增高,获卵数及受精率较高,肾虚证候积分降低(P<0.01)。结论补肾中药联合口服避孕药预治疗可增加IVF-ET中肾虚型POR患者的获卵数,增加HCG日E2水平,减少Gn用量及天数,提高受精率及可利用胚胎率,改善肾虚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避孕药 卵巢低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