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顺序的由来和演变 被引量:5
1
作者 裴小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3,共8页
马克思在开始时采用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反映了批驳"斯密教条"这个思想史上的原因,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他后来在《资本论》第二卷第Ⅷ稿又采用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消费资料生产为第... 马克思在开始时采用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反映了批驳"斯密教条"这个思想史上的原因,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他后来在《资本论》第二卷第Ⅷ稿又采用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的顺序,却是更为合理的。这种顺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使包括消费资料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部类顺序 生产资料生产 消费资料生产 “斯密教条” 不变资本补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