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院与当代艺术——从中西方艺术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包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当代艺术与学院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张力关系。回溯历史上西方美术学院以及中国古代画院制度,上世纪中国的学院发展历程,从学院在艺术发展史的位置和作用中思考中国的学院与当代艺术的学术关联,并提出在当前多元格局的当代艺术境遇中学... 当代艺术与学院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张力关系。回溯历史上西方美术学院以及中国古代画院制度,上世纪中国的学院发展历程,从学院在艺术发展史的位置和作用中思考中国的学院与当代艺术的学术关联,并提出在当前多元格局的当代艺术境遇中学院教育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 艺术学 当代艺术 学院教育 艺术创作
下载PDF
试论当代艺术的审美日常生活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莉莉 《艺术探索》 2008年第1期46-47,共2页
"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一大特点,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在这浪潮中,当代艺术充满着艺术与日常生活相互融合的实验,同时伴随出现的是大众如何接受和阐释这种日... "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一大特点,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在这浪潮中,当代艺术充满着艺术与日常生活相互融合的实验,同时伴随出现的是大众如何接受和阐释这种日常生活形态艺术的问题,以及此种艺术形式自身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形态艺术
下载PDF
抵制·利用?——大众传媒与当代艺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荣梅 《河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文章指出大众传媒与当代艺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并对当代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既包括正面影响也包括负面影响。而面对这一问题部分艺术家主张利用大众传媒,而另一部分艺术家则持抵制态度。笔者认为大众传媒对艺术创作的积极影响已... 文章指出大众传媒与当代艺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并对当代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既包括正面影响也包括负面影响。而面对这一问题部分艺术家主张利用大众传媒,而另一部分艺术家则持抵制态度。笔者认为大众传媒对艺术创作的积极影响已是既定事实,我们应积极合理利用大众传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美术批评 大众传播 当代艺术 抵制 利用
下载PDF
当代艺术“异界”存在状态试析
4
作者 杨友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0-82,共3页
时至当下 ,艺术领域以前所未有的势态展开 ,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与传统的对立 ,而且在内在精神上也体现出了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社会的分离 ,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 ,使得艺术和社会处于对立关系中 ,艺术必须揭示人类真实的生存情... 时至当下 ,艺术领域以前所未有的势态展开 ,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与传统的对立 ,而且在内在精神上也体现出了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社会的分离 ,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 ,使得艺术和社会处于对立关系中 ,艺术必须揭示人类真实的生存情况 ,展现心灵和主体 ,在表现新的经验内容的同时把不完满、不和谐的“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自律性 异界
下载PDF
罗莎琳德·克劳斯与当代艺术的媒介批评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进毅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4期34-40,共7页
罗莎琳德·克劳斯是美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批评家,她对艺术的媒介问题的探析深刻影响着美国当代艺术,特别是当代影像艺术的批评发展。克劳斯对影像艺术的阅读,始终表现出严谨的形式主义分析立场,从多维学术视野出发,揭示艺术创作... 罗莎琳德·克劳斯是美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批评家,她对艺术的媒介问题的探析深刻影响着美国当代艺术,特别是当代影像艺术的批评发展。克劳斯对影像艺术的阅读,始终表现出严谨的形式主义分析立场,从多维学术视野出发,揭示艺术创作背后隐含的现代性,且更加注重解读艺术作品产生的语境。她在一个自圆其说的话语系统中,解构美国当代艺术,并为艺术批评聚焦于艺术与文化如何融合这一论题提供机会,从而使当代艺术实践、理论与批评相结合。罗莎琳德·克劳斯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史学家和评论家,她的艺术批评思想理应得到更多的肯定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莎琳德·克劳斯 当代艺术 媒介 隐喻
下载PDF
当代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重塑 被引量:2
6
作者 尹晓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150,共2页
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其价值诉求出现了偏差,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发生缺失。应从深化艺术创作主体性认识、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价值标准判断体系、努力营造大众艺术氛围等方面来重塑艺术家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当代艺术家 社会责任感 艺术价值标准
下载PDF
2019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热点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修建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71-76,共6页
2019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涌现出大量成果。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代艺术与人类学的融合,人类学界对当代艺术表现出高度关注,相关成果颇多;第二,田野个案方面,对原住民传统手工艺以及手工艺人的研究是一大热点,诸多著作涉及... 2019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涌现出大量成果。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代艺术与人类学的融合,人类学界对当代艺术表现出高度关注,相关成果颇多;第二,田野个案方面,对原住民传统手工艺以及手工艺人的研究是一大热点,诸多著作涉及传统手工艺在族群认同中的重要作用;第三,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受到西方学界关注,有相关著作出版;第四,对于西方艺术人类学史的追踪研究是本年度的一个热点,有多项研究涉及这一问题。第五,时尚、感觉、记忆等话题仍是其跨学科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当代艺术 艺术民族志 时尚
下载PDF
投身“在此”——追问艺术重回审“美”之可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震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在20世纪充分发展的语言分析哲学澄清下,"美"作为一个形而上学问题,在英美主流学术中,从对艺术现象的分析中剔除了。但康德以来的德国传统,在一种"经验转向"的道路上深化了对美与审美问题的辩护。谨守"经验&qu... 在20世纪充分发展的语言分析哲学澄清下,"美"作为一个形而上学问题,在英美主流学术中,从对艺术现象的分析中剔除了。但康德以来的德国传统,在一种"经验转向"的道路上深化了对美与审美问题的辩护。谨守"经验"这个限度,美的问题既不必陷入存在论的幻象,也不至于在语言分析中丧失其合法性。"显现""气氛""突然"等概念转移了美学的焦点,为分析审美问题带来新的契机。"美"这个词可视为对某种特定经验要素的描述,这种经验要素是一种对此时、此地、此物与此在的充分觉察与融合,亦即一种"在此"状态。艺术,包括先锋艺术,其核心作用依然是激活僵化的感官,强化在此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杜尚的作品无疑也是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此状态 审美 当代艺术
下载PDF
论西方当代艺术的生成与视觉文化悖论——以“英国青年艺术家”运动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贤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4-80,共7页
西方当代艺术是生成性的,而且它在本性上与视觉文化语境处于相互生成之中。这种相互生成,不仅与存在相关联,更发生在艺术文本的语境里。作为一种反审美的文化,当代艺术的生成与大众视觉文化既趋同又反离,并显明为艺术观念的当下发生及... 西方当代艺术是生成性的,而且它在本性上与视觉文化语境处于相互生成之中。这种相互生成,不仅与存在相关联,更发生在艺术文本的语境里。作为一种反审美的文化,当代艺术的生成与大众视觉文化既趋同又反离,并显明为艺术观念的当下发生及其在视觉文化中的沉淀。作为一种事件,当下发生表明了当代艺术的文本及其偶发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当代艺术产生了与之相关的视觉文化悖论,这也是视觉艺术的当代性与文化的后现代性的突出表征。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其视觉文化悖论主要表征为:艺术日益普及化、通俗化,却越来越难以理喻。同时,艺术看起来既十分"自然"、熟悉,但又显得非常陌生。这种视觉文化悖论是当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相互生成的独特体现,同时它也表征了西方当代视觉文化及其存在的根本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视觉文化 相互生成 悖论
下载PDF
二元悖反,当代中国水墨书画何以自称“现代”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平山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2年第2期45-48,共4页
现代水墨书画的含义比较模糊 ,一般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 :一是现代的“水墨” ,强调水墨书画的创作年代 ;一是水墨形式的“现代艺术” ,是中国当代艺术中表彰前卫的一种。语义上的模糊反映了中国当代水墨标新立异所面临的困境———既背... 现代水墨书画的含义比较模糊 ,一般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 :一是现代的“水墨” ,强调水墨书画的创作年代 ;一是水墨形式的“现代艺术” ,是中国当代艺术中表彰前卫的一种。语义上的模糊反映了中国当代水墨标新立异所面临的困境———既背离了传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现代艺术 现代水墨 前卫
下载PDF
物质材料与技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起才 《太原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92-96,共5页
物质材料自身包含和彰显出了人文、社会、自然和历史的信息,在作品的形式上可以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创作者利用这种属性来完成物质材料和创作者的完美结合,升华为经典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 材料 材料属性 思想观念 技术 当代艺术
下载PDF
选择:世界本体论与当代艺术、人类学的对话 被引量:1
12
作者 阿纳德.施耐德 刘翔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7,共12页
人类学长期关注他者和他异性;其他本体论以不同方式进入当代艺术,因而许多艺术家得以直接接触到不同于西方的各种他异性和知识。翻译为各种本体论他异性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但这二者都是不完整的,这为进一步翻译提供了空间。全球范围... 人类学长期关注他者和他异性;其他本体论以不同方式进入当代艺术,因而许多艺术家得以直接接触到不同于西方的各种他异性和知识。翻译为各种本体论他异性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但这二者都是不完整的,这为进一步翻译提供了空间。全球范围内各种当代艺术与人类学的交流,需要超越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非均衡解释学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艺术与人类学之间交流对话中的细微差异、重复和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他异性 当代艺术 非均衡解释学
下载PDF
“当代性”的缺失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失语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革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2期64-67,共4页
本文试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端及其变化过程,对当前中国"当代艺术"中"当代性"的缺失造成的对历史、现实及对当下普通人的状态予以关注等方面的失语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当代性 先锋意识 反叛 资本 市场
下载PDF
论自恋情结与当代艺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涂元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4-86,共3页
当今的艺术品在艺术语言、视觉效果和主题表现上越来越凸显个性显现,而真正具有个性的作品则必须通过有个性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当今社会一切都在飞速发展,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多全新的事物和社会心理都在演进。处于这一时代的艺术家更... 当今的艺术品在艺术语言、视觉效果和主题表现上越来越凸显个性显现,而真正具有个性的作品则必须通过有个性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当今社会一切都在飞速发展,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多全新的事物和社会心理都在演进。处于这一时代的艺术家更应立足于生活,依托个性形成独到的个人观点,将自己的情感与态度通过个性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来。那么,艺术家自身的自恋情结就是最直接表现自身精神状态和社会现状的最好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恋情结 当代艺术
下载PDF
当代艺术中的技术与泛艺术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小凡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6-78,共3页
相比传统艺术,当代技术对艺术的参与更加深刻,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更大,表现也更为复杂。泛艺术化是技术对当代艺术影响的表现之一。艺术与非艺术、职业艺术家与非专业艺术创作者的界限日益模糊,艺术现象与生活现象常常交融。当代艺术中... 相比传统艺术,当代技术对艺术的参与更加深刻,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更大,表现也更为复杂。泛艺术化是技术对当代艺术影响的表现之一。艺术与非艺术、职业艺术家与非专业艺术创作者的界限日益模糊,艺术现象与生活现象常常交融。当代艺术中的技术性标准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对艺术的认识与评判,成为当代艺术多元价值标准中的一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技术 泛艺术化
下载PDF
三类疏离——当代中国城市化在艺术中的印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颜科 《国外城市规划》 2002年第6期58-61,42,共5页
“城市的最佳模型就是它自身”。当代城市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决定了我们几乎可以从任意角度来观察城市的重生过程。一方面,作为人类栖居活动的主要载体,任一城市的扩张或内坍都对其居民生存状况有着深切的影响。而另一方面,通过人们行为... “城市的最佳模型就是它自身”。当代城市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决定了我们几乎可以从任意角度来观察城市的重生过程。一方面,作为人类栖居活动的主要载体,任一城市的扩张或内坍都对其居民生存状况有着深切的影响。而另一方面,通过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我们亦可窥出城市变迁的蛛丝马迹;而艺术,无疑是纪录同时代人们生存状况的最佳工具。本文试图通过当代艺术的透镜观测现代中国城市重生的过程及其对人们生存状况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离 中国 城市化 雕塑 建筑风格 网格状城市 当代艺术
下载PDF
谁主沉浮——中国当代艺术家与批评家关系之我见
17
作者 刘晖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94-96,共3页
本文通过对当代艺术现状、当代艺术批评、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分析,阐述了笔者对当代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关系问题的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 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艺术家 批评家 策展人
下载PDF
信息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18
作者 陈慧琴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以传媒图像、科技图像、商业图像等综合信息堆积出来的外部世界充塞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形成今天的文化现实中新的被肯定的东西。艺术存活的外部环境变化,使得艺术家的视野和界域更加开阔,他们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迅速获知各种... 以传媒图像、科技图像、商业图像等综合信息堆积出来的外部世界充塞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形成今天的文化现实中新的被肯定的东西。艺术存活的外部环境变化,使得艺术家的视野和界域更加开阔,他们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迅速获知各种信息,从而创造出一个从未被表现过的奇特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艺术环境 当代艺术 表达方式
下载PDF
疏离中的尴尬——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版画
19
作者 王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3年第4期41-44,共4页
从分析中国当代艺术总体特征和发展走向的角度,考察中国版画在当代文化格局中的境遇,指出中国版画在文化针对性和实验精神两方面的缺失和疏离是造成所谓版画“低谷说”的主要成因,意义重大。
关键词 当代艺术 文化针对性 实验精神 疏离 建构
下载PDF
穿行于现代派诗歌与当代艺术中的意象
20
作者 金丹元 高婷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154,共7页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审美范畴,随着时代的变迁,意象也在传承与整合中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意象在探求中,建立起一条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审美道路。在“众声喧哗”、“多元并生”的后语境中、有人认...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审美范畴,随着时代的变迁,意象也在传承与整合中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意象在探求中,建立起一条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审美道路。在“众声喧哗”、“多元并生”的后语境中、有人认为“意象”已经淡出,甚至已被彻底消解。但事实上,“意象”仍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以与时俱进的崭新姿态参与着新时代的审美改造,并不断显示其强大的艺术张力和蓬勃的艺术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现代派诗歌 当代艺术 传承 开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