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DEL OF GROUP CONSENSUS 被引量:20
1
作者 Qingxing DONG Thomas L.SAATY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4年第3期363-375,共13页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 a certain degree of consensus is necessary to derive a meaningful and valid outcome.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sensus reaching model for a group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 a certain degree of consensus is necessary to derive a meaningful and valid outcome.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sensus reaching model for a group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t supports people to improve their group consensus level through an updating of their judgments. In this model, a moderator suggests the most discoraant aeclslon manet to update his judgment in each step. The proposed consensus reaching model allows decision makers to accept or reject the suggestion from the moderator. This model ensures that the judgment updating is effective and the final solution will be of acceptable consistency.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onsensus reaching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p decision mak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consensus judgment updating
原文传递
关于内部控制判断一致性和内部控制可靠性模拟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8
2
作者 郑石桥 裴育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及能否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内部控制状态这两个问题,本文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综述的重点在于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判断一致性 可靠性模拟
下载PDF
基于相容性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逆判问题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岩 金爽 杨依宁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8-1065,共8页
考虑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群决策问题,给出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相容性及其基于相容性的逆判方法。提出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的相容性定义及其性质;给出了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的一个相容性指标,以及衡量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的相... 考虑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群决策问题,给出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相容性及其基于相容性的逆判方法。提出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的相容性定义及其性质;给出了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的一个相容性指标,以及衡量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的相容性准则;进一步,对区间直觉模糊信息进行了加性一致性分析;给出了基于相容性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逆判方法;最后,利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 相容性 一致性 逆判
下载PDF
检察指导案例与共识性裁判的生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亚凝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73,173,共19页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部分指导性案例引用了法院裁判结果,其结构表现为"叙述性诉讼过程+定罪标准和处罚原则要旨"。这种结构在体现检察监督职能得以运用的同时,表明了对法院裁判的认可,保障了司法裁判的稳定性,进而有效地整...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部分指导性案例引用了法院裁判结果,其结构表现为"叙述性诉讼过程+定罪标准和处罚原则要旨"。这种结构在体现检察监督职能得以运用的同时,表明了对法院裁判的认可,保障了司法裁判的稳定性,进而有效地整合了检察院、法院和当事人通过诉讼过程形成的共识,并形成规范效力,从而在提高司法裁判合法性的同时,增强了裁判的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指导案例 共识性裁判 案例结构 裁判要旨 法律监督
原文传递
商谈式民事诉讼:民事诉讼转型的方向 被引量:2
5
作者 占善刚 陈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9-134,共6页
从认识论出发可知,我国民事诉讼存有审判公开未完全落实、诚信原则拘束力不够,以及法官在审判时仍独断裁判等诸多问题。而上述问题的解决若仅仅通过修法和出台司法解释予以解决实难奏事半功倍之效。以商谈理论为基础构建的商谈式民事诉... 从认识论出发可知,我国民事诉讼存有审判公开未完全落实、诚信原则拘束力不够,以及法官在审判时仍独断裁判等诸多问题。而上述问题的解决若仅仅通过修法和出台司法解释予以解决实难奏事半功倍之效。以商谈理论为基础构建的商谈式民事诉讼确立了主体间、合作论辩及共识事实的改革基调,构筑了交往理性为基础并遵循商谈原则的规范化沟通平台,指明了我国民事诉讼转型的方向。具体而言,以法官和当事人组成的诉讼主体间要能在公开的沟通场域之中寻求具有融贯性的案件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谈式民事诉讼模式 诉讼主体间 场域公开 共识事实 真诚性 裁判的融贯性
下载PDF
民事诉讼第三种裁判模式:共识性裁判及形成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贺寿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2,共6页
共识性裁判强调案件的裁判不能仅仅体现裁判者单方面的意思,而是要求在裁判法官与诉讼当事人之间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这种对话沟通机制要以双方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对话博弈为主要内容,通过当事人双方和法院构成的共同... 共识性裁判强调案件的裁判不能仅仅体现裁判者单方面的意思,而是要求在裁判法官与诉讼当事人之间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这种对话沟通机制要以双方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对话博弈为主要内容,通过当事人双方和法院构成的共同体来协商运作。各主体间主要是使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沟通和协调,通过主张、辩驳、质疑、论证、修正等行动,最终形成共识。共识性裁判主要是以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罗尔斯的"重叠共识"以及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作为理论基础。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对话沟通机制来达成各参与主体都愿意接受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共识性裁判 对话沟通机制
下载PDF
基于USD-IOWA算子的方案优选群决策方法
7
作者 李东 张园林 +1 位作者 匡兴华 晏湘涛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1年第2期342-346,共5页
针对方案优选决策中评估专家经多轮交互后没有达成群体共识的问题,提出了相对稳定偏好的概念。通过对评估专家偏好信息的计算获得专家的效用稳定度,并以此作为USD-IOWA算子的诱导分量完成对单个评估专家相对稳定偏好信息的群集结,得到... 针对方案优选决策中评估专家经多轮交互后没有达成群体共识的问题,提出了相对稳定偏好的概念。通过对评估专家偏好信息的计算获得专家的效用稳定度,并以此作为USD-IOWA算子的诱导分量完成对单个评估专家相对稳定偏好信息的群集结,得到评估专家群体的相对稳定偏好矩阵。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量化优势度的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选择。最后给出一个算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决策 共识度 USD—IOWA算子 评价矩阵
原文传递
基于线上线下互动网络的社会共识涌现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世雄 潘旭伟 姜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3,12,共8页
[目的/意义]随着媒体环境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以网民和现实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对社会事物发表意见,使得舆论系统具备线上线下的网络结构和蕴含多种形式的社会交互。多层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交互增加了社会舆论的不确定性,既可能推动... [目的/意义]随着媒体环境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以网民和现实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对社会事物发表意见,使得舆论系统具备线上线下的网络结构和蕴含多种形式的社会交互。多层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交互增加了社会舆论的不确定性,既可能推动社会共识涌现,也可能导致社会意见分裂。什么情况下涌现社会共识、什么情况下出现意见分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方法/过程]已有研究大多是从线上网络或线下网络单一角度考虑,未能反映网络的层次性和交互的多样性。该文从多层网络视角入手,以线上线上互动网络为基本结构,结合共识理论、冲突理论和社会判断理论,抽取两层网络互动机制和社会个体之间的交互规则,建立社会共识涌现模型及其算法,并且利用计算实验方法验证模型和算法。[结果/结论]实验表明:线上线下的互动能够显著影响社会舆论演化;舆论演化过程中涌现社会共识还是出现意见分化主要取决于社会个体的线上意见和线下意见是否一致以及与线上线下两个单层网络的意见交换过程是否对称;线上和线下两个单层网络的结构对社会共识涌现有一定影响,但是初始意见分布对社会共识涌现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社会共识 舆情演化 社会判断
下载PDF
不完备判断信息情境下群组DEMATEL决策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韩玮 孙永河 缪彬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1-239,共9页
为克服群组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难以处理不完备专家判断信息问题,以及预先指定评价标度和群组信息集成规则不适应复杂决策环境的内在缺陷,本文基于群共识排序理论,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处理不完备判断信息的群组DEMATEL决策... 为克服群组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难以处理不完备专家判断信息问题,以及预先指定评价标度和群组信息集成规则不适应复杂决策环境的内在缺陷,本文基于群共识排序理论,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处理不完备判断信息的群组DEMATEL决策方法。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它能够以灵活的标度方式有效地反映群组专家的偏好判断表达。第二,它也能通过序列转换和共识度的引入较好地处理群组DEMATEL不完备判断信息。第三,它能够合理地反映决策结果因群共识水平不同而变化的复杂机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解决实践中的决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DEMATEL 群组共识 不完备判断信息 评价标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