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花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少珍 卜朝阳 +2 位作者 闭志强 周嘉运 蒋慧萍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对从台湾引进的兰花品种在组培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褐化、黄化、污染、死亡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适宜的外植体材料和适宜的无机盐成分、蔗糖浓度和激素水平,适当调节pH、光照和温度,使用适当的外植体消毒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 对从台湾引进的兰花品种在组培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褐化、黄化、污染、死亡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适宜的外植体材料和适宜的无机盐成分、蔗糖浓度和激素水平,适当调节pH、光照和温度,使用适当的外植体消毒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按照获取无菌外植体的基本操作和外植体灭菌操作规程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兰花组培苗的褐化、黄化、污染和死亡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组培苗 褐化 黄化 污染 死亡 解决方法
下载PDF
润滑油液污染的快速测定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费逸伟 李华强 钟新辉 《新技术新工艺》 2005年第10期22-23,共2页
润滑油液经长时间使用后,会因受污染而使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为此,应用平行板空气隙电容器测定润滑油液的介电常数来确定润滑油液的变质程度,从而判断是否可继续使用,使传统的按期换油改为按质换油,并使润滑油液获得合理的使用效果和使... 润滑油液经长时间使用后,会因受污染而使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为此,应用平行板空气隙电容器测定润滑油液的介电常数来确定润滑油液的变质程度,从而判断是否可继续使用,使传统的按期换油改为按质换油,并使润滑油液获得合理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液 污染 快速检测 单片机
下载PDF
油液污染远程监控系统开发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华强 费逸伟 钟新辉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7S期108-109,共2页
在油液污染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研究。实时数据可以通过现场数据采集,并通过Web服务器传送给Internet上的远程客户。
关键词 WEB 油液 污染 远程监控
下载PDF
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污染外源性兔出血症病毒的检测与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高金源 陈晓春 +3 位作者 韩玉玲 吴华伟 邓永 郎洪武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16-18,共3页
在进行2批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效力检验时,出现效力检验家兔突然死亡现象,为了查明家兔死亡原因,采用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血凝试验、兔体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疫苗或注苗后死亡家兔肝脏、脾脏混合病料进行了检测。结... 在进行2批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效力检验时,出现效力检验家兔突然死亡现象,为了查明家兔死亡原因,采用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血凝试验、兔体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疫苗或注苗后死亡家兔肝脏、脾脏混合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疫苗的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疫苗及注射疫苗死亡家兔肝脏、脾脏混合病料具有较低的血凝价,血凝试验结果均为可疑;在兔体中和试验中,中和组家兔2/2健康存活,未中和的疫苗对照组家兔2/2死亡;疫苗及注射疫苗死亡后家兔肝脏、脾脏混合病料的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检测结果证实疫苗中含有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污染RHDV的现象启示:应该加强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抗原制备过程的控制;同时有必要对猪瘟活疫苗(脾淋源)质量标准进行修订使之进一步补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活疫苗(脾淋源) 兔出血症病毒 污染 启示
下载PDF
红霉素发酵液中污染细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其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文伟 张德民 +2 位作者 饶可扬 蔡妙英 赵玉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1,16,共7页
作者从红霉素发酵污染液中分离出了45株污染细菌,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有39株属于芽孢杆菌属的8个种,有5株属于微球菌属,1株为无芽孢的杆菌。利用芽孢杆菌属8个种的污染细菌进行了人为模拟污染的红霉素发酵试验,其结果... 作者从红霉素发酵污染液中分离出了45株污染细菌,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有39株属于芽孢杆菌属的8个种,有5株属于微球菌属,1株为无芽孢的杆菌。利用芽孢杆菌属8个种的污染细菌进行了人为模拟污染的红霉素发酵试验,其结果表明:其中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la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ius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firmus)等5种芽孢杆菌对红霉素发酵有显著影响;其危害极大。短芽孢杆菌(Baclllusbrevis)对红霉素发酵影响不大。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不但对红霉素发酵无不良影响,而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前者的发酵效价比对照组提高47.8%,后者提高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发酵 污染 鉴定
下载PDF
污染细菌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德民 曹文伟 +1 位作者 于世钩 马友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5-28,共4页
木文考查了两种常见污染细菌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发现枯草芽孢杆菌污染后迅速引起总糖和还原糖的大量消耗,且在早期就已完全抑制了红霉素的生成;另一种微球菌虽也使发酵过程中的糖耗明显增加,但对红霉素的影响较小,红霉素的合成一直持... 木文考查了两种常见污染细菌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发现枯草芽孢杆菌污染后迅速引起总糖和还原糖的大量消耗,且在早期就已完全抑制了红霉素的生成;另一种微球菌虽也使发酵过程中的糖耗明显增加,但对红霉素的影响较小,红霉素的合成一直持续到发酵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链霉菌 发酵 污染
下载PDF
污泥中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53
7
作者 周顺桂 王世梅 +1 位作者 余素萍 周立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60,共5页
以FeSO4 ·7H2 O为能源物质 ,采用 9K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继以Leathen固体培养基平板接种法直接从污泥中分离出一株高度嗜酸的氧化亚铁硫杆菌 (Thiobacillusferrooxidans)菌株 .该菌株适应污泥环境速度快 ,易于驯化 .序批式试验法研究... 以FeSO4 ·7H2 O为能源物质 ,采用 9K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继以Leathen固体培养基平板接种法直接从污泥中分离出一株高度嗜酸的氧化亚铁硫杆菌 (Thiobacillusferrooxidans)菌株 .该菌株适应污泥环境速度快 ,易于驯化 .序批式试验法研究表明 ,接种该菌株进行污泥生物淋滤可有效溶出污水污泥中重金属 .经过 4~ 1 0d的生物淋滤 ,Cr、Cu、Zn的最高去除率可分别达到 80 %、1 0 0 %和 1 0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氧化亚铁硫杆菌 菌株分离 生物淋滤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轻非水相液体污染过程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室内监测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汉乐 周启友 吴华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6-1254,共9页
为探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监测多孔介质中轻非水相液体迁移过程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三维砂槽进行了非饱和带中轻非水相液体的污染试验,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进行了同步的动态监测.试验之后,将砂槽层层挖开,通过数码成像,获取了污染... 为探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监测多孔介质中轻非水相液体迁移过程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三维砂槽进行了非饱和带中轻非水相液体的污染试验,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进行了同步的动态监测.试验之后,将砂槽层层挖开,通过数码成像,获取了污染区域的实际范围与形状.结果表明,由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圈定的污染区域在范围与形状上都与实际的结果比较接近,并可通过三维电阻率相对值的时间变化明显的看出轻非水相液体的污染过程.这说明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对非饱和多孔介质中轻非水相液体的空间分布范围进行圈定并监测其迁移过程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轻非水相液体 污染过程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
下载PDF
泰安市第四系水文地质结构对浅层地下水污染敏感性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马振民 陈鸿汉 刘立才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2-476,共5页
通过对泰安市第四系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发现 ,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受地层结构的控制 ,在包气带岩性及含水层岩性相同的条件下 ,包气带的厚度越大 ,其防污性能越高 ,含水层遭受污染的程度越小 ;在地面环境质量及包气带岩性和厚度相近的条件下 。
关键词 包气带 水文地质结构 污染敏感性 地下水
下载PDF
污染误差模型下的测量数据处理理论 被引量:21
10
作者 朱建军 曾卓乔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5-220,共6页
本文首先研究了污染误差模型的各种具体的误差表示形式,然后研究了误差服从污染误差模型时的平差准则。指出,当误差服从污染误差模型时选择均方误差作为估计准则是合理的,并且符合传统的测量误差处理的观念。最后,推导了误差服从污... 本文首先研究了污染误差模型的各种具体的误差表示形式,然后研究了误差服从污染误差模型时的平差准则。指出,当误差服从污染误差模型时选择均方误差作为估计准则是合理的,并且符合传统的测量误差处理的观念。最后,推导了误差服从污染误差模型时,均方误差准则下的最佳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误差模型 均方误差准则 误差 测量数据处理
下载PDF
1550例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与分离菌种类分布的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叶智颖 吕火祥 +2 位作者 魏取好 胡庆丰 沈蓓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06-2108,共3页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与分离菌种类的关系。方法对浙江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1550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分离菌株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其中的461株可能污染菌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550株阳性分离菌中,〈18 h检出...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与分离菌种类的关系。方法对浙江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1550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分离菌株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其中的461株可能污染菌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550株阳性分离菌中,〈18 h检出566株,检出率为36.5%,19~24 h检出336株,检出率为21.6%,25~48 h检出550株,检出率为35.5%;461株可能的污染菌与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确认其中的253株为污染菌,污染率为16.5%;45株不能确定,另163株为致病菌,阳性报警时间在19~24 h的有31株为污染菌,阳性报警时间在25~48 h的有137株是污染菌,阳性报警时间〉48 h的98株中有85株为污染菌。结论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初步明确分离菌是致病菌或是污染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阳性报警时间 病原菌 污染菌
原文传递
嗜盐菌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玉楠 韩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3期121-126,共6页
被石油污染的土壤通常所含石油烃成分复杂并且盐碱化、板结化,其有效治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油田污染物通常具有石油含量高、成分复杂、矿化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给微生物处理法带来一定难度,其关键是选用高效石油烃降解菌... 被石油污染的土壤通常所含石油烃成分复杂并且盐碱化、板结化,其有效治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油田污染物通常具有石油含量高、成分复杂、矿化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给微生物处理法带来一定难度,其关键是选用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嗜盐菌独特的细胞结构及嗜盐特性使其在油田污染治理中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为此综述了油田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嗜盐菌的特点、分类、嗜盐机制及其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论证嗜盐菌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可行性,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嗜盐菌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下载PDF
血培养污染菌判定的实验室检查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5 位作者 郭振辉 陈蕊 胡慧灵 李建勋 李薇 张凤川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744-747,802,共5页
目的探讨鉴别血培养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有效指标,为快速检测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n=70)和血培养污染组(n=30),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温、心率、收缩压、... 目的探讨鉴别血培养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有效指标,为快速检测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n=70)和血培养污染组(n=30),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温、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白细胞总数、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差异,通过多因素统计分析,排除可能的混淆因素影响,获得相关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预测因素对于对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鉴别能力。结果血培养污染菌群分布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3.3%(22/30);在9项指标中,仅TTP、CRP、PCT三项指标与判断血培养污染有关;TTP、CRP、PCT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736和0.927。当TTP≥17.7 h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65.7%、53.8%和95.8%;CRP≤51.7 mg/L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64.3%、47.9%和86.6%;PCT≤0.5 ng/ml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84.3%、72.5%和98.4%;三项指标联合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98.6%、95.5%和88.5%。结论 TTP、CRP和PCT联合检测对鉴别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诊断意义优于单项指标。结合病人临床相关资料,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污染菌 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一串红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丽丽 张敬泽 +1 位作者 胡东维 徐同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4-640,共7页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叶斑病被发现在杭州市农科所栽培花卉的遮阳网大棚中,是由棒孢霉属真菌侵染引起的。在田间,病原菌侵染植株的茎和叶片,引起当年移植苗发生茎腐、落叶、植株枯萎和死亡。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观察以及核糖体DNA ITS...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叶斑病被发现在杭州市农科所栽培花卉的遮阳网大棚中,是由棒孢霉属真菌侵染引起的。在田间,病原菌侵染植株的茎和叶片,引起当年移植苗发生茎腐、落叶、植株枯萎和死亡。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观察以及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证明侵染一串红的病原菌为决明生棒孢霉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一串红是决明生棒孢霉菌的寄主。种子带菌检验结果显示,种子带菌率仅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核糖体DNA 鉴定 致病性试验 种子带菌检验
下载PDF
59例人体血液及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病历污染率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习慧明 杨文航 +2 位作者 刘文静 徐英春 姚彬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对于血液或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及其报警时间与葡萄球菌感染之间的关联,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血液和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的59例住院病历进行系统回... 目的:调查研究对于血液或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及其报警时间与葡萄球菌感染之间的关联,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血液和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的59例住院病历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血液及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有7例(污染菌)未给予抗生素治疗,其余52例(污染菌和致病菌)都使用了抗生素,且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污染菌与病原菌的报警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污染菌报警时间长于病原菌。结论:葡萄球菌在血培养中的假阳性率比较高,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因此采血培养标本时应严格规范操作以减少其污染,其阳性结果也应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否为污染菌,以避免临床上不必要抗生素的滥用,从而也可防止葡萄球菌的高耐药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报警时间 污染率
下载PDF
血培养3种采血方式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陆文香 吴培南 徐卫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2-714,共3页
目的分析单侧单瓶、单侧双瓶、双侧双瓶采血方式的血培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采用单侧单瓶(需氧瓶)、成人双侧双瓶(两套需氧+厌氧)、婴幼儿患者单侧双瓶(需氧+厌氧)采血结果,进行血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及污染菌的鉴别。结果... 目的分析单侧单瓶、单侧双瓶、双侧双瓶采血方式的血培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采用单侧单瓶(需氧瓶)、成人双侧双瓶(两套需氧+厌氧)、婴幼儿患者单侧双瓶(需氧+厌氧)采血结果,进行血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及污染菌的鉴别。结果成人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单侧单瓶8.8%、双侧双瓶1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单侧单瓶4.5%、单侧双瓶5.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单瓶共检出病原菌45株,20株为可疑污染菌,占44.4%;双侧双瓶检出病原菌68株,24株为可疑污染菌,其中12株从多份培养瓶中检出,确定为病原菌,其余12株仅从单份培养瓶中检出,判断为污染菌;单侧双瓶检出病原菌62株,36株为可疑污染菌,其中20株仅从1瓶中检出,判断为污染菌。结论成人患者血培养双侧双瓶与单侧单瓶采集相比,有明显优势;婴幼儿血培养单侧双瓶与单侧单瓶采集相比,对可疑污染菌的鉴别有一定优势,但阳性率提高并不明显,鉴于婴幼儿厌氧菌血流感染比较罕见,建议改单侧双瓶(需氧+厌氧)为双侧单瓶(需氧+需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采血方式 阳性率 污染菌
原文传递
中国市场柏子仁真菌污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震营 王玲娜 张永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9,共8页
中药柏子仁在采收、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中,受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滋生产毒真菌或致病真菌,甚至产生真菌毒素,影响临床用药安全。2020年版《中国药典》限制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最高标准。然而,对于柏子仁药材... 中药柏子仁在采收、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中,受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滋生产毒真菌或致病真菌,甚至产生真菌毒素,影响临床用药安全。2020年版《中国药典》限制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最高标准。然而,对于柏子仁药材上的真菌污染状况鲜有研究,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因此,该文基于Illumina NovaSeq6000平台,利用ITS序列扩增子技术分析了我国市场上27批市售柏子仁的真菌分布及多样性。从中共鉴定出10门,35纲,93目,193科,336属,372种真菌。其中曲霉属、链格孢属占主要优势,有20批样本检测出黄曲霉菌,10批样本检测出构巢曲霉菌,且所有样本均检测出烟曲霉和黑曲霉等潜在致病真菌。经多样性分析,甘肃省所采样本真菌群落多样性程度高,山东省所采样本所含真菌物种数量最多,广西所采样本表面真菌群落多样性最低且物种数最少。大部分样品中检测出了不同程度的烟曲霉、黑曲霉、黄曲霉、寄生曲霉等致病真菌。该研究从柏子仁产业链的最后环节市场上系统调查了我国柏子仁真菌污染状况,明确了柏子仁真菌尤其是产毒真菌分布,为柏子仁中真菌污染的靶向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污染真菌 ITS扩增子测序 市场
原文传递
2株酸梅汤饮料污染霉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辉 刘光全 程池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187,共6页
目的:对酸梅汤饮料中的污染霉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涂布分离法分离污染霉菌,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区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产生絮状沉淀的酸梅汤饮料中分离到2株霉菌,经鉴定这两株污染菌分别为黄暗青霉(Penicillium c... 目的:对酸梅汤饮料中的污染霉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涂布分离法分离污染霉菌,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区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产生絮状沉淀的酸梅汤饮料中分离到2株霉菌,经鉴定这两株污染菌分别为黄暗青霉(Penicillium citreonigrum)和光孢青霉(Penicillium glabrum)。结论:根据两种污染菌的常见生境,酸梅汤饮料中的污染菌可能来自生产果汁的水果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梅汤饮料 污染霉菌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非灭菌条件下酸性蓝45在白腐真菌反应器中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成 文湘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97-1801,共5页
在非灭菌条件下维持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运行是在水处理领域实际应用白腐真菌的前提.采用臭氧控制白腐真菌反应器中的污染细菌,以连续运行方式考察了自由悬浮培养的白腐真菌体系中控菌、产酶、pH变化及对酸性蓝45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 在非灭菌条件下维持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运行是在水处理领域实际应用白腐真菌的前提.采用臭氧控制白腐真菌反应器中的污染细菌,以连续运行方式考察了自由悬浮培养的白腐真菌体系中控菌、产酶、pH变化及对酸性蓝45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白腐真菌反应器系统的控菌单元,以0.0144 mg/min臭氧投加速率,可成功将白腐真菌反应器内污染细菌控制在1×10^6CFU/mL以下,其去除率接近99%;成功实现了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合成锰过氧化物酶(最大剩余酶活50 U/L)和对酸性蓝45的持续降解(40%-80%);发现pH值在6左右时,白腐真菌培养体系仍然具有合成锰过氧化物酶和对酸性蓝45的持续降解的能力;提出在控制污染细菌的前提下,如何维持白腐真菌的持续生长及高产酶是进一步实现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运行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反应器 酸性蓝45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臭氧 细菌污染 锰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应用价值和检出率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闫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7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于医院进行血培养检查的50例患者择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血培养均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并进行菌株鉴定检查及药敏试验。观察血培养中病原菌及污染菌... 目的探讨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于医院进行血培养检查的50例患者择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血培养均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并进行菌株鉴定检查及药敏试验。观察血培养中病原菌及污染菌的检出情况,对比病原菌及污染菌的具体耐药表现。结果在参与本研究的50例患者的血培养标本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归为病原菌检出数为23例,所占比例为46.0%(23/5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归为污染菌检出数为27例,所占比例为54.0%(27/50);病原菌及污染菌的不同药物耐药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培养中检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污染菌的检出率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应用过程中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应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以免增加菌株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病原菌 污染菌 菌株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