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液相萃取法提取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苦马豆素 被引量:3
1
作者 罗颉 杨鸣琦 +1 位作者 郭良 刘宸铄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探索从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分离苦马豆素的有效方法。豆类丝核菌经改良的Czapek's培养液培养14 d后,所得培养液经浓缩、超声波-水提法、三氯甲烷萃取及二氯甲烷连续液相萃取(60~70 h)等一系列操作后,得到淡黄色粗品,粗品在90℃下减... 探索从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分离苦马豆素的有效方法。豆类丝核菌经改良的Czapek's培养液培养14 d后,所得培养液经浓缩、超声波-水提法、三氯甲烷萃取及二氯甲烷连续液相萃取(60~70 h)等一系列操作后,得到淡黄色粗品,粗品在90℃下减压升华得到白色晶体5 mg。经薄层色谱法(TLC)和气相色谱法(GC)检测其含有苦马豆素。确定使用连续液相萃取法可以从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提取分离出苦马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水提法 连续液相萃取法 豆类丝核菌 苦马豆素
原文传递
连续液-液萃取法制备高含量液体姜辣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凌琳 李英奇 +1 位作者 戴世杰 曾健青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9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所得的姜树脂为原料,采用连续液-液萃取法进行分离提纯,高效制备高含量液体姜辣素。考察了萃取时间、溶剂与溶质质量比、萃取溶剂流量、萃取温度等对产物姜辣素、 6-姜酚含量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80%乙醇水溶...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所得的姜树脂为原料,采用连续液-液萃取法进行分离提纯,高效制备高含量液体姜辣素。考察了萃取时间、溶剂与溶质质量比、萃取溶剂流量、萃取温度等对产物姜辣素、 6-姜酚含量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8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姜树脂为溶质,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6∶1;正己烷为萃取溶剂,萃取溶剂流量为1.0 L·h-1,萃取温度为30℃,萃取时间为3 h,此条件下萃取结果最好,可将姜辣素含量从50.29%提高至83.59%,对应6-姜酚的含量从34.77%提高到68.62%,姜辣素和6-姜酚的收率分别达90.96%和8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辣素 6-姜酚 连续液-液萃取法 分离提纯 姜树脂
下载PDF
连续液液萃取法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前处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锐 卞世闻 李世刚 《云南化工》 CAS 2020年第7期97-99,102,共4页
研究了连续液液萃取方法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前处理中的应用,该法操作流程简单、溶剂使用量小、无需人工值守,样品各组分基体加标回收率在45.47%~98.48%,回收率均能达到分析方法要求,平行样测定RSD在0.13%~9.01%,精密度良好。
关键词 连续液液萃取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前处理
下载PDF
连续液液萃取结合中心切割二维气质联用法分析测定烟草提取物中主要香味物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磊 孙谢坤 +1 位作者 马雯婷 杨程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8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连续液液萃取法作为前处理手段,结合中心切割二维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测定了烟草提取物中的主要香味物质。结果在4个切割中共测得68种香味化学成分,经重复性试验测得各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布于0.89%~21.7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采用连续液液萃取法作为前处理手段,结合中心切割二维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测定了烟草提取物中的主要香味物质。结果在4个切割中共测得68种香味化学成分,经重复性试验测得各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布于0.89%~21.7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值为4.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提取物 连续液液萃取 二维气质联用
下载PDF
内置式连续液-液萃取法对污泥厌氧消化液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星洁 《净水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84-88,共5页
采用内置式连续液-液萃取、气相色谱内标定量法同时测定厌氧消化液中6种主要VFAs,其中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异戊酸、正戊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6.7%、93.8%、94.5%、96.2%、103%和107%。样品经萃取后有效去除了无机盐杂质,减小... 采用内置式连续液-液萃取、气相色谱内标定量法同时测定厌氧消化液中6种主要VFAs,其中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异戊酸、正戊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6.7%、93.8%、94.5%、96.2%、103%和107%。样品经萃取后有效去除了无机盐杂质,减小了由直接进样造成的设备损伤,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脂肪酸 污泥厌氧消化液 内置式连续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 内标定量
下载PDF
流动注射液-液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碘 被引量:6
6
作者 帅琴 向雪云 +1 位作者 姚红芬 金泽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研究了流动注射在线液液萃取技术,设计了一种既适用于水相又适用于有机相光度分析的流通池,进行了地质样品中痕量碘的在线萃取及光度测定,方法的富集因子50,富集效率25,测定样品速度为30样次/h,检出限为38μg/L... 研究了流动注射在线液液萃取技术,设计了一种既适用于水相又适用于有机相光度分析的流通池,进行了地质样品中痕量碘的在线萃取及光度测定,方法的富集因子50,富集效率25,测定样品速度为30样次/h,检出限为38μg/L,对于20μg/L的I-,其RSD(n=11)为17%,方法用于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标样中碘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液 液萃取 分光光度法 地质样品
下载PDF
连续流动液─液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系统的设计及其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守麟 赵清华 俞桂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4-31,共8页
求文研究了在线液一液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技术,设计了一种半自动萃取流路系统及其与石墨炉的接口装置.采用一步萃取操作,比较了直接水相测定和萃取测定AU和Cd的结果,表明该流路系统性能较好。在萃取测定中,AU和Cd的检... 求文研究了在线液一液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技术,设计了一种半自动萃取流路系统及其与石墨炉的接口装置.采用一步萃取操作,比较了直接水相测定和萃取测定AU和Cd的结果,表明该流路系统性能较好。在萃取测定中,AU和Cd的检出限分别为0.077和0.055ng/mL;精密度为Au4.1%(5.5ng/mL)和Cd4.9%(0.25ng/mL)标准样品分析结果与推荐值吻合,采样频率为20—3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石墨炉 原子吸收
下载PDF
液液连续萃取无分散FI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8
作者 赵瑞 张秀琦 +1 位作者 刘晓军 武亚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研究并建立了一种液液连续萃取无分散流动注射(FI)在线监测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在水相中的被分析物首先采用液液连续萃取的方法被分离并富集到一有机相中,然后用首次提出的无分散FI技术进行在线监测,使萃取分析的灵敏度得到提... 研究并建立了一种液液连续萃取无分散流动注射(FI)在线监测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在水相中的被分析物首先采用液液连续萃取的方法被分离并富集到一有机相中,然后用首次提出的无分散FI技术进行在线监测,使萃取分析的灵敏度得到提高。对Zn2+-双硫腙萃取体系的研究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萃取百分率可达到88.4%;无分散在线监测的结果表明,当用8.8×10-7mol/LZn2+的标准溶液监测时,相对标准偏差为1.3%,采样频率为60样·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连续萃取 无分散流动注射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