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诸凤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9,共7页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以其重民意、保民生、得民心的倾向,与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相制衡,是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精华。作为一种很强的政治理念和现实力量,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曾产生过重大和广泛的影响。如今,民本思想经过理论与实践...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以其重民意、保民生、得民心的倾向,与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相制衡,是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精华。作为一种很强的政治理念和现实力量,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曾产生过重大和广泛的影响。如今,民本思想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批判,依然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民本思想为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文化土壤,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文化基因,也为我党总结概括执政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认真汲取古代民本思想所内蕴的政治经验和智慧,挖掘它的当代价值,这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思想 民主思想 以人为本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康复:现代医学的时代性价值旨归——也谈时下中国现代康复高等教育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世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本文对康复服务业发展相关的康复人才进行需求分析,阐述康复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探讨发展康复高等教育系统理论与方法,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康复科学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体系。
关键词 康复医学 时代价值 康复人才培养 康复高等教育
下载PDF
闽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国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闽南文化是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机制,我们可以从闽南文化中挖掘出重要的当代价值,发挥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时代意义,并进而将其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 闽南文化是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机制,我们可以从闽南文化中挖掘出重要的当代价值,发挥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时代意义,并进而将其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青年教育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 思想内涵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乡规民约的法治功用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建荣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自乡村组织存在之日起,乡规民约便产生和不断衍生发展,并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不能忽视乡规民约的价值和作用。回顾乡规民约产生的历史,揭示乡规民约的伦理性特点和法治功用,提出乡规... 自乡村组织存在之日起,乡规民约便产生和不断衍生发展,并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不能忽视乡规民约的价值和作用。回顾乡规民约产生的历史,揭示乡规民约的伦理性特点和法治功用,提出乡规民约的当代价值,旨在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自治的新途径,期望在健全和完善乡规民约的建设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规民约 伦理性特点 法治功用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论列宁新闻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当代价值——写在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保卫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50,共17页
本文评析了列宁新闻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列宁新闻思想对于我们把握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定位、坚持把党性原则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坚持依靠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认清资产阶级新闻... 本文评析了列宁新闻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列宁新闻思想对于我们把握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定位、坚持把党性原则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坚持依靠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认清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阶级实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好社会主义经济宣传的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新闻思想 历史贡献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基于扎根理论的工作群体断层——群体绩效关系概念模型的本土化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芦慧 陈红 +1 位作者 周肖肖 柯江林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52,共8页
随着群体断层逐渐成为群体多样性研究的新角度,本文在对国内外群体断层理论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立足本土文化,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工作群体断层存在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与群体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随着群体断层逐渐成为群体多样性研究的新角度,本文在对国内外群体断层理论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立足本土文化,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工作群体断层存在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与群体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别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本土化概念模型的比较分析,同时应用当代价值观及"阴阳"文化对所得结论进行深层次解析,以期为中国背景下的群体断层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断层 群体绩效 扎根理论 当代价值观 “阴阳”文化
下载PDF
儒家传统荣辱观借鉴 被引量:5
7
作者 窦炎国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5-28,共4页
以荣辱观教育统领道德教育,以道德教育统领人才培养,这是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和社会治理思想的精华。传统儒家荣辱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无非有二:一在知耻,二在求荣。儒家一贯认为,不知耻无以为人,不求荣无以为尊。因而主张荣耻对立,泾渭分明... 以荣辱观教育统领道德教育,以道德教育统领人才培养,这是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和社会治理思想的精华。传统儒家荣辱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无非有二:一在知耻,二在求荣。儒家一贯认为,不知耻无以为人,不求荣无以为尊。因而主张荣耻对立,泾渭分明,荣荣耻耻,礼义立人。以知耻教育来推进义理教育,以义理教育来保障道德秩序,以道德秩序来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这正是儒家认定荣辱观教育为“治教之大端”的基本思路。认真分析儒家传统荣辱观,可以为今天的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 荣辱观 道德教育 社会治理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主要贡献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小军 邵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5,共8页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艰辛探索,经历了萌生、尝试和创新的三个阶段,留下了宝贵智慧和结晶。毛泽东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制度保障、战略构想和发展模式等多个方面,...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艰辛探索,经历了萌生、尝试和创新的三个阶段,留下了宝贵智慧和结晶。毛泽东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制度保障、战略构想和发展模式等多个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出了伟大奠基性贡献。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先行探索及主要贡献启迪我们:不断创造新的现代化理论,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自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保证;沿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论,以提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潘玲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5,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加快社会建设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成了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民生思想的内涵,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全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加快社会建设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成了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民生思想的内涵,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思想 理论来源 内涵 当代价值
下载PDF
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丽静 徐梦怡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变的见证,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源泉。我们应正确认识建党95周年以来,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把弘扬红...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变的见证,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源泉。我们应正确认识建党95周年以来,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把弘扬红船精神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船精神 当代价值 弘扬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成素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4,共9页
信息文明是指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它确定了概率性、创新性、共享性和相互性的思维方式,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 信息文明是指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它确定了概率性、创新性、共享性和相互性的思维方式,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它有助于我们打造互动、包容、安全、便捷的全球化社区,淡化竞争意识,强化合作意识。它形成了用社会资本主义替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商业发展模式,塑造了数字化的共享理论,因而有利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文明 ICTs技性科学 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儒家君子文化中的平等意蕴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舜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9,共10页
儒家"君子"的等差意味,源于儒家对天地及其创生的万物等差存在这一客观实然的认识。儒家是在万物等差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基础上理解平等问题,认为真正的平等只能存在于对万物先天的等差需求及后天努力造成的差异的区别对待之中... 儒家"君子"的等差意味,源于儒家对天地及其创生的万物等差存在这一客观实然的认识。儒家是在万物等差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基础上理解平等问题,认为真正的平等只能存在于对万物先天的等差需求及后天努力造成的差异的区别对待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君子观没有平等追求。儒家的君子观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平等意识,也隐含着人格平等、起点和机会平等等法权形式的平等主张。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平等主张也包含着义务的向度,是把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平等主张。这种平等主张经过合理的诠释能够转化为培育当代中国平等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并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心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君子文化 平等 “生”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论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早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7-31,共5页
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就是为了他人幸福和理想生活,奉献乃至牺牲个体,并通过这种奉献与牺牲,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安顿个体的人生意义。只有深刻把握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才能真正领悟红色文化践行对于践行主体自身的意义与价值,才能由衷... 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就是为了他人幸福和理想生活,奉献乃至牺牲个体,并通过这种奉献与牺牲,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安顿个体的人生意义。只有深刻把握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才能真正领悟红色文化践行对于践行主体自身的意义与价值,才能由衷理解红色文化为什么能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得以产生、形成并在和平的社会建设时期得以传承与弘扬,才能深刻阐明并准确地定位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精神实质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以儒家生态文化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广文 李晓白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1,158,共10页
儒学思想家们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整体宇宙观、“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伦理情怀和“取之以时,用之有节”的实践准则,既是儒家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诉求,更是儒家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儒家文化中的... 儒学思想家们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整体宇宙观、“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伦理情怀和“取之以时,用之有节”的实践准则,既是儒家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诉求,更是儒家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儒家文化中的生态理论资源,不但能够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而且能够为摆脱当前的环境伦理学困境提供启迪和借鉴,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儒家的生态文化观进行现代阐释,实现儒家生态文化的现代转化,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推进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新时代 时代价值 现代转化
原文传递
试论习近平青年成才思想的深刻意蕴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汉君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6期134-137,共4页
通过《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制定与实施,推出促进青年成才的重要举措,将青年作为未来与希望的宏大政治性描述纳入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定与运行之中。习近平关于青年成才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制定与实施,推出促进青年成才的重要举措,将青年作为未来与希望的宏大政治性描述纳入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定与运行之中。习近平关于青年成才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深刻揭示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发展变化规律,又体现了党对青年工作一以贯之地重视和一贯性要求。习近平关于青年成才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具有前瞻性的风向标式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成才发展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重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中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5-154,共10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认同得以重建的基础;文化自信得以确立的根据;抵御外来文化同化的"盾牌";扭转"礼崩乐坏"局面的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壤;弥补西方文化局限的资源;预防现代性弊病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认同得以重建的基础;文化自信得以确立的根据;抵御外来文化同化的"盾牌";扭转"礼崩乐坏"局面的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壤;弥补西方文化局限的资源;预防现代性弊病的"免疫剂"。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得以凸显的历史契机主要在于:一是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时代维度的转换;二是对过分否定传统文化价值之偏执的反拨;三是从"西学东渐"到"东学再西渐"的转变;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再认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重估 现代性 后现代
下载PDF
汉语作为方法:从早期文字记录看汉语诗学的当代价值
17
作者 张晶 刘璇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汉语兼具“文”与“言”的双重属性,与以“言”为主的印欧语相区别。语法与逻辑的同根同源使印欧语在理论表述中陷入了概念与经验的争执,而汉语贯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特质使汉语表述本身即构成一种方法。作为“道”之文的载体,中国早期... 汉语兼具“文”与“言”的双重属性,与以“言”为主的印欧语相区别。语法与逻辑的同根同源使印欧语在理论表述中陷入了概念与经验的争执,而汉语贯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特质使汉语表述本身即构成一种方法。作为“道”之文的载体,中国早期记录及其文法结构提供了关键信息,甲骨卜辞的体例制式为“易”类文献的结构提供了可追溯的原型,也为探索“论出于易”对汉语诗学功能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线索。其中,干支配伍的宇宙纪日为“以时系事”的话语表述提供了超线性时空结构;“正反对贞”以对言的形式表现语义的动态平衡与赋形必变的道理;“主题+阐释”的体例结构以逐层累积的文本层次为断言的疑难提供了积极的方案。汉语文法能够在表述判断的同时保持对“变”的关切,这为建构既能规范描述艺术经验又能直面人类自身处境的理论话语提供了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早期文字记录 文法结构 汉语诗学 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教育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和时代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婷 刘向辉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共6页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教育事关中国梦的实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儿童教育具体实践,就新时代的儿童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突出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战略意义,强调儿童教育应着...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教育事关中国梦的实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儿童教育具体实践,就新时代的儿童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突出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战略意义,强调儿童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基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儿童教育体系的形成。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在于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方向引领,坚持以“人民中心”为价值引领,坚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力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儿童教育 内涵要义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宏 郑薇娜 《中华武术(研究)》 2015年第Z1期180-184,共5页
采用概念分析法、文化特质法对"武术精神"的内涵要义进行分析,并递进性建构"武术精神"关联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准则的内在逻辑。进而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整合基于"爱国、敬业、诚信、... 采用概念分析法、文化特质法对"武术精神"的内涵要义进行分析,并递进性建构"武术精神"关联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准则的内在逻辑。进而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整合基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准则目标下的武术精神价值传统,以期为学界梳理合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则的武术精神个性特征史料提供思路借鉴,并为作为目的和手段的武术精神价值担当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视域 武术精神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毛泽东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涣茹 尚庆飞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4,共6页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作为党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多维路径: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绘制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线;通过维护党中央权威,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议题;通过塑造良好的党...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作为党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多维路径: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绘制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线;通过维护党中央权威,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议题;通过塑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奠定党的政治建设的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政治建设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