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佛雷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演唱特点 |
汤爱民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2
|
谈《红楼梦》詈骂的语言艺术 |
周文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2 |
7
|
|
3
|
巴蜀乐派研究 |
宋名筑
杨华
周长征
|
《音乐探索》
CSSCI
|
2010 |
6
|
|
4
|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分析 |
马文娟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2
|
|
5
|
独辟蹊径 锐意创新——蒋祖馨钢琴作品浅探 |
邹丽
|
《音乐探索》
CSSCI
|
2011 |
2
|
|
6
|
从车夫形象的塑造看老舍创作观的发展 |
艾洪涛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7
|
潘德列茨基美学观念对其创作风格演变的影响 |
李鹏程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论汪立三钢琴套曲《他山集》的旋律创作手法 |
唐小木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9
|
黄自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
李昕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0
|
论贝拉·巴托克的作曲风格 |
孙杉
|
《装备制造与教育》
|
2018 |
0 |
|
11
|
论《诫当阳公大心书》对儒家文论的承继与悖逆 |
刘国勇
且志宇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2
|
《昭君怨》格律与体式辨正 |
张培阳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7 |
0 |
|
13
|
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 |
彭玉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4
|
传统二胡音乐创作中旋律表现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
周寒千
|
《湘南学院学报》
|
2009 |
11
|
|
15
|
四部群书“纪著作本末”的深层内涵——《文献通考·经籍考》辑录体解题探微 |
杨寄林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6
|
论盛中唐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 |
吴相洲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5
|
|
17
|
作曲技法的变化与贝多芬奏鸣曲浪漫主义转变的关系 |
柯晓东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4 |
1
|
|
18
|
艺术创新与道统阐扬:论《元和圣德诗》的典范价值 |
刘怀荣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山野里的小花芬芳宜人——浅析黄虎威的三首儿歌 |
罗丽
廖红梅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0 |
|
20
|
整合式校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
赵晋生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