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边缘轮廓自适应阈值的角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27
1
作者 赵亚利 章为川 李云红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2-1514,共13页
目的基于边缘轮廓的角点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虽然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它对边缘轮廓的局部变化敏感,并且只是给予一个经验门限去提取角点,为此提出一种对局部变化和噪声稳健的基于图像边缘轮廓自适应阈值的角点检测算法。方法该算法利用各... 目的基于边缘轮廓的角点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虽然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它对边缘轮廓的局部变化敏感,并且只是给予一个经验门限去提取角点,为此提出一种对局部变化和噪声稳健的基于图像边缘轮廓自适应阈值的角点检测算法。方法该算法利用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滤波器对不同边缘和角点模型进行表征,提取表征边缘和角点的灰度及几何变化的不变属性,并通过正则化计算得到区别边缘和角点的自适应阈值。该算法首先利用Canny边缘检测器检测输入图像的边缘映射并从边缘映射中提取出边缘轮廓;然后利用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滤波器对所提取出的边缘曲线进行滤波平滑,计算出每一像素点的响应并与自适应阈值作比较,把响应大于阈值的点作为候选角点;最后,对候选角点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得到最终角点集。结果提出的算法分别与Harris算法,He&Yung算法,以及ANDDs算法在仿射变换和高斯噪声的实验环境下进行比较,其性能指标为平均重复率与定位误差;并且对每个角点检测算法在无噪声和有噪声的情况下进行了角点匹配比较。4种算法的两个指标的平均排名为Harris 3.375,He&Yung 2.625,ANDDs 2.625,本文算法1.375。本文算法在仿射变换以及高斯噪声的情况下有着良好的平均重复率和定位误差,优于其他3种算法。匹配实验中的错误点以及丢失点也少于其他3种算法。结论图像的特征检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许多视觉系统中,检测特征往往作为复杂计算的第1步。因此,这一步的可靠性会极大地影响着视觉系统整体的结果。而角点作为图像的重要特征,对其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算法不同于传统的基于边缘的角点检测器仅利用边缘轮廓的信息,还利用到图像边缘像素的灰度信息。而且,本文算法还采用一个自适应全局阈值,避免了角点的误判。正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检测 边缘轮廓 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滤波器 自适应阈值
原文传递
Log-Gabor梯度方向下的角点检测 被引量:8
2
作者 高华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7-806,共10页
目的角点是图像的基本特征,在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系统中,经常作为复杂计算的第1步,例如,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因此,角点检测器的检测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提出了一个既利用到图像边缘轮廓信息又利用到图像灰度信息的基于Log-Ga... 目的角点是图像的基本特征,在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系统中,经常作为复杂计算的第1步,例如,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因此,角点检测器的检测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提出了一个既利用到图像边缘轮廓信息又利用到图像灰度信息的基于Log-Gabor梯度方向一致性的角点检测算法,以提高角点检测器的检测性能。方法根据角点的定义可知,角点在各个方向的灰度变化都很大,并且每个角点的梯度方向与相邻像素的梯度方向都具有很大差别。然而,相邻边缘像素点的梯度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垂直于边缘脊的方向。因此,本文利用角点与边缘像素的这一特性,构建了一个新的角点测度。该算法首先利用边缘检测器检测并提取图像的边缘映射;然后利用Log-Gabor虚部滤波器提取边缘像素周围的灰度变化信息,找到边缘像素点的梯度方向,利用梯度方向计算新的角点测度;最后对角点测度进行阈值化处理,得到最终的角点检测结果。结果提出的算法分别与CPDA(chord-to-point distance accumulation)算法,He&Yung算法,以及Harris算法在标准轮廓图像和仿射变换下进行性能比较。平均重复率与定位误差分别作为评价角点检测器检测稳定性以及定位性能的指标。从平面曲线上的仿真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本文提出的角点检测算法能够较好地检测到真实角点,避免对角点的漏检与误检。旋转变换、非统一尺度变换以及高斯噪声下的平均重复率和定位误差结果的平均排名CPDA为2.00,Harris为3.33,He&Yung为2.83,本文算法为1.67。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综合性能最优。本文算法优于其他3种角点检测算法,包括检测稳定性能和定位性能。结论基于边缘的角点检测算法大多只依赖于图像的边缘轮廓信息,没有考虑到图像的灰度变化,而基于灰度的角点检测算法大多只考虑到图像的灰度信息。本文算法既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检测 角点检测 边缘轮廓 LOG-GABOR滤波器 梯度方向一致性
原文传递
动态场景下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邵文坤 黄爱民 韦庆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5期181-184,共4页
复杂背景下实时目标的跟踪与识别属于自动目标识别(ATR)研究领域,包括对目标的分割、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等几个方面。由于现在的目标跟踪方法都是面向特定应用环境的,所以不存在一个算法能通用所有的场景。探索并明确算法的特点和应用环... 复杂背景下实时目标的跟踪与识别属于自动目标识别(ATR)研究领域,包括对目标的分割、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等几个方面。由于现在的目标跟踪方法都是面向特定应用环境的,所以不存在一个算法能通用所有的场景。探索并明确算法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对于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根据具体适应场景分析各自的方法,缺乏对跟踪方法的系统性研究,该文简要介绍了动态场景下单个运动目标的几种典型跟踪方法,在算法内容、假设条件、先验知识、理论计算量、实现难点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难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相关匹配 光流 帧差法 轮廓跟踪
下载PDF
心脏B超轮廓光流场的一种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心脏B超轮廓光流场的检测方法──边缘聚类中心匹配法,这是变形体光流场的一种检测方法。
关键词 变形体 轮廓光流场 B超图像 心脏
下载PDF
一种新的轮廓特征提取和检索算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君顶 李泉溪 毋小省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轮廓图像检索算法。首先,根据内角大小将轮廓像素划分为凸角点、凹角点及平滑点3种类型,并分别提取其距离直方图;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个新的轮廓空间特征描述符:相对位置分布及相关单元熵,分别描述角点间及平滑点间的相... 提出了一种新的轮廓图像检索算法。首先,根据内角大小将轮廓像素划分为凸角点、凹角点及平滑点3种类型,并分别提取其距离直方图;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个新的轮廓空间特征描述符:相对位置分布及相关单元熵,分别描述角点间及平滑点间的相互关系;最后,结合上述3种特征,给出了轮廓间的相似性度量准则。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检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轮廓的图像检索 距离直方图 相对位置分布 相关单元熵
原文传递
共同性斜视立体视觉的临床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范丽英 张芳 +1 位作者 候立杰 徐肃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46-54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检查方法检测斜视患者立体视锐度的一致性,以及不同类型斜视立体视损害的差异。方法:对4~25岁双眼视正常组76例及共同性斜视组89例(间歇性外斜39例,恒定性外斜22例,非调节性内斜28例),采用TNO及Randot立体图于40cm处检查... 目的:研究不同检查方法检测斜视患者立体视锐度的一致性,以及不同类型斜视立体视损害的差异。方法:对4~25岁双眼视正常组76例及共同性斜视组89例(间歇性外斜39例,恒定性外斜22例,非调节性内斜28例),采用TNO及Randot立体图于40cm处检查近距离立体视,采用Optec3500视觉检查仪检查远距离立体视,比较3种方法测定的立体视锐度的一致性及不同类型斜视的立体视差异。结果:随机点立体图(TNO)的立体视锐度高于非随机点立体图(Randot与Optec3500)的立体视锐度(P<0.01);恒定性外斜及内斜TNO近立体视丧失达90%以上,3种方法检查的立体视分布无显著性差异;间歇性外斜的远、近立体视均存在,但其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立体视的中心凹立体视比例明显降低。结论:立体视损害与斜视偏斜性质无关;随机点及图形立体图对斜视者的检查结果在中心凹立体视一致性好,在黄斑及周边立体视差异较大,故不能仅凭一种检查方法来判断斜视者是否存在立体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立体视锐度 随机点立体图 图形立体图
下载PDF
随机点立体图与图形立体图检测立体视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范丽英 张芳 +1 位作者 候立杰 徐肃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385-1386,共2页
目的:研究随机点立体图与图形立体图检测立体视锐度的一致性,评估偏差仅限于周边立体视或无立体视范围,还是包括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的整个立体视谱。方法:对4~25岁双眼视正常组76例及共同性斜视组89例,采用TNO及Randot立体图于40cm处... 目的:研究随机点立体图与图形立体图检测立体视锐度的一致性,评估偏差仅限于周边立体视或无立体视范围,还是包括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的整个立体视谱。方法:对4~25岁双眼视正常组76例及共同性斜视组89例,采用TNO及Randot立体图于40cm处检查近距离立体视,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立体视锐度的一致性。结果:双眼视正常组两种方法测得的立体视锐度分布无统计学差异;斜视组两种方法检测的立体视锐度分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9.27,P〈0.01),且差异存在于整个立体视谱。结论:随机点及图形立体图检查结果的不一致反应了两类方法的机制不同,图形立体图检查混杂了单眼信息导致的假阳性结果,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无立体视可能并非大脑皮质立体视觉真正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锐度 随机点立体图 图形立体图 一致性
下载PDF
高速公路裂缝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凌勇 汪国有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1年第3期18-25,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高速公路裂缝边缘快速检测算法。通过将对称指数滤波器(ISEF)算法与边过程算法有机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裂缝图象进行抑制强烈噪声和微分二值化运算,并利用追踪围线提取得到裂缝边缘。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稳定...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高速公路裂缝边缘快速检测算法。通过将对称指数滤波器(ISEF)算法与边过程算法有机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裂缝图象进行抑制强烈噪声和微分二值化运算,并利用追踪围线提取得到裂缝边缘。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稳定有效地提取图象中的连续裂缝边缘,并且运算复杂度是线性的,有利于高速实时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面维护 裂缝边缘检测算法
下载PDF
基于轮廓优化技术在乳腺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兵 沈君姝 +2 位作者 朱锡旭 武新虎 高淑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文中探讨乳腺癌放疗采用正向IMRT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152例乳腺癌患者行IMRT的计划设计... 目的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文中探讨乳腺癌放疗采用正向IMRT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152例乳腺癌患者行IMRT的计划设计方案,均采用基于轮廓优化技术,根据靶体积和危及器官预设不同射束的主野形状,手工补野,正向优化设计完成IMRT计划。结果剂量分布及剂量体积直方图满足临床要求,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lanning gross tumor vol-ume,PGTV)(38/45)的D95≥60 Gy,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45/45)的V95≥60 Gy,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125/152)的V95≥50 Gy,患侧肺(100/152)的D20≤20 Gy,健侧乳腺平均剂量5.2 Gy;子野数18~45,平均值32,中位数26;总跳数380.5~750.2,平均值480.8,中位数455.4;2007年12月之前的64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没有统计,之后的88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12.9~28.3 min,平均值17.2 min,中位数16.5 min。结论 IMRT技术给乳腺癌的放疗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理念,基于轮廓正向优化技术运用得当,可得到与逆向优化相当的剂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轮廓优化技术 正向计划
下载PDF
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人脸轮廓提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国锋 周明全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59-60,115,共3页
在传统的snake算法基础上,针对人脸轮廓提取这一课题,提出了一种初始化snake的方法,并对传统的snake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人脸轮廓,并在精确度和计算量方面大大优于边缘检测算子方法。
关键词 活动轮廓模型 SNAKE 人脸轮廓
下载PDF
A multiscale-contour-based interpolation framework for generating a time-varying quasi-dense point cloud sequence 被引量:1
11
作者 Chu-hua HUANG Dong-ming LU Chang-yu DIAO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6年第5期422-434,共13页
To speed up the reconstruction of 3D dynamic scenes in an ordinary hardware platform, we propose an efficient framework to reconstruct 3D dynamic objects using a multiscale-contour-based interpolation from multi-view ... To speed up the reconstruction of 3D dynamic scenes in an ordinary hardware platform, we propose an efficient framework to reconstruct 3D dynamic objects using a multiscale-contour-based interpolation from multi-view videos. Our framework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spatio-temporal-contour consistency. It exploits the property to interpolate single contours, two neighboring contours which belong to the same model, and two contours which belong to the same view at different times, corresponding to point-, contour-, and model-level interpolations, respectively. The framework formulates the interpolation of two models as point cloud transport rather than non-rigid surface deformation. Our framework speeds up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dynamic scene while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point-pairing which is used to perform the interpolation. We obtain a higher frame rate, spatio-temporal-coherence, and a quasi-dense point cloud sequence with color information. Experiments with real data we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efficiency of the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view video Free-viewpoint video Point-pair Multiscale-contour-based interpolation Spatio-temporal-contour Consistency Time-varying point cloud sequence
原文传递
CB形态学的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贤军 汤晓安 +1 位作者 张海英 陈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46,共3页
数学形态学是一种非线性滤波方法,应用数学形态学进行非线性图像处理已经发展成为图像处理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基于CB(Contour-Based)形态学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图像边缘,并保持边缘的平滑性... 数学形态学是一种非线性滤波方法,应用数学形态学进行非线性图像处理已经发展成为图像处理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基于CB(Contour-Based)形态学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图像边缘,并保持边缘的平滑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边缘检测算子相比较,该算法抗噪性能良好,计算量较小,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CB形态学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基于轮廓生成的海底图像修复及空洞填充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恒志 李晓明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3年第2期451-455,525,共6页
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图像进行修复,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都是在风景图、街景或者是人脸图像上进行修复的,这些图像有着明显的结构和颜色的区分。论文首次提出把深度学习图像修复的方法用于海底图像修复... 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图像进行修复,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都是在风景图、街景或者是人脸图像上进行修复的,这些图像有着明显的结构和颜色的区分。论文首次提出把深度学习图像修复的方法用于海底图像修复的研究。海底图像的对比度低,具有重复纹理或精细纹理的特性,并且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人造光源进行照明,就会导致光照不一致,整体颜色偏暗,现有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对海底图像的缺失区域进行合理的重构,通常会出现过度平滑或者伪影的结果。海底的面积广大,很难通过一张或几张图片就能看到全貌,所以需要把所拍到的图片进行拼接来复原海底的全貌。技术上的原因有一些区域会没有拍到,在拼接时会有空洞区域,使用该方法对空洞区域进行填充,以达到拼接之后图像在视觉上和结构上的一致。论文首先对海底图像的数据集进行针对性的预处理,接着使用基于轮廓生成的方法对海底图像进行修复,最后应用于填充海底拼接图像之后的空洞区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论文的方法对海底拼接图像的空洞区域的填充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海底图像 预处理 基于轮廓生成 空洞填充
下载PDF
基于ICT切片图像的轮廓特征识别和曲线拟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黎勇 戴明宏 +1 位作者 雷华堂 李柏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1-213,共3页
在基于ICT切片图像的逆向工程中,切片图像的轮廓特征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轮廓整体和分段特征的识别、曲线拟合是其首要的环节。提出一种新的轮廓处理方法:首先采用轮廓矩不变量的原理识别出所有闭合轮廓中的圆和正多边形整体特征... 在基于ICT切片图像的逆向工程中,切片图像的轮廓特征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轮廓整体和分段特征的识别、曲线拟合是其首要的环节。提出一种新的轮廓处理方法:首先采用轮廓矩不变量的原理识别出所有闭合轮廓中的圆和正多边形整体特征;再根据曲率对剩下的轮廓进行特征点提取,确定出每段轮廓对应的曲线类型;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识别出的整体和分段特征进行曲线拟合。试验表明:算法自动化程度较高,而且处理结果准确可靠,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切片图像 轮廓矩不变量 特征识别 曲线拟合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水平集主动轮廓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璋 朱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通过统计具有图像增强能力的局部区域信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水平集主动轮廓模型.结合非负核函数和具有矫正图像误差特点的灰度集群思想,定义了一种新的符号压力函数(SPF),此函数能够很好处理灰度不均匀、对象边界不明确的问题.并且,引... 通过统计具有图像增强能力的局部区域信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水平集主动轮廓模型.结合非负核函数和具有矫正图像误差特点的灰度集群思想,定义了一种新的符号压力函数(SPF),此函数能够很好处理灰度不均匀、对象边界不明确的问题.并且,引入惩罚项,确保水平集函数的适应性.真实图像和合成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收敛迅速,具有抗噪性,对分割目标图像敏感,能够处理弱边界的多目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种改进的水平集主动轮廓模型 弱边界 灰度不均匀 图像分割
下载PDF
利用高斯描绘子进行字符识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亦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78-2780,共3页
高斯描绘子是一种基于边缘的形状特征,具有识别/匹配率高、相对于平移、旋转、尺度和反射不变、计算量小、对适度的边缘变动和噪声不敏感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将高斯描绘子用于字符识别,并与另一种基于边缘的特征轮廓矩不变量Hu矩的... 高斯描绘子是一种基于边缘的形状特征,具有识别/匹配率高、相对于平移、旋转、尺度和反射不变、计算量小、对适度的边缘变动和噪声不敏感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将高斯描绘子用于字符识别,并与另一种基于边缘的特征轮廓矩不变量Hu矩的推广和改进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高斯描绘子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符识别 高斯描绘子 HU矩 轮廓矩不变量
下载PDF
基于轮廓层次树的图像表达和匹配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关民 冯子亮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9-612,共4页
建立轮廓层次树实现图像层次表达;对局部轮廓特征进行量化得到轮廓形状的表达;通过对树的匹配以及轮廓形状的相似性计算,实现了对图像的匹配。针对图片库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对物体类图片有较好的查全率。
关键词 图像表达 图像匹配 轮廓层次树
原文传递
自适应尺度的形状表示与匹配方法
18
作者 王宁 周敬利 +1 位作者 陈加忠 向金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的形状特征描述方法,以及基于此形状特征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将轮廓形状的质心作为极点,在极坐标系中对轮廓等角间距采样获得轮廓点,并将相邻两采样轮廓点的极径所围面积比值作为轮廓特征向量.将改进后的归一化欧式距... 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的形状特征描述方法,以及基于此形状特征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将轮廓形状的质心作为极点,在极坐标系中对轮廓等角间距采样获得轮廓点,并将相邻两采样轮廓点的极径所围面积比值作为轮廓特征向量.将改进后的归一化欧式距离作为轮廓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距离.实验表明,基于轮廓的形状特征描述方法,仅用少量数据来表示原始轮廓信息而保留了原始轮廓信息的主要特征,且对于形状的缩放、旋转、翻转等形变操作具有尺度不变性;同时,也可以获得轮廓向量之间的相似度距离和旋转角度.实验证明了此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检索 形状表示 形状匹配 基于轮廓的形状 自适应尺度
原文传递
基于轮廓优化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兵 朱锡旭 +2 位作者 於文雪 沈君姝 罗立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8-902,共5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根治性放疗采用正向调强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2005年3月~2010年8月共92例鼻咽癌患者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计划设计方案,均采用基于轮廓优化技术,根据靶体积和危及器官预设不同射束的主野形状,手工补野,正向优化设... 目的:研究鼻咽癌根治性放疗采用正向调强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2005年3月~2010年8月共92例鼻咽癌患者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计划设计方案,均采用基于轮廓优化技术,根据靶体积和危及器官预设不同射束的主野形状,手工补野,正向优化设计完成调强计划。结果:剂量分布及剂量体积直方图满足临床要求,PGTVnx(92/92)的D95≥70 Gy,PTV1(85/92)的D95≥60 Gy,PTV2(82/92)的D95≥54 Gy,脊髓最大剂量≤45 Gy(90/92);子野数29~65,平均值39,中位数41;总跳数586.9~1 050.7,平均值720.5,中位数758.6;2006年10月之后的65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为11.6~23.5 min,平均值15.7 min,中位数16.5 min。结论:调强放疗技术给鼻咽癌的放疗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理念,基于轮廓正向优化技术运用得当可以得到与逆向优化相当的剂量分布,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总跳数和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根治性调强放疗 轮廓优化技术 正向计划
下载PDF
轮廓配准法在MRI评估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中的价值
20
作者 周旭辉 郑梅 +1 位作者 谢秋霞 林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目的】探讨轮廓配准法在MRI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技术评估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6名健康志愿者(男16名,女10名),进行心脏MRI检查。采用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MOLLI)序列... 【目的】探讨轮廓配准法在MRI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技术评估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6名健康志愿者(男16名,女10名),进行心脏MRI检查。采用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MOLLI)序列采集心底部、心室中部和心尖部三个短轴位对比增强前后的图像。利用后处理软件通过常规法和配准法分别生成心肌ECV图并比较图像质量。将每个短轴位层面的图像分为形变组和对照组,比较各层面及各组的常规ECV值和配准ECV值。【结果】16位志愿者(61.5%)的T1 mapping图像出现左心室形变。左心室3个短轴位配准ECV图像质量均比常规ECV图高。左心室总体、心室中部和心尖部的常规ECV值[(26.81±2.78)%、(25.38±3.05)%、(28.66±4.10)%]与配准ECV值[(25.75±2.42)%、(24.30±2.45)%、(27.22±3.38)%]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16、0.010)。三个形变组配准ECV值均低于常规ECV值(P值分别为0.038、0.012、0.016)且标准差较小。心尖部ECV值高于其他层面以及总体ECV值(常规:F=4.799,P=0.004;配准:F=4.822,P=0.003)且标准差较大。【结论】T1 mapping图像出现左心室形变时轮廓配准技术可改善ECV图像质量,提高ECV值定量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细胞外容积分数 轮廓配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