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正昱 何腾兵 +2 位作者 杨小毛 潘彩萍 钟佐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0-32,共3页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 (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阐述了其定义、发展背景、运行方式、作用机理、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指出CRI系统对实现污水...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 (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阐述了其定义、发展背景、运行方式、作用机理、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指出CRI系统对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 污水资源化 水力负荷
下载PDF
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污染河水中试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家宝 杨小毛 +2 位作者 王波 赖梅东 钟佐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4-17,共4页
优化设计了人工快渗池的结构与滤料组成并进行了处理污染河水的中试。结果表明,该改进型人工快渗池对COD、S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和90%以上。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快渗池,改进型人工快渗池对COD、SS的去除效果并没有显... 优化设计了人工快渗池的结构与滤料组成并进行了处理污染河水的中试。结果表明,该改进型人工快渗池对COD、S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和90%以上。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快渗池,改进型人工快渗池对COD、SS的去除效果并没有显著提高。饱水层的设置为反硝化菌提供了长期淹水的厌氧环境,使改进型人工快渗池对总氮的去除效果较传统快渗池提高了近20%。同时,在饱水层内填充萤石砂,也提高了系统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 污染河水 脱氮除磷
下载PDF
人工快渗一体化设备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林明 李建 +3 位作者 骆灵喜 孙明利 梅立永 陈小刚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7,72,共5页
针对农村污水的特点,结合湖北十堰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了以人工快渗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效果和工艺优势。经过实际运行监测,工程处理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针对农村污水的特点,结合湖北十堰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了以人工快渗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效果和工艺优势。经过实际运行监测,工程处理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并且该工艺设备具有运行成本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造成的污水处理能力低和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是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工艺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渗 一体化设备 农村污水处理 工程应用
原文传递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江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49-54,共6页
人工快渗(CRI系统)源自快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RI系统),并沿用了其中的干湿交替工作方式,因此, 水力负荷周期同样也成为CRI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也是系统设计的一大难点。目前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不仅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而且... 人工快渗(CRI系统)源自快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RI系统),并沿用了其中的干湿交替工作方式,因此, 水力负荷周期同样也成为CRI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也是系统设计的一大难点。目前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不仅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而且还要通过一段调试运行才能确定,设计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和设计原则。为此,笔者研究了CRI与RI系统两者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水力负荷周期调整对CRI系统运行的各方面影响,分别从防止NH4 N穿透和保证系统NH4 N充分硝化两个角度,提出了水力负荷周期中淹水时间和落干时间确定新方法,并通过松岗试验实例进行了初步验证,为今后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负荷周期 人工快渗 穿透 水力负荷
下载PDF
人工快渗系统在三峡库区处理生活污水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劲松 王春燕 +2 位作者 方芳 殷亮 姚若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27-2332,共6页
目前国内人工快渗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缺水、气候寒冷干燥地区,本研究针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特殊的三峡库区,试验研究CRI系统的构建及其处理性能,探索该技术在库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库区常见的灰棕紫泥土渗透系数较小,折算成水力负荷... 目前国内人工快渗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缺水、气候寒冷干燥地区,本研究针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特殊的三峡库区,试验研究CRI系统的构建及其处理性能,探索该技术在库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库区常见的灰棕紫泥土渗透系数较小,折算成水力负荷为0.1 m3.(m2.d)-1,在该水力负荷下,湿干比为1d∶3d时,系统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气候条件、土壤特性是影响湿干比的主要因素,1d∶3d的湿干比对库区是适宜的,表明CRI系统在三峡库区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渗系统 三峡库区 生活污水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正昱 何腾兵 +1 位作者 潘彩萍 杨小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实现污水资源化中的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渗滤系统 污水资源化 水力负荷 净化效果
下载PDF
污水土壤渗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金丹越 张登峰 +3 位作者 卢少勇 胡小贞 赵斌 郑苗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4期350-354,共5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存在投资高、能耗高、运转管理要求高及处理效果受进水水质及水量波动影响较大的缺陷。渗滤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其设备简单、投资低、操作管理方便...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存在投资高、能耗高、运转管理要求高及处理效果受进水水质及水量波动影响较大的缺陷。渗滤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其设备简单、投资低、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净化效果良好,在污水处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土壤渗滤及人工快速渗滤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机理与效果、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渗滤 土壤渗滤 人工快速渗滤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正昱 何腾兵 +1 位作者 杨小毛 潘彩萍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78,共3页
通过工程实例讨论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的工艺过程和处理效果,结果除总磷外,处理生活污水其出水CODCr为5. 0~2 6 . 0mg L ,SS为1 .7~10. 0mg L ,NH3 N为0 . 30~2 .31mg L ;处理受污染的河流水时,其出水CODCr为8. 0~2 6 . 0mg ... 通过工程实例讨论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的工艺过程和处理效果,结果除总磷外,处理生活污水其出水CODCr为5. 0~2 6 . 0mg L ,SS为1 .7~10. 0mg L ,NH3 N为0 . 30~2 .31mg L ;处理受污染的河流水时,其出水CODCr为8. 0~2 6 . 0mg L ,BOD5为1. 0~6 . 0mg L ,SS为2. 0~6 .0mg L ,NH3 N为0 . 17~2. 5 4mg L ,均能达到相应的处理要求,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型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CRI 工艺过程 处理效果 出水水质 污水土地处理
下载PDF
人工快渗-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被引量:11
9
作者 姜廷亮 汪翠萍 +2 位作者 刘晓吉 张国臣 王凯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89,96,共4页
采用人工快渗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生态处理技术,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试处理设施。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NH_(3-)N、TN、TP、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86%、78%、92%、88%,出水优于GB 18918-2002 1级B标准。年削... 采用人工快渗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生态处理技术,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试处理设施。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NH_(3-)N、TN、TP、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86%、78%、92%、88%,出水优于GB 18918-2002 1级B标准。年削减COD、TN、TP分别约为98、31、4 kg,运行成本约0.2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处理 生态处理技术 人工快渗 人工湿地
下载PDF
改进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除磷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振远 贺松年 刘宗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118,135,共4页
为强化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优化设计了人工快滤池的结构与滤料组成并进行了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的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0m.3m-.2d-1,湿干比为1:3的条件下,系统对COD、SS、NH4+-N、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进水中COD... 为强化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优化设计了人工快滤池的结构与滤料组成并进行了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的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0m.3m-.2d-1,湿干比为1:3的条件下,系统对COD、SS、NH4+-N、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进水中COD由142~238mg·L-1降到出水的16~52mg·L-1,SS、NH4+-N以及TP质量浓度分别由进水的143~175mg·L-1、20.19~32.42mg·L-1、2.45~4.23mg·L-1降到出水的7~21mg·L-1、0.92~3.67mg·L-1、0.11~0.38mg·L-1,平均去除效率均在90%以上。与传统的CRI相比,虽然对COD、SS及NH4+-N的去除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改进型CRI对污水中TP的去除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 生活污水 脱氮除磷
下载PDF
不同挂膜方式对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佼 张建强 +1 位作者 李佳 杨旭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0-236,共7页
针对人工快渗系统运行启动时间普遍较长的问题,研究了自然挂膜、活性污泥挂膜和优势菌挂膜3种方式对系统处理性能及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优势菌挂膜的启动时间比自然挂膜和活性污泥挂膜分别缩短了35 d、17 d,从第38... 针对人工快渗系统运行启动时间普遍较长的问题,研究了自然挂膜、活性污泥挂膜和优势菌挂膜3种方式对系统处理性能及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优势菌挂膜的启动时间比自然挂膜和活性污泥挂膜分别缩短了35 d、17 d,从第38天起,COD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系统的抗水力负荷冲击能力也较强;TN去除率较自然挂膜和活性污泥挂膜分别提高了48.1%、37.9%,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数量的增加为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提供了基础;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总量比自然挂膜和活性污泥挂膜分别高出1.66倍、1.02倍,纤维素酶、脲酶活性也相应提升,微生物的空间分布、酶的活性与各人工快渗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表现出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膜 处理性能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人工快渗系统
原文传递
水温与水力停留时间对人工渗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艳侠 冯绍元 刘培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09-2513,共5页
为确定人工渗滤系统净化水源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三家店水库下游的京永引水渠旁建立了人工渗滤系统,开展了不同季节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三家店水库微污染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研究水温与水力停留时间变化对人工渗滤系统去除微污染源水... 为确定人工渗滤系统净化水源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三家店水库下游的京永引水渠旁建立了人工渗滤系统,开展了不同季节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三家店水库微污染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研究水温与水力停留时间变化对人工渗滤系统去除微污染源水中CODMn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与CODMn去除率呈线性关系(R2=0.8079).但是,不同水温范围内水温变化对CODMn的去除效果影响作用不同,在水温为0 ~15℃时,水温变化对CODMn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大;在水温为16 ~28℃之间时,水温变化对CODMn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随着温度降低,人工渗滤系统去除污染物的效果下降主要是由于微生物活性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常温下,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水力停留时间越长,CODMn的去除效果越好.在达到要求的出水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减小人工渗滤系统规模,以提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水力停留时间 人工渗滤系统 CODMN
下载PDF
几种氨氮吸附剂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超群 何珊 张永祥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7,共3页
为给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提供可行的填料,研究了煅烧贝壳、沸石、麦饭石、蛭石、中砂和细砂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实验采用100 mg/L的氯化铵溶液作为初始溶液,结果表明,6种填料均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吸附特点。经过11 h的吸附,煅烧后的贝... 为给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提供可行的填料,研究了煅烧贝壳、沸石、麦饭石、蛭石、中砂和细砂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实验采用100 mg/L的氯化铵溶液作为初始溶液,结果表明,6种填料均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吸附特点。经过11 h的吸附,煅烧后的贝壳对于氨氮的吸附量为0.993 mg/g。各个氨氮初始浓度梯次下,沸石的最大吸附量均超过其它5种填料,具有明显的氨氮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氨氮吸附 沸石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法处理干旱区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永杏 尚斌 +2 位作者 董红敏 陶秀萍 黄宏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41-2345,共5页
人工快速渗滤法作为一种处理效率较高、处理成本较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低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比较符合小城镇污水处理需求。针对西北干旱区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利用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填料比和不同湿干比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 人工快速渗滤法作为一种处理效率较高、处理成本较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低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比较符合小城镇污水处理需求。针对西北干旱区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利用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填料比和不同湿干比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小城镇污水时COD、总磷、凯氏氮和铵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砂比2∶1的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优于其他填料比,对COD、总磷、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率分别为35.05%~65.07%、53.27%~70.38%、10.42%~49.65%和11.61%~50.27%。COD、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率在湿干比1∶1时最高,分别为27.86%~65.07%、49.65%~53.18%和50.27%~57.14%。在湿干比1∶5时,总磷的最高去除率为45.37%~6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法 土砂比 湿干比 去除率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氮形态和滤料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岳佳 李正昱 何腾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2,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工程中渗滤池内部氮的形态分布、渗滤介质吸附性能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氨氮的去除机理是:氨氮首先被渗滤介质所吸附,随后在落干期内进行硝化反应。... 通过试验,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工程中渗滤池内部氮的形态分布、渗滤介质吸附性能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氨氮的去除机理是:氨氮首先被渗滤介质所吸附,随后在落干期内进行硝化反应。渗滤介质对氨氮的吸附速度非常快,一般可以在30~60s内达到吸附平衡,渗滤介质对氨氮吸附效果最佳的位置在渗滤液表层以下5~25cm处,随后吸附效果随渗滤池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渗滤池的深度和过水时间能够满足渗滤介质对氨氮的完全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形态 吸附 渗滤介质 污水处理
下载PDF
三峡地区人工土层快渗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春燕 郭劲松 +2 位作者 姚若虚 方芳 殷亮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水力负荷与湿干比作为人工土层快渗系统的2个重要控制参数,影响系统的处理效果.目前,国内针对三峡库区气候与土壤特征的水力负荷及湿干比研究鲜有报道.为此,论文通过试验,研究了适宜于三峡库区气候和土壤特征的水力负荷和湿干比的相关数... 水力负荷与湿干比作为人工土层快渗系统的2个重要控制参数,影响系统的处理效果.目前,国内针对三峡库区气候与土壤特征的水力负荷及湿干比研究鲜有报道.为此,论文通过试验,研究了适宜于三峡库区气候和土壤特征的水力负荷和湿干比的相关数据,重点考察了在4种水力负荷与3种湿干比条件下,人工土层快渗系统对生活污水中COD、总氮和总磷去除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气温的升高可以提高系统的湿干比,水力负荷,湿干比的变化对COD,总磷的影响不大,对总氮的影响较大.试验结果可为人工土层快渗系统在三峡库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土层快渗系统 生活污水 水力负荷 湿干比
下载PDF
南方地区部分污水处理工艺现状及技术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亚楠 罗穆喜 +2 位作者 李想 王洪涛 李风亭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32-37,51,共7页
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转移国际伙伴合作"项目,该文于2014年7月至9月调研了中国南方部分污水处理工艺现状,调研地点主要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广西、广东等地,范围涵盖城市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 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转移国际伙伴合作"项目,该文于2014年7月至9月调研了中国南方部分污水处理工艺现状,调研地点主要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广西、广东等地,范围涵盖城市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主要工艺包括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法、腐殖填料滤池、人工快渗、人工湿地等;结合上述污水处理工艺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几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腐殖填料滤池 人工快渗
下载PDF
分段进水对人工快渗系统脱氮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贵和 方涛 +3 位作者 陈晓国 唐巍 朱文涛 李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999-4005,共7页
为提高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的处理效率,研究了分段进水方式下以河砂/钢渣(1#)和河砂/天然沸石(2#)为填料的两个快渗池中氮的垂直分布规律,以及对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及总氮四种形态的氮和COD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池、2#... 为提高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的处理效率,研究了分段进水方式下以河砂/钢渣(1#)和河砂/天然沸石(2#)为填料的两个快渗池中氮的垂直分布规律,以及对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及总氮四种形态的氮和COD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池、2#池采用2∶1的进水比例在表层下600 mm处分段进水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90%和45.93%,相对常规进水1#、2#池总氮去除率分别提高12.45%和12.23%,但对氨氮及CODMn的去除率影响较小;1#池、2#池采用1∶1的进水比例在表层下1000 mm处分段进水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80%和36.21%,相对常规进水1#、2#池总氮去除率分别提高9.35%和2.51%,但是对氨氮及CODMn的去除率大幅下降。CRI系统中不同形态氮、DO及ORP垂直分布特征显示表层为好氧环境,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及硝化作用,底层为缺氧环境,有利于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此外,相对于天然沸石而言钢渣对污染物具有更好的去污效果。本研究表明,选取适当的分段进水位置及进水比例是提高CRI系统对氮的去除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渗滤 分段进水 脱氮 溶解氧
原文传递
人工快渗系统在神定河水质提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刘柱 李洪飞 杜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2,共4页
采用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渗工艺对神定河河道水质进行提升,分析了人工快渗处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工艺优势。工程实践表明,人工快渗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2. 03%,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2. 08%,总磷平均去除率为87. 39%,这三项出水指... 采用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渗工艺对神定河河道水质进行提升,分析了人工快渗处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工艺优势。工程实践表明,人工快渗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2. 03%,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2. 08%,总磷平均去除率为87. 39%,这三项出水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水标准;对SS的去除率为92. 74%,出水SS可达10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 高密度沉淀 人工快渗
原文传递
基于ANN的SBBR-CRI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红松 杨朝晖 +5 位作者 曾光明 刘水清 徐峥勇 邓久华 季丽丽 陈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3-1458,共6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工艺结合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由于该工艺影响因素与出水参数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SBBR-CRI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在MATLAB语言环境下,以DO、淹...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工艺结合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由于该工艺影响因素与出水参数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SBBR-CRI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在MATLAB语言环境下,以DO、淹没时间/落干时间、曝气时间/停曝时间、进水COD、进水NH4+-N、进水TP为输入因素,出水COD、NH4+-N、TN和TP为输出因素,构建具有自适应学习规则的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最优网络运行参数:隐含层节点数6,初始学习率0.13,动量因子0.6,训练次数6000次,对样本仿真学习,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样本的绝对平均误差率在7.5%之内,均方根误差均在0.085之内.结果表明,当DO为2mg/L,曝气时间/停曝时间为2/1,淹没时间/落干时间为1/3时,NH4+-N去除率能达到98%以上,TN和TP去除率85%以上,COD去除率94%以上.通过权重分析,进水NH4+-N、DO和进水TP对出水参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权重 SBBR 人工快渗 生活污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