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陆架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被引量:30
1
作者 黄梓荣 《南方水产》 2008年第5期1-7,共7页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季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头足类有28种,分隶于3目5科8属;优势种为剑尖枪乌贼Loligoedulis、杜氏枪乌贼L. duvaucelii、中国枪乌贼L. chinensis;头足类渔获率... 根据2006~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季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头足类有28种,分隶于3目5科8属;优势种为剑尖枪乌贼Loligoedulis、杜氏枪乌贼L. duvaucelii、中国枪乌贼L. chinensis;头足类渔获率区域分布自东向西递增,A断面最高(11.95kg·h-1),E断面最低(7.20kg·h-1);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平均渔获率为9.53kg·h-1;头足类60~180m水域分布较多,并密集分布于100m左右水深处;其平均资源密度为127.10kg·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类 种类组成 资源密度 南海北部陆架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利 蔡观强 +4 位作者 钟和贤 徐子英 李波 李顺 田成静 《地质学刊》 CAS 2017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依据南海北部陆架海域2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粒度和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常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该区域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细砂等细粒沉积,平均粒径5.38。沉积物常量元素组合以SiO_2、Al2O_3、Fe2O_3、MgO、CaO、N... 依据南海北部陆架海域2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粒度和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常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该区域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细砂等细粒沉积,平均粒径5.38。沉积物常量元素组合以SiO_2、Al2O_3、Fe2O_3、MgO、CaO、Na_2O、K_2O为主,约占沉积物总量的87.96%,其空间分布特征与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Al2O_3、Fe2O_3、MgO、K_2O、Org.C等分布趋势相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倾向于富集在细粒沉积物中;SiO_2、CaO、CaCO_3与大多数元素呈负相关,倾向于富集在粗颗粒沉积物中,反映了"元素的粒度控制律"。元素总体分布规律显示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受细粒黏土矿物吸附作用、石英矿物和碳酸钙稀释作用的共同影响。元素统计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大体可分为2类:第1类包括Al_2O_3、Fe_2O_3、MgO、TiO_2、P2O_5、MnO等,代表陆源较细粒碎屑沉积,是控制研究区沉积物化学成分的最主要因素;第2类主要包括CaO、CaCO_3,代表海洋生物沉积。同时可将研究区分为3个沉积区域:I沉积区为粤西近岸及北部湾北部区域,具有明显陆源碎屑沉积特征;Ⅱ沉积区位于粤西陆架水深>60m海域,受海源生物作用明显;Ⅲ沉积区位于珠江口西南部水深40~60m海域,为斑块状砾质粗粒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粒度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南海北部陆架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区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梓荣 陈作志 +1 位作者 钟智辉 梁小芸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5,共7页
根据2006年-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季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甲壳类有99种,分隶于2目22科46属,其中虾类32种,蟹类51种,虾蛄类16种;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类为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 根据2006年-2007年南海北部陆架区4季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区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甲壳类有99种,分隶于2目22科46属,其中虾类32种,蟹类51种,虾蛄类16种;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类为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系。优势种为口虾蛄、黑斑口虾蛄、红星梭子蟹、锈斑蝇、银光棱子蟹、逍遥馒头蟹、猛虾蛄、宽突赤虾、武士蝠、香港蛹、长叉口虾蛄;渔获率B断面最高(7.94kg/h),C断面最低(4.94kg/h);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秋季最高(10.31kg/h),冬季最低(4.05kg/h);平均渔获率为6.54kg/h,其中:虾类渔获率0.88kg/h,占13.46%,蟹类渔获率3.68kg/h,占56.27%,虾蛄类渔获率1.98kg/h,占30.27%;甲壳类60m以浅水域分布较多,并密集分布于10~20m水深处;平均资源密度为87.20kg/km^2,资源密度秋季最高(137.47kg/km^2),冬季最低(54.00kg/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类 种类组成 资源密度 南海北部陆架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成静 钟和贤 +4 位作者 徐子英 李波 李顺 赵利 陈弘 《地质学刊》 CAS 2018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应用X射线衍射(XRD)对南海北部陆架海域2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黏土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黏土矿物总体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高岭石和蒙脱石质量分数少,绿泥石、高岭石与蒙脱石质量分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根据南海北部陆架海域... 应用X射线衍射(XRD)对南海北部陆架海域2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黏土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黏土矿物总体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高岭石和蒙脱石质量分数少,绿泥石、高岭石与蒙脱石质量分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根据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邻近河流的黏土矿物组分以及洋流搬运作用,雷州半岛东部海域伊利石主要来源于广东沿海河流和珠江,绿泥石来自台湾岛,蒙脱石主要由吕宋河流提供,高岭石则由广东沿海河流和海南岛入海河流提供;雷州半岛西部海域伊利石来源于珠江,绿泥石和高岭石由红河提供,蒙脱石可能受广西入海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黏土矿物 物源分析 南海北部陆架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飞飞 陈芃 +1 位作者 陈新军 陈国宝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8-464,共7页
根据2015年8-10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渔业生产期间采集的362尾短蛸样本,对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的胴长范围为24~67 mm,平均胴长为43.2 mm,优势胴长组为35~50 mm,占样本总数的70.9%;样本的体质量范围为... 根据2015年8-10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渔业生产期间采集的362尾短蛸样本,对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的胴长范围为24~67 mm,平均胴长为43.2 mm,优势胴长组为35~50 mm,占样本总数的70.9%;样本的体质量范围为9~124 g,平均体质量为37.0 g,优势体质量组为13~52 g,占样本总数的83.8%。不同海域短蛸的胴长和体质量组成不同,北部湾海域的样本个体要小于南海北部海域。回归分析表明,短蛸的胴长与体质量的生长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样本的雌、雄比例为0.66∶1;不同海域的样本性腺成熟度组成不同,南海北部海域的样本以成熟个体为主,占比66.44%,而北部湾海域的个体几乎都处于未成熟阶段;样本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占样本总数的91.4%,胃含物主要以甲壳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蛸 生物学特性 南海北部陆架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