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管线泄漏扩散及危害区域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大庆 高惠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0-122,共3页
对天然气扩散浓度进行研究,可以解决泄漏气体沿地面扩散所形成的危险区域预测问题,为管道运行和抢修提供安全保障,对于输气管线的风险后果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考虑到天然气泄漏扩散的特殊性,选取高斯模型作为扩散危害基本模型... 对天然气扩散浓度进行研究,可以解决泄漏气体沿地面扩散所形成的危险区域预测问题,为管道运行和抢修提供安全保障,对于输气管线的风险后果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考虑到天然气泄漏扩散的特殊性,选取高斯模型作为扩散危害基本模型,给出了非正常泄漏状态下模型的修正函数。结合3种典型的泄漏扩散事故情景,模拟分析了天然气职业接触浓度限值和爆炸上、下限浓度所对应的扩散距离和危害区域面积;此外还对比分析了风速、泄漏孔径及泄漏时间等因素对扩散危害面积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管道发生连续泄漏时,危害区域的面积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随泄漏孔径的增大而扩大。发生大规模瞬态泄漏时,在泄漏初期,人员产生不适症状的危害区域及爆炸危险区域都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扩大;随着时间的延长,泄漏气体不断被空气稀释而使得浓度降低,若时间足够长,危害区域将不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输气管道 泄漏 扩散 模型 浓度 极限值 危害 面积
下载PDF
组合载荷作用下开孔接管结构强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清辉 李磊 桑芝富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6-773,共8页
带接管内压圆柱形容器通常受到内压与接管弯矩的组合作用,接管弯矩会影响内压圆柱壳开孔接管结构的强度性能。在内压与接管弯矩组合作用下,对4台具有不同开孔率的带径向接管圆柱壳容器开孔接管结构强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考... 带接管内压圆柱形容器通常受到内压与接管弯矩的组合作用,接管弯矩会影响内压圆柱壳开孔接管结构的强度性能。在内压与接管弯矩组合作用下,对4台具有不同开孔率的带径向接管圆柱壳容器开孔接管结构强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考察内压与接管纵向弯矩、内压与接管横向弯矩组合作用下容器开孔接管区弹性应力分布、应力集中、开孔接管结构的变形规律及塑性极限载荷等。结果表明,载荷大小相同时,横向弯矩作用产生应力增量较纵向弯矩作用产生应力增量大,横向弯矩对内压容器开孔接管结构强度较危险。内压作用在开孔接管区纵向截面产生应力增量较横向截面应力增量显著。较小值的内压作用可减缓开孔接管结构弯矩作用下的变形,内压能降低开孔接管结构的纵向极限弯矩,较小内压能增加开孔接管结构的横向极限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载荷 开孔接管结构 应力分布 应力集中 极限载荷
下载PDF
喷丸对DD6单晶合金高温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欣 尤宏德 +2 位作者 赵金乾 杨清 汤智慧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用陶瓷丸CZ50对DD6单晶高温合金(简称DD6单晶)进行喷丸,研究喷丸后DD6单晶的表面形貌和650℃旋转弯曲疲劳应力-寿命曲线的变化。结果表明:喷丸消除了加工刀痕,缓和了表面应力集中;DD6单晶喷丸后疲劳极限达到486MPa,比未喷丸的原始试样... 用陶瓷丸CZ50对DD6单晶高温合金(简称DD6单晶)进行喷丸,研究喷丸后DD6单晶的表面形貌和650℃旋转弯曲疲劳应力-寿命曲线的变化。结果表明:喷丸消除了加工刀痕,缓和了表面应力集中;DD6单晶喷丸后疲劳极限达到486MPa,比未喷丸的原始试样提高了19.7%。喷丸后试样疲劳源呈现小刻面状的原因是由于喷丸强化层内较大的位错密度,裂纹扩展方向在距疲劳源30~50μm处出现变化,延长了单晶高温合金的扩展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 DD6单晶高温合金 应力集中 疲劳极限 扩展方向变化
下载PDF
Ultrasensitive and stable X-ray detection using zero-dimensional lead-free perovskites 被引量:11
4
作者 Xiaojia Zheng Wei Zhao +7 位作者 Peng Wang Hairen Tan Makhsud I.Saidaminov Shujie Tie Ligao Chen Yufei Peng Jidong Long Wen-HuZ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299-306,共8页
Sensitive and reliable X-ray detectors are essential for medical radiography,industrial inspection and security screening.Lowering the radiation dose allows reduced health risks and increased frequency and fidelity of... Sensitive and reliable X-ray detectors are essential for medical radiography,industrial inspection and security screening.Lowering the radiation dose allows reduced health risks and increased frequency and fidelity of diagnostic technologies for earlier detection of disease and its recurrence.Three-dimensional(3 D)organic-inorganic hybrid lead halide perovskites are promising for direct X-ray detection-they show improved sensitivit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X-ray detectors.However,their high and unstable dark current,caused by ion migration and high dark carrier concentration in the 3 D hybrid perovskites,limits their performance and long-term operation stability.Here we report ultrasensitive,stable X-ray detectors made using zero-dimensional(0 D)methylammonium bismuth iodide perovskite(MA3Bi2I9)single crystals.The 0 D crystal structure leads to a high activation energy(Ea)for ion migration(0.46 e V)and is also accompanied by a low dark carrier concentration(~10^6 cm^-3).The X-ray detectors exhibit sensitivity of 10,620μC Gy-1 air cm-2,a limit of detection(Lo D)of 0.62 nG yairs-1,and stable operation even under high applied biases;no deterioration in detection performance was observed following sensing of an integrated X-ray irradiation dose of^23,800 m Gyair,equivalent to>200,000 times the dose required for a single commercial X-ray chest radiograph.Regulating the ion migration channels and decreasing the dark carrier concentration in perovskites provide routes for stable and ultrasensitive X-ray det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detector Zero-dimensional perovskite LEAD-FREE Carrier concentration STABILITY limit of detection Sensitivity
下载PDF
打孔管道焊接修复结构承压能力的全尺寸实验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帅健 王晓明 卜文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3-137,共5页
将打孔管道的焊接修复结构区分为单开孔和密集开孔两种类型。完成了一组管道修复结构的全尺寸爆破与疲劳实验,测量了修复结构中的应变分布,分析了应力集中、屈服极限压力和爆破压力等因素。结果表明,修复结构的屈服极限压力和完好管道... 将打孔管道的焊接修复结构区分为单开孔和密集开孔两种类型。完成了一组管道修复结构的全尺寸爆破与疲劳实验,测量了修复结构中的应变分布,分析了应力集中、屈服极限压力和爆破压力等因素。结果表明,修复结构的屈服极限压力和完好管道相比有所降低,最低值为完好管道屈服极限压力的85%,而各种修复结构的爆破压力基本相同,约为完好管道爆破压力的96%。单孔管道的破裂位置均远离焊接结构处,多孔管道的爆破发生在两管帽之间,说明多管帽修复结构不利于管道承压。修复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环向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为1.65,轴向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为2.25。对于经过5 000次循环载荷的修复结构,其屈服极限压力、爆破压力及爆破位置与未经过疲劳载荷的修复结构情况基本相同,表明修复结构有较好的抗疲劳破坏能力。通过试验验证了打孔管道修复结构的承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缺陷修复 焊接结构 应力集中 屈服极限 爆破压力 疲劳载荷 实验评价
下载PDF
浅析饱水淤泥和粘性土的粘聚力 被引量:8
6
作者 黄丽珊 《矿产与地质》 200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以汕头地区普遍存在的饱水淤泥土和粘性土为例,研究饱水粘性土与淤泥土的粘聚力和土体的含水量、液限之间的关系,指出饱水粘性土的粘聚力是变量,而不是常量,粘聚力与液限和含水量之差呈近正比关系。
关键词 饱水粘性土 饱水淤泥 粘聚力 含水量 液限
下载PDF
国内外室内空气微生物限值标准简介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铭健 曹国庆 《暖通空调》 2019年第5期40-45,33,共7页
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WHO及其他一些相关国家的室内微生物污染浓度标准限值要求、研究框架、技术路线等。给出了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室内微生物污染浓度限值要求,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各国给出的浓度限值与微生物采样分析方法... 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WHO及其他一些相关国家的室内微生物污染浓度标准限值要求、研究框架、技术路线等。给出了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室内微生物污染浓度限值要求,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各国给出的浓度限值与微生物采样分析方法、微生物种类、室外微生物污染浓度等因素有关,通过人类暴露在微生物环境作出的生理反应确定室内微生物污染浓度限值方面仍缺乏充分研究,以期为我国室内微生物污染浓度限值标准的制订、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 微生物 标准 浓度 限值
下载PDF
中学教室内新风量指标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黄衍 夏冰 +1 位作者 李旻雯 李景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我国教室以自然通风为主,间歇式开窗手段不能完全解决教室内新风量不足导致的二氧化碳(CO_2)浓度超标的问题。通过工程案例分析了中学教室内CO_2浓度和新风量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均匀模型理论计算的可靠性。对比了目前我国各标... 我国教室以自然通风为主,间歇式开窗手段不能完全解决教室内新风量不足导致的二氧化碳(CO_2)浓度超标的问题。通过工程案例分析了中学教室内CO_2浓度和新风量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均匀模型理论计算的可靠性。对比了目前我国各标准中对教室内CO_2浓度限值和最小新风量的规定,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分歧,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协调相关标准。通过对比不同标准发现,人员密度较高(大于0.4人/m2)时,按照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新风量计算,教室内CO_2浓度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最小新风量标准 中学教室 浓度限值
下载PDF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烟气氨逃逸检测研究及应用(特邀) 被引量:4
9
作者 姚顺春 郭松杰 +2 位作者 杨言 黎珈彤 卢志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共14页
烟气氨逃逸是许多大型能源转化设备脱硝系统都存在的问题,大量的氨逃逸不仅威胁机组运行,增加系统维护成本,而且还会形成二次污染,危害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对氨逃逸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一... 烟气氨逃逸是许多大型能源转化设备脱硝系统都存在的问题,大量的氨逃逸不仅威胁机组运行,增加系统维护成本,而且还会形成二次污染,危害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对氨逃逸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痕量气体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可实时在线测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染气体检测领域,并且已经成为当前烟气氨逃逸在线检测的主流技术。本文介绍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氨逃逸的常用检测方式,综述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烟气氨逃逸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氨逃逸 浓度 检测限 灵敏度
下载PDF
泥沙干容重计算的新途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詹义正 黄长伟 +2 位作者 余明辉 陆晶 石雨亮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3,共6页
分析了干容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浆体的极限浓度是影响干容重的重要指标之一。沿用浑水容重与含沙浓度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干容重与床面泥沙的含泥浓度间的关系;并将含泥浓度与浆体极限浓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包含有泥沙粒径、... 分析了干容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浆体的极限浓度是影响干容重的重要指标之一。沿用浑水容重与含沙浓度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干容重与床面泥沙的含泥浓度间的关系;并将含泥浓度与浆体极限浓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包含有泥沙粒径、级配及形状等因素在内的非均匀泥沙干容重的计算公式。验证计算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容重 含沙浓度 含泥浓度 极限浓度
下载PDF
某压缩机法兰与钢管焊接接头焊缝开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童远涛 杨中娜 +1 位作者 罗懿 杨阳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0年第1期52-55,60,共5页
某平台湿气压缩机法兰与钢管焊接接头焊缝发生开裂失效,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试验、扫描电镜分析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焊缝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结构的不合理和焊缝内部的未熔合缺陷造成局... 某平台湿气压缩机法兰与钢管焊接接头焊缝发生开裂失效,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试验、扫描电镜分析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焊缝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结构的不合理和焊缝内部的未熔合缺陷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并导致焊接接头的疲劳极限下降,在应力作用下法兰一侧切口处焊缝根部与未完全熔合的法兰母材交界处形成裂纹源;在外部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逐渐向外表面扩展,当达到焊接接头的疲劳极限时,焊缝即发生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机 焊缝 开裂失效 应力集中 疲劳极限
下载PDF
20%、25%、50%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曲道杰 芮跃伍 +3 位作者 黄清泉 杨广文 许全明 夏振民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05-308,共4页
本文参考美国药典ⅩⅩⅢ(1995)规定,结合我国国情,将20%、25%、50%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初定为5EU/ml。用不同灵敏度、不同批号的鲎试剂,在严格标准操作的条件下,对3种不同规格浓度的葡萄糖注... 本文参考美国药典ⅩⅩⅢ(1995)规定,结合我国国情,将20%、25%、50%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初定为5EU/ml。用不同灵敏度、不同批号的鲎试剂,在严格标准操作的条件下,对3种不同规格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按有效浓度范围稀释后,进行干扰试验考察。20%、25%葡萄糖注射液经2倍稀释,50%葡萄糖注射液经4倍稀释即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对157批3种不同规格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了热原检查及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对比试验,两法符合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试验 细菌内毒素 葡萄糖注射液 检测
下载PDF
全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研究及未来我国标准展望
13
作者 和金梅 王宗爽 +5 位作者 郭敏 顾闫悦 江梅 胡京南 武雪芳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97-1910,共14页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推进构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从全球视角研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文系统研究了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级分类、污染物项目和浓度限值以及达标统计要求,并与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推进构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从全球视角研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文系统研究了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级分类、污染物项目和浓度限值以及达标统计要求,并与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有126个国家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欧洲以94%的标准制定比例居于第1位。②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为主,其中约1/4的国家对标准进行了分类分级或分区。③全球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共纳入72项污染物,其中PM_(2.5)、PM_(10)、SO_(2)、NO_(2)、O_(3)、和CO是主要的污染物项目。④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_(2.5)、PM_(10)、SO_(2)、NO_(2)年均浓度限值分别在8~40、20~120、10~117、20~200μg/m^(3)之间,O_(3)日最大8 h平均浓度限值和CO 8 h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在60~256.8μg/m^(3)和2~22.9 mg/m^(3)之间;PM_(2.5)、PM_(10)、SO_(2)、NO_(2)全球人口密度年均加权浓度限值分别为18.1、39.1、41.4、52.6μg/m^(3),O_(3)全球人口密度日最大8 h平均加权浓度和CO全球人口密度8 h平均加权浓度限值分别为114.9μg/m^(3)和9.7 mg/m^(3)。⑤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CO浓度限值严于大部分国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NO_(2)浓度限值与大部分欧美国家持平;SO_(2)、O_(3)、PM_(2.5)和PM_(10)的一级、二级浓度限值之间差距较大,一级浓度限值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二级浓度限值普遍较宽松。⑥1/4~1/3的国家规定了达标统计要求,巴西和瑞士的要求相对较严,我国的达标统计要求在国际上较为宽松。因此,建议基于中国及全球最新空气质量基准、国内外标准以及我国污染物环境背景值、美丽中国基本实现要求、降碳减污协同影响等5个维度,修订提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污染物 PM_(2.5) 臭氧(O_(3)) 浓度限值
下载PDF
洁净室洁净度分级标准探究
14
作者 杨新宇 王尧 +1 位作者 王大千 夏群艳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鉴于科技的进步和实验经验,ISO/TC 209出台ISO14644-1:2015《按粒子浓度划出空气洁净度等级》Classification of air cleanliness by particle concentration比ISO14644-1:1999《空气洁净度等级》Classification of air cleanliness技... 鉴于科技的进步和实验经验,ISO/TC 209出台ISO14644-1:2015《按粒子浓度划出空气洁净度等级》Classification of air cleanliness by particle concentration比ISO14644-1:1999《空气洁净度等级》Classification of air cleanliness技术概念更清晰,使用更方便;实事求是,更赋灵活性:分级表中,所有浓度值都是累积,包括所有大于等于关注粒径(Considered particle size)的粒子的最大允许浓度值(Maximun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siae),浓度限值。区域粒子浓度太高,浓度限值不适用;或者由于低浓度时采样和统计方法的局限性区域分级不适用。按统计学技术概念,决定检测洁净度最少采样点数N_(L);N_(L)值与洁净度无直接关联。作为标准应用的补充,超净环境检测需关注超高过滤器滤材最易穿透粒径MPPS,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 s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 关注粒径 占有状态 空态as-built 静态at-rest 动态operational 浓度限值 最易穿透粒径MPPS 置信度
下载PDF
氯离子对不锈钢冷却水管道腐蚀的分析及研究
15
作者 李辉 姚月姣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3期65-67,共3页
我国北方某已建项目中,不锈钢冷却水管道上出现多处孔蚀缺陷,论文以此为案例展开研究,分析不锈钢腐蚀的机理,研究不锈钢腐蚀的影响因素,提出适用于同类项目的氯离子浓度限值和相应的防腐解决方案,如改进焊接工艺、投加化学药剂、优化补... 我国北方某已建项目中,不锈钢冷却水管道上出现多处孔蚀缺陷,论文以此为案例展开研究,分析不锈钢腐蚀的机理,研究不锈钢腐蚀的影响因素,提出适用于同类项目的氯离子浓度限值和相应的防腐解决方案,如改进焊接工艺、投加化学药剂、优化补水水质、保持系统的定期运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冷却循环水 不锈钢管道 氯离子 腐蚀 浓度限值
下载PDF
煤矿井下粉尘超标原因分析及其综合管理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丹 《煤矿现代化》 2015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简述了我国煤矿粉尘危害特点及浓度标准,基于两类危险源理论分析了粉尘超标原因,得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粉尘超标的表面原因,管理失误才是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应从煤矿粉尘防治设备设施管理、人的不安全行... 简述了我国煤矿粉尘危害特点及浓度标准,基于两类危险源理论分析了粉尘超标原因,得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粉尘超标的表面原因,管理失误才是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应从煤矿粉尘防治设备设施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组织机构制度管理和环境因素管理四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粉尘 浓度标准 超标 原因分析 综合管理
下载PDF
灵新煤矿051608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德清 虎绍楠 +3 位作者 陈海涛 翟小伟 张羽琛 张博学 《陕西煤炭》 2023年第3期28-32,共5页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灵新煤矿16号煤层051608综采面采空区煤自燃风险进行早期预防,采用实验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分析得到051608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同时现场观测研究051608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灵新煤矿16号煤层051608综采面采空区煤自燃风险进行早期预防,采用实验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分析得到051608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同时现场观测研究051608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漏风风流从进风侧采空区流向回风侧,氧气浓度进风侧随埋入深度增大衰减较慢,且高氧气浓度的范围大,随着埋入采空区距离增大氧气浓度逐渐降低。判定得到051608工作面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氧化升温带范围分别为20~90 m和13~65 m,计算得到预防煤自燃最小安全推进速度为2.39 m/d。研究结果为合理确定防灭火工艺提供了依据,能够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采空区 氧气浓度 极限参数 危险区域
下载PDF
关于氨制冷机房氨气气体浓度报警装置报警浓度的设置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岐华 《制冷与空调》 2014年第1期83-84,共2页
文章对GB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氨制冷机房设置的氨气气体报警装置的报警浓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和计算,发现采用该浓度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建议未来修订标准时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有... 文章对GB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氨制冷机房设置的氨气气体报警装置的报警浓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和计算,发现采用该浓度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建议未来修订标准时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的相关规定来确定氨气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的报警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警浓度 卫生标准 接触限值
下载PDF
水体中遗弃化武典型毒剂及其分解产物的浓度限值研究进展
19
作者 韩世同 赵华 《防化研究》 2023年第6期26-34,共9页
1945年,侵华日军在战败前夕将大量化学武器遗留在中国境内,这些武器被称为“日遗化武”。为了安全、环保地处置日遗化武,我国于21世纪初颁布了一系列环境标准,有力促进了日遗化武销毁工作的展开。目前在处理日遗化武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 1945年,侵华日军在战败前夕将大量化学武器遗留在中国境内,这些武器被称为“日遗化武”。为了安全、环保地处置日遗化武,我国于21世纪初颁布了一系列环境标准,有力促进了日遗化武销毁工作的展开。目前在处理日遗化武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如持久性毒剂分解产物难以测定、环保法规要求的日益严格等。本研究以日遗化武涉及的典型毒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近20年来在销毁相关毒剂的过程中水体毒剂控制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含量较高、毒性较大的毒剂分解产物的分布、含量与浓度限值情况进行了综述;对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演变和结论,提出我国相应标准的修订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日遗化武环境标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遗化武 毒剂 分解产物 水体 浓度限值
下载PDF
中国住宅室内BTEX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候贝贝 尹奕卉 +1 位作者 裴晶晶 刘俊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833-4840,共8页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全国5个气候区的223户民用住宅中进行不同季节入户,对空气中污染物采样,并对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浓度进行分析.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算术平均浓度分别为6.78、17.4、17.68和9.87μg·m^-3....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全国5个气候区的223户民用住宅中进行不同季节入户,对空气中污染物采样,并对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浓度进行分析.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算术平均浓度分别为6.78、17.4、17.68和9.87μg·m^-3.相比其他国家室内苯系物浓度,中国室内苯系物浓度稍高;我国相关标准对于室内苯系物浓度的标准限值远高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标准限值.在众多影响室内苯系物浓度的因素中,主要分析了装修完工时间、吸烟和做饭频率与苯系物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室内苯系物浓度仅在装修后2a内有明显地降低;与装修完工时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装修程度一致时,吸烟和不吸烟家庭中室内苯系物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吸烟时散发的苯可能更易于以三手烟的形式存在室内,长期室内苯的贡献率大于甲苯;做饭时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是烷烃和醛酮类,而房间中苯系物浓度与做饭频率的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 苯系物 甲苯浓度 暴露时间 标准限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