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ime Step Size and Turbulence Model on the Open Water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s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展智 熊鹰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193-204,共12页
A growing interest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s (CRPs) due to their high propulsive efficiency, torque balance, low fuel consumption, low cavitations, low noise performance and low hull vibrati... A growing interest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s (CRPs) due to their high propulsive efficiency, torque balance, low fuel consumption, low cavitations, low noise performance and low hull vib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screw system,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the open wate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because forward and aft propelle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generate a more complicated flow field around the CRPs system. The current work focuses on the open wate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s by RANS and sliding mesh metho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computational time step size and turbulence model. The validation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on two sets of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s developed by David W Taylor Naval Ship R & D center.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shows that RANS with sliding mesh method and SST k-ω turbulence model has a good precision in the open wate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s, and small time step size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accuracy for CRPs with the same blade number of forward and aft propellers, while a relatively large time step size is a better choice for CRPs with different blade nu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 open water performance RANS time step size turbulence model
下载PDF
对转螺旋桨敞水性能数值预报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展智 熊鹰 齐万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7-80,88,共5页
建立了对转螺旋桨敞水性能数值预报模型,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ANS)方法结合SSTk-ω湍流模型研究了美国泰勒水池的2组对转螺旋桨的敞水性能,通过滑移网格处理前后桨之间的相对运动,分析了前、后桨非定常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的变化... 建立了对转螺旋桨敞水性能数值预报模型,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ANS)方法结合SSTk-ω湍流模型研究了美国泰勒水池的2组对转螺旋桨的敞水性能,通过滑移网格处理前后桨之间的相对运动,分析了前、后桨非定常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与试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RANS方法结合SSTk-ω湍流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报对转螺旋桨的敞水性能;对于前后桨叶数相等的对转螺旋桨,采取小的时间步长能够提高数值预报精度,而对于前后桨叶数不等的对转螺旋桨,可以适当地加大时间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敞水性能 数值计算 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法 滑移网格
原文传递
对转桨定常面元法水动力性能预估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小龙 唐登海 侯樱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共8页
提供了一个计算对转桨的基于速度势的定常面元法,前桨和后桨之间的相互干扰是通过二者的诱导速度场周向平均化后迭代实施的。采用了一个简化的螺旋桨尾涡模型,来模拟前桨和后桨尾涡片的扭曲变形。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 提供了一个计算对转桨的基于速度势的定常面元法,前桨和后桨之间的相互干扰是通过二者的诱导速度场周向平均化后迭代实施的。采用了一个简化的螺旋桨尾涡模型,来模拟前桨和后桨尾涡片的扭曲变形。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对转桨定常水动力性能的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对转桨 定常面元法 尾涡模型
下载PDF
对转螺旋桨升力面设计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辛公正 丁恩宝 唐登海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6,共7页
本文针对对转螺旋桨这类组合式推进器的设计问题,采用了升力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前后桨的相互迭代求出彼此间的诱导速度,以此来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此方法作了一对对转螺旋桨的设计,同时应用面元法进行了水... 本文针对对转螺旋桨这类组合式推进器的设计问题,采用了升力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前后桨的相互迭代求出彼此间的诱导速度,以此来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此方法作了一对对转螺旋桨的设计,同时应用面元法进行了水动力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升力面方法 面元法 诱导速度
下载PDF
片空化状态下对转螺旋桨噪声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顺杰 王易川 +1 位作者 戴卫国 李斌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8-785,共8页
为了研究对转螺旋桨空化噪声特性,利用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及RNG k-ε湍流模型,并采用动网格模型对对转螺旋桨进行空化数值分析。首先,对DTMB4381螺旋桨进行空化敞水性能计算,所得空泡形态与公开发表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然... 为了研究对转螺旋桨空化噪声特性,利用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及RNG k-ε湍流模型,并采用动网格模型对对转螺旋桨进行空化数值分析。首先,对DTMB4381螺旋桨进行空化敞水性能计算,所得空泡形态与公开发表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然后对对转螺旋桨空化噪声进行计算及分析,求解了不同监测点处的声压和声压功率谱密度。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噪声功率谱中存在着与前、后桨叶频相关的线谱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空化 对转螺旋桨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对转桨综合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侯立勋 王超 黄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为了设计出高效节能的对转桨,采用螺旋桨的旋涡理论分别对前桨和后桨进行设计,前桨和后桨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诱导速度来考虑,并用面元法分别进行水动力性能预报.通过实例设计分析发现:在设计进速条件下,该方法设计的对转桨与设计的单桨... 为了设计出高效节能的对转桨,采用螺旋桨的旋涡理论分别对前桨和后桨进行设计,前桨和后桨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诱导速度来考虑,并用面元法分别进行水动力性能预报.通过实例设计分析发现:在设计进速条件下,该方法设计的对转桨与设计的单桨相比效率可提高10.24%;在一定进速范围内,进速系数越大对转桨节能效果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桨 旋涡理论 面元法 诱导速度 设计 节能
原文传递
基于速度势迭代的面元法预报对转桨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苏玉民 冯君 +1 位作者 刘业宝 曹建 《船舶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采用基于诱导速度势迭代的面元法预报对转桨的定常水动力性能,在计算中,前桨和后桨的相互干扰通过影响系数实现;前桨尾涡面距后桨表面太近时的异变影响系数通过Lagrange插值求出。同时采用基于诱导速度迭代的面元法预报对转桨水动力性能... 采用基于诱导速度势迭代的面元法预报对转桨的定常水动力性能,在计算中,前桨和后桨的相互干扰通过影响系数实现;前桨尾涡面距后桨表面太近时的异变影响系数通过Lagrange插值求出。同时采用基于诱导速度迭代的面元法预报对转桨水动力性能,并与基于诱导速度势法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诱导速度势迭代的方法计算的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与基于诱导速度迭代的方法相比,计算结果精确,且可以节省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速度势 面元法 对转桨 定常水动力性能 影响系数 诱导速度
原文传递
对转螺旋桨设计参数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潘光 肖志勇 +1 位作者 黄明明 胡海豹 《鱼雷技术》 2010年第1期6-8,共3页
螺旋桨设计的目的是在给定条件下,求出最佳推进效率ηD,从而使航行器在最小推进功率情况下,达到设计航速。通过优化对转螺旋桨参数,使对转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噪声性能和空泡性能等有较大的改善。本文把对转螺旋桨的参数优化问题归结为3... 螺旋桨设计的目的是在给定条件下,求出最佳推进效率ηD,从而使航行器在最小推进功率情况下,达到设计航速。通过优化对转螺旋桨参数,使对转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噪声性能和空泡性能等有较大的改善。本文把对转螺旋桨的参数优化问题归结为3个参数(进速系数J,盘面比Ae/Ao,螺距比P/D)的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运用复合形法进行优化,可以获得较好的对转螺旋桨参数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推进效率 参数优化 复合形法
下载PDF
轴流状态对转螺旋桨气动性能高效预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原昕 招启军 赵国庆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1,共11页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共轴对转螺旋桨轴流状态的高效气动性能预测方法。为消除大入流角状态下小角度假设引入的误差,应用了精确的气动力分解模型与Prandtl桨尖损失函数;根据对转系统的桨尖涡演化规律,发展了轴流状态的尾迹叠加模型,构建了...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共轴对转螺旋桨轴流状态的高效气动性能预测方法。为消除大入流角状态下小角度假设引入的误差,应用了精确的气动力分解模型与Prandtl桨尖损失函数;根据对转系统的桨尖涡演化规律,发展了轴流状态的尾迹叠加模型,构建了考虑前后桨之间轴向相互气动干扰和前桨对后桨的周向诱导的干扰模式;进而建立起了基于入流角求解的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气动性能预测方法。使用该方法计算了对转螺旋桨在不同前飞速度下气动性能随前进比的变化,结果表明非失速段的拉力和功率消耗的预测结果与试验值一致性良好,整体推进效率与试验值吻合。通过对孤立高速螺旋桨、共轴双旋翼以及对转螺旋桨气动性能的评估,表明与采用小角度假设、忽略双桨间的部分干扰并基于入流比求解的常规气动模型相比,该方法对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拉力、功率消耗和推进效率的预测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气动性能 动量—叶素理论(BEMT) 尾迹叠加 气动干扰
原文传递
对转螺旋桨用永磁盘式对转电机磁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饶志蒙 黄守道 +2 位作者 成双银 张恒 朱广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对转螺旋浆电力推进电机的成本高、定转子散热和输出转矩不平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单定子、双转子永磁盘式对转电机。介绍了该电机的基本结构、运行原理和电机磁路特点,对电机内部对转磁场的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 为了解决传统对转螺旋浆电力推进电机的成本高、定转子散热和输出转矩不平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单定子、双转子永磁盘式对转电机。介绍了该电机的基本结构、运行原理和电机磁路特点,对电机内部对转磁场的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引入等效磁路模型,同时给出了直角坐标系下,转子磁极表面的磁通密度公式,采用有限元法分析电机气隙磁场和平均半径处的气隙磁密。制造了一台盘式对转样机,并搭建试验平台测试了电机的三相感应电动势。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电机定子绕组端部长度的不对称,出现了三相感应电动势的不平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轴向磁场 永磁电机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考虑污染物排放的开式转子发动机总体性能建模及分析研究
11
作者 张紫煜 张晓博 +1 位作者 周莉 王占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2,共12页
开式转子发动机兼具涡桨发动机高推进效率和涡扇发动机高飞行速度的特点,是未来民用单通道客机理想动力装置之一。为了掌握开式转子发动机的性能变化规律,明确开式转子发动机相比于常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节油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优势,... 开式转子发动机兼具涡桨发动机高推进效率和涡扇发动机高飞行速度的特点,是未来民用单通道客机理想动力装置之一。为了掌握开式转子发动机的性能变化规律,明确开式转子发动机相比于常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节油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优势,本文基于螺旋桨相似理论和动量理论,建立了考虑前后排桨扇相互影响的对转桨扇模型;与双轴燃气发生器进行匹配,建立了三轴齿轮传动开式转子发动机模型;同时建立了发动机污染物排放计算模型;对同技术水平的开式转子发动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对转桨扇模型与实验结果误差较小,最大误差不超过3%。飞行马赫数增大,桨扇功率系数增大,推力系数减小,耗油率增大;飞行高度增加,桨扇功率系数和推力系数均增大,耗油率呈减小的趋势。相比于同技术水平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开式转子发动机在典型工况下的耗油率降低9%以上。在飞机起飞着陆循环内,开式转子发动机的UHC,CO和NOx三种污染物排放指数相比于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降低10%以上,表明开式转子发动机可有效降低航空污染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转子发动机 对转桨扇 发动机建模 污染物排放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对转桨适伴流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立勋 汪春辉 胡安康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实现节能的目标,提出了一种高效对转桨适伴流设计方法。首先,通过船模试验获取某集装箱船船后桨盘面处的标称伴流,对应的实船伴流则通过ITTC提供的经验公式换算获得。采用螺旋桨环流理论分别对前桨和后桨进行实桨适伴流设计,前后桨... 为了实现节能的目标,提出了一种高效对转桨适伴流设计方法。首先,通过船模试验获取某集装箱船船后桨盘面处的标称伴流,对应的实船伴流则通过ITTC提供的经验公式换算获得。采用螺旋桨环流理论分别对前桨和后桨进行实桨适伴流设计,前后桨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诱导速度来考虑,且诱导速度作为伴流的一部分,采用面元法进行非定常水动力性能预报。通过实例设计分析可知:在设计进速条件下,该方法设计的对转桨同设计的单桨相比效率可提高1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桨 旋涡理论 面元法 诱导速度 设计
下载PDF
基于CFD的对转桨无空泡噪声的仿真预报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知音 王超 白雪夫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建立有效的预报对转桨无空泡噪声特性的方法,基于CFD方法对CRP-7对转桨进行数值仿真。使用FLUENT 14.0计算均匀来流下的瞬态水动力性能,利用FLUENT 14.0中的声学仿真模块进行无空泡线谱噪声的数值模拟分析,将数值计算得到的声压频谱... 为建立有效的预报对转桨无空泡噪声特性的方法,基于CFD方法对CRP-7对转桨进行数值仿真。使用FLUENT 14.0计算均匀来流下的瞬态水动力性能,利用FLUENT 14.0中的声学仿真模块进行无空泡线谱噪声的数值模拟分析,将数值计算得到的声压频谱曲线同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再模拟并分析噪声指向性。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表明,所构建的计算方法可靠。对转桨无空泡线谱噪声呈周期性脉动的规律及近桨处声指向性为与单桨不同的类"8"字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桨 CFD 水动力性能 噪声特性
下载PDF
大型船舶混合吊舱对转桨与船体相互干扰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立 冯君 +3 位作者 孙文愈 魏锦芳 胡江平 刘杨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8,共10页
对一艘75 kDWT油船的裸船体阻力在采用常规桨和混合吊舱对转桨这两种情况下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CFD评估,从船-桨-舵受力、自航因子以及船后尾流场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转桨与船体相互干扰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设计航速工况下,采用混合吊... 对一艘75 kDWT油船的裸船体阻力在采用常规桨和混合吊舱对转桨这两种情况下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CFD评估,从船-桨-舵受力、自航因子以及船后尾流场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转桨与船体相互干扰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设计航速工况下,采用混合吊舱对转桨推进方式较单桨推进方式时的船后螺旋桨收到功率下降16%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对转桨的扭矩较单桨低,且对转桨推进方式下的船身效率和螺旋桨敞水效率较单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桨 船桨相互干扰
下载PDF
湍流模型在对转桨梢涡模拟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英铸 毛翼轩 +2 位作者 苏金波 王晴 胡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50-1756,共7页
为了研究对转桨梢涡的演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对转桨梢涡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湍流模型(雷诺平均数值模拟(RANS)、分离涡模拟(LES)、大涡模拟(DES))对对转桨梢涡数值模拟的影响。采用重叠网格实现对转桨反向旋转的运动指定,并针对不... 为了研究对转桨梢涡的演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对转桨梢涡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湍流模型(雷诺平均数值模拟(RANS)、分离涡模拟(LES)、大涡模拟(DES))对对转桨梢涡数值模拟的影响。采用重叠网格实现对转桨反向旋转的运动指定,并针对不同的湍流模型完成相应的边界层网格处理。分别采用上述3种模型对对转桨的敞水水动力性能进行预报。在完成对转桨敞水水动力特性计算的湍流模型验证后,对转桨梢涡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上述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RANS模型的计算误差最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网格精度和时间精度下,RANS和DES湍流模型对流场的复杂涡结构的计算结果较差,对对转桨梢涡细节计算精度均较低。采用LES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完整的显示了对转桨梢涡结构,能够满足对转桨梢涡及尾流场非定常流动的精细研究和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对转桨 梢涡 湍流模型 重叠网格 敞水 大涡模拟 非定常
下载PDF
对转桨整体定常面元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睿 熊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6-830,共5页
从对转桨(Contra-Rotating Propeller,CRP)几何特点和面元法基本求解公式出发,提出了一种将对转桨的前、后桨作为整体求解的定常面元法.运用此整体面元法计算了美国泰勒水池2组对转桨的敞水性能,同时与试验结果和迭代面元法计算结果进... 从对转桨(Contra-Rotating Propeller,CRP)几何特点和面元法基本求解公式出发,提出了一种将对转桨的前、后桨作为整体求解的定常面元法.运用此整体面元法计算了美国泰勒水池2组对转桨的敞水性能,同时与试验结果和迭代面元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整体定常面元法的计算精度与迭代面元法的计算精度相当,但整体面元法的计算时间约为迭代面元法计算时间的1/2,且整体定常面元法避免了前、后桨迭代的步骤,为对转桨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式CRP推进系统的设计分析提供了高效的数值手段,且分析了整体定常面元法的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桨 整体定常面元法 迭代面元法
下载PDF
水下航行器大侧斜对转桨设计方法改进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涛 宋保维 杨晨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509,516,共6页
研究基于升力线和升力面理论的对转桨设计方法,对升力面设计的核心部分——螺距和拱弧面的迭代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较为高效、准确的大侧斜对转桨设计程序.设计算例及其数值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设计计算方法不仅提高了计算效... 研究基于升力线和升力面理论的对转桨设计方法,对升力面设计的核心部分——螺距和拱弧面的迭代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较为高效、准确的大侧斜对转桨设计程序.设计算例及其数值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设计计算方法不仅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能够有效保证设计结果的光顺性;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可应用于大侧斜对转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对转桨 涡格法 螺旋桨设计
下载PDF
基于UG OPEN/API的鱼雷对转螺旋桨参数化建模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惠江 李楠 《鱼雷技术》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对转螺旋桨的优化设计是鱼雷外形优化设计中很重要的部分。该文在现有UG二次开发语言UG OPEN/AP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转螺旋桨参数化3D建模方法,建立了鱼雷对转螺旋桨的参数化模型,利用该方法能够简化对转螺旋桨优化设计的分析流程,... 对转螺旋桨的优化设计是鱼雷外形优化设计中很重要的部分。该文在现有UG二次开发语言UG OPEN/AP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转螺旋桨参数化3D建模方法,建立了鱼雷对转螺旋桨的参数化模型,利用该方法能够简化对转螺旋桨优化设计的分析流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对转螺旋桨 UG OPEN/API 参数化3D建摸
下载PDF
对转桨水动力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健 郭婷婷 郭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9,共9页
为了研究对转桨的工作机理,采用CFD方法探讨了前桨和后桨之间的水动力干扰问题。计算过程中,利用komega SST模型分析了对转桨诱导的湍流流动。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减少计算时间,计算域用全结构化网格进行划分。整体计算域被划分为... 为了研究对转桨的工作机理,采用CFD方法探讨了前桨和后桨之间的水动力干扰问题。计算过程中,利用komega SST模型分析了对转桨诱导的湍流流动。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减少计算时间,计算域用全结构化网格进行划分。整体计算域被划分为大域、包含前桨的小域和包含后桨的小域3块。小域中用多重参考系坐标系方法模拟螺旋桨的旋转,采取交界面技术实现小域和大域之间的速度、湍流动能和耗散动能等数据传递。利用试验数据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校核,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转桨推力和转矩的脉动特性,并研究了前桨和后桨之间的水动力干扰问题,探讨了对转桨的节能机理。结果表明,旋向相反的前桨和后桨能够抑制流体的周向旋转速度,减小能量损失并达到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水动力性能 CFD 诱导速度
原文传递
大侧斜对转桨水动力及线谱噪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文辉 郭敏 李兵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41-145,共5页
对转螺旋桨的噪声是水下航行器的强噪声源之一,低噪声螺旋桨设计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螺旋桨叶片数和采用叶片侧斜等方式实现,而对其流体动力及线谱噪声特性进行分析是判定设计优劣的一项重要依据。对于水动力特性计算,基于不可压缩流体雷... 对转螺旋桨的噪声是水下航行器的强噪声源之一,低噪声螺旋桨设计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螺旋桨叶片数和采用叶片侧斜等方式实现,而对其流体动力及线谱噪声特性进行分析是判定设计优劣的一项重要依据。对于水动力特性计算,基于不可压缩流体雷诺时均方程和RSM湍流模型,多旋转区域耦合问题采用滑移网格进行处理,仿真计算得到普通对转桨和大侧斜对转桨的推力、扭矩、航速及效率等相关参数信息。对于线谱噪声特性,采用时域耦合方法进行求解,声场计算模型基于广义K-WH方程,计算得到了两型螺旋桨的线谱噪声特性。通过对比分析,大侧斜对转桨的水动力特性及线谱噪声特性优于普通对转桨,达到低噪声螺旋桨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侧斜 对转桨 水动力 线谱噪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