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考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钟荣玲 夏智 +3 位作者 武洁 宋捷 王大为 黄厚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将同等剂量的姜黄素原料药与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分别灌胃给2组大鼠,于灌胃后20,40 min和1,2,4,6,8,12,24 h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HPLC测定血浆姜黄素含量,Xterra C18色谱柱(4.6 ... 目的:探讨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将同等剂量的姜黄素原料药与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分别灌胃给2组大鼠,于灌胃后20,40 min和1,2,4,6,8,12,24 h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HPLC测定血浆姜黄素含量,Xterr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C18预柱(4.0 mm×2.0 mm),柱温35℃,流动相甲醇-1%乙酸水溶液(78∶22),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μL,计算姜黄素最低定量限,同时测定血浆中姜黄素原料药与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中姜黄素的定量限15μg·L-1(S/N>10),低、中、高质量浓度的提取回收率(x珋±s,n=5)分别为(91.3±5.7)%,(93.0±4.1)%,(93.3±5.2)%。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C max和AUC均显著高于姜黄素原料,C max分别为(863.1±390.4),(91.8±22.9)μg·L-1;原料药和混悬剂的T max分别为(4.4±2.2),(4.8±4.4)h,t1/2分别为(4.6±3.2),(5.4±3.7)h,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建立的HPLC分析条件稳定可靠,纳米混悬剂能明显促进姜黄素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但吸收和代谢速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纳米混悬剂 药代动力学 方法学考察 高效液相色谱 胡椒碱 药时曲线
原文传递
云南普朗铜矿尾矿库喀斯特渗漏示踪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邹国富 范柱国 +2 位作者 朱春蓉 李赛 鲍家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7,共6页
喀斯特渗漏是在碳酸盐岩分布区修建尾矿库常遇到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云南普朗铜矿尾矿库地下水示踪试验工程实例中,通过对比使用染料示踪法与化学离子示踪法表明,化学离子示踪法更适用于碳酸盐岩分布区。由时间-浓度曲线及实验结... 喀斯特渗漏是在碳酸盐岩分布区修建尾矿库常遇到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云南普朗铜矿尾矿库地下水示踪试验工程实例中,通过对比使用染料示踪法与化学离子示踪法表明,化学离子示踪法更适用于碳酸盐岩分布区。由时间-浓度曲线及实验结果确定了拟建尾矿库地下水运移方向、地下水流速,评价了地下喀斯特发育状况,为拟建尾矿库的防渗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渗漏 示踪试验 时间-浓度曲线 普朗铜矿
下载PDF
尿液、血液中γ-羟丁酸的气质联用法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晓茜 沈敏 +2 位作者 刘伟 沈保华 向平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为尿液、血液中γ-羟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acid,GHB),γ-羟丁酸内酯(gamma-butyrolactone,GBL)和1,4-丁二醇(1,4-butanediol,1,4-BD)的鉴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100μl尿液或血液以GHBd6为内标,经乙酸乙酯提取、BSTFA衍生化后,... 目的为尿液、血液中γ-羟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acid,GHB),γ-羟丁酸内酯(gamma-butyrolactone,GBL)和1,4-丁二醇(1,4-butanediol,1,4-BD)的鉴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100μl尿液或血液以GHBd6为内标,经乙酸乙酯提取、BSTFA衍生化后,用GC/MS法分析。结果测尿液中内源性GHB的线性范围是20-800ng/ml,R2=0.9995,最低检出限为10ng/ml(S/N≥3);测尿液、血液中外源性GHB的线性范围为5-60μg/ml,R2分别为0.9999和0.9928。相对回收率为99%-104%。以所建方法测定了健康志愿者尿液中内源性GHB含量,并考察了健康受试者外源性GHB的代谢情况。结论所建方法准确、便捷、省时、选择性好,适用于法医毒物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B 尿液 血液 丁酸 外源性 内源性 气质联用法 法医 适用 依据
下载PDF
齐墩果酸膜修饰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 被引量:6
4
作者 倪斌 李翔 +3 位作者 张婧 廖正根 罗云 赵海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566-1571,共6页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膜修饰脂质体,并对其体内药动学行为进行研究。方法:以合成的高荷电密度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为脂质体膜修饰材料,通过FT-IR、1 H-NMR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确证;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TMC修饰的齐墩果酸脂质体(OA-TCL),采...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膜修饰脂质体,并对其体内药动学行为进行研究。方法:以合成的高荷电密度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为脂质体膜修饰材料,通过FT-IR、1 H-NMR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确证;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TMC修饰的齐墩果酸脂质体(OA-TCL),采用微柱离心、透射电镜、粒径Zeta电位测定仪考察OA-TCL的理化性质,并对OA-TCL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脂质体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164±4.24)nm,Zeta电位为(23.8±0.2)mV,包封率可达(96.8±1.76)%;药动学参数显示OA-TCL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齐墩果酸混悬液组、齐墩果酸未修饰脂质体组的2.51,2.33倍。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OA-TCL在急慢性肝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为难溶性中药成分口服给药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N-三甲基壳聚糖 膜修饰脂质体 药-时曲线
原文传递
基于血液微透析技术探究五味子甲素的体内代谢过程 被引量:5
5
作者 诸明娜 徐瑞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甲素的方法,探讨五味子甲素在大鼠血中的代谢过程.方法 采用血液微透析技术,将探针由右侧颈静脉植入大鼠右心房膨大处,透析取样.透析液检测的色谱条件为:以甲醇-乙腈-水(40∶35∶25)为...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甲素的方法,探讨五味子甲素在大鼠血中的代谢过程.方法 采用血液微透析技术,将探针由右侧颈静脉植入大鼠右心房膨大处,透析取样.透析液检测的色谱条件为:以甲醇-乙腈-水(40∶3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 ℃,UV 检测波长254 nm.经体内测定探针的回收率校正后,绘制药时曲线,采用DAS2.0 软件计算五味子甲素灌胃给药后在大鼠血液中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五味子甲素在2~500 μ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RSD〈3%,五味子甲素的含药透析液室温放置12 h 内稳定性良好.药动学参数ke 为(0.364±0.047)/h,t1/2 为(1.637±0.302)h,Tmax 为(0.612±0.194)h,Cmax 为(165.92±28.830)μg/mL,AUC0-t 为(240.793±25.540)μg·h/mL,AUC0-∞为(282.710±30.727)μg?h/mL.结论 本方法操作便捷、液相保留时间短,能满足透析液中五味子甲素含量测定的需要,可用于五味子甲素在大鼠血液中代谢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微透析 五味子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时曲线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妇科断红饮胶囊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牟晴蕊 白璐 +3 位作者 赵洪庆 谭喜平 王宇红 吴梦瑶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妇科断红饮胶囊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初步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雌性SD大鼠单次或重复灌胃给药妇科断红饮胶囊内容物后,收集72 h内的血液样本,通过UPLC-MS/MS同时测定...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妇科断红饮胶囊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初步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雌性SD大鼠单次或重复灌胃给药妇科断红饮胶囊内容物后,收集72 h内的血液样本,通过UPLC-MS/MS同时测定3种指标性成分的浓度,由Phoenix WinNonlin 8.1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以苯海拉明为内标,芍药苷、益母草碱、三七皂苷R1的检测范围分别为2~2000、0.1~300、0.1~800 ng·mL^(-1)。准确度分别在85%~115%之间,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RSD≤15%。与单次给药组比较,重复给药组大鼠3种成分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大,平均滞留时间MRT(0-∞)显著延长(P<0.01),消除半衰期t1/2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宽,定量限低,精密度、回收率等均符合生物样品定量要求,提示该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妇科断红饮胶囊3种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相关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其主要成分芍药苷、益母草碱和三七皂苷R1为代表,妇科断红饮胶囊具有吸收快、分布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断红饮 芍药苷 益母草碱 三七皂苷R1 药时曲线 药代动力学 UPLC-MS/MS
下载PDF
8-乙酰哈巴苷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德文 张毅 +8 位作者 李德凤 王锦玉 游云 曹岚 王芳 冯伟红 刘晓谦 陈两绵 仝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9-132,共4页
目的:建立血浆中8-乙酰哈巴苷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大鼠不同给药途径给予8-乙酰哈巴苷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分别注射和灌胃8-乙酰哈巴苷,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流动相乙腈-异丙醇-水(1.8∶10.2∶88),检测波长207 nm,流速1.... 目的:建立血浆中8-乙酰哈巴苷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大鼠不同给药途径给予8-乙酰哈巴苷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分别注射和灌胃8-乙酰哈巴苷,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流动相乙腈-异丙醇-水(1.8∶10.2∶88),检测波长207 nm,流速1.0 mL.min-1,绘制药-时曲线,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8-乙酰哈巴苷在血浆中的回归方程为Y=613 753.13X-86 995.55(r=0.999 2),在0.015 3~22.995μg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3个剂量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0.59%,0.38%,0.55%;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3.9%,2.1%,1.5%。回收率分别为94.89%,95.85%,95.25%。灌胃途径在体内基本检测不出;注射途径3个剂量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21.15±3.36),(24.26±5.50),(16.58±5.65)min;tmax分别为(4.98±0),(4.98±0),(4.98±0)min;Cmax分别为(2.25±1.41),(0.09±0.03),(0.02±0.007)g.L-1。结论: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可靠,操作快速简便,可用于8-乙酰哈巴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注射给予8-乙酰哈巴苷在大鼠体内吸收快且不完全,消除相对较慢,但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房室模型拟合分析为一房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乙酰哈巴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给药途径 药时曲线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炔醇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耿魁魁 史天陆 +3 位作者 刘圣 沈爱宗 段贤春 夏伦祝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绘制大鼠静脉注射人参炔醇(panaxynol)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揭示人参炔醇在大鼠体内动态变化过程,阐明其吸收、分布、代谢的药动学特征,提供重要的药动学参数。方法:大鼠静脉注射6,8,10 mg·kg^(-1)3组剂量的人参炔醇,给药后... 目的:绘制大鼠静脉注射人参炔醇(panaxynol)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揭示人参炔醇在大鼠体内动态变化过程,阐明其吸收、分布、代谢的药动学特征,提供重要的药动学参数。方法:大鼠静脉注射6,8,10 mg·kg^(-1)3组剂量的人参炔醇,给药后分时间段于眼静脉丛取血,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人参炔醇含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利用DAS 1.0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求算药动学参数及房室模型分析。结果:人参炔醇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二室模型;3个剂量组之间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为:(3.628±0.750),(5.492±0.959),(15.468±3.088)mg·h·L^(-1);总清除率(CL)分别为:(1.649±0.365),(1.459±0.267),(0.637±0.147)L·kg·h-1;表观分布容积(V)分别为:(13.104±1.217),(5.738±2.480),(3.355±0.810)L·kg-1;分布半衰期t_(1/2)(α)分别为:(0.198±0.028),(0.193±0.015),(0.296±0.029)h;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3.972±1.224),(3.168±1.235),(3.713±0.410)h。结论:panaxynol在大鼠体内呈线性动力学过程,分布消除极其迅速,给药剂量与药时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二室模型拟合数据值与测定值之间差异较小,能较好地反应给药后药物浓度在体内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炔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时曲线 药动参数 房室模型
原文传递
聚合物种类与介质类型对超饱和布洛芬与结晶性布洛芬在液态环境中的浓度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时念秋 冯波 +3 位作者 张勇 张秀荣 李正强 齐宪荣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聚合物种类及介质类型对超饱和布洛芬与结晶性布洛芬在液态环境中的浓度影响。方法主要通过模拟液态超饱和过程或加入结晶性布洛芬的方法,利用溶出仪测定不同时间点药物含量,分析9种聚合物与5种介质类型对BCSⅡ类药物布洛... 目的旨在研究聚合物种类及介质类型对超饱和布洛芬与结晶性布洛芬在液态环境中的浓度影响。方法主要通过模拟液态超饱和过程或加入结晶性布洛芬的方法,利用溶出仪测定不同时间点药物含量,分析9种聚合物与5种介质类型对BCSⅡ类药物布洛芬的浓度-时间曲线影响。结果 F127、β-CD和HP-β-CD具有更高的浓度,呈现更加显著的溶出加强与结晶抑制的综合能力。结论基于溶液浓度-时间变化曲线,在布洛芬的超饱和药物递送体系(SDDS)里,F127、β-CD和HP-β-CD是更加适合的聚合物载体,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结晶药物的溶出及抑制药物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种类 介质类型 布洛芬 浓度-时间曲线 超饱和
下载PDF
赶黄草的指纹药动学
10
作者 陀扬凌 刘宇 +2 位作者 娄涛涛 欧小洪 张旭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赶黄草的指纹药动学,为揭示中药血清指纹成分群吸收、分布和代谢规律提供参考。方法:大鼠灌胃给药,眼静脉丛采血,用甲醇沉淀蛋白,采用HPLC分析血清样品,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70min,10%~50%A;70~7... 目的:通过研究赶黄草的指纹药动学,为揭示中药血清指纹成分群吸收、分布和代谢规律提供参考。方法:大鼠灌胃给药,眼静脉丛采血,用甲醇沉淀蛋白,采用HPLC分析血清样品,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70min,10%~50%A;70~75 min,50%~10%A),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流速0.8 m L·min-1。建立赶黄草给药后血清样品的指纹图谱,确定入血成分。结果:发现6个入血成分,连续灌胃给药3 d后总入血成分浓度达到饱合,停药36 h后,基本代谢完全。结论:给药后血清中6个移行成分可能为赶黄草的药效物质基础;总入血成分药-时曲线变化规律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吸收、分布、代谢过程类似,血清指纹成分群达到饱和时间较长,与中药起效慢、作用时间久的特点吻合,为中药的指纹药动学、药效物质基础及半衰期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血清指纹图谱 指纹药动学 药-时曲线 灌胃给药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痤疮清软膏经皮给药后大鼠体内甲硝唑的浓度及药时曲线研究
11
作者 张晓非 邓雪男 丁广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02-20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痤疮清软膏经皮给药后大鼠体内中甲硝唑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sil 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277nm;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流速:1.0mL....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痤疮清软膏经皮给药后大鼠体内中甲硝唑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sil 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277nm;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流速:1.0mL.min-1。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212μg/mL;甲硝唑在0.212~6.784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2%,RSD=3.5。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有良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时曲线 经皮给药
下载PDF
麻醉犬心房内注射复方川芎汤后血清中川芎嗪药时曲线双峰与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20
12
作者 任平 黄熙 +2 位作者 张莉 王跃民 王骊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7期S157-S160,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大复方体内作用规律 ,为“证治药动学”6要素中“定性定量论”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方法 分别从冠状动脉定量狭窄犬和对照犬的右心房内给予复方川芎水提液 (0 .6 g· kg- 1 ) .结果 在动脉血药时 (c- t)曲线上出... 目的 探讨中药大复方体内作用规律 ,为“证治药动学”6要素中“定性定量论”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方法 分别从冠状动脉定量狭窄犬和对照犬的右心房内给予复方川芎水提液 (0 .6 g· kg- 1 ) .结果 在动脉血药时 (c- t)曲线上出现了川芎嗪 (TMP)的双峰现象 ;冠状动脉狭窄犬的 TMP第 2峰显著地高于对照犬 ;而这种增高的第 2峰又与 TMP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川芎汤 川芎嗪 血药时曲红 双峰现象
下载PDF
结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式优化儿童万古霉素个体给药方案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邹心 罗征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万古霉素是从链霉菌中分离得到的糖肽类抗生素,至今仍是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首选药物。万古霉素代谢个体差异显著,仅通过药物说明书和医师经验性用药,对于重症及复杂感染患儿很难使血药浓度达到目标范围(15-20 mg/L),必须借助万... 万古霉素是从链霉菌中分离得到的糖肽类抗生素,至今仍是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首选药物。万古霉素代谢个体差异显著,仅通过药物说明书和医师经验性用药,对于重症及复杂感染患儿很难使血药浓度达到目标范围(15-20 mg/L),必须借助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TDM),利用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模式,通过贝叶斯(Bayes)反馈获得个体PK/PD参数来实施精细调控。文章从万古霉素当前临床用药指南拓展到最新研究理论,充分显示肾功能、体质量、年龄、疾病状态是影响儿童万古霉素代谢效应的主要参数;且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最小抑菌浓度(AUC/MIC)≥400为更佳的监测效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个体给药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式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霉酚酸药时曲线下面积及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牛露露 伍云 +3 位作者 黄天敏 吴廷庆 肖洋 刘滔滔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患者霉酚酸(MPA)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监测MPA血药浓度的地中海贫血儿童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高效液相...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患者霉酚酸(MPA)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监测MPA血药浓度的地中海贫血儿童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MPA浓度并计算其AUC,统计患者用药期间发生ADR的信息。多元回归方法分析MPA-AUC影响因素,同时探究ADR与MPA-AUC及患者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白蛋白(ALB)是MPA-AU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LB水平<35 g·L^(-1)时,患儿AUC最低,提示低蛋白血症对MPA-AUC有影响;并且患儿缺乏肝肠循环,故MPA-AUC偏低。患儿用药后ADR发生率为84.2%,以感染为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ADR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ALB以及缺乏肝肠循环对MPA-AUC有影响;患儿ALB<35 g·L^(-1)时应适当增加给药剂量。患儿用药后ADR发生率较高,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实现精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地中海贫血 药时曲线下面积 霉酚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有限取样法估算中国成年肾移植受者霉酚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自成 周佩军 +5 位作者 王祥慧 徐达 陈冰 张伟霞 安国华 方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建立有限取样方法用于估算霉酚酸(MPA)(免疫抑制药)的AUC。方法31例成年肾移植受者按每次1g,每12h给药1次口服霉酚酸酯(MMF),用线性梯形法计算MPA AUC0-12h,进行相关分析,确定MPAAUC0-12h值的可预测时间点。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确定... 目的建立有限取样方法用于估算霉酚酸(MPA)(免疫抑制药)的AUC。方法31例成年肾移植受者按每次1g,每12h给药1次口服霉酚酸酯(MMF),用线性梯形法计算MPA AUC0-12h,进行相关分析,确定MPAAUC0-12h值的可预测时间点。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确定有限取样方案。结果MPAAUC0-12h与服药后0.5h(C0.5,γ=0.60)、1h(C1,γ=0.60)、4h(C4,γ=0.6121)和10h(C10,γ=0.6371)(均P<0.001)血药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MPAAUC=12.61+0.37C0.5+0.49C1+3.22C4+8.17C10;有84%(26/31)估算AUC误差在10%以内,有97%(30/31)估算AUC误差在20%以内。结论有限取样法可用于估算肾移植受者口服MMF后MPAAUC0-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取样方法 霉酚酸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用化学发光法研究胺碘酮的药时曲线 被引量:5
16
作者 庞志功 汪宝琪 周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0-442,共3页
本文以鲁米诺-过氧化氢-四氯合金为化学发光体系,以兔血浆中胺碘酮的代谢变化为监测目标,定时耳绿静脉抽血,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胺碘酮的含量,绘制药时曲线,结果满意。
关键词 胺碘酮 药时曲线 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回顾性比较药动学方程法和SmartDose软件估算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别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霁晖 黄晓会 +1 位作者 李莉霞 卜书红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5期856-860,共5页
目的:比较一阶药动学方程法和个体化给药决策支持系统SmartDose最大后验贝叶斯法估算重症感染儿童万古霉素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别。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静脉使用万古霉素并测定血药浓度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 目的:比较一阶药动学方程法和个体化给药决策支持系统SmartDose最大后验贝叶斯法估算重症感染儿童万古霉素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别。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静脉使用万古霉素并测定血药浓度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使用一阶药动学方程法和SmartDose软件法估算万古霉素AUC值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患儿血肌酐值对AUC偏差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共入组94例患儿,万古霉素用药剂量为(41.9±10.9)mg·(kg·d)^(-1)。一阶药动学方程法估算的24 h万古霉素AUC_(24)为(376±199)mg·h·L^(-1),SmartDose基于峰、谷浓度估算的AUC24为(321±108)mg·h·L^(-1);两者相对值偏差平均为(-8.10±17.43)%,同类相关系数(ICC)组内相关系数为0.863(P<0.001);SmartDose仅基于万古霉素谷浓度估算的AUC_(24)中值为(297±91)mg·h·L^(-1),与一阶药动学方程法估算AUC的相对值偏差平均为(^(-1)2.56±24.40)%,ICC组内相关系数为0.720(P<0.001)。患儿血肌酐值与AUC偏差相关,肌酐值较高时Smartdose估算的AUC可能偏低。结论:SmartDose与一阶药动学方程法估算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AUC的一致性较好。当患儿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内,SmartDose基于峰、谷浓度进行估算与一阶药动学方程法估算值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儿童 个体化给药决策支持系统 药时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长春新碱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雅慧 吴春莹 +3 位作者 郭宏丽 章媛媛 王洁 陈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6-1200,共5页
长春新碱通过干扰有丝分裂纺锤体中的微管,抑制肿瘤生长,常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等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然而,长春新碱患者间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狭窄,药物不良反应复杂多变,为临床应用带来了挑... 长春新碱通过干扰有丝分裂纺锤体中的微管,抑制肿瘤生长,常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等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然而,长春新碱患者间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狭窄,药物不良反应复杂多变,为临床应用带来了挑战.基于体质量或体表面积的传统治疗方案可能导致次优暴露或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实施治疗药物监测(TDM)可以优化治疗剂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就长春新碱开展TDM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施长春新碱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中丙吡胺游离药物和总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小波 刘燕萌 +3 位作者 武瑞君 胡新 鄢尤奇 凌笑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4-1182,共9页
目的:建立一个全新、简单、快速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不需要对血浆样品进行任何前处理,血浆样品直接进样测定丙吡胺在大鼠血浆中的游离药物浓度和总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40.2 c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μm×375μm,有... 目的:建立一个全新、简单、快速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不需要对血浆样品进行任何前处理,血浆样品直接进样测定丙吡胺在大鼠血浆中的游离药物浓度和总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40.2 c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μm×375μm,有效长度30 cm),分别以p H 7.4的2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和含有50 m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的2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缓冲体系,测定游离药物浓度和总药物浓度。采用3.447 k Pa压力直接进血浆样品5 s,分离电压15 k V,温度20℃,检测波长190 nm。结果:方法的专属性强,在线测定血浆中总药物浓度时,丙吡胺与蛋白的结合得到充分破坏并与血浆蛋白成分在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丙吡胺在血浆中总质量浓度分别在1.0~20.0μg·m L^(-1)和20.0~200.0μg·m L^(-1)的低、高浓度区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和0.997 7,回收率为93.8%~110.7%。在体外血浆生物样品中,当预温孵的丙吡胺质量浓度为100、50、25、12.5、10μg·m L^(-1)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值为86.7%、86.3%、86.4%、78.3%、74.7%。在体内血浆生物样品中,丙吡胺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值范围在39.3%~91.5%。测定结果表明丙吡胺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强、一弱2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分别为5.3×10~4 mol^(-1)·L和1.2×10~2 mol^(-1)·L。绘制了大鼠在给药后24 h体内丙吡胺游离和总药物浓度的药时曲线。结论:利用所建立的新方法,将含丙吡胺的血浆生物样品直接进样,高效、快速地测定了大鼠体内外血浆生物样品中丙吡胺的游离药物和总药物浓度。新建立的方法灵敏,高效快速,操作简单,耗样量少,价廉,有潜在的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吡胺 血浆蛋白结合率 结合常数 游离药物浓度药时曲线 总药物浓度药时曲线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原文传递
血流限速生理药动学模型的平均稳态浓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对血流限速生理药动学模型,本文研究表明,多次给药后,该模型一任一器官组织的平均稳态浓度可用一次给药后药─时曲线下的面积AUC与给药问隔时间τ之比来估计;给出了为获得预期的平均稳态浓度,如何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维持剂量以... 对血流限速生理药动学模型,本文研究表明,多次给药后,该模型一任一器官组织的平均稳态浓度可用一次给药后药─时曲线下的面积AUC与给药问隔时间τ之比来估计;给出了为获得预期的平均稳态浓度,如何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维持剂量以及负荷剂量的方法;消除撂官的清除率可用平均稳态浓度来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速 生理药动学 模型 平均稳态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