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瓷绝缘子表面粘附颗粒的粒径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昀芃 李黎 +3 位作者 卢明 王如梦 蒋逸雯 刘泽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1-619,共9页
绝缘子表面差异性的粒径分布对沿面泄漏电流以及污闪电压具有重要影响。该文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和碰撞沉积模型,对颗粒的粘附过程展开仿真研究,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粘附颗粒粒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典型气象条件下,瓷绝缘子表面的污秽... 绝缘子表面差异性的粒径分布对沿面泄漏电流以及污闪电压具有重要影响。该文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和碰撞沉积模型,对颗粒的粘附过程展开仿真研究,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粘附颗粒粒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典型气象条件下,瓷绝缘子表面的污秽颗粒的粒径分布存在统计特性,主要分布于5~50μm。此外,相对湿度和空气风速对粘附颗粒的粒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而气动外形、电场类型和电场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弱。本文研究可为后续开展更准确的绝缘子积污人工模拟试验及颗粒粒径对污闪的影响等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绝缘子 污秽颗粒 粒径 分布特性 碰撞沉积模型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表面自然积污颗粒的粒径分布规律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江渺 姜昀芃 +1 位作者 卢明 李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24,共8页
绝缘子表面污秽颗粒的粒径分布规律对研究绝缘子的污闪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开展自然积污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绝缘子的积污颗粒粒径分布特性,重点分析复合绝缘子的积污过程,建立了颗粒物在硅橡胶表面沉降积聚的物理模型,并借助仿... 绝缘子表面污秽颗粒的粒径分布规律对研究绝缘子的污闪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开展自然积污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绝缘子的积污颗粒粒径分布特性,重点分析复合绝缘子的积污过程,建立了颗粒物在硅橡胶表面沉降积聚的物理模型,并借助仿真软件分析了复合绝缘子表面粒径分布规律的形成机理,同时讨论了电荷积聚效应对积污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表面沉积污秽颗粒的平均粒径略大于陶瓷和玻璃绝缘子,且粒径分布呈现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在20〜30μ m范围内表现出集中性。此外,若伞裙表面存在积聚电荷,则对大尺寸颗粒的吸附能力将会增加,从而表面积污量和颗粒平均粒径均会变得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自然积污试验 污秽颗粒 粒径分布 电荷积聚
下载PDF
上海某锑污染地块不同粒径土壤中锑的分布特征及EDTA淋洗修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伟强 《节能》 2022年第5期68-70,共3页
试验采集上海某锑(Sb)污染地块的表层土壤,研究污染地块的土壤粒径组成、Sb在不同粒径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不同浓度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的淋洗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粒径<0.15 mm的细小颗粒土壤,质量占比为(56.37±2.84)%;Sb在... 试验采集上海某锑(Sb)污染地块的表层土壤,研究污染地块的土壤粒径组成、Sb在不同粒径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不同浓度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的淋洗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粒径<0.15 mm的细小颗粒土壤,质量占比为(56.37±2.84)%;Sb在不同粒径土壤中的含量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粒径<0.15 mm的土壤,Sb含量均值为(168.33±4.84) mg/kg,大于修复目标值,其他粒径组分土壤中Sb含量均低于修复目标值。土壤中Sb去除效果随EDT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EDTA浓度为0.03 mol/L时,去除率可达90%以上,残留量低于修复目标值。因此,本污染地块应先筛分,再进行土壤淋洗修复,以0.15 mm作为筛分土壤粒径分界线,<0.15 mm粒径土壤,在淋洗时间为2 h、水土比为5∶1,EDTA溶液浓度为0.03 mol/L的条件下进行淋洗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块 土壤粒径 质量占比 锑含量 EDTA 淋洗修复
下载PDF
污染颗粒—活塞环—缸套接触数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凡明 张优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2-566,共5页
运用商用软件ANSYS和自编程序,研究了污染颗粒对活塞环和缸套的影响。在求出了接触时间和润滑油膜对污染颗粒的摩擦力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染颗粒对活塞环、缸套所受应力以及对环腔气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活塞环和缸套所受的Mises应力... 运用商用软件ANSYS和自编程序,研究了污染颗粒对活塞环和缸套的影响。在求出了接触时间和润滑油膜对污染颗粒的摩擦力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染颗粒对活塞环、缸套所受应力以及对环腔气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活塞环和缸套所受的Mises应力受到颗粒速度和它所在相对位置的影响;在不同的接触时刻和速度下的活塞环和缸套所受到的接触应力范围和大小均不同,并可能会出现非连续区域的残余应力。同时也发现,较大的污染颗粒速度有增大接触应力和改变最大接触应力点的作用;随着颗粒浓度和速度的增加,活塞环腔内气压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颗粒 活塞环 缸套 接触应力 环腔压力
下载PDF
碱液浸取土壤中氰化物的动力学特性
5
作者 杨宗政 杨婷婷 +3 位作者 曹晓乐 曹井国 邱沙 陈志国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45-50,56,共7页
为揭示从含氰土壤中浸取氰化物的动力学特征,对碱性溶液浸取土壤中氰化物进行研究,考察浸取固液比、搅拌强度、浸取温度和土壤粒径对氰化物浸取效果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探究浸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浸取温度升高、土壤... 为揭示从含氰土壤中浸取氰化物的动力学特征,对碱性溶液浸取土壤中氰化物进行研究,考察浸取固液比、搅拌强度、浸取温度和土壤粒径对氰化物浸取效果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探究浸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浸取温度升高、土壤粒径减小,氰化物浸取分数增大;氰化物浸取过程较好地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中的内扩散控制模型,浸取过程遵循动力学模型1-2/3α-(1-α)^2/3=Kt,浸取活化能为34 400 J/mol,据此建立的氰化物浸取经验方程为1-2/3α-(1-α)^2/3=7.6×10^4·r^-1·e^-34 400/R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污染土壤 浸取 动力学 温度 粒径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折弯机活塞密封圈可靠性研究
6
作者 张根保 高琦樑 +2 位作者 刘杰 杨毅 程岩松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3,共5页
以某型号折弯机油缸活塞密封圈的寿命和可靠性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尔可夫方法,建立了液压油中单个污染颗粒的三状态马尔可夫链。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密封圈受污染颗粒冲击的冲击率、密封圈的寿命分布、密封圈期望寿命MTTF与污染颗粒浓度和密... 以某型号折弯机油缸活塞密封圈的寿命和可靠性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尔可夫方法,建立了液压油中单个污染颗粒的三状态马尔可夫链。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密封圈受污染颗粒冲击的冲击率、密封圈的寿命分布、密封圈期望寿命MTTF与污染颗粒浓度和密封间隙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对MTTF表达式的分析得出,要经济有效地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必须同时控制污染颗粒浓度和密封间隙,并指出了生产制造中影响密封圈使用寿命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可夫链 可靠性 密封圈 折弯机 污染颗粒
原文传递
化学淋洗法对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沈威 高柏 +4 位作者 章艳红 张海阳 牛天洋 杨冰 连国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86,共6页
采用振荡淋洗方法对三种粒径(+2mm、-2mm+0.15mm、-0.15mm)某尾矿库周边铀污染土壤进行去污试验,选用盐酸、硝酸、柠檬酸、草酸为淋洗剂,通过控制淋洗浓度、液固比、时间、温度、混合淋洗等因素来确定较优的淋洗条件。结果表明:各淋洗... 采用振荡淋洗方法对三种粒径(+2mm、-2mm+0.15mm、-0.15mm)某尾矿库周边铀污染土壤进行去污试验,选用盐酸、硝酸、柠檬酸、草酸为淋洗剂,通过控制淋洗浓度、液固比、时间、温度、混合淋洗等因素来确定较优的淋洗条件。结果表明:各淋洗剂对铀污染土壤的去污效果为草酸>盐酸>硝酸>柠檬酸;当淋洗浓度大于0.5mol/L、淋洗时间大于8h或液固比大于10∶1时,其淋洗效果都逐渐趋于稳定;提高淋洗温度可显著提升淋洗效果;选用草酸+盐酸和草酸+硝酸两组较优混合淋洗组合对全粒径土壤进行淋洗时,土壤中铀去除率均达50%以上,总含铀量分别降至27.15、24.32mg/kg,均达到土壤修复目标(4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铀污染土壤 粒径 混合淋洗
下载PDF
适用异位淋洗修复技术的铬污染土壤条件探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熊惠磊 王璇 +4 位作者 马骏 夏凤英 韩春媚 裴宇 于凯婷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5-161,共7页
土壤理化特性、污染物分布情况、污染物存在形态和淋洗剂类型均为影响异位淋洗技术的关键因素。针对两种类型的铬污染土壤开展了异位淋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污染土壤中粗颗粒物料(砾石、砂砾、粗砂和中粗砂)质量分数超过70%,总铬和六... 土壤理化特性、污染物分布情况、污染物存在形态和淋洗剂类型均为影响异位淋洗技术的关键因素。针对两种类型的铬污染土壤开展了异位淋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污染土壤中粗颗粒物料(砾石、砂砾、粗砂和中粗砂)质量分数超过70%,总铬和六价铬在细颗粒物料(细砂和粉土)中含量大于其总含量的60%,且水溶态和弱酸提取态铬占比超过50%时,仅以去离子水作为淋洗剂,粗颗粒物料的六价铬去除率即可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土壤 异位淋洗 粒径分布 淋洗剂 土壤修复
原文传递
背景地下水作用下铀在砂岩铀矿微界面上的扩散模式
9
作者 杨迎春 丁洋 +2 位作者 周函 丁德馨 姜瑭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上游背景地下水流入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中时产生了稀释和冲洗作用。为探究背景地下水作用下酸法地浸退役采区地下水中铀在水岩微界面上的扩散模式和控制机理,开展了静态稀释实验和动态冲洗实验。静态稀释实验结果显示,背景地下... 上游背景地下水流入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中时产生了稀释和冲洗作用。为探究背景地下水作用下酸法地浸退役采区地下水中铀在水岩微界面上的扩散模式和控制机理,开展了静态稀释实验和动态冲洗实验。静态稀释实验结果显示,背景地下水与污染地下水比例为50∶1时,1440 min内铀浓度降到背景值60μg/L以下;初期阶段(0~20 min),反应速率主要受膜扩散控制;中期阶段(20~150 min),反应速率受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后期阶段(150~600 min),反应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动态冲洗实验结果表明,用25个孔隙体积的背景地下水,10 d内铀浓度降至50μg/L;初期阶段(0~4 d),反应速率主要受膜扩散控制;中期阶段(4~7 d),反应速率同时受膜扩散与颗粒内扩散控制;后期阶段(7~10 d),反应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上游背景地下水流入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中后铀的扩散和迁移规律,为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自然净化的可行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法地浸 铀污染地下水 自然修复 微界面 膜扩散 颗粒内扩散
下载PDF
土壤不同粒级中Cr(Ⅵ)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淑婷 肖荣波 +4 位作者 黄飞 徐美丽 黄俣轩 石航源 王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5-414,共10页
为定量分析土壤不同粒级中Cr(Ⅵ)的健康风险,将铬污染土壤筛分为粗砂(500~1000μm)、中砂(250~500μm)、细砂(100~250μm)、粗粉砂(50~100μm)、粉砂及以下(0~50μm),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积累因子法(accumulation factors,AF)及基于生... 为定量分析土壤不同粒级中Cr(Ⅵ)的健康风险,将铬污染土壤筛分为粗砂(500~1000μm)、中砂(250~500μm)、细砂(100~250μm)、粗粉砂(50~100μm)、粉砂及以下(0~50μm),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积累因子法(accumulation factors,AF)及基于生理的提取实验(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PBET)研究不同粒级质量分布、Cr(Ⅵ)分布特性及Cr(Ⅵ)生物可给性,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推荐的暴露模型评价Cr(Ⅵ)通过经口摄入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不同粒级组分间Cr(Ⅵ)积累因子分布与Cr(Ⅵ)含量分布规律一致,碱性土壤中Cr(Ⅵ)倾向于在粗颗粒内积累;考虑生物可给性的情况下,Cr(Ⅵ)产生的健康风险下降43.65%~99.19%;细砂组分对Cr(Ⅵ)经口摄入的健康风险贡献最大,为48%~78%,说明粒级质量占比和生物可给性越高,其对健康风险的贡献越大。本研究量化了粒级质量分布对健康风险贡献的大小,这有利于识别影响健康风险的主要粒级组分,提高铬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土壤 风险评估 粒径 生物可给性 体外试验
下载PDF
粒径分离+药剂淋洗组合技术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评估
11
作者 王满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0期16-18,共3页
本研究采集某砷污染场地土壤样品,使用粒径分离+药剂淋洗组合技术对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土壤进行模拟工程修复试验,评估不同方法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小试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保障了现场土壤修复效果的稳定性。试验有助于确定最经济有... 本研究采集某砷污染场地土壤样品,使用粒径分离+药剂淋洗组合技术对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土壤进行模拟工程修复试验,评估不同方法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小试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保障了现场土壤修复效果的稳定性。试验有助于确定最经济有效的组合工艺,选择最佳药剂组合和配比,指导现场土壤修复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污染土壤 粒径分离 药剂淋洗 修复效果 评估
下载PDF
Treatability of 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contaminated soils of different textures along a vertical profile by mechanical soil aeration:A laboratory test 被引量:3
12
作者 Yan Ma Yi Shi +6 位作者 Deyi Hou Xi Zhang Jiaqi Chen Zhifen Wang Zhu Xu Fasheng Li Xiaoming D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28-335,共8页
Mechanical soil aeration is a simple, effective, and low-cost soi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that is suitable for sites contaminated with 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 Conventionally, this technique is used ... Mechanical soil aeration is a simple, effective, and low-cost soi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that is suitable for sites contaminated with 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 Conventionally, this technique is used to treat the mixed soil of a sit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diversity and treatability of different soils within the site. A laboratory tes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echanical soil aeration for remediating soils of different textures(silty,clayey, and sandy soils) along a vertical profile at an abandoned chloro-alkali chemical site in China. The collected soils were artificially contaminated with chloroform(TCM) and trichloroethylene(TCE). Mechanical soil aeration was effective for remediating VCHs(removal efficiency 〉 98%). The volatilization process was described by an exponential kinetic function.In the early stage of treatment(0–7 hr), rapid contaminant volatilization followed a pseudofirst order kinetic model. VCH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to low levels and showed a tailing phenomenon with very slow contaminant release after 8 hr. Compared with silty and sandy soils, clayey soil has high organic-matter content,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 high clay fraction, and a complex pore structure. These characteristics substantially influenced the removal process, making it less efficient, more time consuming, and consequently more expensive. Our findings provide a potential basis for optimizing soil remediation strategy in a cost-effective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minated site Texture of soil profile particle-size fraction 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 Mechanical soil aeration Treatability test
原文传递
螺旋推进式热脱附炉传热系数模拟
13
作者 邵志国 裴明东 +9 位作者 吴景亚 李兴春 郭书海 李立君 刘光全 许毓 刘龙杰 任雯 吕冲 王卅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2年第4期20-25,共6页
为较精确地预测含油固体颗粒在低填充率螺旋推进式脱附炉内的传热系数,文章基于马尔可夫传热模型,提出了该传热系数由覆盖体系传热系数和敞开体系传热系数两部分组成,建立了预测螺旋推进式脱附炉总传热系数模型,并以实验室配制的油污土... 为较精确地预测含油固体颗粒在低填充率螺旋推进式脱附炉内的传热系数,文章基于马尔可夫传热模型,提出了该传热系数由覆盖体系传热系数和敞开体系传热系数两部分组成,建立了预测螺旋推进式脱附炉总传热系数模型,并以实验室配制的油污土壤颗粒,分别在填充率为15%和25%,螺旋转速为2,5,8r/min,炉壁温度为300℃的6种工况条件下,测量了炉壁与颗粒间的传热系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51%,覆盖体系传热是主要的传热途径,在该实验操作参数范围内,供能占比为65%以上;降低填充率、减小螺旋直径和增大搅拌强度有助于提高脱附炉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热脱附 模拟 传热系数 含油固体颗粒
下载PDF
油液污染颗粒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毅 张春平 陈勇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224,共3页
边缘检测是油液污染颗粒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油液污染度光电检测系统的精度和性能。对Sobel、LoG、Canny和最佳阈值迭代算法进行了分析,对油液污染颗粒边缘检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阈值迭代算法在油液污染... 边缘检测是油液污染颗粒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油液污染度光电检测系统的精度和性能。对Sobel、LoG、Canny和最佳阈值迭代算法进行了分析,对油液污染颗粒边缘检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阈值迭代算法在油液污染颗粒图像中的检测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污染颗粒图像 算子
下载PDF
不溶物对绝缘子污闪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又超 蒋兴良 +2 位作者 张欢 熊云 杨忠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31-3338,共8页
绝缘子表面在自然条件下会积累各种不同类型的污秽成分,而其中不溶物会对绝缘子污闪电压产生一定影响。该文选用7片标准悬式瓷和玻璃绝缘子串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不溶物下的交流闪络特性,结合不溶物不同类型及颗粒直径下的... 绝缘子表面在自然条件下会积累各种不同类型的污秽成分,而其中不溶物会对绝缘子污闪电压产生一定影响。该文选用7片标准悬式瓷和玻璃绝缘子串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不溶物下的交流闪络特性,结合不溶物不同类型及颗粒直径下的绝缘子污秽试验测量结果,分析了不溶物对绝缘子闪络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不溶物类型对污闪电压的影响有差异,但不同种类的不溶物基本不会对可溶物的影响指数产生影响;不溶物颗粒直径对污闪电压存在一定影响,在绝缘子类型,盐灰密与污秽成分相同条件下,污闪电压随不溶物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在绝缘子污闪研究中,不能仅用高岭土或者硅藻土模拟灰密得到的试验结果来分析评判所有不溶物对绝缘子闪络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不溶物的各种成分类型以及其粒径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秽成分 不溶物 闪络电压 颗粒直径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光束经颗粒污染后的近场衍射效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国文 卢兴强 +7 位作者 曹华保 尹宪华 吕凤年 张臻 李菁辉 王仁贵 马伟新 朱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采用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设计软件Laser designer数值研究了激光光束经颗粒污染后的近场衍射特性.对颗粒污染所产生的调制进行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真空和石英玻璃中,振幅调制型和位相调制型颗粒污染对光束近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 采用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设计软件Laser designer数值研究了激光光束经颗粒污染后的近场衍射特性.对颗粒污染所产生的调制进行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真空和石英玻璃中,振幅调制型和位相调制型颗粒污染对光束近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真空或石英玻璃中,位相型颗粒污染对高功率激光光束的近场调制影响较大.且在石英玻璃中,位相型硬边颗粒污染所引起的高功率激光光束小尺度自聚焦热像调制现象相当严重.而由颗粒污染引起光束强区的横向偏移,却在一定程度对小尺度自聚焦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光束 污染颗粒 小尺度自聚焦 热像
原文传递
Relative roles of resuspended particles and pore water in release of contaminants from sediment 被引量:2
17
作者 Hong-wei ZHU Peng-da CHENG Dao-zeng WA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44-350,共7页
Sediment layers containing contaminant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hydrodynamic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relative roles of resuspended particles and pore water under diff... Sediment layers containing contaminant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hydrodynamic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relative roles of resuspended particles and pore water under different flow and sediment conditions. A conservative tracer (NaC1) and a reactive tracer (phosphate) were used as contaminants in the bottom sediment in a laboratory flume. The mixing between the overlying water and pore water occurred over a short time while the desorption of contaminants from fine-grained resuspended particles lasted a relatively long time. The effects of resuspended particles and pore water on the variations of release flux and concentration of contaminants in water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were quant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re water dominated the initial release flux, which could be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the flux due to molecular diffusion. Flux contribution of desorption from sediment particles in the latter release could be equal to what was seen from pore water in the initial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resuspension resuspended particle pore water release of contaminants release flux
下载PDF
基于污染颗粒分布的综合传动装置状态监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鹏飞 郑长松 +1 位作者 刘勇 游四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3-86,92,共5页
通过对综合传动装置1万公里定型试验中,对不同里程数下工作油液取样并进行污染分析,提出油液污染颗粒修正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利用非线性回归法对颗粒分布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利用三线值法对分布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液压润滑系... 通过对综合传动装置1万公里定型试验中,对不同里程数下工作油液取样并进行污染分析,提出油液污染颗粒修正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利用非线性回归法对颗粒分布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利用三线值法对分布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液压润滑系统污染颗粒分布服从修正的对数正态分布;分布参数能较好地反映综合传动装置的磨损状况,可利用该参数进行状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传动 修正对数正态分布 状态监测 污染颗粒
下载PDF
气流速度对地板送风房间颗粒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灿 李念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3,共4页
对于地板送风系统,空气从架空地板下直接送入人员呼吸区,送风气流卷吸地板附近颗粒物对室内颗粒污染物浓度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气流速度对颗粒浓度的影响特性,建立了模拟空气流动和颗粒运动轨迹的模型,并且在4种不同气流速度下在一间... 对于地板送风系统,空气从架空地板下直接送入人员呼吸区,送风气流卷吸地板附近颗粒物对室内颗粒污染物浓度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气流速度对颗粒浓度的影响特性,建立了模拟空气流动和颗粒运动轨迹的模型,并且在4种不同气流速度下在一间全尺寸小室内进行试验,测试了不同粒径颗粒浓度的衰减。试验结果表明,随送风气流速度增大,室内较大颗粒浓度衰减比较小颗粒更快;另一方面,计算结果也表明,气流速度对不同尺寸颗粒的分布影响不同,特别是大于3μm的颗粒随着气流速度增加,其悬浮寿命衰减比1 μm以下的颗粒显著得多。计算与试验结果的趋势非常一致。结果对室内颗粒污染物的治理研究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 供燃气 通风及空调工程 颗粒污染物 地板送风系统 悬浮 模拟
下载PDF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adhered particle on surface under strong electric field
20
作者 Yunpeng Jiang Lee Li +4 位作者 Ming Lu Rumeng Wang Yiwen Jiang Shanfeng Liu Chao Su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Insulators on high-voltage Uansmission lines are almost the only man-made structures on the Earth's surface intended for long-term operation under strong electric fields. After samples of natural contaminant parti... Insulators on high-voltage Uansmission lines are almost the only man-made structures on the Earth's surface intended for long-term operation under strong electric fields. After samples of natural contaminant particles were collected from insulator surfaces in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the particle diameter distribution (PDD)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5-50 μm range.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articles, this work studies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particle collision and adhesion using the theories of hydrodynamics and collision dynamics. The physical model considers coupling of the fluid field and the electric field, introduces an adhesion criterion, and establishes a particle and surface collision model. The effects of relative humidity, wind speed, aerodynamic shape, electric field type, and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on particle adhes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humidity and wind speed have very significant effects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electric field type and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re obvious, but the in fluence of the aerodynamic shape is relatively weak.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upport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d in this work. The physical model established here provides reference values for study of the adhe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on surfaces under electric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minANT particle COLLISION ADHESION particle DIAMETER Simulation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