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构——建构主义视域 被引量:105
1
作者 司显柱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2,共3页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决定采取的三项措施之一。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旨在于围绕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建构...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决定采取的三项措施之一。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旨在于围绕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建构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视角,阐释多元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原文传递
基于建构主义视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以北京交通大学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司显柱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126,共4页
以2003年教育部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为契机,北京交通大学从2005年开始针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培养... 以2003年教育部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为契机,北京交通大学从2005年开始针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创了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创新
下载PDF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新明 李国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83-86,共4页
探讨了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下传统教学模式必须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实现教学过程模式的转变,建构更为有效的现代教学模式的方法,并对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中需要澄清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9
4
作者 陆俭明 吴海波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并非构式的本质特点,这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共性。构式必须是一个结构体,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其音和义之间只有象征关系,没有内在的结构性的组成关系,所以不能视为构式,把语素也看作构式将会使构式的形... "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并非构式的本质特点,这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共性。构式必须是一个结构体,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其音和义之间只有象征关系,没有内在的结构性的组成关系,所以不能视为构式,把语素也看作构式将会使构式的形式"不同质"。学界还存在着新兴的"构式主义"与传统的"原子主义"之争,本文认为"构式主义"更符合实际的语言生活,并陈述了理由。本文最后指出,构式语法理论引导人们关注构式的整体性,关注语句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这很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不过鉴于构式理论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方法论价值,目前尚不宜对此理论作过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构式理论 构式主义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角下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薛利利 谢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55-57,共3页
本研究从建构主义视角下分析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并结合调查探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在育人与外显输出体育行为的建构主义思想。从学习者主动建构视角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主要包含当前校园体育文化的发... 本研究从建构主义视角下分析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并结合调查探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在育人与外显输出体育行为的建构主义思想。从学习者主动建构视角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主要包含当前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功能、建构主义视角下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和建议四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校园体育文化 大学生 体育行为
下载PDF
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 被引量:3
6
作者 申富英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6-80,共5页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批评"这两个概念本身就令人容易混淆,加之它们各自阵营内部又都衍生出许多分支和派别,各分支和派别又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易于混淆的概念,因此,搞清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批评各自的发...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批评"这两个概念本身就令人容易混淆,加之它们各自阵营内部又都衍生出许多分支和派别,各分支和派别又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易于混淆的概念,因此,搞清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批评各自的发展过程、各自不同的众多分支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二者在本质上的异同,消除对它们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别批评 本质主义者 建构主义者
下载PDF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outh African women’s experiences of In Vitro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E-ET) at fertility clinics
7
作者 Athena Pedro Kelvin Mwaba 《Ope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3年第8期470-478,共9页
Infertility is considered to be a growing problem worldwide. In sub-Saharan Africa, at least 20%-50% of couples of reproductive age experience a fertility problem and 30% are diagnosed with infertility. This study exp... Infertility is considered to be a growing problem worldwide. In sub-Saharan Africa, at least 20%-50% of couples of reproductive age experience a fertility problem and 30% are diagnosed with infertilit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women in South Africa who are involuntary childless and explores their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In Vitro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 Utilising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a diverse group of 21 married women diagnosed with infertility and who had undergone at least two cycles of IVF-ET were recruited.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dividu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women perceived themselves as not conforming to a dominant belief system and as a result felt compelled to explore all the medical options available. They reported emotional turmoil characterised by primary binary emotions of anxiety-excitement and nervousness-optimistic. These emotions were experienced throughout the five stages of the IVF-ET treatment cycles. A synop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the IVF-ET treatment is discusse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e need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a mandatory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as part of infertility management.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repercussions of infertility treatment could lead to a more personalised client-approach which, in turn, would prepare infertile women and couples for the emotional demands of th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RTILITY In VITRO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下载PDF
从建构理论谈英语分级教学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乐慧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47-48,共2页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目前英语教学及学生生源的现状,从建构主义的语言输入理论以及教学原理论证"分级教学"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并对实施"分级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英语教学 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下载PDF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建构——从PPP和TBLT的比较入手 被引量:1
9
作者 施慧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教学模式的设立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并要符合语言学习的本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这个框架下,选取"教""学"观、师生观、学习环境设置三个方面对现有两种较有... 教学模式的设立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并要符合语言学习的本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这个框架下,选取"教""学"观、师生观、学习环境设置三个方面对现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PPP和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进行比较,以揭示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教学模式建构的新特点,并为今后教学模式的鉴别和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PPP TBLT
下载PDF
国企公司化改造的理念错位探讨
10
作者 谢平 陈柏安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11-13,共3页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本位的错位,是一种畸形的“股东本位主义”所致。公司立法的国家建构主义,导致契约文化意识的缺失,国有股职能的错位,证券市场功能的扭曲。只有超越局限于公司组织机构的不完善、所致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本位的错位,是一种畸形的“股东本位主义”所致。公司立法的国家建构主义,导致契约文化意识的缺失,国有股职能的错位,证券市场功能的扭曲。只有超越局限于公司组织机构的不完善、所致监督机制不到位的认识,才能真正找到救济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本位主义 国家建构主义 契约文化
下载PDF
Clarifying Some Issues in Construction Grammar Studies
11
作者 Lu Jianming Wu Haibo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Form-meaning pair”is not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onstructions,but a universal feature of all things.A construction must be a structure.Morphemes are the smallest sound-meaning assemblies,but they only represent a... “Form-meaning pair”is not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onstructions,but a universal feature of all things.A construction must be a structure.Morphemes are the smallest sound-meaning assemblies,but they only represent a symbolic relationship which has no internal structure;thus,they are not constructions.In addition,if morphemes are also treated as constructions,there is a problem of“heterogeneity”in understanding the“form”of constructions.As to the rising“constructionist”and the traditional“atomist”dichotomy,we feel the“constructionist”approach complies better with the actual linguistic life.Construction Grammar leads people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integrity of constructions and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behind linguistic facts.Therefore,it is of great value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However,since Construction Grammar has not yet displayed a distinct value in terms of methodology,we must be careful not to overrate it or overestimate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Grammar theories constructionist
下载PDF
互动应用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构主义理论视域
12
作者 贺琳 田文萍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77-80,共4页
通过阐述互动应用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互动应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内涵,结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些观点,从教学过程、测评体系、师生角色等几个方面论述互动应用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建构。
关键词 互动应用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
下载PDF
“一M+X过+一M”构式初探
13
作者 胡颖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1-98,共8页
“一M+X过+一M”不论是形式还是功能,都表现了其作为典型构式的语法特征。句法上,“X”多由性质形容词充当,“一M”的指代功能显著。语义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构式义,分别是递进性差比义和非递进性遍指义,两种构式义也存在着内部的演化规... “一M+X过+一M”不论是形式还是功能,都表现了其作为典型构式的语法特征。句法上,“X”多由性质形容词充当,“一M”的指代功能显著。语义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构式义,分别是递进性差比义和非递进性遍指义,两种构式义也存在着内部的演化规律。语用功能方面,在意义上主要体现在主观性和突显度,形式上体现为紧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义 主观性 特殊比较句 突显
下载PDF
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被引量:69
14
作者 闫志刚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35,共13页
西方建构主义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概念范畴和分析框架,并产生了许多经验研究成果。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异于对社会问题的常识性理解和传统的研究视角。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题不是“有问题的”客观事实... 西方建构主义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概念范畴和分析框架,并产生了许多经验研究成果。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异于对社会问题的常识性理解和传统的研究视角。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题不是“有问题的”客观事实或状态,而是这些事实或状态被宣称成为社会问题的活动和过程。经由这些活动和过程,社会问题建构性地存在着。本文通过与传统社会问题理论的比较,着重探讨建构论所进行的社会问题新的理论研究转向及其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 社会问题建构 问题宣称活动
下载PDF
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心理学中文化意识的衍变 被引量:51
15
作者 杨莉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中经历了3次重大衍变。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为心理规律的干扰因素,认为理论研究应力求“去文化”;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寻求理论的“文化敏感”;文化... 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中经历了3次重大衍变。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为心理规律的干扰因素,认为理论研究应力求“去文化”;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寻求理论的“文化敏感”;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则认为心理与文化是相互灌注、相互建构的关系,因而更加关注“心理”、“意义”与“现实”的双向建构过程。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几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各自的意义、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 文化意识 特点
下载PDF
语篇阅读推理模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16
作者 范琳 刘振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8,共6页
语言理解一直是认知科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其研究仅停留在句子层面上。近几十年来,语篇层次上阅读理解的推理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焦点。研究者采用实时、更为精细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对语篇阅读的推理认知过程进行了更深入细致... 语言理解一直是认知科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其研究仅停留在句子层面上。近几十年来,语篇层次上阅读理解的推理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焦点。研究者采用实时、更为精细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对语篇阅读的推理认知过程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模式。尽管这些不同理论和模式之间尚存在诸多争端,却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语篇阅读理解推理认知过程的认识,也为进行全面、深入的推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可资借鉴的宝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理解 推理 建构主义理论 最小假设模式 现时状态选择模式
下载PDF
品格证据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1
17
作者 徐昀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3,共5页
排除品格证据存在价值与事实的理由,由于品格证据立基于现代心理学的人格—行为理论,事实理由往往被忽视,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秉持的人格的建构性解构了这一理论。品格证据应该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以向善的建构作为品格证据... 排除品格证据存在价值与事实的理由,由于品格证据立基于现代心理学的人格—行为理论,事实理由往往被忽视,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秉持的人格的建构性解构了这一理论。品格证据应该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以向善的建构作为品格证据规则的建构理念,以品格原则上无相关性、但行为人的好品格具有相关性而坏品格不具有相关性作为建构原则。品格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重大的法治价值,应该慎重对待当前品格证据运用的扩张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格证据 排除理由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 向善的建构 法治
下载PDF
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初探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莉萍 叶浩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9-103,共5页
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形态,既是外在的社会学、后现代哲学和社会文化基础,也是心理学内部对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反应,是心理学为摆脱危机而寻找的一条出路。本文在对后现代社会建构主... 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形态,既是外在的社会学、后现代哲学和社会文化基础,也是心理学内部对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反应,是心理学为摆脱危机而寻找的一条出路。本文在对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论述的基础上,从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学现代叙事的批判、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与理论体系的重构两方面介绍了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 后现代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
下载PDF
析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莉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1-959,共9页
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中萃取四个核心概念,各代表一个思想层面,以此结构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概观:(1)批判: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建构:心理是社会的建构;(3)话语:是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4)互动:社会互动应取... 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中萃取四个核心概念,各代表一个思想层面,以此结构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概观:(1)批判: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建构:心理是社会的建构;(3)话语:是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4)互动:社会互动应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 批判 建构 话语 互动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教育领域中认识论的变革 被引量:5
20
作者 毛景焕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3,共5页
20世纪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认识论的更新,表现为:唯理性认识论向经验认识论和建构认识论的转化;整体认识论向个体认识论的转化;接受认识论向创造认识论的转化。这些变革对教育的其他变革是基础性的和根本性的,促... 20世纪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认识论的更新,表现为:唯理性认识论向经验认识论和建构认识论的转化;整体认识论向个体认识论的转化;接受认识论向创造认识论的转化。这些变革对教育的其他变革是基础性的和根本性的,促进了相应的学生观、教育观和教育实践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教育领域 认识论 经验认识论 建构主义 个体认识论 创造认识论 教育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