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雷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演唱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汤爱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91,103,共4页
文章通过对法国作曲家佛雷艺术歌曲创作的分析 。
关键词 佛雷 法国艺术歌曲 创作阶段 演唱 风格特征
下载PDF
谈《红楼梦》詈骂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文 《咸宁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4-57,共4页
詈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红楼梦》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詈骂语。本文对《红楼梦》中出现的詈骂语言 ,从詈骂的构成类型、詈骂的语用价值、詈骂所反映出言语的个人风格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詈骂 构成类型 语用价值 言语风格
下载PDF
巴蜀乐派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名筑 杨华 周长征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4期26-28,共3页
生长于巴蜀,或具有长期在巴蜀生活学习的经历,与巴蜀地区有着直接的关系的一批作曲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且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这些作曲家都具有某些使人感受到一种属于"巴蜀"的一些鲜明的特点,使我们提出了&qu... 生长于巴蜀,或具有长期在巴蜀生活学习的经历,与巴蜀地区有着直接的关系的一批作曲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且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这些作曲家都具有某些使人感受到一种属于"巴蜀"的一些鲜明的特点,使我们提出了"巴蜀乐派"这个概念,通过对一些优秀的巴蜀作曲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和较系统、深入的分析与总结,去探索找寻巴蜀地域文化赋予他们的创作特质,领会其音乐创作和学术追求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乐派 社会环境 文化传统 精神内涵 作曲理念 创作风格
下载PDF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文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5-90,共6页
对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的音乐特点、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结合自己钢琴演奏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来进行仔细的思考,让技巧服务于音乐,最终达到准确还原作品艺术形象的... 对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的音乐特点、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结合自己钢琴演奏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来进行仔细的思考,让技巧服务于音乐,最终达到准确还原作品艺术形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奏曲 创作风格 音乐特点 演奏分析
下载PDF
独辟蹊径 锐意创新——蒋祖馨钢琴作品浅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邹丽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1期93-96,共4页
蒋祖馨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与研究。他的创作可以分为探索期、成熟期和超越期三个阶段。其作品具有题材的独特性、曲式结构的多样性、和声语言的民族化及调式调性的多样性等特点,达到了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与个性风格... 蒋祖馨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与研究。他的创作可以分为探索期、成熟期和超越期三个阶段。其作品具有题材的独特性、曲式结构的多样性、和声语言的民族化及调式调性的多样性等特点,达到了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与个性风格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祖馨 钢琴作品 创作特点 风格
下载PDF
从车夫形象的塑造看老舍创作观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艾洪涛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7-18,共2页
在老舍小说中作为第一个城市个体劳动者出现的是车夫赵四,以后小说中又陆续出现了车夫春二、张二、王五、王四等。反映车夫生活是老舍反映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骆驼祥子》,老舍则以他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和深刻认识,描写了一个人... 在老舍小说中作为第一个城市个体劳动者出现的是车夫赵四,以后小说中又陆续出现了车夫春二、张二、王五、王四等。反映车夫生活是老舍反映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骆驼祥子》,老舍则以他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和深刻认识,描写了一个人力车夫一生的坎坷道路和苦难挣扎。车夫祥子成为城市贫民个体劳动者的典型代表。《四世同堂》作为沦亡后北平的市民生活画卷,在车夫小崔身上,体现了民族的不屈精神。车夫形象塑造贯穿于老舍二十年的小说创作,其中我们可以窥见老舍思想和艺术发展变化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夫形象 老舍 小说 文学创作 创作思想 艺术风格 《四世同堂》
下载PDF
潘德列茨基美学观念对其创作风格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鹏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47,61,共6页
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1933-)是波兰先锋乐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代,潘德列茨基开始转向新浪漫主义风格,这一做法在音乐界引起了巨大争议。作为一位文化修养深厚的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每一次风格转折都源于美学观念的转变。1... 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1933-)是波兰先锋乐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代,潘德列茨基开始转向新浪漫主义风格,这一做法在音乐界引起了巨大争议。作为一位文化修养深厚的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每一次风格转折都源于美学观念的转变。1998年出版的《时间迷宫:千年末的五篇演讲》收录了潘德列茨基的五篇演讲,在旁征博引中表达了对于世纪末的文化境况的看法,并以"树"、"迷宫"和"方舟"象征自己的创作基础、世纪末的文化状况和拯救艺术的方式,深入阐述了作曲家的艺术追求,本文以此为主要参照,通过探讨潘德列茨基的美学观念,揭示影响作曲家风格演变的主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 现代音乐 美学观念 创作风格
下载PDF
论汪立三钢琴套曲《他山集》的旋律创作手法
8
作者 唐小木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3-54,共2页
以汪立三钢琴套曲《他山集》为对象 ,对其富于创新的旋律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着重从独特的旋律陈述方式、附加音的运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充分领悟这部作品独特的民族化风格 。
关键词 《他山集》 旋律 汪立三 钢琴套曲 创作手法 钢琴教学 附加音
下载PDF
黄自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9
作者 李昕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6-120,共5页
通过介绍黄自先生的生平和音乐创作倾向,着重对声乐作品的音乐形成及音乐特点作简单的评析,并对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 黄自 创作风格 长恨歌
下载PDF
论贝拉·巴托克的作曲风格
10
作者 孙杉 《装备制造与教育》 2018年第2期73-75,共3页
文章简述了匈牙利现代民族作曲家音乐家贝拉·巴托克的生平,对于他的家庭背景及求学经历和作曲风格的形成与追求作了分析和探究。阐述了贝拉·巴托克的作品从早期的模仿,到中期吸收民间音乐后的逐渐成熟,到后期作品偏沉重的作... 文章简述了匈牙利现代民族作曲家音乐家贝拉·巴托克的生平,对于他的家庭背景及求学经历和作曲风格的形成与追求作了分析和探究。阐述了贝拉·巴托克的作品从早期的模仿,到中期吸收民间音乐后的逐渐成熟,到后期作品偏沉重的作品风格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托克 生平 作曲风格
下载PDF
论《诫当阳公大心书》对儒家文论的承继与悖逆
11
作者 刘国勇 且志宇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9-91,共3页
梁简文帝萧纲在《诫当阳公大心书》一文中提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这一文论思想,其中有部分植根于儒家的传统文论思想,而更多的则是对儒家文学与道德合一的否定,以及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的悖逆。
关键词 立身 为文 道德 风格 中和
下载PDF
《昭君怨》格律与体式辨正
12
作者 张培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9-44,共6页
古今有关《昭君怨》词谱的论列,疏漏甚多。《昭君怨》又称《宴西园》《洛妃怨》,常见者为四十字,双调,上、下片各四句,凡四用韵。此外,在字数、句法、用韵、叠字、顶真、平仄等方面,亦时有参差,综合以上各点,可得《昭君怨》共十五体。
关键词 昭君怨 词谱 格律 体式
下载PDF
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彭玉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9,共9页
从晚唐五代开始的"以诗为词"的创作实践和北宋中期围绕这一创作现象的批评论争,不仅涉及到词的创作方法和词史发展的方向问题,更对诗词体性的异同之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诗为词"在唐五代及北宋前期的创作实践中,... 从晚唐五代开始的"以诗为词"的创作实践和北宋中期围绕这一创作现象的批评论争,不仅涉及到词的创作方法和词史发展的方向问题,更对诗词体性的异同之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诗为词"在唐五代及北宋前期的创作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填词对诗歌句式句数及婉媚风格类型的趋同,而从北宋中期开始的相关评说则重在分辨诗词体性之异。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在强调词体之独立和本色的同时,也主张通过诗人句法来体现词中的情感力度和壮阔风格;而在演唱风格上则在宋代普遍流行的女音之外,追求声调高逸的男音色彩。"以诗为词"的内涵及其演变在唐宋语境中可以得到准确阐释,并可借此展现宋人词学观念的变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为词” 婉媚 本色 诗人句法 情感力度 声调高逸
下载PDF
传统二胡音乐创作中旋律表现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寒千 《湘南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6-89,共4页
中国传统二胡音乐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的传承和发展,在旋律表现手法上逐渐形成一些自己独特的规律。同时也不断地吸收、借鉴西洋作曲技法,使得我国传统的旋律表现手法朝着更科学更严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二胡音乐创作 旋律表现手法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四部群书“纪著作本末”的深层内涵——《文献通考·经籍考》辑录体解题探微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寄林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4,共5页
辑录体解题由马端临于宋末元初通过《文献通考·经籍考》得以创立,而其中收录的四部群书"纪其著作之本末"则为撰者既定的首要之务。其深层内涵被环环相生地拓展到十个方面,相对形成了一个因书究学的内在逻辑结构,由此将... 辑录体解题由马端临于宋末元初通过《文献通考·经籍考》得以创立,而其中收录的四部群书"纪其著作之本末"则为撰者既定的首要之务。其深层内涵被环环相生地拓展到十个方面,相对形成了一个因书究学的内在逻辑结构,由此将古典文献提要学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著作本末 辑录体解题 深层内涵
下载PDF
论盛中唐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相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6-85,共10页
构思方式是决定诗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从盛唐到中唐诗人们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产生的影响。指出盛唐人普遍以兴会作诗,而中唐人则有意打破兴会中意与象的平衡,从而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关键词 盛中唐诗人 构思方式 诗风新变
下载PDF
作曲技法的变化与贝多芬奏鸣曲浪漫主义转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柯晓东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6-148,152,共4页
贝多芬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钢琴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甚至有着“乐圣”的尊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作品推动了世界音乐史的发展。作为一名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贝多芬从很早的作品创作中便展露出浪漫主义风格,后期的作品更是带... 贝多芬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钢琴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甚至有着“乐圣”的尊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作品推动了世界音乐史的发展。作为一名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贝多芬从很早的作品创作中便展露出浪漫主义风格,后期的作品更是带有极为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贝多芬的作品既有对海顿和莫扎特等古典主义大师的继承,同时也在创作中融入了个人丰富的情感,是其将钢琴艺术由古典主义严谨规范的理性之美提升到浪漫主义热烈自由的感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奏鸣曲 浪漫主义 作曲技法风格
下载PDF
艺术创新与道统阐扬:论《元和圣德诗》的典范价值
18
作者 刘怀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212,213,共10页
《元和圣德诗》作于韩愈创作《原道》、确立儒家道统观之后,因诗中有行刑场面的血腥描写及“颂圣”的内容,历来的唐诗选本多不选录,当代研究者也很少关注。诗歌称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重振帝国雄风之“盛德”,具有“诗史”性质。在艺... 《元和圣德诗》作于韩愈创作《原道》、确立儒家道统观之后,因诗中有行刑场面的血腥描写及“颂圣”的内容,历来的唐诗选本多不选录,当代研究者也很少关注。诗歌称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重振帝国雄风之“盛德”,具有“诗史”性质。在艺术上突破了“颂圣”诗的传统写法,创新特征鲜明。其中“以丑为美”的血腥描写意在“震慑藩镇”、表现“尊王攘夷”、维护皇权的道统观;“以文为诗”的破体探索是为更好地阐扬道统所采取的表现策略;尊经用典则从语言表达形式上体现了回归儒家正统的价值取向。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创新,皆服务于道统观的表达,而道统观则为前者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二者相得益彰,在思想与诗艺、复古与创新、尊体与破体、美与丑之间,匠心独运,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该诗不仅是韩愈将道统观与诗歌怪奇审美探索自觉结合、开拓新诗境的典范之作,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均应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元和圣德诗》 道统观 以丑为美 以文为诗 尊经用典
下载PDF
山野里的小花芬芳宜人——浅析黄虎威的三首儿歌
19
作者 罗丽 廖红梅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17-18,共2页
著名作曲家黄虎威的充满中国民族风情的代表作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享誉海内外,“每一段曲子都像一首精致的小诗或一幅淡雅的小画。”他创作的三首小而精致的儿童歌曲,把民族音乐文化和科学理想融入童趣世界,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展... 著名作曲家黄虎威的充满中国民族风情的代表作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享誉海内外,“每一段曲子都像一首精致的小诗或一幅淡雅的小画。”他创作的三首小而精致的儿童歌曲,把民族音乐文化和科学理想融入童趣世界,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展开理想的翅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虎威 儿歌创作 民族风格 科学理想
下载PDF
整合式校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20
作者 赵晋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z1期19-20,共2页
整合式校园规划是建立在多因素基础上 ,反映时代特征、社会文化特征及教育理念重要问题 ,文章阐述了整合式校园规划的 6项基本原则 。
关键词 整合式 校园规划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