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移效应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弯曲强度的影响及其计算 被引量:101
1
作者 聂建国 沈聚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6,共6页
在采用栓钉等柔性抗剪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交界面上存在相对滑移变形,它不仅使梁的挠度增大,而且还使组合梁截面的弹性抗弯强度减小,现行换算截面法尚未考虑这一不利影响.本文通过滑移效应对组合梁抗弯强度影响的试验和分析,建立... 在采用栓钉等柔性抗剪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交界面上存在相对滑移变形,它不仅使梁的挠度增大,而且还使组合梁截面的弹性抗弯强度减小,现行换算截面法尚未考虑这一不利影响.本文通过滑移效应对组合梁抗弯强度影响的试验和分析,建立了考虑滑移效应的弹性和极限抗弯强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考虑滑移效应的弹性弯矩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考虑强度极限状态时钢梁部分截面进入强化阶段的有利影响,滑移对极限抗弯强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完全剪力连接和横向配筋率不小于0.6%的组合梁,按照简化塑性理论的等效矩形应力模型得到的极限抗弯强度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梁 滑移效应 抗弯强度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纵向抗剪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聂建国 王洪全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本文结合国家某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对钢一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翼缘板的纵向抗剪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8根两点对称集中加载试验架在静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组合梁纵向开裂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组合梁纵向抗剪计算模型和计算... 本文结合国家某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对钢一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翼缘板的纵向抗剪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8根两点对称集中加载试验架在静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组合梁纵向开裂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组合梁纵向抗剪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对于组合梁纵向抗剪计算和横向钢筋设计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 组合梁 纵向劈裂 横向钢筋 组合结构
原文传递
部分剪力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被引量:51
3
作者 聂建国 崔玉萍 +2 位作者 石中柱 刘冲 郭邵斌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42,共6页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受弯承载力和变形许可的条件下采用部分剪力连接对于方便施工和降低造价等都是有利的。部分剪力连接对组合梁的受弯极限承载力和变形均有影响。本文通过对4根部分剪刀连接组合梁的试验研究和对国内外8根部分剪力连接...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受弯承载力和变形许可的条件下采用部分剪力连接对于方便施工和降低造价等都是有利的。部分剪力连接对组合梁的受弯极限承载力和变形均有影响。本文通过对4根部分剪刀连接组合梁的试验研究和对国内外8根部分剪力连接组合梁受弯极限承载力的分析,建立了考虑剪力连接程度影响的组合梁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按照本文公式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部分剪力连接 受弯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采用纤维梁单元分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反应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聂建国 陶慕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20,共10页
将用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纤维梁单元应用于各种类型构件的非线性分析中,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受弯剪力墙)、钢-混凝土组合梁构件(承受正、负弯矩的简支组合梁、连续组合梁和往... 将用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纤维梁单元应用于各种类型构件的非线性分析中,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受弯剪力墙)、钢-混凝土组合梁构件(承受正、负弯矩的简支组合梁、连续组合梁和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组合梁)以及钢管混凝土构件(圆形、方形以及矩形轴心受压短柱构件、纯弯构件、压弯构件和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压弯构件),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均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以及广泛的适用性。通过对关键截面关键纤维的应力-应变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对这些构件的内在受力机理和破坏规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经过验证可知,开发的纤维梁单元不仅能充分兼顾准确性、通用性以及高效性,同时还具备求解速度快、数值稳定性好以及前后处理强大方便的特点,为组合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 钢-混凝土组合梁 钢管混凝土 地震反应分析 试验验证 纤维梁单元
原文传递
基于断裂力学的组合梁栓钉疲劳性能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宇航 聂建国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67-1470,共4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中的栓钉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及寿命等问题,在有限元静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合理的假设,推导出了组合梁栓钉的疲劳寿命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缺陷和应力幅对栓钉的疲劳寿命影响最...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中的栓钉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及寿命等问题,在有限元静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合理的假设,推导出了组合梁栓钉的疲劳寿命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缺陷和应力幅对栓钉的疲劳寿命影响最大,应力上限对栓钉疲劳寿命的影响较小。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栓钉的应力幅控制在极限抗剪强度的20%以下,应力上限控制在极限抗剪强度的7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栓钉 疲劳 断裂力学
原文传递
双向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空间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樊健生 周慧 +1 位作者 聂建国 李全旺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8,共9页
完成3个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空间节点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不同加载路径下空间组合节点的受力特征、滞回性能和破坏机理,比较平面加载组合节点和空间加载组合节点的受力特征,分析双向加载作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双向受力对... 完成3个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空间节点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不同加载路径下空间组合节点的受力特征、滞回性能和破坏机理,比较平面加载组合节点和空间加载组合节点的受力特征,分析双向加载作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双向受力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的承载力、变形、延性以及刚度、强度退化等性能有较大影响;与平面内加载的组合节点相比,双向加载条件下空间组合节点的承载力最多可降低20%,延性降低10%;由于双向荷载的相关作用,梁变形在总变形中所占的比例有所降低,而柱变形及节点域剪切变形所占的比例增大,在节点核心区受剪设计时应考虑双向受力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组合梁 组合节点 双向受力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夏再海 《福建建材》 2007年第1期70-72,共3页
分析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类型、组成方式及受力特点,并研究了最新的组合结构形式,指出充分利用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可以造出各种经济效益好、性能优越的结构来。最后探讨了组合结构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分... 分析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类型、组成方式及受力特点,并研究了最新的组合结构形式,指出充分利用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可以造出各种经济效益好、性能优越的结构来。最后探讨了组合结构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组合结构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组合梁 钢骨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
下载PDF
钢-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在大跨人行天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樊健生 聂建国 +1 位作者 贾维 何萌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5-89,共5页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钢-压型钢板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首次应用于我国大跨人行天桥建设中的基本情况和设计方法。理论计算和实践表明,从造价、桥型、结构刚度及舒适度等方面综合考虑,这种新型的人行天桥结构形式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值...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钢-压型钢板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首次应用于我国大跨人行天桥建设中的基本情况和设计方法。理论计算和实践表明,从造价、桥型、结构刚度及舒适度等方面综合考虑,这种新型的人行天桥结构形式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天桥 钢-混凝土组合梁 连续梁 压型钢板
原文传递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扭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胡少伟 聂建国 熊辉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扭性能,完成了4根不同配箍率的组合梁纯扭试验,借助结构分析软件,采用三维8结点实体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组合梁纯扭试件在弹性阶段的变形、截面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受扭承载力主要...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扭性能,完成了4根不同配箍率的组合梁纯扭试验,借助结构分析软件,采用三维8结点实体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组合梁纯扭试件在弹性阶段的变形、截面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受扭承载力主要由混凝土翼板提供,翼板的截面尺寸是影响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翼板厚度对组合梁受扭承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配箍率对组合梁受扭承载力的影响并不大。其它条件相同时,当配箍率为0.54%左右时,组合梁受扭承载力将达到最大。提出了组合梁弹性抗扭刚度计算公式和开裂扭矩计算公式;本文采用变角空间桁架模型,并结合已有的试验成果,提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纯扭 配箍率 变角空间桁架模型 极限承载力
原文传递
箱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复合弯扭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少伟 聂建国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59,53,共7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弯扭性能,完成了6根箱形组合梁的纯扭和弯扭试验,详述了在不同扭弯比下箱形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对裂缝发展和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箱形组合梁在弯扭复合作用下,极限扭矩和极限弯矩会相应提...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弯扭性能,完成了6根箱形组合梁的纯扭和弯扭试验,详述了在不同扭弯比下箱形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对裂缝发展和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箱形组合梁在弯扭复合作用下,极限扭矩和极限弯矩会相应提高的机理。对组合梁扭型破坏和弯型破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根据传统的弯剪扭相关方程而得到的相关公式的不合理性,并给出了在复合弯扭和弯剪扭下的相关公式,得到的结论能为组合梁计算和分析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口钢-混凝土组合梁 复合弯扭 试验分析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综述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郝江华 周现伟 +1 位作者 郝丽 姚佩歆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年第2期160-164,共5页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发展很快,在建筑和桥梁结构等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特点、研究现状、新发展及应用状况,并指出了有关钢-混凝土组合梁方...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发展很快,在建筑和桥梁结构等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特点、研究现状、新发展及应用状况,并指出了有关钢-混凝土组合梁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研究现状 新发展
下载PDF
开口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聂建国 朱红超 +2 位作者 罗玲 周建军 朱林森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54,共7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受扭性能,完成了6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弯扭试验和纯扭试验,其中2根梁的扭矩直接作用于工字钢梁上,其余4根梁则由钢梁和混凝土翼缘板作为整体共同受扭。试验结果表明,当扭矩直接作用于钢梁上时,...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受扭性能,完成了6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弯扭试验和纯扭试验,其中2根梁的扭矩直接作用于工字钢梁上,其余4根梁则由钢梁和混凝土翼缘板作为整体共同受扭。试验结果表明,当扭矩直接作用于钢梁上时,混凝土翼缘板通过栓钉对钢梁的扭转提供约束,从而使钢梁的抗扭承载力比纯钢梁的提高2倍以上。在试验参数相同时,混凝土翼缘板和钢梁作为整体复合受扭时组合梁的开裂扭矩及极限抗扭承载力比扭矩直接作用于钢梁时的分别提高86%和39%。分析了两种不同加载方式下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和受弯承载力的变化。建立了扭矩直接作用于钢梁上时极限扭矩的计算模型及计算公式。对整体受扭时组合梁的弯矩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关曲线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纯扭试验 弯扭试验
原文传递
组合梁混凝土板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文会 常大宝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3,共3页
设计制作了3片钢-混凝土组合梁,各梁截面尺寸相同,栓钉布置方法及钢筋用量有所不同.通过对其做负弯矩静力加载试验,研究栓钉布置方法,以及钢筋用量对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裂缝开展和宽度的影响,探索改善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开裂的... 设计制作了3片钢-混凝土组合梁,各梁截面尺寸相同,栓钉布置方法及钢筋用量有所不同.通过对其做负弯矩静力加载试验,研究栓钉布置方法,以及钢筋用量对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裂缝开展和宽度的影响,探索改善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开裂的有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栓钉布置方法及钢筋用量是改善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开裂的有效方法.此外,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现行关于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负弯矩区 栓钉 裂缝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杨 任沛琪 +3 位作者 丁井臻 李延涛 邢万里 宗金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93,共12页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基本力学性能,设计了2个两跨连续组合梁试件,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面组合作用梁下部混凝土板可分担钢梁压力,其组合作用有利于钢梁下翼缘的稳定性,但对于...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基本力学性能,设计了2个两跨连续组合梁试件,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面组合作用梁下部混凝土板可分担钢梁压力,其组合作用有利于钢梁下翼缘的稳定性,但对于腹板的稳定性不起作用。组合梁在按照完全抗剪连接进行设计时,可不考虑界面滑移的影响;与普通组合作用梁相比,双面组合作用梁抗弯刚度更大,其负弯矩区长度可延长约28.3%。相同荷载作用下,双面组合作用梁负弯矩值较低,可延缓上部混凝土板的开裂,有效控制混凝土板裂缝宽度和裂缝区范围。下部混凝土板长度按照完全抗剪连接设计的最小长度取值即可,不必过长。ABAQUS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较好地模拟组合梁受力性能。提高双面组合作用连续梁下部混凝土板的强度,可有效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受力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 组合梁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双组合作用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延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蒋丽忠 邹飞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27,共5页
通过对23根竖向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简支和连续组合梁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低周竖向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从而分析不同剪力连接度、不同力比和不同横向钢筋配筋率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延性的影响,将低... 通过对23根竖向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简支和连续组合梁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低周竖向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从而分析不同剪力连接度、不同力比和不同横向钢筋配筋率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延性的影响,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组合梁延性与单调荷载作用下组合梁延性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低周反复荷载 延性
下载PDF
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立衡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通过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研究,总结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阐述了组合结构在国内外的发展,介绍了目前国内工程中应用较多的组合结构的优点,分析探讨了组合结构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组合结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钢管混凝土柱 组合板 组合梁 结构设计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戚菁菁 蒋丽忠 周旺保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63-3872,共10页
对8榀由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构成的组合框架结构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件考虑柱轴压比、梁柱线刚度比和长细比3个设计参数的变化,分析组合框架骨架曲线以及荷载-位移滞回关系曲线特征,研究各参数对组合框架结构骨架曲... 对8榀由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构成的组合框架结构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件考虑柱轴压比、梁柱线刚度比和长细比3个设计参数的变化,分析组合框架骨架曲线以及荷载-位移滞回关系曲线特征,研究各参数对组合框架结构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参数对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的形状及其特征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系统的参数分析结果,建议综合考虑各参数影响的组合框架结构骨架曲线和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恢复力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符合,为组合结构体系的非线性抗震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框架 钢-混凝土组合梁 钢管混凝土柱 骨架曲线 滞回曲线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concrete multienergy dissipation composite shear walls 被引量:5
18
作者 Dong Hongying Cao Wanlin +2 位作者 Wu Haipeng Qiao Qiyun Yu Chuanpe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25-139,共15页
In this paper, a steel-concrete multi-energy dissipation composite shear wall, comprised of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SRC) columns, steel plate (SP) deep beams, a concrete wall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ips, is p... In this paper, a steel-concrete multi-energy dissipation composite shear wall, comprised of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SRC) columns, steel plate (SP) deep beams, a concrete wall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ips,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multi-energy dissipation behavior and restorability after an earthquake, two stages of low cyclic loading tests were carded out on ten test specimens. In the first stage, test on five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SP deep beam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test lasted until the displacement drift reached 2%. In the second stage, thin SPs were welded to both sides of the five specimens tested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 same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repaired specimens (designated as new specimens).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stiffness, ductility, hysteretic behavior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for both stages an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herein. Extrapolating from these results, strength calculation models and formulas are proposed herein and simulations using ABAQUS carried out, they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 results.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SRC columns, SP deep beams, concrete wall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ips cooperate well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ergy dissipa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shear wall has good recoverability after an earthquake, and that the welding of thin SP's to repair a deformed wall is a practicable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eel plate deep beam multi energy dissipation composite shear wall seismic behavior
下载PDF
钢-混组合结构转换层深化设计及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少腾 黄华 黄厚军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3年第7期98-101,共4页
针对钢-混组合结构转换层的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剪力墙构件中的钢筋纵横交错、无法贯通,空间排布密集、施工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利用钢腹板开孔、设置钢筋连接板和设置钢筋套筒等方法,保持钢筋在力学性质上的贯通问题... 针对钢-混组合结构转换层的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剪力墙构件中的钢筋纵横交错、无法贯通,空间排布密集、施工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利用钢腹板开孔、设置钢筋连接板和设置钢筋套筒等方法,保持钢筋在力学性质上的贯通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施工要点,大大降低了后期施工难度。该深化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转换层 型钢混凝土梁 钢管混凝土柱
下载PDF
CFRP-PCPs复合筋加固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抗裂试验与理论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宇 凌道远 倪淼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5,共10页
为解决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易开裂而造成刚度减弱的行业难题,以预制的CFRP-PCPs(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prestressed concrete prisms)复合筋作为中支座的腹筋,并以复合筋的数量、预应力张拉水平和截面尺寸为主要参... 为解决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易开裂而造成刚度减弱的行业难题,以预制的CFRP-PCPs(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prestressed concrete prisms)复合筋作为中支座的腹筋,并以复合筋的数量、预应力张拉水平和截面尺寸为主要参数设计制作了五根复合筋钢-混组合连续梁和一根普通组合连续梁,研究其在单跨单点荷载下负弯矩区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筋能显著增强中支座截面刚度,对负弯矩区的裂缝控制能力提升显著;与普通组合梁相比,复合筋梁的开裂荷载提高近30%,裂缝数量与裂缝宽度减少近50%;复合筋面积是提高裂缝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预应力水平和截面尺寸对开裂荷载的影响较弱;复合筋的开裂荷载与预应力水平、面积正相关,其中预应力水平是影响复合筋效用时长的关键因素。基于现有理论和试验数据,本文提出CFRP-PCPs复合筋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开裂荷载和复合筋的开裂荷载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为吻合,可为复合筋在钢-混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中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PCPs复合筋 钢-混组合梁 负弯矩区 抗裂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