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2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分担荷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秦建庆 叶观宝 费涵昌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文结合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现场量测了桩顶反力、桩间土反力, 分析了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桩体应力集中系数、桩间土应力减小系数,并对复合地基中桩土分担荷载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分担荷载 水泥土桩
下载PDF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杨建江 郝志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5-38,42,共5页
钢梁 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是钢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传力部件 ,认识节点的受力性能对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四个受反复荷载作用 ,轴压比、节点构造和截面尺寸不同的钢梁 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 ,研究了节点的强度和变形性能。通过... 钢梁 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是钢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传力部件 ,认识节点的受力性能对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四个受反复荷载作用 ,轴压比、节点构造和截面尺寸不同的钢梁 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 ,研究了节点的强度和变形性能。通过试验研究 ,使我们对钢梁 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反复荷载 钢梁 钢筋混凝土 节点 受力性能
下载PDF
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及检测方法 被引量:35
3
作者 郑俊杰 袁内镇 张小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1-393,共3页
综合利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地基处理方法可形成多元复合地基 。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置换率 承载力 静载荷试验
下载PDF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及变形计算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杰 张可能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基于文献[1]推荐的竖向变形模式及文献[2]推荐的径向变形模式,利用弹性理论及桩-土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桩及桩周土的控制微分方程,并由此推导出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加固区桩及桩周土压缩量计算的解析式,同时得出了桩、桩周土中竖向... 基于文献[1]推荐的竖向变形模式及文献[2]推荐的径向变形模式,利用弹性理论及桩-土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桩及桩周土的控制微分方程,并由此推导出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加固区桩及桩周土压缩量计算的解析式,同时得出了桩、桩周土中竖向应力及桩侧剪应力计算的解析式。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算例将该方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也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算例及模型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在分析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规律及加固区的变形时具有足够的精度,且该方法计算工作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地基 弹性有限元法 沉降 荷载传递 位移协调
下载PDF
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受弯足尺RC梁二次受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卜良桃 叶蓁 +1 位作者 周子范 高伟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100,共8页
本文对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的受弯足尺混凝土梁二次受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包括10根用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的加固试验梁和4根未加固的对比试验梁。试验梁采用三面U形加固形式,量测了试验梁的挠度,钢筋、混凝土及复合砂浆应变等。通过改... 本文对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的受弯足尺混凝土梁二次受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包括10根用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的加固试验梁和4根未加固的对比试验梁。试验梁采用三面U形加固形式,量测了试验梁的挠度,钢筋、混凝土及复合砂浆应变等。通过改变加固钢筋的直径、数量及强度等级,研究了本加固法对二次受力的RC梁的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截面刚度及裂缝分布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筋网复合砂浆薄层加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以及抗裂性能;另外,当梁底加固纵筋的配筋率超过“界限配筋率时”,加固梁可能发生脆性的剥离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砂浆 钢筋网 钢筋混凝土足尺梁 加固 二次受力
原文传递
钢-火山渣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及交界面滑移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连广 刘之洋 曹阅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23,33,共7页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连接件,在钢-火山渣混凝土组合梁中的极限承载力、荷载-滑移关系及组合梁交界面相对滑移进行了研究。通过多次试验,得到了栓钉、弯筋、方钢和槽钢连接件在火山渣混凝土中的荷载-滑移关系方程,并从理论和试验两方...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连接件,在钢-火山渣混凝土组合梁中的极限承载力、荷载-滑移关系及组合梁交界面相对滑移进行了研究。通过多次试验,得到了栓钉、弯筋、方钢和槽钢连接件在火山渣混凝土中的荷载-滑移关系方程,并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得到了组合梁交界面相对滑移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渣混凝土 组合梁 连接件 交界面 滑移
下载PDF
配电网集结等效的异步电动机综合负荷模型及其总体测辨建模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欣然 钱军 +3 位作者 王立德 李培强 陈辉华 宋军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5-185,共11页
针对电力系统综合负荷传统异步电动机模型存在的结构缺陷,从总体测辨的角度提出并建立了"综合异步电动机模型"。模型将配电网络用集总线路-变压器组集结等效,并计及了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的影响;在静态负荷中考虑负荷暂态无... 针对电力系统综合负荷传统异步电动机模型存在的结构缺陷,从总体测辨的角度提出并建立了"综合异步电动机模型"。模型将配电网络用集总线路-变压器组集结等效,并计及了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的影响;在静态负荷中考虑负荷暂态无功功率的补偿调整作用。推导出了模型的完整解析描述;提出了模型的"递推辨识策略"。模型实现了220kV变电站综合负荷物理环境—模型辨识环境—仿真计算环境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更加符合电网的综合负荷实际结构。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建模实例表明,考虑配电网集结等效的"综合异步电动机模型"在参数稳定性、泛化能力等综合性能上,较传统异步电动机模型有了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综合负荷 负荷建模 配电网络集结 综合异步电动机模型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志斌 叶观宝 徐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386-389,418,共5页
在某高速公路试验段的基础上,对不同桩长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载荷试验中和路堤填土期的桩土应力比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荷载特性对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刚性荷载和半柔性荷载条件下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存在着差异... 在某高速公路试验段的基础上,对不同桩长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载荷试验中和路堤填土期的桩土应力比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荷载特性对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刚性荷载和半柔性荷载条件下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存在着差异,在路堤的半柔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较载荷板刚性荷载下的桩土应力比小,并证明了路堤填土确实存在着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刚性荷载 半柔性荷载
下载PDF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的修正及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昌仁 侯新宇 郭洪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对CFG桩复合地基在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在经验公式的基础上,考虑了边载对承载力的影响,推导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修正公式,并利用该修正公式计算了某泵站基坑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与静载荷试验结果... 对CFG桩复合地基在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在经验公式的基础上,考虑了边载对承载力的影响,推导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修正公式,并利用该修正公式计算了某泵站基坑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与静载荷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该修正公式能准确反映地基承载力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 复合地基 褥垫层 竖向荷载 桩土应力比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箱形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开裂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胡志坚 于善利 李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研究预应力钢-混箱形组合连续梁墩顶部位(负弯矩区)的受弯性能及预应力设置方法,以广吉高速某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以1∶4的缩尺比制作该桥负弯矩区模型梁进行纯弯试验,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组合梁负弯矩区的破坏形态、裂缝开展及... 为研究预应力钢-混箱形组合连续梁墩顶部位(负弯矩区)的受弯性能及预应力设置方法,以广吉高速某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以1∶4的缩尺比制作该桥负弯矩区模型梁进行纯弯试验,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组合梁负弯矩区的破坏形态、裂缝开展及开裂弯矩等力学性能;模拟改变预应力位置及预应力张拉水平,研究预应力设置对组合梁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梁最终发生塑性弯曲破坏,破坏时裂缝均匀分布且间距与箍筋间距相近,模型梁开裂弯矩为156.0 kN·m;在不同预应力张拉水平下,混凝土板对称轴单侧预应力筋合力点至对称轴的距离s与1/2板宽B的比值为0.15~0.50时,开裂荷载较大;预应力张拉水平越高,开裂荷载对预应力筋位置的变化越敏感;原型梁开裂弯矩为15840 kN·m,当s=0.4B时,开裂弯矩可提高约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梁 负弯矩区 开裂荷载 预应力 缩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工作性状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刚 刘双菊 +2 位作者 伍止超 顾晓鲁 孙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5-868,共4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为了了解带褥垫层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与竖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一系列模型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垂直荷载、不同褥垫层厚度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桩身及褥...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为了了解带褥垫层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与竖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一系列模型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垂直荷载、不同褥垫层厚度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桩身及褥垫层顶部水平位移的影响,揭示了基础—褥垫层—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水平荷载 褥垫层 刚性桩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波纹梁吸能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瑞同 王鑫伟 荚淑萍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用试验研究了碳纤维 -环氧树脂圆弧型波纹梁在轴向准静态载荷下的损毁过程、峰值载荷和能量吸收能力。通过 3组不同尺寸的波纹梁在轴向准静态载荷下的压缩试验 ,研究了波纹梁的缓冲吸能机理 ,并对波纹梁的峰值载荷和吸能能力做了定量分... 用试验研究了碳纤维 -环氧树脂圆弧型波纹梁在轴向准静态载荷下的损毁过程、峰值载荷和能量吸收能力。通过 3组不同尺寸的波纹梁在轴向准静态载荷下的压缩试验 ,研究了波纹梁的缓冲吸能机理 ,并对波纹梁的峰值载荷和吸能能力做了定量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波纹梁 能量吸收 峰值载荷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压缩试验
下载PDF
考虑施工扰动和荷载效应的复合地基固结解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卢萌盟 谢康和 +1 位作者 张玉国 陈国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9-554,共6页
在等应变条件下,考虑了土体水平渗透系数受到桩体施工的扰动而沿着径向逐渐变化和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沿深度线性分布的特点,采用由平衡条件和等应变假设得到的新的初始条件,给出了土体和桩体的超静孔压解,并分别给出复合地基按应力和按变... 在等应变条件下,考虑了土体水平渗透系数受到桩体施工的扰动而沿着径向逐渐变化和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沿深度线性分布的特点,采用由平衡条件和等应变假设得到的新的初始条件,给出了土体和桩体的超静孔压解,并分别给出复合地基按应力和按变形定义的总平均固结度。最后分析了附加应力分布形式、扰动区大小及扰动区土体渗透系数的变化对地基固结性状的影响,并将本文结果和已有的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按应力和按变形定义的地基的总平均固结度相等;地基的固结随着地基顶面和底面处的附加应力之比的增大而加快,当附加应力呈倒三角分布时固结最快,正三角最慢;扰动区越大或者扰动区土体渗透系数沿径向减小的越快,固结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 复合地基 水平渗透系数 荷载效应 施工扰动
下载PDF
强风区复合绝缘子伞裙撕裂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希林 朱正一 +2 位作者 马国祥 贾志东 关志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45-2849,共5页
复合绝缘子相关技术的研究与进步推动了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和发展,对复合绝缘子的制造工艺、材料、试验方法、老化问题、机械性能、脆断、伞裙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高电压绝缘领域的重点。复合绝缘子的伞裙破坏问题是强风灾害... 复合绝缘子相关技术的研究与进步推动了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和发展,对复合绝缘子的制造工艺、材料、试验方法、老化问题、机械性能、脆断、伞裙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高电压绝缘领域的重点。复合绝缘子的伞裙破坏问题是强风灾害下出现的新问题,无相关研究成果见诸报道,在IEC和国家标准中尚未有针对性的条项。利用风洞试验和模拟仿真,揭示强风时流体与复合绝缘子伞裙作用过程,阐释复合绝缘子伞裙的破坏机制。研究发现,在风速高于35 m/s时,试验使用的复合绝缘子伞裙将发生高频大幅振动,导致伞裙根部发生严重的应力集中,在周期循环载荷作用下,伞裙根部长期处于应力疲劳状态,伞裙根部出现微裂纹,进而扩展为深度裂纹,贯穿伞裙根部最终导致伞裙撕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伞裙破坏 应力疲劳 循环载荷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驰 徐永福 +1 位作者 庞建国 蒯振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4-979,共6页
针对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高速公路深厚软土段的工程实例,通过地表沉降、分层沉降、深层水平位移、砼芯荷载以及桩土应力比测试,讨论了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荷载分布和传递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砼芯水泥... 针对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高速公路深厚软土段的工程实例,通过地表沉降、分层沉降、深层水平位移、砼芯荷载以及桩土应力比测试,讨论了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荷载分布和传递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对于路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控制效果优于水泥土搅拌桩,且横断面差异沉降较小。复合地基的主要压缩量发生在桩顶至砼芯底端一定范围的土体内,沉降发生深度由砼芯控制。砼芯水泥土搅拌桩上部出现负摩阻力,中性点位于砼芯1/3长度处。桩土应力比为水泥土搅拌的2~3倍,与刚性桩相近,桩体承担大部分路堤荷载。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排水通畅,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迅速。路堤荷载下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工作特性与载荷板试验下的测试结果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砼芯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路堤荷载 荷载传递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泡沫铝夹芯板的冲击响应 被引量:19
16
作者 肖先林 王长金 赵桂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10-117,共8页
采用泡沫金属子弹撞击加载的方式研究了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面层-泡沫铝芯体的夹芯结构动力响应。利用激光测速装置、高速摄像仪和位移传感器记录了泡沫子弹的撞击速度、子弹撞击夹芯板全过程和夹芯板后面板中心点的位移时程曲线。研究... 采用泡沫金属子弹撞击加载的方式研究了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面层-泡沫铝芯体的夹芯结构动力响应。利用激光测速装置、高速摄像仪和位移传感器记录了泡沫子弹的撞击速度、子弹撞击夹芯板全过程和夹芯板后面板中心点的位移时程曲线。研究了加载冲量和芯层相对密度对夹芯板冲击响应的影响,得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泡沫铝夹芯板的变形与失效模式。同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复合材料面板铺层方式、面层厚度、芯层厚度和相对密度以及泡沫铝子弹的长度、速度和相对密度等参数对夹芯板冲击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夹芯板 泡沫铝 冲击载荷 动力响应
下载PDF
纺织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薛璞 陶肖明 余同希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7-238,共12页
纺织复合材料的能量吸收性能是近年来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纺织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纤维纺织结构、纺织复合材料的制造及加工、材料的能量吸收机理及失效模式、能量吸收性能的测试方法等.
关键词 纺织复合材料 能量吸收性能 冲击载荷 针织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计算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明华 牛浩懿 +1 位作者 刘猛 谭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49-1556,共8页
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机理,考虑到碎石桩复合地基桩体侧向鼓胀及桩体的整体性,在径向位移模式分析中引入横截面剪应力的影响,并由此建立了碎石桩鼓胀段荷载传递模式。然后,结合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导出了柔性基础下... 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机理,考虑到碎石桩复合地基桩体侧向鼓胀及桩体的整体性,在径向位移模式分析中引入横截面剪应力的影响,并由此建立了碎石桩鼓胀段荷载传递模式。然后,结合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导出了柔性基础下碎石桩鼓胀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获得了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最后通过实例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参数分析表明,增大桩土模量比和减少置换率会提高桩土应力比,荷载水平则会影响径向鼓胀变形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桩 复合地基 径向位移 荷载传递 桩土应力比 沉降
下载PDF
粉喷桩单桩与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贺为民 李松岭 +1 位作者 吕芝全 潘纪顺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5,共3页
对比分析了在同一个粉喷桩复合地基工程场地进行的单桩、两桩和四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资料 ,揭示了由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获得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沉降量、变形模量与其对应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桩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粉喷桩 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办公楼面竖向振动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虞终军 丁洁民 +1 位作者 阮永辉 王玲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功能的需求,如办公空间的宽敞导致了楼盖跨度增大,或是由于施工速度的要求,通常采用的钢-混凝土组合楼板致使楼盖结构整体偏柔,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此类楼盖可能存在竖向振动舒适度问题。对某一超高层建筑办公楼盖体...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功能的需求,如办公空间的宽敞导致了楼盖跨度增大,或是由于施工速度的要求,通常采用的钢-混凝土组合楼板致使楼盖结构整体偏柔,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此类楼盖可能存在竖向振动舒适度问题。对某一超高层建筑办公楼盖体系进行了竖向振动舒适度分析和评估,采取国内外较认可的频率、加速度双控标准来评估其竖向振动舒适度。先后采用了AISC规范和有限元软件对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的自振频率和人行荷载下的加速度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该工程楼盖自振频率与加速度响应都满足我国规范的限值要求;AISC规范在组合楼盖自振频率计算方面较为可靠,而加速度响应计算偏于保守。模态分析和瞬态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悬挑部分的组合楼盖需要着重考虑悬挑楼板区域的振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组合楼板 竖向振动 舒适度 人行荷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