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致密砂岩气藏储集层复杂岩性的识别 被引量:34
1
作者 单敬福 陈欣欣 +2 位作者 赵忠军 葛雪 张芸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57-1263,共7页
在岩心和录井资料较少,又非常依赖测井资料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研究区域,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测井资料的数据种类虽然较多,但对岩性敏感的曲线较少,因此,如何优选对岩性敏感的测井曲线,然后进行网络学预... 在岩心和录井资料较少,又非常依赖测井资料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研究区域,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测井资料的数据种类虽然较多,但对岩性敏感的曲线较少,因此,如何优选对岩性敏感的测井曲线,然后进行网络学预测岩性,则显得尤为关键.在进行BP神经网络学习前,利用已知岩心资料,优选了本研究区对岩性较为敏感的自然伽玛和光电吸收截面指数这两种测井曲线,并做标准化与归一化处理,以消除测井系列、型号和测井曲线度量单位的不同引起的刻度和数量级误差,从而提高网络收敛速度,建立准确岩性识别模型,识别了未取芯井的岩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优选输入向量的BP神经网络法对苏里格气田复杂岩性进行识别,识别准确率较高,平均符合率达到了近90%.因此,通过采用该方法对岩性的识别,也为后续基础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交会图法 BP神经网络 复杂岩性识别
原文传递
利用Fisher判别法识别复杂岩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珍珍 《国外测井技术》 2012年第5期22-24,3,共3页
岩性复杂地区是指该地区由多种岩性组成例如灰质砂岩、细砂岩、泥质砂岩、灰质泥岩及泥岩等,这类地层的岩性复杂状况加大了测井解释的难度。针对S油田沙四段岩性复杂特征,在统计5口井测井资料、岩心和薄片分析资料的基础上,以响应特征相... 岩性复杂地区是指该地区由多种岩性组成例如灰质砂岩、细砂岩、泥质砂岩、灰质泥岩及泥岩等,这类地层的岩性复杂状况加大了测井解释的难度。针对S油田沙四段岩性复杂特征,在统计5口井测井资料、岩心和薄片分析资料的基础上,以响应特征相似,测井响应上可以识别为原则,通过Fisher判别方法,对该区主要储层岩性进行了分类,进而对岩性复杂地区的岩性识别进行研究分析。以实例解释与岩心资料为依据,采用Fisher判别方法进行岩性识别研究,利用所得判别公式对80个井段预测的岩性与岩心岩性符合率达到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识别 FISHER判别 测井响应特征
下载PDF
基于成分指示因子的复杂岩相识别——以南海宝岛凹陷深水深层低渗气藏为例
3
作者 张华 叶青 +2 位作者 郇金来 张冲 陈儒贤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5,共9页
针对海上深层低渗砂岩储层岩性复杂、有利储层难以识别的问题,基于岩石激光粒度分析、薄片鉴定对本区复杂岩性进行岩相划分。通过分析岩相与测井曲线间的响应关系,筛选能识别低渗储层岩石相的敏感测井曲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 针对海上深层低渗砂岩储层岩性复杂、有利储层难以识别的问题,基于岩石激光粒度分析、薄片鉴定对本区复杂岩性进行岩相划分。通过分析岩相与测井曲线间的响应关系,筛选能识别低渗储层岩石相的敏感测井曲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能准确识别3类岩石相的成分因子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低渗储层岩性复杂多变,从粉砂岩到含砾中、粗砂岩均有分布;根据粒度均值可将本区岩性划分为3种岩石相,分别为相对粗粒岩石相(粒度均值>0.1 mm)、相对细粒岩石相(粒度均值介于0.0625~0.1 mm)和极细-泥岩相(粒径均值<0.0625 mm),其中,相对粗粒岩石相储层渗透性最好;构建的岩性成分指示因子较常规单一测井曲线的岩相识别准确率明显提高,所建立的岩相识别方法能更好地指导研究区水平井的入砂位置,对研究区低渗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复杂岩性识别 成分指示因子 岩石相 宝岛凹陷 南海
下载PDF
基于GWO-BiLSTM的岩性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崔文洁 赵军龙 +3 位作者 陈家鑫 张雨辰 孙婧 金利睿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0-37,共8页
为解决常规岩性识别方法精度不高、耗时较长且受人为影响较大等问题,构建了基于GWO-BiLSTM的岩性识别方法。结合录井资料、岩心资料以及测井资料,采用常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岩性识别,效果较差,进而利用GWO-BiLSTM模型在研究区展开岩性识... 为解决常规岩性识别方法精度不高、耗时较长且受人为影响较大等问题,构建了基于GWO-BiLSTM的岩性识别方法。结合录井资料、岩心资料以及测井资料,采用常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岩性识别,效果较差,进而利用GWO-BiLSTM模型在研究区展开岩性识别工作。根据皮尔逊函数对各测井曲线与岩性进行分析,优选出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3的测井曲线值作为输入特征,采用灰狼优化算法对BiLSTM超参数组合随机生成与更新,从而更加快速地获取最优解,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效率以及准确率。实验表明,基于GWO-BiLSTM模型的岩性识别准确率达96%,与BiLSTM模型、RF模型、BP神经网络和SVM模型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验证了该模型在识别复杂岩性时的可靠性,并为复杂岩性识别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识别 灰狼优化算法 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交会图法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双封隔器的MDT测井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国斌 段庆庆 +1 位作者 程芳 叶运清 《石油仪器》 2008年第3期28-30,100,共3页
MDT单探针模块在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以及裂缝性储层进行流体分析测试时,往往表现为泵效差、成功率低,难以满足直观、快速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需求。新疆油田近二十口井的应用效果表明,MDT双封隔器模块提高了复杂地层中的流体分析测试... MDT单探针模块在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以及裂缝性储层进行流体分析测试时,往往表现为泵效差、成功率低,难以满足直观、快速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需求。新疆油田近二十口井的应用效果表明,MDT双封隔器模块提高了复杂地层中的流体分析测试的成功率,对低孔低渗储层、复杂岩性储层以及裂缝性储层的流体性质识别准确、高效,为降低探井试油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双封隔器 低孔-低渗 复杂岩性 裂缝 油气识别
下载PDF
基于CNN-GRU的复杂岩性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峰 庞春阳 +2 位作者 胡锐 朱云峰 李红星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662-670,共9页
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岩性识别是储层测井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拉尔盆地为近物源沉积和搬运沉积组合,岩石从成分到结构的差异很大,岩性种类复杂多变,以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含油粗砂岩、含油细砂岩、晶... 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岩性识别是储层测井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拉尔盆地为近物源沉积和搬运沉积组合,岩石从成分到结构的差异很大,岩性种类复杂多变,以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含油粗砂岩、含油细砂岩、晶屑凝灰岩、砂砾岩、沉凝灰岩这10种岩性为主。针对复杂岩性,传统识别方法准确率低,严重制约了储层测井解释的准确性。将卷积神经网络与门控循环单元相融合(CNN-GRU),优选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密度及深、浅侧向电阻率这6种测井参数,对海拉尔盆地内样本井进行训练,构建了CNN-GRU复杂岩性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CNN-GRU模型精确率平均值达92.3%,与单一网络相比,精确率提升5.5%~10.0%。该模型在海拉尔盆地A井应用后,岩性识别符合率达94.8%,可为提高储层测井解释准确性提供可靠的岩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识别 海拉尔盆地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下载PDF
测井识别庐枞矿集区科学钻探ZK01孔复杂岩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振洲 刘东明 +2 位作者 高文利 方思南 王芝尧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74-1180,共7页
庐枞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ZK01孔为深部探测项目在该地区布设的一口科学钻探孔.地球物理测井利用各种仪器在钻孔中连续观测,获取了钻遇地层的视电阻率、极化率、密度、自然伽马、纵波速度和磁化率等物性参数.该孔钻遇岩性复杂... 庐枞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ZK01孔为深部探测项目在该地区布设的一口科学钻探孔.地球物理测井利用各种仪器在钻孔中连续观测,获取了钻遇地层的视电阻率、极化率、密度、自然伽马、纵波速度和磁化率等物性参数.该孔钻遇岩性复杂,测井曲线难以直接识别岩性,本文基于交会图等技术分析各种岩性测井响应特征,提取各种岩性的物性特征值,建立了砖桥组和岩体组相关岩性的Bayes自动判别模型,其回判正确率分别为85.1%和83%,并在实际判别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枞矿集区 科学钻探 测井响应 复杂岩性识别
原文传递
EZRA地区复杂岩性储层油水识别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傅强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7期37-39,44,共4页
EZRA地区储层沉积环境较复杂,储层胶结物种类及含量差异明显,主要有硅质胶结、泥质胶结和凝灰质胶结3种。受胶结类型影响,导致研究区储层孔隙度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油水层划分困难。首先借助薄片资料分析了不同胶结物类型储层的微观孔... EZRA地区储层沉积环境较复杂,储层胶结物种类及含量差异明显,主要有硅质胶结、泥质胶结和凝灰质胶结3种。受胶结类型影响,导致研究区储层孔隙度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油水层划分困难。首先借助薄片资料分析了不同胶结物类型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再利用三孔隙测井资料建立了岩性划分方法;最后在岩性分类基础上,通过电阻率归一化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油水层划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胶结 凝灰质胶结 泥质胶结 复杂岩性 油水层识别
下载PDF
四川盆地永川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复杂岩性测井识别
9
作者 陈建 熊亮 +3 位作者 谢润成 罗德江 张南希 冯少柯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岩性识别与解释是油气储层表征的基础,对有利层位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永川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为典型的海陆过渡相沉积,主要发育陆源碎屑夹碳酸盐岩含煤层系,岩性多,纵向变化大,测井识别难度大。基于钻井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及地... 岩性识别与解释是油气储层表征的基础,对有利层位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永川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为典型的海陆过渡相沉积,主要发育陆源碎屑夹碳酸盐岩含煤层系,岩性多,纵向变化大,测井识别难度大。基于钻井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及地质数据统计理论,建立一种针对复杂岩性的定性+半定量+定量的测井识别方法,即在地质岩心刻度常规测井基础上,运用交会图法、蛛网法半定量地分析提取各岩性电测曲线响应特征,再利用多参数概率因子法对岩性进行定量识别,结果与录井岩性剖面、取心岩性剖面的吻合率分别为89.9%和91.31%。所建立的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 测井识别 龙潭组 永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复杂岩性储层流体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永光 《国外测井技术》 2019年第2期33-36,M0002,共5页
海拉尔盆地南屯组地质成因复杂,区域上储层特征差异大;由于储层岩石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等因素导致测井识别流体精度较低。从储层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开展储层孔隙结构、岩石成分、电阻率侵入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影响各区块流体识... 海拉尔盆地南屯组地质成因复杂,区域上储层特征差异大;由于储层岩石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等因素导致测井识别流体精度较低。从储层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开展储层孔隙结构、岩石成分、电阻率侵入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影响各区块流体识别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综合应用岩心分析、压汞及常规测井资料,建立了基于孔隙结构特征、岩性变化和电性侵入特征的流体识别方法。经36口井试油验证,流体识别精度由75%提高到87.1%,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复杂岩性 流体识别 海拉尔盆地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复杂岩性区块油水层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美玲 牟立伟 蔺建华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89,共6页
基于伊通盆地双二段储层岩性变化快,沉积模式复杂等特点,利用小波变换对测井信号进行去高频噪音处理,再运用多分辨率分析、小波包分析对该研究区目的层段流体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去噪处理后的信号在保持原有信号特性的基础上,将高频噪音... 基于伊通盆地双二段储层岩性变化快,沉积模式复杂等特点,利用小波变换对测井信号进行去高频噪音处理,再运用多分辨率分析、小波包分析对该研究区目的层段流体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去噪处理后的信号在保持原有信号特性的基础上,将高频噪音产生的影响去除,具有高保真,高信噪比的优点.运用小波分析理论,结合分频能量叠加原理对储层流体进行识别,解释正确率在80%以上,远优于常规解释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在复杂岩性区块油水层识别难度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 小波去噪 小波分析 流体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复杂碎屑岩储层岩性识别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继宏 袁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7期72-75,6,共4页
以塔河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储层的岩性识别为例,阐述了采用支持向量机技术及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在取心资料少的情况下识别复杂碎屑岩储层岩性的方法。塔河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储层的岩性复杂,普遍含泥、含灰和含砾,加之取心资料少和测井新技术... 以塔河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储层的岩性识别为例,阐述了采用支持向量机技术及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在取心资料少的情况下识别复杂碎屑岩储层岩性的方法。塔河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储层的岩性复杂,普遍含泥、含灰和含砾,加之取心资料少和测井新技术资料缺乏,其岩性识别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从常规测井资料中选取对储层岩性相对敏感的多种资料,选用径向基核函数和一对一多类分类编码模式,利用有限的取心资料建立岩性分类器。展示了塔河地区其中一个区块的岩性识别结果,并与BP神经网络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碎屑岩 岩性识别 测井资料 支持向量机 塔河地区
下载PDF
复杂岩性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世海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87-87,71,共2页
本文研究出了M-N交会、微观结构识别、Bayes判别等3种复杂岩性测井划分方法,并建立了三分法孔-渗参数评价模型,使得油气层测井识别正确率由原来86.0%提升至92.5%,较好地解决了中原油田复杂岩性油气层的测井识别问题。
关键词 复杂岩性 三分法 测井响应 油气层识别
下载PDF
复杂岩性模式识别中测井项目优化选择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美玲 蔺建华 +1 位作者 曾科 杨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9475-9479,共5页
在利用模式聚类判别方法建立复杂岩性集合判别函数时,需要优选出对岩性集合敏感的测井项目,以有效克服所有测井项目均参与而造成的相互掣肘、矛盾现象。依据构建集合内均匀度参数及集合间距离参数,实现复杂岩性集合判别中测井项目优化... 在利用模式聚类判别方法建立复杂岩性集合判别函数时,需要优选出对岩性集合敏感的测井项目,以有效克服所有测井项目均参与而造成的相互掣肘、矛盾现象。依据构建集合内均匀度参数及集合间距离参数,实现复杂岩性集合判别中测井项目优化选择技术。以海拉尔盆地的4大类岩性集合(一般沉积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熔岩等)为应用实例,优选后判别符合率明显改善,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选择技术 复杂岩性识别 均匀度参数 距离参数 测井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复杂岩性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及应用
15
作者 赵俊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15期159-162,共4页
通过双标定,形成M-N交会、微观结构识别、Bayes判别等3种复杂岩性测井划分方法,提出密度-深侧向电阻率重叠、核磁共振差移谱识别等2种油气层快速识别方法,基于三分法孔-渗参数评价模型,构建出相应的油气层判别标准,使得油气层测井识别... 通过双标定,形成M-N交会、微观结构识别、Bayes判别等3种复杂岩性测井划分方法,提出密度-深侧向电阻率重叠、核磁共振差移谱识别等2种油气层快速识别方法,基于三分法孔-渗参数评价模型,构建出相应的油气层判别标准,使得油气层测井识别正确率由原来86.0%提升至92.5%,能够准确识别复杂岩性油气层,较好地解决中原油田复杂岩性油气层的测井识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 核磁共振 三分法 测井响应 油气层识别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雪晴 张占松 +3 位作者 张超谟 聂昕 朱林奇 张宏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133,共7页
针对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原有岩性识别方法精度较低、泛化能力不足、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方法。利用邻域粗糙集的属性约简选取岩性敏感曲线,在不影响岩性识别基础上将不必要曲线删除,能有效去... 针对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原有岩性识别方法精度较低、泛化能力不足、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方法。利用邻域粗糙集的属性约简选取岩性敏感曲线,在不影响岩性识别基础上将不必要曲线删除,能有效去除冗余信息;其次将筛选出的曲线作为随机森林模型输入,建立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岩性识别模型。通过对某区块502块岩心数据处理,该模型岩性判别率稳定到88.3%,比Fisher判别、Bayes判别等方法精度高,且实现简单,有较强泛化能力。该方法可作为复杂岩性储层岩性识别方法,为复杂岩性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储层 碳酸盐岩 岩性识别 邻域粗糙集 随机森林
下载PDF
人工智能测井:基础、原理、技术及应用
17
作者 程希 任战利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64,共20页
【背景】油气勘探开发的智能化已成为油气工业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人工智能测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ogging,AIL)具有解决非常规油气资源及深地深海等复杂环境勘探开发难题的巨大潜力。然而,AIL技术发展的驱动模式,以及技术发展... 【背景】油气勘探开发的智能化已成为油气工业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人工智能测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ogging,AIL)具有解决非常规油气资源及深地深海等复杂环境勘探开发难题的巨大潜力。然而,AIL技术发展的驱动模式,以及技术发展的基础、实现原理、技术组成以及应用场景还没有开展研究。【目的和方法】为构建完善的AIL测井体系生态,充分挖掘并展现AIL技术的潜力与价值,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技术分析以及实例验证的方法。首先从多个维度出发,深入剖析了测井技术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据此定义了AIL。随后,系统探讨了AIL的基础理论框架、硬件算力需求以及数据物理模型,并通过知识发现的视角,详细阐述了测井方法、仪器、岩石物理及解释等环节在AIL体系中的功能实现机制。在技术层面,深入分析了包括测井大数据技术、智能与快速算法、测井知识图谱、数字孪生、智能仪器及测井物联网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并指出物理模型与智能算法是推动AIL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根据AI算法的原理与特性,系统梳理了AIL在测井方法、仪器、采集作业及解释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构建了测井知识图谱树状图及其求解流程。【结果和结论】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AIL在致密砂岩岩性识别及测井模拟中的优势,其精度达到93.8%,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在测井评价方面,AIL可同时实现储层和流体的识别,这充分说明了AIL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与应用优势。基于AIL技术的关键节点,展望了测井技术发展的第五个发展阶段,即智能测井。研究成果为AI在测井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对促进人工智能测井技术的推广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测井 测井大数据 机器学习 地层参数反演 复杂岩性识别
下载PDF
梨树凹油田核桃园组三段有效储集层研究
18
作者 王地举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8期39-44,0+5,共6页
针对水下扇等沉积体高泥质含量低渗复杂岩性储层,以梨树凹油田为研究对象,以测井、岩心分析、试油试采资料为依据,确定复杂岩性储层识别的界限,探索性建立了改进的岩性识别模型、泥质含量校正模型、包含泥质含量参数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解... 针对水下扇等沉积体高泥质含量低渗复杂岩性储层,以梨树凹油田为研究对象,以测井、岩心分析、试油试采资料为依据,确定复杂岩性储层识别的界限,探索性建立了改进的岩性识别模型、泥质含量校正模型、包含泥质含量参数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解释模型、动态电阻率油层识别模型,在研究区应用后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经试油资料验证,油、水、干层解释准确率88.24%,初步解决了研究区有效储层难于识别的难题,对油田今后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储层 砂体识别 油层识别 泥质含量 物性解释 有效储集层
下载PDF
钻井现场岩石薄片快速制备新方法及应用
19
作者 黄向胜 罗程飞 +2 位作者 闫琢玉 张东峰 李冬林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8期62-64,53,共4页
随着中国油气勘探向深水、深层等新领域的迈进以及PDC钻头的广泛使用,复杂多变的地层岩性及细小的岩屑颗粒,给传统的地质录井带来挑战,甚至无法精准识别岩性。岩石薄片鉴定技术是岩石定名最可靠的手段,本次研究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通过... 随着中国油气勘探向深水、深层等新领域的迈进以及PDC钻头的广泛使用,复杂多变的地层岩性及细小的岩屑颗粒,给传统的地质录井带来挑战,甚至无法精准识别岩性。岩石薄片鉴定技术是岩石定名最可靠的手段,本次研究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优化,提出一种新的钻井现场岩石薄片快速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金刚石磨盘为磨片核心,可在10分钟内完成2~3 mm大小的岩屑颗粒薄片制备工作。对比传统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材料简单、现场环境需求低、快速高效、适用性广等优点,薄片制备和鉴定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南海深水古潜山领域的钻井现场,该方法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录井手段,为钻井现场的勘探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现场 复杂岩性 地质录井 薄片制备 现场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