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15钛合金的动态热压缩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71
1
作者 徐文臣 单德彬 +1 位作者 李春峰 吕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0-15,19,共7页
为了研究TA15(Ti-6Al-2Zr-1Mo-1V)钛合金的动态热变形行为,采用圆柱试样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恒应变速率压缩变形试验(变形温度550~1000℃,变形速率0.01~1 s-1),计算了材料的变形激活能Q并观察了热变形组织.结果表明,材料... 为了研究TA15(Ti-6Al-2Zr-1Mo-1V)钛合金的动态热变形行为,采用圆柱试样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恒应变速率压缩变形试验(变形温度550~1000℃,变形速率0.01~1 s-1),计算了材料的变形激活能Q并观察了热变形组织.结果表明,材料的流动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材料的流变行为表现为加工硬化(550~600℃)、动态再结晶(650~900℃)、动态回复(950~1000℃)三种类型.材料在(α+β)相区的热变形激活能为517kJ/mol,β相区为205kJ/mol.流动应力曲线、变形激活能以及变形组织分析表明,在α+β相区动态再结晶是材料的主要软化机制,而在β相区软化机制则以动态回复为主.随着变形速率的降低,在(α+β)双相区动态再结晶进行得更加充分,而在β相区则动态回复的亚晶趋于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缩 变形激活能 加工硬化 动态再结晶 动态回复 亚晶
下载PDF
铸态690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珏 梅莹 王浩宇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6,共6页
针对铸态690合金,利用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外力与柱状晶垂直时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并对流变曲线进行了本构分析,对变形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工程应变量50%范围内,铸态690合金的变形抗力随着应变量的增大而持续增长,变形结束时... 针对铸态690合金,利用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外力与柱状晶垂直时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并对流变曲线进行了本构分析,对变形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工程应变量50%范围内,铸态690合金的变形抗力随着应变量的增大而持续增长,变形结束时仍没有达到峰值应力。硬化率曲线存在3个线性区域,而动态再结晶区域只在应变速率为0.01 s-1时出现。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均会使流变应力减小。组织分析表明,柱状晶条件下材料的动态再结晶主要有3种形核方式:应变诱发晶界迁移、碳化物颗粒诱发形核和形变带亚晶转化形核。再结晶软化作用的弱化和亚晶的形成是导致铸态690合金变形抗力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690合金 热压缩 加工硬化
原文传递
一种吸收塔与脱甲烷塔相结合的乙烷回收改进新流程
3
作者 诸林 王东军 陈泳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107,共7页
随着国内各油田CO_(2)气驱采油技术的应用,油田伴生气中的CO_(2)含量大幅提高,中国乙烷回收装置常对油田伴生气进行乙烷回收。为提高对原料气中CO_(2)的适应性,针对部分干气循环乙烷回收工艺(Recycle Split Vapor Process,RSV)在高含CO_... 随着国内各油田CO_(2)气驱采油技术的应用,油田伴生气中的CO_(2)含量大幅提高,中国乙烷回收装置常对油田伴生气进行乙烷回收。为提高对原料气中CO_(2)的适应性,针对部分干气循环乙烷回收工艺(Recycle Split Vapor Process,RSV)在高含CO_(2)天然气中回收乙烷时存在的系统能耗高、热集成困难、脱甲烷塔塔板中上部易形成CO_(2)固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吸收塔与脱甲烷塔相结合的多回流双塔乙烷回收改进工艺新流程(Recycle Split Vapor Multistage Process,RSVM),并利用Aspen HYSYS软件对RSV流程和RSVM流程进行了模拟对比及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与RSV工艺流程相比,在贫富气2种气质条件下,RSVM工艺流程的主体装置总压缩功分别降低了9.86%和11.18%;(2)当原料气中CO_(2)含量介于2.0%~3.5%时,对于贫富气2种气质,RSVM工艺流程的最小冻堵裕量提高了0.6~8.6℃,且该流程对不同原料气压力的气质适应性强;(3)该流程设置了吸收塔和脱甲烷塔,两塔压力相互独立,吸收塔压力比脱甲烷塔塔压高,提高了塔板上CO_(2)冻堵裕量,降低了外输压缩功率。结论认为,改进后的RSVM工艺流程较RSV工艺流程能更有效控制CO_(2)固体形成,提高乙烷回收率,并能有效降低能耗,新流程可为乙烷回收装置设计和安全平稳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回收 RSV流程 RSVM流程 CO_(2)适应性 改进流程 CO_(2)固体 压缩功 冻堵裕量
下载PDF
具有最小压缩功的氢网络优化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邓春 周宇航 +1 位作者 周业扬 冯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83-4887,共5页
炼油厂用氢装置多在高压下操作,为此配置有很多新氢和循环氢压缩机用于提升氢气流股的压力,从而消耗大量的压缩功,同时大量地增加了炼油厂的操作费用。因此,氢网络的优化,除了需要优化氢气公用工程的用量,减少整个网络的压缩功也十分重... 炼油厂用氢装置多在高压下操作,为此配置有很多新氢和循环氢压缩机用于提升氢气流股的压力,从而消耗大量的压缩功,同时大量地增加了炼油厂的操作费用。因此,氢网络的优化,除了需要优化氢气公用工程的用量,减少整个网络的压缩功也十分重要。本文借鉴邻近算法的思想,进一步考虑压力约束,提出了改进邻近算法以及压力-浓度图,能够设计具有最小压缩功的氢网络。案例分析所求得的最小压缩功为16.435 MJ,压缩机数目为9个,比文献优化结果减少两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优化设计 图示法 压缩功 邻近算法
下载PDF
非准静态过程体积功的定义及计算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董玉林 张联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0-142,共3页
体积功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体系膨胀或被压缩时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的一种形式。对于非准静态过程体积功的计算方法有不同的观点。根据动能定律进行推导、分析,提出体系被压缩时,体系得到的体积功应以系统压力定义和计算,而... 体积功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体系膨胀或被压缩时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的一种形式。对于非准静态过程体积功的计算方法有不同的观点。根据动能定律进行推导、分析,提出体系被压缩时,体系得到的体积功应以系统压力定义和计算,而对于膨胀过程,体积功应按外界压力定义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准静态 体积功 膨胀功 压缩功 体系 环境
下载PDF
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美洁 李升才 罗烨钶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6-442,共7页
对4片1/2模型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过程、协同工作性能、破坏形态及承载力,得出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偏于安全,该公式可用于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的偏心受压承... 对4片1/2模型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过程、协同工作性能、破坏形态及承载力,得出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偏于安全,该公式可用于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随着偏心距的加大,试件由小偏心受压逐渐变为大偏心受压,其破坏荷载逐渐减小,而延性逐渐加大,符合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规律.密框和砌块间可以很好地协同工作;试件的偏心受压破坏属于材料破坏范畴,不会发生试件平面外纵向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砌块 隐形密框墙板 偏心受压 承载力 破坏形态 协同工作
下载PDF
高温加工过程41Cr4钢的物理模拟试验和本构方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永刚 张文志 任俊威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120,共7页
在高温(900℃~1100℃)和大变形(εmax=0.8)条件下,在Gleeble-3500试验机上进行了41Cr4钢的压缩试验和再结晶模拟试验,测得了再结晶体积百分数及真应力和真应变。在考虑了加工硬化、动态再结晶以及动态回复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后,给出了41... 在高温(900℃~1100℃)和大变形(εmax=0.8)条件下,在Gleeble-3500试验机上进行了41Cr4钢的压缩试验和再结晶模拟试验,测得了再结晶体积百分数及真应力和真应变。在考虑了加工硬化、动态再结晶以及动态回复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后,给出了41Cr4钢的的本构方程,并且通过与现有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此模型可以用于流变应力精确预测和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方程 压缩试验 41Cr4钢 加工硬化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载荷作用下聚碳酸酯试件温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文军 张方举 +3 位作者 田常津 刘占方 陈勇梅 孙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9-202,共4页
描述了红外辐射技术和热电偶用于测量聚合物材料变形时表面和内部温度的方法,在动态压缩中,用T型微丝热电偶测得了聚碳酸酯的内部温度变化;在准静态拉伸试验中,用红外热像仪获得了聚碳酸酯拉伸过程中的表面温度变化及表面温度场。结果表... 描述了红外辐射技术和热电偶用于测量聚合物材料变形时表面和内部温度的方法,在动态压缩中,用T型微丝热电偶测得了聚碳酸酯的内部温度变化;在准静态拉伸试验中,用红外热像仪获得了聚碳酸酯拉伸过程中的表面温度变化及表面温度场。结果表明,聚合物在准静态拉伸过程中,接近材料的屈服点时温度开始上升,在屈服点处试件表面温度最高,表面温度上升23℃至26℃,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与应变率有关;动态压缩时,试件中心温度上升最高,由里向外逐渐降低,试件内部温度与应变率和离表面的距离有关,在应变率为2500 s-1时,内部温度上升约42℃,有60%的塑性功转化为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压缩 聚碳酸酯 塑性功 载荷
下载PDF
均匀化态GH3625合金热加工图及短流程热挤压管材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丁雨田 陈建军 +3 位作者 李海峰 高钰璧 许佳玉 马元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753-2758,共6页
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对均匀化态GH3625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800~1 2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利用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均匀化态GH3625合金的热加工图,然后基于热加工图在卧式... 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对均匀化态GH3625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800~1 2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利用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均匀化态GH3625合金的热加工图,然后基于热加工图在卧式挤压机上对均匀化态GH3625合金进行短流程热挤压管材试验,并验证了其可行性。研究表明,GH3625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加工硬化和动态再结晶软化共同发挥作用,使得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加工图中的安全区为变形温度1 150~1 200℃、应变速率0.01~0.1 s^-1,该区域的最大峰值效率为0.48。空心管坯在挤压温度为1 150℃、挤压速度为50 mm/s和挤压比为7.4的条件下,成功挤压出规格为Φ43 mm×9.5 mm的GH3625合金荒管,其组织及力学性能接近于传统热挤压工艺制备的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3625合金 热压缩 动态再结晶 加工图 加工硬化 短流程热挤压
下载PDF
压缩比对燃气轮机热效率和比功的影响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闯 《节能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156-161,共6页
近年来,环境污染迫在眉睫,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为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投资少、效率高、运行之后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至关重要[1]。文章通过对燃气轮机回热循环、回热-间冷循环及回热-间冷-再热循环的理论分析... 近年来,环境污染迫在眉睫,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为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投资少、效率高、运行之后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至关重要[1]。文章通过对燃气轮机回热循环、回热-间冷循环及回热-间冷-再热循环的理论分析,给出提高燃气轮机热力性能的优化计算案例,得出燃机热力循环过程中压缩比分配对热效率及比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比 热效率 燃机比功 优化分析
下载PDF
重构传统发动机的效率体系
11
作者 刘祖川 《时代汽车》 2022年第23期35-36,共2页
在机械转换损失、废气带走损失、传热冷却损失等三大发现的冲击下,理论热效率“天花板”已然被打翻在地,其效率体系及其背后支撑热力学第二定律也跌落神坛,所有这些势必引发一场颠覆性革命。早已弃置一旁的理论热效率近乎消失匿迹,但在... 在机械转换损失、废气带走损失、传热冷却损失等三大发现的冲击下,理论热效率“天花板”已然被打翻在地,其效率体系及其背后支撑热力学第二定律也跌落神坛,所有这些势必引发一场颠覆性革命。早已弃置一旁的理论热效率近乎消失匿迹,但在“高速换档”的新能源时代和重大历史机遇的席卷之下,推出简洁、实用、有效的效率体系迫在眉睫。抛开热力循环,剔除高、低温热源,不屑理论热效率,直奔有效热效率,在热平衡框架内,抓住既反映燃烧热量又反映有效功的膨胀功,重构效率体系,并给出估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体系 有效热效率 热平衡 膨胀功 压缩功 燃烧损失 机械损失
下载PDF
间隔层结构参数对纬编间隔织物压缩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孙香玉 龙海如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8年第12期28-32,共5页
采用4根16.6tex(150D)涤纶低弹丝为表面纱,0.10、0.12mm涤纶单丝为间隔丝,在机号E14的电脑横机上通过改变间隔丝的集圈方式、直径及密度编织了12种不同结构参数的纬编间隔织物;测试了织物的压缩性能,从应力-应变曲线、压缩功和压缩回弹... 采用4根16.6tex(150D)涤纶低弹丝为表面纱,0.10、0.12mm涤纶单丝为间隔丝,在机号E14的电脑横机上通过改变间隔丝的集圈方式、直径及密度编织了12种不同结构参数的纬编间隔织物;测试了织物的压缩性能,从应力-应变曲线、压缩功和压缩回弹性三方面考察了间隔丝的3个参数对纬编间隔织物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表面纱为低弹涤纶丝的间隔织物,在一定范围内间隔丝的集圈隔针距及直径的减小和间隔丝密度的增加可使织物具有更好的抗压能力;压缩功和压缩回弹性基本上随间隔丝集圈隔针距及间隔丝直径的增加而降低;而间隔丝密度的增加大都使织物的压缩功提高及压缩回弹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间隔织物 压缩性能 压缩功 压缩回弹性
下载PDF
Schedule Compression Impact on Construction Project Safety
13
作者 Curt Webb Lu Gao Ling-guang Song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5年第4期344-350,393,共8页
Many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met with stringent timelines or the threat of exorbitant liquidated damages. In addition, construction schedulers are frequently forced to incorporate aggressive schedule compression tec... Many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met with stringent timelines or the threat of exorbitant liquidated damages. In addition, construction schedulers are frequently forced to incorporate aggressive schedule compression techniques. As already discusse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these schedule compression techniques have direct impacts on project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defects.Researchers have also pointed out that schedule compression will affect safety incidents such as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Administration recordable injuries and near misses over long project durations. However, most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treated safety as a subcategory of project productivity and project quality, and minimal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directly quantify the effect of schedule compression on safety at the project level.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we conducted a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edule compression and safety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We interviewed various members of the Houston construction community from both industrial and non-industrial role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factors tha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incidents at an industry specific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safety schedule compression OVERTIME work shift Hurdle model
原文传递
Optimal synthesis of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a novel MINLP approach 被引量:1
14
作者 Tao Yang Yiqing Luo +1 位作者 Yingjie Ma Xigang Yu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662-1669,共8页
The optimal design of a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CRS) with multiple temperature levels is very important to chemical process industries and also represents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in 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 The optimal design of a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CRS) with multiple temperature levels is very important to chemical process industries and also represents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in 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 In this paper, a general methodology for the optimal synthesis of the CRS, which simultaneously integrates CRS and Heat Exchanger Networks(HEN) to minimize the total compressor shaft work consumption based on an MINLP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is method is in addressing the optimal design of refrigeration cycle with variable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levels.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make major decisions in the CRS design, such as the number of levels, temperature levels, and heat transfer duti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y has been illustrated with a case study of an ethylene CRS in an industrial ethylene plant, and the optimal solution has been examined by rigorous simulations in Aspen Plus to verify its feasibility and consist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design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CRS) Chemical process Process systems compressor shaft work 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 (MINLP)
下载PDF
基于总能形式的耦合的双分布函数热晶格玻尔兹曼数值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飞飞 魏守水 +1 位作者 魏长智 任晓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07-319,共13页
双分布函数热晶格玻尔兹曼数值方法在微尺度热流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晶格玻尔兹曼平衡分布函数低阶Hermite展开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包含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的耦合的双分布函数热晶格玻尔兹曼数值方法,将能量场内温度的变化以... 双分布函数热晶格玻尔兹曼数值方法在微尺度热流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晶格玻尔兹曼平衡分布函数低阶Hermite展开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包含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的耦合的双分布函数热晶格玻尔兹曼数值方法,将能量场内温度的变化以动量源的形式引入晶格波尔兹曼动量演化方程,实现了能量场与动量场之间的耦合.研究了考虑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的和不考虑的两种热自然对流模型,重点分析了不同瑞利数和普朗特数下流场内的流动情况以及温度、速度和平均努赛尔数的变化趋势.本文实验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数值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瑞利数和普朗特数的增大,方腔内对流传热作用逐渐增强,边界处形成明显的边界层;考虑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的模型对流作用相对增强,黏性热耗散和压缩功对自然对流的影响在微尺度流动过程中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波尔兹曼方法 自然对流 黏性热耗散 压缩功
下载PDF
用压缩空气给载冷剂中加注甲醇的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炳戌 刘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5年第4期52-53,79,共3页
通常给冷冻水(载冷剂)中加注甲醇等有机溶液的方法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本文介绍了用压缩空气给冷冻水加注甲醇的工艺实验研究及相关的控制参数,省工省时又环保。
关键词 载冷剂 压缩空气 加注甲醇 劳动环境
下载PDF
考虑复杂涵道影响的变循环发动机压缩系统一体化性能评估方法
17
作者 王若玉 于贤君 +3 位作者 梁彩云 孟德君 安广丰 刘宝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90-2103,共14页
基于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压缩系统,分析了多连通气动布局变循环压缩系统的匹配工作机制。一体化全三维数值模拟表明:变循环压缩系统各压缩部件与涵道及其调节机构之间由于多连通特征相对于常规发动机压缩系统具有更强的耦合工作特点,高... 基于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压缩系统,分析了多连通气动布局变循环压缩系统的匹配工作机制。一体化全三维数值模拟表明:变循环压缩系统各压缩部件与涵道及其调节机构之间由于多连通特征相对于常规发动机压缩系统具有更强的耦合工作特点,高效的外涵道流动是发挥变循环发动机性能优势的关键。涵道几何的调节不仅会改变其自身流动状态,还伴随着压缩部件气动性能的偏移,模式转换过程必须符合各涵道及调节机构之间的气动协调匹配。提出了适用于多连通变循环压缩系统的一体化变维度分析方法,将部件通流程序与涵道零维程序相结合,实现了部件-涵道耦合匹配关系的快速分析。基于变维度分析方法给出了单外涵模式部件与涵道共同约束下的压缩系统综合匹配可行域,旨在为变循环发动机的匹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 压缩系统 复杂涵道 耦合工作 匹配
原文传递
压弯作用下设传力构件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徐娜 靳旭 +1 位作者 卢成江 傅学怡 《钢结构》 2018年第8期34-38,56,共6页
为研究设置传力构件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偏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一个矩形钢管混凝土柱3层模型,不考虑钢管壁与核心混凝土之间的黏结作用,只设置传力构件,分析在大小偏压作用下模型的变形能力。结果表明,在偏压... 为研究设置传力构件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偏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一个矩形钢管混凝土柱3层模型,不考虑钢管壁与核心混凝土之间的黏结作用,只设置传力构件,分析在大小偏压作用下模型的变形能力。结果表明,在偏压作用下设置传力构件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管壁和核心混凝土很好地实现了共同工作,且变形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为进一步研究在偏压作用下设置传力构件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建立了一个简化的设置传力构件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30层模型,选择不同的轴压比,计算求得设置传力构件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骨架曲线。根据CECS 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得到设置传力构件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针对规程中关于大偏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提出可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基于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出CECS 159∶2004规程中大偏心受压阶段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调整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力构件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偏压 共同工作 偏压承载力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空气二级压缩在化工系统中的应用
19
作者 宋光明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6年第6期26-28,共3页
在各种压缩过程中,可逆等温压缩所做的功最低。本文通过技术分析,采用二级压缩的改造方式,对0.3 MPa(G)的压缩空气二次加压至0.7 MPa(G),减少气体压缩多变指数n,使工作曲线特性接近等温线,做到系统节能优化。
关键词 压缩 空气 轴流压缩机 螺杆压缩机
下载PDF
压差可调式溢流阀的设计和应用
20
作者 雷春栋 徐法俭 黄萌 《真空》 CAS 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
在真空系统中,特定工作单元的压差控制十分重要。本文以罗茨真空机组配置的溢流阀为例,介绍了压差可调式溢流阀的设计和应用。通过该溢流阀的合理配置,可以达到保护真空机组系统中相关工作单元的操作安全、控制工艺气体的流量、降低能... 在真空系统中,特定工作单元的压差控制十分重要。本文以罗茨真空机组配置的溢流阀为例,介绍了压差可调式溢流阀的设计和应用。通过该溢流阀的合理配置,可以达到保护真空机组系统中相关工作单元的操作安全、控制工艺气体的流量、降低能耗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阀 压差 罗茨真空泵 压缩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