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胶合透镜的三维成像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耀举
肖化层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16-420,共5页
应用标量衍射理论分析了双胶合透镜的三维超分辨成像特性。对于所设计的双胶合透镜,数值模拟表明,焦平面上主瓣的强度是第1旁瓣的57.14倍,是单一个透镜主瓣强度的2.25倍,而主瓣的半径则是单一个透镜的0.49倍;轴线方向上,主瓣与第1旁瓣...
应用标量衍射理论分析了双胶合透镜的三维超分辨成像特性。对于所设计的双胶合透镜,数值模拟表明,焦平面上主瓣的强度是第1旁瓣的57.14倍,是单一个透镜主瓣强度的2.25倍,而主瓣的半径则是单一个透镜的0.49倍;轴线方向上,主瓣与第1旁瓣的强度之比与单一个透镜的基本相同,但是双胶合透镜的焦深则比单一个透镜的小0.25倍。说明双胶合透镜在横向和轴向同时具有较强的超分辨能力。通过与加圆环光瞳或加相位光瞳的方法比较发现,双胶合透镜具有较好的三维成像能力,可以作为共焦3 D成像和近场光学记录的理想光学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胶合透镜
分辨率
焦距
共焦三维成像
近场光学记录
标量衍射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周合成孔径雷达投影共焦三维成像算法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雄峰
王彦平
+1 位作者
吴一戎
洪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74-1878,1933,共6页
针对圆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下应用共焦三维成像算法成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投影共焦三维成像算法。该算法利用圆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下成像区域较小时高度向与水平面相对较弱的耦合性,将共焦三维成像算法中的三维空变滤波转化为...
针对圆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下应用共焦三维成像算法成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投影共焦三维成像算法。该算法利用圆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下成像区域较小时高度向与水平面相对较弱的耦合性,将共焦三维成像算法中的三维空变滤波转化为水平面内的二维空变滤波和高度向时域平移,从而化三维成像的三维处理为二维处理,以提高算法的成像效率。通过引进天线远场条件作为成像区域较小的判定标准,定量分析了算法的适用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较高的成像效率及算法适用条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周合成孔径雷达
三维成像
共焦三维成像算法
投影共焦三维成像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三维成像技术
被引量:
19
3
作者
关振良
谢丛姣
+1 位作者
董虎
罗国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详细介绍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孔介质微观结构三维成像技术,包括系列切片技术、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Micro-CT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探讨了Micro-CT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详细介绍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孔介质微观结构三维成像技术,包括系列切片技术、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Micro-CT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探讨了Micro-CT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Micro-CT及今后的Nano-CT技术是一种无损伤的3D成像技术,不但可获得足够分辨率的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3D图像,而且还可以现场实时检测孔隙中流体的渗流状态,在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必定成为今后的主流技术,不仅将在石油工程、水文工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广泛应用于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材料学、资源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应加大设备引进和研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切片
聚焦离子束技术(FIB)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MICRO-CT
三维成像
孔隙网络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焦显微镜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毛肖肖
赵斌
+1 位作者
董祥美
高秀敏
《光学仪器》
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
共焦显微测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具有非接触测量和高精度位移识别能力,广泛应用在芯片加工、高精密仪器制造、生物医学、材料化学、工业检测等领域。其沿轴向位置高精度扫描的二维图像可用于三维重建,然而,扫描的速度限制了图像的采...
共焦显微测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具有非接触测量和高精度位移识别能力,广泛应用在芯片加工、高精密仪器制造、生物医学、材料化学、工业检测等领域。其沿轴向位置高精度扫描的二维图像可用于三维重建,然而,扫描的速度限制了图像的采集速率,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性,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方法对传统的共聚焦显微镜系统进行了改进。例如,基于扫描振镜光束扫描型共焦显微镜、基于数字微镜装置的共焦显微镜、差分式扫描共焦显微镜等。本文主要讨论了各种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物镜类型、扫描方法、优缺点及应用。随着光学核心部件的升级和各种准确、高效算法的出现,未来共焦显微镜的扫描速度会更快、应用范围更广、分辨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
三维成像
位移识别
扫描速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步辐射红外共聚焦谱学三维成像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朱化春
佟亚军
+5 位作者
蒋友好
马力
吉特
彭蔚蔚
陈敏
肖体乔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9-355,共7页
为获取物质内部成分的三维分布信息,研究了基于同步辐射红外光源的共聚焦三维成像重建算法。采用单点探测器扫描成像的方式,根据同步辐射红外谱学显微共聚焦三维成像的原理及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同步辐射红外谱学显微共聚焦三维成像模型;...
为获取物质内部成分的三维分布信息,研究了基于同步辐射红外光源的共聚焦三维成像重建算法。采用单点探测器扫描成像的方式,根据同步辐射红外谱学显微共聚焦三维成像的原理及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同步辐射红外谱学显微共聚焦三维成像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建立测试样品的模型,模拟了红外谱学共聚焦三维成像测试,得到了共聚焦三维成像的测试数据;分别使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和改进型高斯-牛顿算法对使用前向模型模拟采集得到的结果进行重建。结果表明,前向模型中未加入误差时,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可以重建样品的三维信息,在前向模型中加入1%误差时,Levenberg-Marquardt算法重建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而改进型高斯-牛顿算法可以重建样品的三维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同步辐射红外光源
共聚焦谱学三维成像
三维成像重建算法
原文传递
题名
双胶合透镜的三维成像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耀举
肖化层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物理系
温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16-420,共5页
文摘
应用标量衍射理论分析了双胶合透镜的三维超分辨成像特性。对于所设计的双胶合透镜,数值模拟表明,焦平面上主瓣的强度是第1旁瓣的57.14倍,是单一个透镜主瓣强度的2.25倍,而主瓣的半径则是单一个透镜的0.49倍;轴线方向上,主瓣与第1旁瓣的强度之比与单一个透镜的基本相同,但是双胶合透镜的焦深则比单一个透镜的小0.25倍。说明双胶合透镜在横向和轴向同时具有较强的超分辨能力。通过与加圆环光瞳或加相位光瞳的方法比较发现,双胶合透镜具有较好的三维成像能力,可以作为共焦3 D成像和近场光学记录的理想光学器件。
关键词
双胶合透镜
分辨率
焦距
共焦三维成像
近场光学记录
标量衍射理论
Keywords
doublet
resolution
focal
length
confocal
3
-D
imaging
分类号
TH703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O436.1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周合成孔径雷达投影共焦三维成像算法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雄峰
王彦平
吴一戎
洪文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74-1878,193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课题(60602015)
文摘
针对圆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下应用共焦三维成像算法成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投影共焦三维成像算法。该算法利用圆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下成像区域较小时高度向与水平面相对较弱的耦合性,将共焦三维成像算法中的三维空变滤波转化为水平面内的二维空变滤波和高度向时域平移,从而化三维成像的三维处理为二维处理,以提高算法的成像效率。通过引进天线远场条件作为成像区域较小的判定标准,定量分析了算法的适用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较高的成像效率及算法适用条件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圆周合成孔径雷达
三维成像
共焦三维成像算法
投影共焦三维成像算法
Keywords
circul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confocal
3
-D
imaging
algorithm
projected
confocal
3
-D
imaging
algorithm
分类号
TN953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三维成像技术
被引量:
19
3
作者
关振良
谢丛姣
董虎
罗国平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挪威数字岩心公司
帝国理工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基金项目(YQ2006KF03)
文摘
详细介绍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孔介质微观结构三维成像技术,包括系列切片技术、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Micro-CT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探讨了Micro-CT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Micro-CT及今后的Nano-CT技术是一种无损伤的3D成像技术,不但可获得足够分辨率的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3D图像,而且还可以现场实时检测孔隙中流体的渗流状态,在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必定成为今后的主流技术,不仅将在石油工程、水文工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广泛应用于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材料学、资源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应加大设备引进和研究力度。
关键词
系列切片
聚焦离子束技术(FIB)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MICRO-CT
三维成像
孔隙网络模型
Keywords
serial
sectioning
FIB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Micro-CT
3
D
imaging
pore
network
model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焦显微镜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毛肖肖
赵斌
董祥美
高秀敏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出处
《光学仪器》
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8YFC1313803)
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JCYJ20200109105411133)。
文摘
共焦显微测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具有非接触测量和高精度位移识别能力,广泛应用在芯片加工、高精密仪器制造、生物医学、材料化学、工业检测等领域。其沿轴向位置高精度扫描的二维图像可用于三维重建,然而,扫描的速度限制了图像的采集速率,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性,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方法对传统的共聚焦显微镜系统进行了改进。例如,基于扫描振镜光束扫描型共焦显微镜、基于数字微镜装置的共焦显微镜、差分式扫描共焦显微镜等。本文主要讨论了各种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物镜类型、扫描方法、优缺点及应用。随着光学核心部件的升级和各种准确、高效算法的出现,未来共焦显微镜的扫描速度会更快、应用范围更广、分辨率更高。
关键词
共焦显微
三维成像
位移识别
扫描速度
Keywords
confocal
microscopy
3
D
imaging
displacement
identification
scanning
speed
分类号
TH742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步辐射红外共聚焦谱学三维成像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朱化春
佟亚军
蒋友好
马力
吉特
彭蔚蔚
陈敏
肖体乔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出处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9-35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5252
31300480)
+4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1405258
11605281
11505267)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5ZR1448200
15ZR1448900)
文摘
为获取物质内部成分的三维分布信息,研究了基于同步辐射红外光源的共聚焦三维成像重建算法。采用单点探测器扫描成像的方式,根据同步辐射红外谱学显微共聚焦三维成像的原理及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同步辐射红外谱学显微共聚焦三维成像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建立测试样品的模型,模拟了红外谱学共聚焦三维成像测试,得到了共聚焦三维成像的测试数据;分别使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和改进型高斯-牛顿算法对使用前向模型模拟采集得到的结果进行重建。结果表明,前向模型中未加入误差时,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可以重建样品的三维信息,在前向模型中加入1%误差时,Levenberg-Marquardt算法重建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而改进型高斯-牛顿算法可以重建样品的三维信息。
关键词
光谱学
同步辐射红外光源
共聚焦谱学三维成像
三维成像重建算法
Keywords
spectroscopy
synchrotron
radiation
infrared
source
confocal
spectroscopy
3
D
imaging
3
D
imaging
reconstruction
method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胶合透镜的三维成像研究
张耀举
肖化层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圆周合成孔径雷达投影共焦三维成像算法
吴雄峰
王彦平
吴一戎
洪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三维成像技术
关振良
谢丛姣
董虎
罗国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共焦显微镜技术及其应用
毛肖肖
赵斌
董祥美
高秀敏
《光学仪器》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同步辐射红外共聚焦谱学三维成像重建算法研究
朱化春
佟亚军
蒋友好
马力
吉特
彭蔚蔚
陈敏
肖体乔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