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变化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黎盼 孙卫 +3 位作者 李长政 高永利 白云云 杜堃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94-2402,共9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可动流体的饱和度低以及流体分布特征差异性明显等问题,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该研究区储层的可动流体进行定量评价,辅助以常规物性、图像孔隙、铸体薄片...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可动流体的饱和度低以及流体分布特征差异性明显等问题,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该研究区储层的可动流体进行定量评价,辅助以常规物性、图像孔隙、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等微观实验分析可动流体的变化特征及差异性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质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以及溶孔-粒间孔;储层物性越好,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越大;孔隙半径、喉道半径、孔喉半径比、分选系数、有效孔喉体积以及黏土矿物的充填是影响可动流体变化特征的主控因素.其中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可动流体差异的关键因素;喉道半径、分选系数是影响可动流体饱和度的主要因素;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多对可动流体赋存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储层 可动流体变化特征 恒速压汞 核磁共振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原文传递
黄陵探区长6微观孔喉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婷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49-52,共4页
黄陵探区隶属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是本区主要目的层位,为研究低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物性差异的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孔喉特征,并分析储层物性原因。本文通过电镜扫描、物性分析、恒速压汞等方法对该区域长6油层岩石样品测试,研究其微... 黄陵探区隶属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是本区主要目的层位,为研究低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物性差异的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孔喉特征,并分析储层物性原因。本文通过电镜扫描、物性分析、恒速压汞等方法对该区域长6油层岩石样品测试,研究其微观特征,定量表征孔喉参数。结果表明:长6油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岩屑溶孔和粒间孔,溶孔主要为长石颗粒溶孔;恒速压汞分析,样品平均孔隙较低,说明储层比较致密,物性差,孔隙平均值为0.5%,喉道半径平均为0.4μm;孔隙特征与物性变化有明显关系,孔隙度、渗透率越大,物性较好。综合表明,储层物性、孔喉组成,岩石学特征是影响微观特征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探区长6 孔隙结构 喉道 物性 恒速压汞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兆林 王凤 +5 位作者 许爽 侯涛 马雄 王睿 胡桂林 吴彤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10期152-154,156,共4页
以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常规压汞结合更为先进的恒速压汞测试开展安塞油田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精细表征,并探讨孔隙结构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结构可... 以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常规压汞结合更为先进的恒速压汞测试开展安塞油田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精细表征,并探讨孔隙结构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结构可划分为Ⅰ类为低排驱压力—中小孔喉型、Ⅱ类较低排驱压力—小孔喉型、Ⅲ类中排驱压力—细孔喉型、Ⅳ类高排驱压力—微孔喉型4种。孔喉平均半径、孔喉中值半径以及分选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均与物性呈正相关关系,歪度系数、均值系数与物性呈负相关,退汞效率、结构系数与物性无明显相关性。恒速压汞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喉道的大小及其分布形态,因此实现喉道的有效开发及合理保护可在低渗透储层开发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压汞 低渗透储层 孔隙结构 安塞油田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56
4
作者 林玉保 张江 +1 位作者 刘先贵 周洪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低效、无效循环注水开发状况,利用恒速压汞和恒压压汞法研究了喇嘛甸油田储集层岩样水驱前后的孔隙结构特征。恒速压汞分析表明,岩样经过长期水驱后流体主要渗流通道喉道半径增大,对渗流的贡献率增加,水驱...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低效、无效循环注水开发状况,利用恒速压汞和恒压压汞法研究了喇嘛甸油田储集层岩样水驱前后的孔隙结构特征。恒速压汞分析表明,岩样经过长期水驱后流体主要渗流通道喉道半径增大,对渗流的贡献率增加,水驱前后孔隙半径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喇嘛甸油田储集层控制渗流特征的主要是喉道特征,而不是孔隙特征。恒压压汞分析表明,经过长期水驱后,喇嘛甸油田储集层砂岩孔喉尺寸明显变化,孔喉半径中值增大,最大孔喉半径增大,渗透能力增强;水驱后大孔喉数量增加,对应的分布频率、孔喉渗透率贡献率增加。两种方法均表明,岩样在长期水驱后孔喉增大,大孔喉是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长期注水 孔隙结构特征 孔喉 恒速压汞分析 恒压压汞分析
下载PDF
联合压汞法的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为例 被引量:23
5
作者 孟子圆 孙卫 +5 位作者 刘登科 吴育平 李冠男 欧阳思琪 赵丁丁 雒斌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16,共9页
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技术以及将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联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段致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展开了研究。对其中10件样品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描述相同的进汞过程,可... 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技术以及将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联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段致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展开了研究。对其中10件样品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描述相同的进汞过程,可以将所得孔径分布进行联合并得到表征范围在3×10^(-3)~4×10~2μm的总孔径分布曲线图。图像显示10块样品在孔喉半径80~160μm处存在一个较低峰值,在3.7×10^(-3)~2.6μm范围各样品曲线出现多个峰。孔径分布频率直方图结果显示孔隙类型多集中于纳米孔、微孔以及巨孔,且纳米孔最为发育。纳米孔对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纳米孔控制的孔隙空间随孔隙度、渗透率减小有增大趋势,与渗透率相关性差。纳米孔对渗透率的贡献随着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大,且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地区 致密储层 孔隙结构 高压压汞 恒速压汞 联合压汞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