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陆碰撞成矿作用:Ⅰ.冈底斯新生代斑岩成矿系统 被引量:114
1
作者 侯增谦 郑远川 +1 位作者 杨志明 杨竹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7-670,共24页
火山岩浆弧和大陆碰撞带是产出巨型斑岩矿床的两类重要环境。岩浆弧环境的斑岩铜矿成矿理论业已建立,而大陆碰撞环境的斑岩矿床则研究薄弱。在青藏高原,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导致了大规模斑岩成矿作用,在主碰撞期(65~41Ma)发育沙让式斑岩M... 火山岩浆弧和大陆碰撞带是产出巨型斑岩矿床的两类重要环境。岩浆弧环境的斑岩铜矿成矿理论业已建立,而大陆碰撞环境的斑岩矿床则研究薄弱。在青藏高原,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导致了大规模斑岩成矿作用,在主碰撞期(65~41Ma)发育沙让式斑岩Mo矿和亚贵拉式斑岩-矽卡岩型Pb-Zn-Mo矿床,在晚碰撞期(40~26Ma)形成明则式斑岩Mo矿和努日式斑岩-矽卡岩型Mo-W-Cu矿床,在后碰撞期(25~13Ma)产生驱龙式斑岩Cu-Mo矿床。这些矿床构成了3条规模不等的成矿带,分别发育在冈底斯的北带(中拉萨地体)、南带(泽当弧地体)和中带(南拉萨地体)。冈底斯含矿斑岩系统通常为多期多相浅成侵入杂岩体。含矿斑岩以高K为特征,多为高K钙碱性岩和钾玄岩系列。含Cu斑岩以二长花岗斑岩为主,显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亲和性,含Mo斑岩以花岗斑岩为主,显示大陆壳成因特点。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Cu斑岩来自碰撞加厚的西藏镁铁质的新生下地壳(如角闪榴辉岩),早期卷入新生下地壳的幔源物质及硫化物的重熔为斑岩岩浆提供了部分金属Cu、Au和S;含Mo岩浆来自古老的西藏镁铁质下地壳(如角闪岩)的部分熔融,金属Mo主要来自古老地壳物质的贡献。冈底斯含矿斑岩均含有不同成分的微粒镁铁质包体(MME),并显示典型的长英质与镁铁质岩浆混合特征。以MME为代表的含Cu富H2O幔源岩浆,或底侵于冈底斯地壳底部,为下地壳熔融提供了热和H2O,或注入长英质岩浆房,为斑岩系统提供了部分金属Cu和S,并提升了岩浆氧逸度。冈底斯斑岩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受控于斑岩就位的地壳环境。在斑岩体侵位的花岗岩基环境,其良好的封闭性导致热液流体(岩浆出溶)以斑岩岩株为核心向外扩散,形成环状蚀变分带,并主要在钾硅酸盐化带发生Cu-Mo矿化;在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环境,碳酸盐建造发生矽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矿床 围岩建造 深部过程 成矿作用 大陆碰撞造山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结构探测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秋生 酆少英 +12 位作者 白志明 高原 高嵩 熊小松 王晓冉 郎超 韩如冰 吴庆宇 卢占武 王海燕 李文辉 张洪双 张新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7-778,共22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变形特征和动力学过程显著不同于以正向碰撞为主要形式的青藏高原本体。其变形样式在地壳浅部以侧向滑移为主,并伴随一系列尚待揭示的深部过程。毫无疑问,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结构探测研究是理解青藏高原碰撞...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变形特征和动力学过程显著不同于以正向碰撞为主要形式的青藏高原本体。其变形样式在地壳浅部以侧向滑移为主,并伴随一系列尚待揭示的深部过程。毫无疑问,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结构探测研究是理解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深部动力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揭示与侧向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相伴生的成矿带的岩石圈三维结构和深部动力学背景,对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的完整性至为关键。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壳幔结构探测研究成果和基本认识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重点介绍青藏高原东南缘及邻区深部结构地震学探测研究近十几年的新进展、新认识,主要涉及壳幔结构的天然地震成像、人工源地震探测剖面和深部动力学等研究方向,供对青藏高原地学研究感兴趣的地质科研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结构 地震学 深部动力学 地震成像 剖面探测 大陆碰撞造山 三江成矿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火成岩组合与构造环境:讨论 被引量:157
3
作者 邓晋福 肖庆辉 +4 位作者 苏尚国 刘翠 赵国春 吴宗絮 刘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2-402,共11页
讨论了不同构造环境下的火成岩组合:(1)洋中脊扩张,(2)洋岛,(3)岛弧,(4)MORS型和SSZ型蛇绿岩,(5)活动大陆边缘弧,(6)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火成岩弧的组成极性,(7)大陆碰撞,(8)大陆裂谷,(9)稳定的克拉通或地台等环境的火成岩组合。强调不同... 讨论了不同构造环境下的火成岩组合:(1)洋中脊扩张,(2)洋岛,(3)岛弧,(4)MORS型和SSZ型蛇绿岩,(5)活动大陆边缘弧,(6)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火成岩弧的组成极性,(7)大陆碰撞,(8)大陆裂谷,(9)稳定的克拉通或地台等环境的火成岩组合。强调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参数坐标定义的拉斑玄武岩系列(TH),钙碱性系列(CA)和碱性系列(A)等学术含义的差别,指出不要因为在语言书写上的相同混淆了它们在学术含义上的差别,而造成有关构造环境识别的误解。探讨了识别洋中脊扩张型(MORS)和洋俯冲带上面(SSZ)蛇绿岩(套)在火成岩组合上的差别。基于高温高压实验成果,提出定义高镁安山岩(HMA)时,对应于w(SiO2)的w(MgO)的最低值(表2)。讨论了镁安山岩—英安岩(MAD)和埃达克岩(adakite)的术语,建议采用Kay(1978)的镁安山岩—英安岩来定义(而不是用adakite来定义)俯冲洋壳板片局部熔融产生的岩浆,认为具高Sr/Y,低FeO/MgO,高MgO,高Ni,Cr的镁安山岩—英安岩才能满足板片熔浆(slab-melt)特征的要求,而不是只强调高Sr/Y这个指标。根据有关大陆碰撞造山的不同分类方案及其术语的确切含义,强调了后造山与大陆裂谷环境的A型/r的识别在于前者与CA/r共生,后者则无CA/r共生,A与CA的学术含义是Peacock钙碱指数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组合 构造环境 TH/CA/A系列 高镁安山岩 镁安山岩—英安岩 大陆碰撞造山
下载PDF
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大陆碰撞作用(上) 被引量:35
4
作者 杨文采 于常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59,共23页
根据近年来全球地壳上地幔探测的成果,分析了大陆碰撞造山作用过程。在大地构造物理学中,演化重建的基础为地壳上地幔探测结果和宏观物理学定理,方法为岩石圈结构模型的解构。大陆碰撞使洋陆转换带岩石圈正式拼入大陆板块,造成大陆的增... 根据近年来全球地壳上地幔探测的成果,分析了大陆碰撞造山作用过程。在大地构造物理学中,演化重建的基础为地壳上地幔探测结果和宏观物理学定理,方法为岩石圈结构模型的解构。大陆碰撞使洋陆转换带岩石圈正式拼入大陆板块,造成大陆的增生。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在碰撞前陆缘广泛发育有洋—陆转换带,这种碰撞称为裙边碰撞。由于比较松软的洋陆转换带岩石圈夹在中间,裙边碰撞时不发生典型的刚性碰撞和反弹,碰撞产物中常见蛇绿岩套及泥砾混杂堆积,少见超高压变质岩片的折返。大别—苏鲁碰撞造山带在碰撞前洋—陆转换带不发育,这种碰撞称为裸碰撞。裸碰撞属于刚性碰撞,碰撞时发生反弹,碰撞产物中少见蛇绿岩套及泥砾混杂堆积,常见超高压变质岩片的折返。裸碰撞后的反弹为超高压变质岩片的折返创造了条件。裙边碰撞和裸碰撞的作用过程都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碰撞前期,第四都为后造山期。裙边碰撞和裸碰撞的不同在于,第二期主碰撞期裙边碰撞冲撞大陆板块没有明显反弹,第三期陆—陆俯冲期超高压变质岩片折返不明显。造山后期是碰撞造山过程逐渐停息期,即两大陆板块间的应力从挤压转化为拉张的阶段。这时两大陆板块之间有了共同的一个旋转极,但是碰撞造山诱发的岩石圈拆离和变形仍在进行,碰撞带岩石圈成为大陆内部热流会聚和岩浆活动的优选通道,诱发强烈的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学 地壳上地幔探测 大陆碰撞 陆-陆俯冲 弹性碰撞 超高压变质
下载PDF
青藏高原陆陆碰撞-挤出活动构造体系控震作用:以1990年以来强震活动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中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205,共17页
青藏高原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强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深入认识该区的活动构造体系控震效应对于区域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从陆陆碰撞-挤出活动构造体系角度,对青藏高原自1990年以来的MW≥6.0强震活动及控震构造机... 青藏高原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强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深入认识该区的活动构造体系控震效应对于区域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从陆陆碰撞-挤出活动构造体系角度,对青藏高原自1990年以来的MW≥6.0强震活动及控震构造机制进行分析发现,青藏高原陆陆碰撞-挤出构造体系对区域强震活动起到显著控制作用,区域强震事件尤其是MW≥6.5地震主要出现在构造体系的主要边界断裂带上,并显示出相对有规律的时空迁移过程,而且青藏高原东部的多层次挤出-旋转活动构造体系构成了1990年以来强震过程的主要控震构造,其次是喜马拉雅主前缘逆冲断裂带。因此,青藏高原挤出构造体系应是未来强震活动趋势分析最值得关注的区域,尤其是当前最为活跃的巴颜喀拉次级挤出构造单元。对比分析土耳其安纳托利亚板块及周边的强震活动发现,该区具有类似的陆陆碰撞-挤出构造体系及控震效应,表明该构造体系是陆内造山中的一种典型的控震构造。进一步综合分析认为,活动构造体系控震效应的主要表现:一是构造体系中主要断块的边界断裂带通常是强震活动的主要场所;二是构造体系中不同构造带的强震活动常具有联动效应或相互触发关系,其中的复杂或特殊构造部位则是易出现双震或震群活动的场所;三是当构造体系中某个构造单元或构造带处于活跃阶段时,便会出现强震丛集现象。另外,充分认识构造体系中主要活动断层间的协调变形关系,活动断层带上的强震活动的分段破裂行为,以及活动断层上强震原地复发通常存在“周期长、准周期性和丛集性”的特点等,有助于在根据活动构造体系分析区域未来强震活动趋势时更为准确地判定活动断层带的未来强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陆陆碰撞造山 活动构造体系 强震活动 活动断裂
下载PDF
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严玉峰 杨波 +3 位作者 李焕学 才航加 许海全 许玉豪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3-40,共8页
在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发现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及中—新元古代万宝沟岩群中,岩性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通过对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为(840±2)M... 在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发现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及中—新元古代万宝沟岩群中,岩性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通过对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为(840±2)Ma。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属S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环境,为同碰撞环境下岩浆作用产物。该岩体与东昆仑地区已报道的新元古代变质侵入岩(体)为同一性质,表明东昆仑地区存在一条新元古代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带。整个东昆仑可能曾响应了全球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变质侵入体 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大陆碰撞造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