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 被引量:179
1
作者 张千帆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出发 ,论证社会功利主义为“公共利益”提供了最恰当的定义。按照这种定义 ,“公共利益”就是全部私人利益之和 ,而法律的基本目标就是个人利益总和的最大化。尽管如此 ,“公共利益”仍然很难准确计算 ,因而在很... 本文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出发 ,论证社会功利主义为“公共利益”提供了最恰当的定义。按照这种定义 ,“公共利益”就是全部私人利益之和 ,而法律的基本目标就是个人利益总和的最大化。尽管如此 ,“公共利益”仍然很难准确计算 ,因而在很多情况下———例如土地征收和城市拆迁 ,政府计划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通过制度决定的。由于代议制民主和功利主义具有天然联系 ,议会一般被认为是“公共利益”的最适当决定者。最后 ,议会代表的多数人利益可能和少数人权利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 ,议会权力及其所定义的“公共利益”必须通过宪政机制而受到限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功利主义 民主 法治 宪政
下载PDF
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 被引量:108
2
作者 范进学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何谓公共利益 ,如何理解和解释公共利益 ,不仅是法律解释的难题 ,而且在学理上亦不易把握。本文就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作了简要的检视 ,认为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解释 ,即公共利益的一般学理特征、... 何谓公共利益 ,如何理解和解释公共利益 ,不仅是法律解释的难题 ,而且在学理上亦不易把握。本文就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作了简要的检视 ,认为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解释 ,即公共利益的一般学理特征、程序原则的限定以及法律列举与概括式规定。总之 ,公共利益不是目的 ,它仅仅是人实现其权利和自由的手段 ,为了人的尊严 ,为了人的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概念 诠释 宪政
下载PDF
立宪政体中的赋税问题 被引量:70
3
作者 王怡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24,共11页
以赋税问题作为看待财产权与宪政制度之关系的一个切入点 ,通过对财产权在宪政之先的论述 ,提出赋税的合法性问题。当前的财政危机导致对源自民间的赋税的依赖性增强 ,从而凸现出赋税合法性的危机。解决这一危机的方向是继续沿着财产权... 以赋税问题作为看待财产权与宪政制度之关系的一个切入点 ,通过对财产权在宪政之先的论述 ,提出赋税的合法性问题。当前的财政危机导致对源自民间的赋税的依赖性增强 ,从而凸现出赋税合法性的危机。解决这一危机的方向是继续沿着财产权入宪的思路 ,确立“税收法定”的宪政主义的赋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主义 税收法定 直接税 财产权
原文传递
关于宪政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46
4
作者 程燎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67,共6页
宪政要义在于限制政治权力、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而民主则主要解决政治权力的来源及其获得方式问题。为了达成一种宪法秩序,应在宪政与民主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实行宪政的关键在于“良宪之治”,而非“宪政程序化”。
关键词 宪政 民主 良宪 程序
下载PDF
法院“案多人少”与国家治道变革——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与司法忧思 被引量:65
5
作者 姜峰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7,共13页
"案多人少"通常被归为四个原因:1.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2.司法便民措施的采用;3.若干新法的颁行;4.法官数量过少。它们虽不同程度存在,但根本上是公共政治审议机制萎缩、公民缺少诉求表达方式、矛盾纠纷拥堵至司法领域的不同... "案多人少"通常被归为四个原因:1.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2.司法便民措施的采用;3.若干新法的颁行;4.法官数量过少。它们虽不同程度存在,但根本上是公共政治审议机制萎缩、公民缺少诉求表达方式、矛盾纠纷拥堵至司法领域的不同表现。以增加人财物供给和优化内部管理体制为路径的司法改革设计是有局限的。诉讼救济与政治机制不能相互替代,否则会导致二者功能紊乱,造成司法过程与政治过程的双重失灵。缓解法院负担和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国家治道变革的宏观视角下予以重新观察,应当通过疏通政治过程,从根本上减少司法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多人少 司法改革 政治过程 司法过程
原文传递
论宪政与民主 被引量:33
6
作者 林广华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0,共10页
宪政与民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 ,二者存在着差别 ,也存在着契合。民主与宪政都是现代政制的基础。然而 ,民主强调公民的参政权和政治秩序 ,宪政强调对政府(国家权力 )的限制和防范。这一区别使二者的互相补充与结合成为必要。也就是说 ,... 宪政与民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 ,二者存在着差别 ,也存在着契合。民主与宪政都是现代政制的基础。然而 ,民主强调公民的参政权和政治秩序 ,宪政强调对政府(国家权力 )的限制和防范。这一区别使二者的互相补充与结合成为必要。也就是说 ,理想的政制是民主与宪政的结合 ,即宪政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宪政 民主 区别 人权 民主政治
下载PDF
法治国的宪法内涵——迈向功能分化社会的宪法观 被引量:52
7
作者 李忠夏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共21页
自清末立宪开始,中国就始终追求"国家整合",试图将个体自由、社会秩序与国家富强整合到一起,在内忧外患之际取向"国家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延续了这一思路,试图通过社会改造实现个体、社会与国家的同质化。改革开... 自清末立宪开始,中国就始终追求"国家整合",试图将个体自由、社会秩序与国家富强整合到一起,在内忧外患之际取向"国家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延续了这一思路,试图通过社会改造实现个体、社会与国家的同质化。改革开放打破了铁板一块的社会同质性,促进了个体利益的分出,使经济系统逐渐独立于政治系统。法治国建设,则在于实现法律系统的分出,并通过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系统的逐渐封闭化,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分化。对宪法的认识,需从社会系统功能分化的角度加以反思,并由此推导出法治国原则所具有的形式和实质的双重属性及其各自所承担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可以讨论"八二宪法"所内含的实质价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宪 法治国 宪法功能 宪法观 社会功能分化
原文传递
程序与宪政 被引量:25
8
作者 谢维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32-41,共10页
宪政中的程序即宪法程序 ,是宪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程序是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其内在价值意味着宪法程序具有不依赖于外在目的或程序结果进行价值评判的独立性。宪法程序构建模式有两种 ,即严格规则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 宪政中的程序即宪法程序 ,是宪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程序是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其内在价值意味着宪法程序具有不依赖于外在目的或程序结果进行价值评判的独立性。宪法程序构建模式有两种 ,即严格规则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结合我国宪政建设的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宪法程序 外在价值 正当程序模式 公正价值
下载PDF
从“行政主导”到“有限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39
9
作者 燕继荣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96,共12页
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表明,"有限政府"作为"宪政"的核心概念,是善治良政的重要条件和原则。然而,行政主导下的全能政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政治的主要特点。本文在梳理"有限政府"理论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 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表明,"有限政府"作为"宪政"的核心概念,是善治良政的重要条件和原则。然而,行政主导下的全能政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政治的主要特点。本文在梳理"有限政府"理论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中国宪政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指出了目前距离宪政目标的差距,从"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有限政府"作为中国政府改革目标的合理性,并从限制政府自由裁量权、确立针对政府政治的有效监督、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一改革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主导 有限政府 有效政府 宪政
下载PDF
论宪政的平衡性 被引量:22
10
作者 谢维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3,共9页
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及其达成的平衡状态 ,其核心理念是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宪政平衡论对事实和价值作了区分并立足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 ,它具有实践精神、契约精神 。
关键词 宪政 平衡机制 实践精神 契约精神 公民权利 国家权力 宪政平衡论
下载PDF
契约精神与宪政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李步云 肖海军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82,共10页
契约精神是现代市场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集中表现,是市民社会新的政治理念的浓缩与集中表现。宪政是指国家依据一部充分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宪法进行治理,以实现一系列民主原则与制度为主要内容,以厉行法治为基本保证,以充分实现最广泛的... 契约精神是现代市场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集中表现,是市民社会新的政治理念的浓缩与集中表现。宪政是指国家依据一部充分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宪法进行治理,以实现一系列民主原则与制度为主要内容,以厉行法治为基本保证,以充分实现最广泛的人权为目的的一种政治制度。契约精神,与宪政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契约精神是宪政思想的重要来源,源于契约精神的平等、自由因子是宪政的灵魂;契约精神为宪政秩序的构建提供了具体的制度范式;契约精神与宪政彼此互动,所产生的时代新精神,不断推动着宪政制度走向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精神 现代市场经济 现代政治文明 观念形态 政治理念 市民社会 民主原则 政治制度 宪政思想 逻辑关系 制度范式 宪政秩序 宪政制度 新精神 集中 宪法 国家 法治 人权 自由
原文传递
非典突发事件冲击下的法治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晨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8,共8页
非典突发事件从新的角度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挑战。它不仅考验现行法律体系和政府体制,而且考验政府的法治观念。事实证明,只有法治才能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紧急状态来临时,在正常状态下被遮蔽的法律制度中的缺陷可以... 非典突发事件从新的角度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挑战。它不仅考验现行法律体系和政府体制,而且考验政府的法治观念。事实证明,只有法治才能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紧急状态来临时,在正常状态下被遮蔽的法律制度中的缺陷可以被暴露和发现,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并实现法治的跳跃性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注意到紧急状态下立法的局限,把握适用紧急处置权的原则,及时对因紧急状态立法而出现的法律规范间的矛盾进行协调,健全相应的机制和制度,进一步完善法治。非典突发事件也集中揭示了我国宪政存在的问题。能否成功地应对突发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自觉地见微知著,从宪政角度认识问题,取决于能否制定和强化各种保证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法律机制和程序,从而推动我国宪政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紧急状态 紧急处置权 公共领域 依法行政 立法 法治 宪政
原文传递
“两个人权公约”与我国人权宪政体制的整合 被引量:25
13
作者 韩大元 王世涛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34,共8页
加入“两个人权公约”使我国面临着人权宪政体制与“两个人权公约”的整合问题。在人权宪政理念上 ,需要对关于人权的传统主流观念重新审视 ;在人权宪政规范上 ,以加入“两个人权公约”为契机 ,修正我国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某些条款 ,重... 加入“两个人权公约”使我国面临着人权宪政体制与“两个人权公约”的整合问题。在人权宪政理念上 ,需要对关于人权的传统主流观念重新审视 ;在人权宪政规范上 ,以加入“两个人权公约”为契机 ,修正我国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某些条款 ,重构我国的人权宪政体制 ;在人权宪政的运作上 ,对两个人权公约采取保留、克减措施 ,发挥我国宪法解释机制的功能 ,同时 ,以宪法的司法化为前提 ,以“两个人权公约”作为我国司法审判的直接依据并建立宪法判例制度。可以预见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必将促进我国宪政人权制度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宪政 公民 中国 国际人权公约
下载PDF
无诉讼即无宪政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江国华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31,共10页
宪法之生命在于宪政 ,而宪政之精髓则在于法治 ,惟法治之精神方可葆宪政生命之树长青。宪法诉讼既是宪政法治存在的基本标志 ,也是宪政法治实现的必要条件 ,因此说 ,没有宪法诉讼 ,就没有宪政。
关键词 宪政法治 宪法诉讼 精髓 精神 必要条件 基本标志 生命
下载PDF
中国信访制度:困境与变革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红 李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70,共9页
面对第五次"信访洪峰"所带来的中国信访制度新困境,"取消论"、"强化论"、"整合论"等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然而,这些方案或忽视了当前中国信访实情而幻想健全的"法治"能一招奏效,或迷... 面对第五次"信访洪峰"所带来的中国信访制度新困境,"取消论"、"强化论"、"整合论"等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然而,这些方案或忽视了当前中国信访实情而幻想健全的"法治"能一招奏效,或迷信于构建"大信访格局"的强化扩权思路而僭越了现有政府的职权,或崇尚制度的创新却对信访根本问题置若罔闻。究中国信访制度的本质,其政治意义超越了法律意义:信访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基本权利,但却因政治因素而成为了当今中国的纠纷解决机制中举足轻重的权利救济途径。中国信访制度既应定位为"宪政体制下的辅助政制",则其变革思路在于:明确并回归其辅助政制的本位——完善政治表达功能、逐渐削减并最终取消权利救济功能,从而巩固核心政制在国家宪政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取消论 强化论 整合论 宪法体制
下载PDF
走向程序法治: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的宪政思考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静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51,共6页
刑事程序法治化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推动宪政建设的原动力之一。由于刑事诉讼法的"涉宪性",进行刑事程序改革必然会牵涉到宪法的修正,触及到宪政体制改革。而宪政制度中法律秩序、司法制度、政治体制等宏观问题的... 刑事程序法治化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推动宪政建设的原动力之一。由于刑事诉讼法的"涉宪性",进行刑事程序改革必然会牵涉到宪法的修正,触及到宪政体制改革。而宪政制度中法律秩序、司法制度、政治体制等宏观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样将影响刑事程序法治化的进程。只有理顺宪政、法治与刑事程序改革之间的关系,才能为我国刑事程序改革找到正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刑事程序 法治建设 宪政体制 司法体制
下载PDF
论宪政的概念 被引量:17
17
作者 范进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如何理解和定义"宪政",作者认为并非不证自明。文章首先比较了中西法学家对宪政所作的阐释,并考察了宪政文化的历史背景,进而认为现代宪政的概念模式应当是自由、民主与法治的三位一体。
关键词 宪政 民主 自由 法治
下载PDF
法官良知对于司法过程的意义——兼论法官良知与现代宪政体制及理念的关系 被引量:24
18
作者 董茂云 徐吉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77,共7页
法官是任何一个完整的司法过程中最为核心和能动的要素 ;而在法官要素中 ,法官良知又是其灵魂 ,离开了它 ,法官将不成其为法官 ,而司法过程也定将无所作为。但是 ,普遍地恪守法官良知是有条件的 。
关键词 法官 良知 司法过程 宪政体制 人格构成
下载PDF
宪政——人类法治文明的最高结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文正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47,共10页
文章从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实行法治关键要实行宪政立论 ,层层深入地阐析了宪政的涵义 ,宪政与宪法的关系 ,宪政的性质、特征及要义 ,宪政与民主、法治、人权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关键词 宪政 法治文明 依宪治国 宪法 民主 人权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宪政解读 被引量:19
20
作者 黄元姗 张文山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8,共7页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是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法定权力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否依法行使自治权,是考核民族地区宪政实施真伪的“试金石”。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是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法定权力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否依法行使自治权,是考核民族地区宪政实施真伪的“试金石”。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统一服从中央政府的管辖。而民族地区宪政只是国家宪政结构的子系统,这决定了民族地区宪政建设必须要与国家的宪政结构相匹配,受国家宪政体制的制约,不能逾越国家宪政体制设定的边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