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与农村文化建设 被引量:36
1
作者 何兰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13,共6页
从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角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民间传统文化资源陷入荒芜的境地,农村文化队伍日益散落。这些方面导致了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衰落,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精神生活的空虚。重构公共文... 从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角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民间传统文化资源陷入荒芜的境地,农村文化队伍日益散落。这些方面导致了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衰落,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精神生活的空虚。重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对于克服农村生活的离散性,加强农村内部团结和文化凝聚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生活空间 农村文化 社区生活
下载PDF
社区学习共同体:重拾共同体生活的现实载体 被引量:30
2
作者 汪国新 项秉健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69,共6页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必要探索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居民重拾共同体生活的新路径。原始自然共同体曾长期存在。我国近四十年的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后,中国人民比...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必要探索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居民重拾共同体生活的新路径。原始自然共同体曾长期存在。我国近四十年的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后,中国人民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希望并有能力追求美好生活。人与人之间冷漠和疏离的"城市病"严重制约着美好生活目标的达成。重拾共同体生活,重建精神家园,重构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是时代的重大命题。我们持续十年的探索发现,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微共同体",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共同体"特征。遍布城乡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城乡居民重拾共同体生活的现实载体和提升生命质量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社区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生活 重拾
原文传递
团体生活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云霞 丁娟 赵一雷 《现代医学》 2017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生活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出院后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 目的:探讨团体生活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出院后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团体生活延续性护理。护理5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恢复积极性、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P<0.05),但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积极性评分和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生活延续性护理能够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容易在社区推广,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生活 延续性护理 脑出血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社区教育品牌项目的实践品格和价值蕴涵——以上海浦东新区社区教育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惟民 《当代继续教育》 2016年第2期40-46,共7页
本文认为,社区教育品牌项目以其独特性、优质性、丰富性、扩容性、愉悦性、社群性、创新性、引领性的实践品格,以其服务于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服务于营造社区共同精神家园、服务于提升社区民生幸福指数、服务于创新社区治理优化模式... 本文认为,社区教育品牌项目以其独特性、优质性、丰富性、扩容性、愉悦性、社群性、创新性、引领性的实践品格,以其服务于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服务于营造社区共同精神家园、服务于提升社区民生幸福指数、服务于创新社区治理优化模式的价值蕴涵,得益于相关本质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的双重引导。而凸显社区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基本功能、品位风格,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区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愿景,其塑造有赖于相关综合实施方案和目标愿景的双重规范。上海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经验表明,社区群众是壮大社区教育的主体力量,社区生活是发展社区教育的活头源水,社区认可是优化社区教育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社区学习 社区文化 社区生活 社区治理
原文传递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与社区治理探研——以J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鹏 高旸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130,共9页
新生代青年农民工进城后,经历着由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适应性转变过程;受外部社会环境影响,该群体在进城后的身份认同、生活方式、行为选择等方面存在着群体特殊性。本文立足于现有研究成果,尝试构建起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过程模... 新生代青年农民工进城后,经历着由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适应性转变过程;受外部社会环境影响,该群体在进城后的身份认同、生活方式、行为选择等方面存在着群体特殊性。本文立足于现有研究成果,尝试构建起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过程模型,参照该模型开展问卷设计和田野调查。借助问卷数据分析发现,J省青年农民工能够较快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但对于身份认同尚存在观念上的分歧。人际交往受限是该群体城市生活面临的主要困境,存在明显的社会网络"内卷化"倾向,并成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开展社区治理的制约性因素。对此,可以从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身份自信、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内卷化"倾向、构建社区事务多方合作参与模式等方面入手,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态,提升我国城市社区基层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区生活 城市社会融入 社区治理
下载PDF
空间、共同体与公共性生产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骏 杨建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79-85,共7页
公共性是社区治理有序化的本质内涵,空间和共同体是推动公共性生产的核心要素。以“开放”和“公共”为内涵的空间生产,能为“地域共同体”塑造和公共性建构提供条件和平台;以“交往”和“认同”为内涵的共同体生产,分别建构了“社会共... 公共性是社区治理有序化的本质内涵,空间和共同体是推动公共性生产的核心要素。以“开放”和“公共”为内涵的空间生产,能为“地域共同体”塑造和公共性建构提供条件和平台;以“交往”和“认同”为内涵的共同体生产,分别建构了“社会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也为公共性的生产注入了内生动力。在共享的公共空间中,大众的社会交往会促进地域共同体向社会共同体,进而向文化共同体升级,公共性就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和生成。可以说,拓展公共空间,促进地域共同体形成,加强交往、凝聚认同,培育社会共同体,是公共性生产的关键机制,也是破解社会治理共同体困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群生活 共同体 公共性生产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宗族组织与乡村共同体再造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伯承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41-47,共7页
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遭遇严重挑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侧重于风险酿成危机后的善后治理,是"排山倒海"地危机应对,还是力量下沉、着力于细微之处的风险预警、社区应对和民众动员,这是需要引起重... 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遭遇严重挑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侧重于风险酿成危机后的善后治理,是"排山倒海"地危机应对,还是力量下沉、着力于细微之处的风险预警、社区应对和民众动员,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倡导基层治理创新之于农村村落,迫切呼唤应时代之需的乡村生活共同体的重塑与再造。文章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对豫东南地区S县的田野考察,发现基于宗族构成熟人社会的乡村社区通过集体防疫抗疫、积极复工复产,宗族共同体集体行动和国家的疫情防控基层治理需要形成了内在一致性:一是宗族组织的积极动员与有效倡导,形成了基层社区早期防疫秩序的建构与表征;二是宗族组织建构了外出务工者可资利用的关系网络,强化了陌生人社会的社会资本的形成;三是宗族传统习俗的适时权变,带来基层社会内部治理效能的改善。宗族组织通过一种共同体生活维系的形式,服务于把乡村地域社会建设成为风险社会时代有恢复能力的共同体型社区,实现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乡村共同体的重塑与再造。这种对国家基层治理能力有效补充的形式与内容,值得持续地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乡村治理 宗族组织 乡村共同体 共同体生活
下载PDF
多层住宅建筑中对前院空间需求性的研究
8
作者 汪柏阳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20-22,共3页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多层住宅已成为主流居住形态。前院空间,作为住宅与外界环境的过渡地带,具有促进邻里交流、安全隐私保护等多重功能。然而,当前多层住宅中缺乏前院空间的功能。在多层建筑也应尝试加入前院空间的设计,针对不...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多层住宅已成为主流居住形态。前院空间,作为住宅与外界环境的过渡地带,具有促进邻里交流、安全隐私保护等多重功能。然而,当前多层住宅中缺乏前院空间的功能。在多层建筑也应尝试加入前院空间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住宅应采取相应的前院设计策略,相关法律法规应给予前院空间面积计算上的优惠,以鼓励合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多层住宅中的前院空间,进一步提升多层住宅的整体生活品质和社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住宅 前院空间 邻里交流 社区生活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评价分析法的社区老年人售药机设计研究
9
作者 王媚雪 邝庆龙 王巍 《设计》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为了提升社区生活环境中老年人用户售药机的使用体验,以及解决老年人在自主购药中的问题,在注重城市社区生活环境背景的同时,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售药机设计方案进行创新。聚焦传统售药机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以及现有老年人售药机存在的... 为了提升社区生活环境中老年人用户售药机的使用体验,以及解决老年人在自主购药中的问题,在注重城市社区生活环境背景的同时,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售药机设计方案进行创新。聚焦传统售药机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以及现有老年人售药机存在的问题,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将相对应的设计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从操作、造型、人机和老年人需求4个方面构建社区老年人售药机的多层级分析模型,并归纳计算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以判断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将AHP与模糊评价分析法结合,使主观的设计需求转为客观准确的分析,并且通过模糊评价分析法验证结果的合理性,为老年人售药机提供有效客观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售药机的分析和设计,提出了AHP-模糊评价分析法的集成模型应用于老年人售药机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 老年人 售药机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价法
下载PDF
从职业群体到公共领域——社会团结视域下当代中国公德塑造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俊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7-62,共6页
从经典社会学理论出发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公德危机本质上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团结"难题。涂尔干提出从职业群体当中去寻找能够替代宗教的道德和精神生活的资源,进而实现现代社会的团结与整合。沿着这一分... 从经典社会学理论出发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公德危机本质上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团结"难题。涂尔干提出从职业群体当中去寻找能够替代宗教的道德和精神生活的资源,进而实现现代社会的团结与整合。沿着这一分析思路,本研究提出职业群体作为现代社会道德整合的力量必然依靠某种组织性因素作为载体。事实上,作为社会中间层次上的中介性"总体的社会组织",不仅仅在实践层面上包括职业群体,也应该在认识论层面上包括公共领域中的社区生活与一般社会组织。本研究认为以上这三个领域构成了当代中国公德塑造的基本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塑造路径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团结 公德塑造 职业群体 社区生活 社会组织
下载PDF
两性关系启示录——王安忆《米尼》与《香港的情与爱》解读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思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100,共9页
两性关系是人类诸关系中最悠久、最基本的关系,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两性关系,而且两性关系永远与人类的发展存亡相始终。同时,它又是人类诸关系中最难处理和破解的关系性难题。尤其是进入爱情、婚姻的两性关系,由于个人化的两性生存上的近... 两性关系是人类诸关系中最悠久、最基本的关系,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两性关系,而且两性关系永远与人类的发展存亡相始终。同时,它又是人类诸关系中最难处理和破解的关系性难题。尤其是进入爱情、婚姻的两性关系,由于个人化的两性生存上的近距离或零距离接触,必然会出现许多相互性的关系性难题,并非男或女一方一厢情愿能够解决。从整体上看,性别关系曾经是人类社会最先发生变化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将是人类各种关系中最复杂和最后才能得到整体性的根本变革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以两性关系为视角,细读王安忆的《米尼》与《香港的情和爱》两个文本,我们可以从米尼如何从一个上海女知青迷途不知返、一步步堕落为惯偷和卖淫女的教训,以及从逢佳与华裔美国商人老魏的一段临时性、交易性的两性关系之契约化、人性化升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故事得到正反两方面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两性关系 生存共同体 蒙昧与糊涂 交易性 契约精神
下载PDF
空中多层公寓 献给未来新城的住宅原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祝晓峰 《时代建筑》 2011年第5期80-81,共2页
文章就当代中国新城建设中高层住宅小区普遍存在的公共空间质与量两方面的缺失提出批判,从20世纪50-80年代多层住宅小区充满生气的社区生活中汲取变革的动力和养分,提出"空中多层公寓"这一新的住宅建筑原型,尝试把多层小区在... 文章就当代中国新城建设中高层住宅小区普遍存在的公共空间质与量两方面的缺失提出批判,从20世纪50-80年代多层住宅小区充满生气的社区生活中汲取变革的动力和养分,提出"空中多层公寓"这一新的住宅建筑原型,尝试把多层小区在公共空间上的优点移植到高层小区,从而在保持高容积率的同时,大幅提高"公共空间率",在每个城市人的家门口营造触手可及的、容量充足的、尺度宜人的、多元化的空中公共空间,为未来高密度居住模式的公共生活提供建筑学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原型 公共空间率(PAR) 新城 社区生活多层住宅 高层住宅
下载PDF
复苏与融入,工业遗产耦合社区生活——上海松江“云间粮仓”的启发
13
作者 马心成 李童琳 汪留成 《住宅科技》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将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与社区生活圈融合,具有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文章介绍工业遗产的产生及保护情况,分析当前社区生活圈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遗产耦合社区生活的策略思路。通过对上海松江“云间粮仓”...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将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与社区生活圈融合,具有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文章介绍工业遗产的产生及保护情况,分析当前社区生活圈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遗产耦合社区生活的策略思路。通过对上海松江“云间粮仓”案例的分析,找寻居住型社区生活圈的提升空间,探索工业遗产开放融入居住型社区生活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活化利用 糅合 社区生活 开放
下载PDF
试论城市开放式社区的构筑——以芜湖三山区星海湾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中霞 胡鸿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10,共4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升,城市开放性社区逐步被人们所重视。结合芜湖三山区星海湾规划设计项目概况,探讨"开放式"社区在芜湖三山区星海湾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现代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升,城市开放性社区逐步被人们所重视。结合芜湖三山区星海湾规划设计项目概况,探讨"开放式"社区在芜湖三山区星海湾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冷漠与隔裂,希望通过全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来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社区 资源共享 街区生活
下载PDF
媒介战争叙事中的社会风貌及百姓生活——《人民日报》(1946—1949)广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雪枫 尤彦荣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6,共5页
创刊于1946年的《人民日报》,在解放战争的战火硝烟中发展成长。作为《人民日报》特别"叙事"的广告,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战争年代的社会风貌及百姓生活:市井素朴,商品匮乏,民生零落,亲情离散。所幸有渴望和平与建设的主导思想贯... 创刊于1946年的《人民日报》,在解放战争的战火硝烟中发展成长。作为《人民日报》特别"叙事"的广告,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战争年代的社会风貌及百姓生活:市井素朴,商品匮乏,民生零落,亲情离散。所幸有渴望和平与建设的主导思想贯穿于文化商品的广告中,体现出在战争年代"空白化""空洞化"的社会现实中,社会各界对新生与重建的祈盼与希望。因此,《人民日报》也呈现出在当时百事凋敝、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下,解放区民众所呈现出的执着与恪守、重生与新建的精神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战争叙事 社会风貌 百姓生活
下载PDF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武汉都府堤老旧社区营造中的文化传承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铭 周伟杰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文章从老旧社区营造中的文化传承入手,对老旧社区中居民生活的原真性价值进行发掘,提出通过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的互动,有效地对老旧社区文化进行传承。通过相关研究文献与实践案例分析,结合武汉市都府堤社区规划实践,在社区居民参与规... 文章从老旧社区营造中的文化传承入手,对老旧社区中居民生活的原真性价值进行发掘,提出通过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的互动,有效地对老旧社区文化进行传承。通过相关研究文献与实践案例分析,结合武汉市都府堤社区规划实践,在社区居民参与规划的基础上,提出“街道融合”为核心的环境治理策略与“共享共治共建”的社区治理策略,在社区生活与文化旅游的互动过程中对老旧社区文化进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社区 社区营造 文化传承 文化旅游 社区生活
下载PDF
拾荒者的社区生活:都市新移民聚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大鸣 李翠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54,共5页
通过对广州市兴丰垃圾场上拾荒者日常生活的描述,认为拾荒者的社区生活体现出了都市与乡村的混合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相对活跃的公共生活,一个新型的都市社区已显露雏形。
关键词 拾荒者 社区生活 公共空间
下载PDF
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关切及其实践逻辑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鑫 袁祖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9,共9页
在后全球化时代,日益严峻并不断加剧的全球生态危机的蔓延,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立足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性,秉持“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伦理价值信念,理智对待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 在后全球化时代,日益严峻并不断加剧的全球生态危机的蔓延,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立足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性,秉持“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伦理价值信念,理智对待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人类文明演进的更高层次上寻求人与自然并生、互适、共在的新范式。标志着生态文明新境界的“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提出的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解决全球生态治理困境、维护全球正义的生态伦理新理念和生态治理新模式。中国政府、中国社会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实践中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制定并践行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智识性实践方案,如遵循天地美生的绿色发展,倡导“国内—国际”协作的全球生态共治,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世界视野和天下情怀,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历史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生态危机 价值关切 实践逻辑
下载PDF
对于封闭居住区的现状调研与开放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建 王珊珊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4期319-320,共2页
伴随中国城镇住房建设持续迅速发展,封闭居住区开始在全国蔓延。本文基于封闭居住区存在的问题,总结其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其在空间形态、公共设施和社区生活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寻求适合大城市中封闭居住区的发展方向和开放模式。
关键词 封闭居住区 空间形态 公共设施 社区生活 开放模式
下载PDF
“哲玛提”文化模式:理解回族社群文化的一种理论框架——以巍山回族“哲玛提”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桂榕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5-21,共7页
"哲玛提"是回族穆斯林形成并赖以生存的基层社会组织,是人们理解回族社会的窗口。"哲玛提"文化模式并非否认回族社群的文化多样性,而意在提供一种准确把握回族社群宗教本质的理论框架,是从公民社会视角理解当代少... "哲玛提"是回族穆斯林形成并赖以生存的基层社会组织,是人们理解回族社会的窗口。"哲玛提"文化模式并非否认回族社群的文化多样性,而意在提供一种准确把握回族社群宗教本质的理论框架,是从公民社会视角理解当代少数民族宗教社群的尝试。笔者以云南巍山回族"哲玛提"为个案,基于穆斯林社群的世界同一性与地方异质性,发展与调适等理论前提,从认同边界、核心领域、行为模式、经济制度、体制保障五方面,对回族"哲玛提"社群文化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进行建构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玛提”文化模式 回族社群文化 巍山回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