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巷道合理布局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黄万朋 邢文彬 +1 位作者 郑永胜 李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28-3039,共12页
以翟镇煤矿六采区二、四煤层上行开采为工程背景,为解决上层煤工作面巷道的合理布局问题,采用覆岩组合结构理论、现场实测和仿真模拟的手段,对下层煤采动形成的裂隙带综合形态特征及围岩集中应力分布进行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顶板... 以翟镇煤矿六采区二、四煤层上行开采为工程背景,为解决上层煤工作面巷道的合理布局问题,采用覆岩组合结构理论、现场实测和仿真模拟的手段,对下层煤采动形成的裂隙带综合形态特征及围岩集中应力分布进行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顶板条件下,裂隙带应是以岩层组为单位呈阶梯状向上发育的,现场实测得到的裂隙带发育高度也验证了上述形成机制;裂隙带空间形态呈现出一个向采空区内侧倾斜的拱形马鞍态,裂缝角为75°~78°;裂隙带内自下向上的分区破裂现象明显,上层二煤处于裂隙带上部的一般开裂区,在该区域布置回采巷道具有较大的可行性;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二煤层的断裂位置位于采空区侧3~5 m,内应力场分布范围在采空区侧6~10 m。在对下层四煤采后形成的裂隙带发育高度、空间形态、破裂分区以及集中应力分布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上行开采巷道内错式和外错式两种布局方案,有效避开了裂隙带及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取得了较好地现场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上行开采 巷道布局 裂隙带形态 覆岩组合结构 应力场分布
原文传递
复合地层地铁隧道结构抗震安全评价分析
2
作者 田管凤 余新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73-280,共8页
为适应地铁工程抗震防灾的要求,对隧道结构进行抗震安全评价分析。首先,基于隧道抗震性能受地质环境、隧道结构、地震力等多因素影响的特点,通过划分地层组段表征复合地层围岩;其次,采用有限元时程分析法计算衬砌的横向弯矩、剪力、轴... 为适应地铁工程抗震防灾的要求,对隧道结构进行抗震安全评价分析。首先,基于隧道抗震性能受地质环境、隧道结构、地震力等多因素影响的特点,通过划分地层组段表征复合地层围岩;其次,采用有限元时程分析法计算衬砌的横向弯矩、剪力、轴力以及直径变形率等4项力学性能参数;再次,依据衬砌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要求,确定以上参数相应的安全因子并将其作为抗震安全单项评价指标;最后,将进一步分析评价指标的抗震敏感值作为权重,得到综合评价系数,从而建立复合地层地铁隧道结构抗震的定量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工程应用分析发现:1)相对于衬砌弯矩和轴力,直径变形率和剪力对地震动水平的敏感度更高;2)地层组段的整体刚度越低、地层分布越均匀,则越有利于提高隧道抗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隧道结构 抗震安全评价 抗震敏感值 综合评价系数 直径变形率
下载PDF
复合地层大口径顶管管道结构内力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斌 陈孝湘 龚建伍 《电力勘测设计》 2023年第S02期40-45,共6页
现有顶管管道结构的设计均采用平面应变模型,且假定管周为均质地基土,通过选取典型地质条件进行管道结构的内力计算和配筋,一旦工程设计所选择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与实际出入较大,就可能带来工程质量问题。基于某复合地层中的大口径顶管... 现有顶管管道结构的设计均采用平面应变模型,且假定管周为均质地基土,通过选取典型地质条件进行管道结构的内力计算和配筋,一旦工程设计所选择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与实际出入较大,就可能带来工程质量问题。基于某复合地层中的大口径顶管工程,分别采用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分析管侧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管节内力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竖向荷载一定时,管侧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越好、地下水位越低,计算得到的管道内力越大;当管顶上覆回填土时,地层损失率越大,管道结构的内力就越大,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地层损失率,以保障管道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土侧压力 电力隧道 管节结构 影响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