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无轴承交替极电机控制系统改进及实现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解超
王晓琳
邓智泉
廖启新
仇志坚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78-84,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07008)~~
-
文摘
推导无轴承交替极电机计及转子偏心的径向悬浮力数学模型,提出零电流同轴定位方法,提高了定转子同轴定位精度,而且避免了同轴位置检测过程中发生的定转子机械碰撞。针对传统悬浮控制方案中各方向上允许的最大悬浮力不相等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悬浮控制策略,从而实现了电机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大悬浮出力。针对非正弦气隙磁场的悬浮转子角度测量问题,设计了一套转角转速测量方案,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所提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改进对增加定转子同轴定位精度、降低悬浮系统功耗、提高电机悬浮出力范围和减小控制系统复杂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无轴承
交替极
同轴
最大悬浮力
转角测量
-
Keywords
bearingless
consequent-pole
coaxial
maximum suspension force
rotor-angle measure
-
分类号
TM343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无轴承交替极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移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丁强
王晓琳
陈涛
贺鹏
-
机构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出处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70,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开放基金(ZK13-04-01)
-
文摘
无轴承交替极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路采用交替极配置方式,使径向两自由度的悬浮机理有别于传统表贴式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实现了电机转矩与悬浮的内在解耦。以一台4对极无轴承交替极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研究了电机径向悬浮机理并推导了径向力数学模型,为径向位移控制策略的设计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电机径向位移高精度控制,提出电机悬浮系统径向位移自抗扰控制策略,在径向力数学模型上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径向位移自抗扰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式,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关键词
无轴承电机
交替极转子
径向位移控制
自抗扰控制
-
Keywords
bearingless machine
consequent-pole rotor
radial displacement control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
分类号
TM351
[电气工程—电机]
TM341
-
-
题名双定子同极内嵌永磁游标电机转子永磁体极弧系数优化
- 3
-
-
作者
张进
-
机构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微特电机》
2023年第10期6-9,共4页
-
文摘
进一步对双定子同极内嵌永磁游标电机(DS-CP-PMVM)进行讨论,旨在优化同极内嵌永磁转子结构,以保证转子永磁体用量减少的情况下,不降低电机的转矩能力。分析了DS-CP-PMVM的磁力线分布,提出当转子内外侧永磁体中心轴线夹角与内外定子A相轴线夹角相同时,转矩能力最优;讨论了永磁体极弧系数对转矩的影响,当转子内外侧永磁体极弧系数分别为0.62和0.66时,输出转矩最大,与相同永磁体厚度的表贴式结构相比,在定子电流为6 A时,转矩提高了6.4%。
-
关键词
永磁游标电机
双定子
同极内嵌转子
极弧系数
-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vernier machine(PMVM)
dual-stator
consequent-pole rotor
arc ratio
-
分类号
TM351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最大合成悬浮力限幅控制
- 4
-
-
作者
周昱英
丁强
-
机构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出处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5,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2012年度)
江苏省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开放基金项目(ZK13-04-01)
-
文摘
无轴承电机传统径向两自由度独立控制无法保证任意方向均可输出最大合成悬浮力。为解决传统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最大合成悬浮力限幅控制策略,保证电机最大合成悬浮力任意方向相等,并在一台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上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
关键词
无轴承电机
交替极
悬浮控制
最大合成悬浮力限幅
-
Keywords
bearingless machine
consequent-pole rotor
suspension control
MRSFAL
-
分类号
TM351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空载气隙磁场全局解析模型
被引量:13
- 5
-
-
作者
李琛
章跃进
仇志坚
-
机构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110,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7051)
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上海大学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建立交替极永磁转子全局解析模型,求解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空载气隙磁场,求解区域划分为气隙区域、永磁体区域和槽区域。利用各子区域之间的边界条件求解拉普拉斯方程和泊松方程,通过矢量磁位求得气隙磁通密度表达式。气隙磁通密度和感应电动势波形的解析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较,验证了全局解析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关键词
无轴承电机
交替极永磁转子
空载气隙磁场
全局解析模型
-
Keywords
Bearingless motor, consequent-pole permanent magnet rotor, no-load air-gap magneticfield, exact analytical model
-
分类号
TM351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双馈交替极磁通反向电机极槽配合研究
- 6
-
-
作者
窦永亮
杨自栋
郑语婷
-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
出处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12期27-32,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国土绿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智能化育苗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21C02037)。
-
文摘
研究了定转子极槽配合对双馈交替极磁通反向电机(DF-CPFRM)优化过程和电磁性能的影响。DF-CPFRM的定子和转子槽中放置有两组电枢绕组,采用有限元(FE)方法对5个具有不同定子和转子极槽配合的DF-CPFRM以及一个传统CPFRM进行了优化,优化目标是获得最大的转矩。结果表明,转子极数较多的DF-CPFRM往往具有较大的裂比最优值和较小的转子槽开口最优值。对优化后的CPFRM和5个DF-CPFRM的电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包括反电动势、转矩性能、损耗和效率,发现具有相似定子和转子极数的DF-CPFRM,即具有11个转子极和12个定子极的DF-CPFRM具有最高的平均转矩和效率。最后,制造了一台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
关键词
交替极
双馈
磁通反向
定子/转子极槽配合
转矩性能
-
Keywords
consequent-pole
doubly-fed
flux reversal
stator/rotor pole combination
torque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M352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表面埋入式永磁电机磁场解析
被引量:29
- 7
-
-
作者
郭思源
周理兵
-
机构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0-71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7056)~~
-
文摘
准确计算永磁电机的气隙磁场分布是设计、优化电磁性能的关键。该文在二维极坐标平面内建立表面埋入式永磁电机的精确子域解析模型,求解区域划分为定子槽子域、气隙子域和转子槽子域,根据分离变量法求解各子域的矢量磁位通解,并利用各子域之间的边界条件得出相关谐波系数。模型考虑了普通/交替极转子结构,永磁体径向/平行充磁方式,隔齿绕/全齿绕两种形式的分数槽集中绕组,可计算电机空载磁场、电枢磁场和负载磁场分布。以一台40极48槽交替极转子结构永磁电机为例,将气隙磁密波形的解析计算结果与二维有限元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准确性。
-
关键词
表面埋入式永磁电机
精确子域模型
分数槽集中绕组
交替极转子
-
Keywords
surface-inset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accurate subdomain model
fractional-slot concentrated-windings
consequent pole rotor
-
分类号
TM351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混合励磁交替极永磁电机多谐波调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李烽
王凯
高培伟
孙海阳
朱姝姝
刘闯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79-1588,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7109)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20Z06)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1_0214)。
-
文摘
高磁能永磁材料是电机实现高转矩/功率密度的前提条件,但其高矫顽力等特性导致电机弱磁困难,限制其在航空航天等高速场合的应用。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混合励磁交替极永磁游标电机(hybrid excited 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 vernier machine,HE-CPPMVM)。该电机的转子采用CPPM结构,定子齿上同时绕有集中电枢绕组和直流励磁绕组。无励磁电流时,旋转的永磁场经定子齿的调制后与电枢反应谐波相互作用实现机电能量转换;施加励磁电流时,定子励磁绕组通电后可产生静止励磁磁场,经CPPM转子凸极铁芯调制后与电枢反应谐波相互作用可灵活调节电机磁场。该文介绍该电机的结构特征,建立交替极永磁场、励磁磁场和定转子磁导模型,阐述工作谐波特性,揭示其多谐波工作调磁原理。加工原理样机并进行测试,验证调磁原理的有效性。
-
关键词
永磁游标电机
分裂齿
交替极转子
混合励磁
多工作谐波
-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vernier machine
split teeth
consequent pole rotor
hybrid excited
multiple working harmonics
-
分类号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