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网络主权与新的国家安全观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鸿渊 《行政与法》 2008年第8期115-117,共3页
互联网和全球网络空间的兴起发展,使传统绝对化的主权观念受到冲击,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主权的自然延伸。互联网的自由化、无边界性与国家独立性、固定边界有着鲜明的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面临的复杂法... 互联网和全球网络空间的兴起发展,使传统绝对化的主权观念受到冲击,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主权的自然延伸。互联网的自由化、无边界性与国家独立性、固定边界有着鲜明的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面临的复杂法律问题仅凭一国的力量也很难解决,加之国际组织的权力强化和地位提升,国家不得不让渡部分主权或自我限制主权,以促成国家之间的协调合作。同时国家安全问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树立新的安全观,提高信息保障能力成为信息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主权 国家安全 全观
下载PDF
对主权概念在国际法上地位的再认识 被引量:10
2
作者 顾兴斌 章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2,共6页
主权是一个古典的范畴。有关主权的概念不仅是国际法理论架构中的基石,而且是民族国家共同体得以存续的价值基础和秩序保证。几百年来,有关主权的争论从未间断和停止过。但是对主权的国际法体系外批评意见不足以证伪主权的国际法地位。... 主权是一个古典的范畴。有关主权的概念不仅是国际法理论架构中的基石,而且是民族国家共同体得以存续的价值基础和秩序保证。几百年来,有关主权的争论从未间断和停止过。但是对主权的国际法体系外批评意见不足以证伪主权的国际法地位。因此,现时检视主权的国际法地位极有必要,这将有助于明晰主权概念的重要价值,确立主权在国际法上无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概念 国际法 地位
下载PDF
借法异域:1874年台湾漂民案中的国际法话语建构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卫明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1期31-40,共10页
在1874年台湾漂民案中,知识精英和东南督宪借助奏折、照会和报刊等介质,首次在晚清外交中构建起国际法话语圈。论者广泛援引万国公法,形成诸如强调领土不容侵越、属地原则下番地自治、指责日本踞台及索赔、禁止局外对日援助、保护在日... 在1874年台湾漂民案中,知识精英和东南督宪借助奏折、照会和报刊等介质,首次在晚清外交中构建起国际法话语圈。论者广泛援引万国公法,形成诸如强调领土不容侵越、属地原则下番地自治、指责日本踞台及索赔、禁止局外对日援助、保护在日华侨、请求国际仲裁之类的观点和建议。公法舆论不仅迎合了清政府"或谕以情理,或示以兵威"的对日交涉策略,而且呼应甚或引导政府决策与军事外交。以天下体系为圭臬,晚清中国对国际法采取选择性采择,内在地削减了由"实效管辖论"所造成的国际公法与天下体系之间的紧张与张力,展现了东西方国际秩序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台湾地区 天下体系 国际公法 主权观念
下载PDF
民国教育界对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宣传与教育——以“九小岛事件”为考察对象
4
作者 王凯迪 彭敦文 《边界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41-59,共19页
1933年法国侵犯中国南沙群岛主权,引发“九小岛事件”。教育界对此纷纷撰文,有力揭露法国的侵略行径,积极宣传九小岛主权归属中国的事实;同时利用传道授业所长,通过设计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教材等方式,传授九小岛相关的史地知识;并以多... 1933年法国侵犯中国南沙群岛主权,引发“九小岛事件”。教育界对此纷纷撰文,有力揭露法国的侵略行径,积极宣传九小岛主权归属中国的事实;同时利用传道授业所长,通过设计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教材等方式,传授九小岛相关的史地知识;并以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国家领海主权观念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围绕“九小岛事件”对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属历史首次,可谓民国时期“课程思政”的一次成功实践,值得后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小岛事件 民国教育界 领海主权观念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家主权观建构 被引量:2
5
作者 胡荣涛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1-25,共5页
西方国家主权观中蕴含“强国必霸”的思维,不适应当代全球治理秩序变革的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新型国家主权观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倡导尊重国家主权与合作共赢相统一,其批判和超越了民族国家终结论... 西方国家主权观中蕴含“强国必霸”的思维,不适应当代全球治理秩序变革的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新型国家主权观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倡导尊重国家主权与合作共赢相统一,其批判和超越了民族国家终结论、世界政府论、新帝国主义论等所诠释的西方国家主权观。这种新型国家主权观注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传统主权和非传统主权相结合,尊重主权国家在经济、领土、生态、网络等领域的主权,倡导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权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主权国家 合作共赢
下载PDF
略论邓小平的国权观
6
作者 颜剑英 伍林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1-44,共4页
邓小平根据当代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创新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主权论的思想 ,特别是国权的维护。它主要包括国权维护的核心内容、基本方式。
关键词 邓小平 国权观 继承和发展
下载PDF
论经济发展程度与国家主权观念的差异性
7
作者 黄萍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2-64,共3页
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主权观念的影响为视角,重点阐述了经济发达程度与国家主权观念形成的联系,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家主权观念上的特点.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家主权理论,正在不断丰富主权... 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主权观念的影响为视角,重点阐述了经济发达程度与国家主权观念形成的联系,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家主权观念上的特点.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家主权理论,正在不断丰富主权理论的内涵,主权表现出敏感性和脆弱性,遭受主权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发达国家的特点是主张弱化国家主权观念,致力于扩展外延,在主权的对外实践中常表现出霸权主义倾向,并执行双重标准。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增进国家利益,在国际事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家主权观念 差异性
下载PDF
国际法视野下现代国家主权概念刍论
8
作者 唐棣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国家主权(Sovereignty)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含义,迄今为止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叠加,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国家主权观念。然而,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经常为了政策性目标援引“主权”一词,和国际... 国家主权(Sovereignty)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含义,迄今为止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叠加,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国家主权观念。然而,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经常为了政策性目标援引“主权”一词,和国际法中关于主权概念的辩论彼此混淆;而另一方面,国际精英们又经常认为“国际化更好”从而贬低了国家主权在国际法中的重要性。这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对于厘清现代国家主权概念,对于构建适应全球化的国际法基础都是偏颇无益的。笔者从发现传统国家主权概念在当前国际环境中的矛盾开始,试图探讨现代国家主权的实质内容,并从一系列国际法现象中证明国家主权概念正在被重塑——过去被视为国家主权的权力在国际社会进行着重新分配。笔者还试图考察造成这种主权权力部分重新分配的原因,全球化的现实无疑是最重要的客观原因。以及在这一强有力的趋势之下,国家主权的概念的未来发展和国际法在这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权概念 全球化 权力分配和转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坚定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路径研究——基于“政治主权”理念的视角
9
作者 戎辉 赵石强 《煤炭高等教育》 2018年第5期41-44,共4页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新的特点,其开放性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多样性为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但也对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虚拟性能...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新的特点,其开放性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多样性为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但也对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虚拟性能够克服思政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帮助教育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但同时也带来了言语失范、真实性降低的风险。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借鉴"政治主权"理念,加强内容的科学性;同时,思政工作者要积极介入新媒体,主动发声抢占新媒体舆论阵地;最后,还需坚持不懈地在新媒体平台推送主流价值观念,强化正面引导,使大学生能够自觉认同并接受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政治主权”理念
原文传递
强化领海主权意识对海南渔民的重要性
10
作者 杨倩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46-48,共3页
在当今南海紧张局势背景下,研究领海主权意识十分必要。领海主权意识主要内容包括维护我国领海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守边意识及历史地理文化常识。海南渔民是南海维权的一支重要力量,强化领海主权意识对海南渔民保障自身安全、维护... 在当今南海紧张局势背景下,研究领海主权意识十分必要。领海主权意识主要内容包括维护我国领海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守边意识及历史地理文化常识。海南渔民是南海维权的一支重要力量,强化领海主权意识对海南渔民保障自身安全、维护渔权、保障打渔作业环境安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必须通过利用大众媒体加强宣传教育,营造领海主权意识教育氛围,加强历史、地理文化教育措施,以不断加强海南渔民领海主权意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海主权意识 海南渔民 重要作用 重要途径
下载PDF
海南省开发海洋的战略构想
11
作者 张本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海南省是海洋大省,发展经济,就要发展海洋产业:1实施“以海兴琼,建设海洋大省”的战略”;2“积极开发南海,坚决捍卫主权”;3“琼、台携手开发南海诸岛”。
关键词 海南省 开发海洋 战略构想 捍卫主权 南海诸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