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2003年中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革兰阳性细菌耐药监测研究 被引量:224
1
作者 李家泰 齐慧敏 +1 位作者 李耘 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4-265,共12页
目的 监测我国不同地区医院获得性感染(HAI)与社区获得性感染(CAI)患者中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状况。方法 按原设计方案对 14家医院 31个研究病房,从 2002年 7月 1日至 2003年 6月30日年度内分离的 770株革兰阳性球菌,采用国际标准平皿二... 目的 监测我国不同地区医院获得性感染(HAI)与社区获得性感染(CAI)患者中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状况。方法 按原设计方案对 14家医院 31个研究病房,从 2002年 7月 1日至 2003年 6月30日年度内分离的 770株革兰阳性球菌,采用国际标准平皿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敏感试验,以MIC50、MIC90表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并按 2002年美国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指导原则的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R)%、中介率(I)%和敏感率 (S)%。结果 从住院感染患者中分离到葡萄球菌 390株,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 (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 41 0% (68 /166)与 29 1% (34 /117), 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与苯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ORSE)的检出率分别为 41 6% (69 /166)和 82 1% (96 /117)。HAI患者中MRSA与ORSA检出率均为 60 7% (17 /28),显著高于CAI患者中MRSA与ORSA检出率,后两者分别为 37 0% (51 /138)与37 7% (52 /13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株。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PISP)的总耐药率为 35 3% (12 /34),包括耐药率R% (2 9%,1 /34)和中介率I% (32 4%, 11 /34)。从研究病房分离到肠球菌 22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率 MRSA 检出率 革兰阳性球菌 社区获得性感染 屎肠球菌 粪肠球菌 CAI 结论 发现
原文传递
中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监测研究 被引量:198
2
作者 李家泰 李耘 +1 位作者 王进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5-374,共10页
目的 探讨我国不同地区医院获得性感染 (HAI)和社区获得性感染 (CAI)患者中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方法 按原设计方案对 13家医院从 2 0 0 0年 7月 1日至 2 0 0 1年 6月 30日年度内分离的 2 40 1株致病菌中的 80 5株革兰阳性球菌采用... 目的 探讨我国不同地区医院获得性感染 (HAI)和社区获得性感染 (CAI)患者中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方法 按原设计方案对 13家医院从 2 0 0 0年 7月 1日至 2 0 0 1年 6月 30日年度内分离的 2 40 1株致病菌中的 80 5株革兰阳性球菌采用国际标准平皿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敏感试验 ,按2 0 0 1年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 (NCCLS)指导原则的标准 ,测得最低抑菌浓度 (MIC50 )、MIC90 表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 ,并计算出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R % )、中介率 (I% )和敏感率 (S % )。结果 从住院感染患者中分离到 2 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与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 (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 37 4% ( 89/ 2 38)和 33 8% ( 5 1/ 15 1)。其中从CAI患者与HAI患者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分别为 139株和 37株 (另有 6 2株不明确是CAI还是HAI)。HAI患者中MRSA检出率为 89 2 % ( 33/ 37) ,显著高于CAI患者中MRSA检出率 30 2 % ( 42 / 139) (P <0 0 1)。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PRSP)的检出率 (R % +I% )为 3 3 % ( 1/ 30 ) +2 3 3% ( 7/ 30 ) ,总耐药率为 2 6 6 % ( 8/ 30 )。从研究病房分离到肠球菌 178株 ,非研究病房分离到 15 3株 ,共计 331株。其中粪肠球菌 2 86株、屎肠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医院 社区 获得性感染 革兰阳性球菌 耐药性 监测 研究 抗生素
原文传递
Etiology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 patients in China 被引量:94
3
作者 TAO Li-li HU Bi-jie +7 位作者 HE Li-xian WEI Li XIE Hong-mei WANG Bao-qing LI Hua-ying CHEN Xue-hua ZHOU Chun-mei DENG Wei-w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2967-2972,共6页
Background Appropriate antimicrobial therapy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is mainly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etiology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major pathogens. We performed a prospective observat... Background Appropriate antimicrobial therapy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is mainly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etiology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major pathogens. We performed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adult with CAP in 36 hospitals in China. Methods Etiological pathogens were isolated in each of the centers, and all of the isolated pathogens were sent to Zhongshan Hospital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s using agar dilution. Results A total of 593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nd 242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225 patient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79/242, 32.6%)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pathogen, followed by Haemophilus influenzae (55/242, 22.7%)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25/242, 10.3%). Totally 527 patients underwent serological tests for atypical pathogens;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infec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205 (38.9%) and 60 (11.4%) patients respectively. Legionella pneumophila infec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4.0% (13/324) of patients. The non-susceptibility rate of isolate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o erythromycin and penicillin was 63.2% and 19.1% respectively. Six patients died from the disease, the 30-day mortality rate was 1.1% (6/533). Conclusions The top three bacteria responsible for CAP in Chinese adults wer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Haemophilus influenza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 There was also a high prevalence of atypical pathogens and mixed pathogens. The resistance rates of the major isolated pathogens were relatively low except for the high prevalence of macrolide resistance in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n PNEUMONIA ETIOLOGY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EPIDEMIOLOGY
原文传递
我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家泰 李耘 +1 位作者 王进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35-1045,共11页
目的 探讨和监测我国不同地区病房医院获得感染 (HAI)与社区获得感染 (CAI)患者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方法 按原设计方案对 13家医院从 2 0 0 0年 7月 1日至 2 0 0 1年 6月 30日年度内分离的 2 4 0 1株致病菌中的 15 96株革... 目的 探讨和监测我国不同地区病房医院获得感染 (HAI)与社区获得感染 (CAI)患者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方法 按原设计方案对 13家医院从 2 0 0 0年 7月 1日至 2 0 0 1年 6月 30日年度内分离的 2 4 0 1株致病菌中的 15 96株革兰阴性杆菌 ,采用国际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敏感试验 ,按 2 0 0 1年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 (NCCLS)指导原则的标准 ,测得最低抑菌浓度(MIC) ,以MIC50 、MIC90 表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 ,并计算出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R %、中介率I%和敏感率S %。结果 分离到 15种阴性杆菌 ,大多数菌种均能从CAI与HAI患者中分离到。但引起HAI的细菌耐药率 ,特别是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属和不动杆菌属高于CAI细菌耐药率。对所测各类抗菌药物对 15种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所测定抗菌药物中对肠道阴性杆菌作用最强的一类抗生素。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头孢吡肟均显示了很高的敏感率。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他啶 ,多数革兰阴性菌仍有较高的敏感率 (70 %~ 10 0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显示了强大广谱抗革兰阴性菌作用 ,但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率仍高达 5 0 %以上 ,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敏感性均有所下降。结论  (1)本次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社区与院内尿路感染的病原学比较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0
5
作者 汪一萍 倪语星 +2 位作者 孙景勇 朱月秋 周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为调查比较瑞金医院近期社区及院内尿路感染病原学构成特点及抗生素耐药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6月,上海瑞金医院门诊与住院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社区与院内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以大肠埃希菌属、肠球... 目的为调查比较瑞金医院近期社区及院内尿路感染病原学构成特点及抗生素耐药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6月,上海瑞金医院门诊与住院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社区与院内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以大肠埃希菌属、肠球菌属为主,但两菌所占比例明显不同;医院感染分离株耐药性普遍高于社区感染分离株;IMP、MEM、CAZ、FEP、TZP、CFS、CMZ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敏感性均>80%,而CIP、PIP、AMP、GEN均已产生>50%~80%耐药率;未检出耐VAN、TCL肠球菌菌株,AMP、NIT对肠球菌感染具有较高敏感性,而CIP、ERY已产生较高耐药性. 结论及时总结本地社区与院内尿路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及耐药菌变迁规律,对指导临床正确选药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住院患者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40
6
作者 唐平 张勇昌 陈惠琴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某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5 084例患者中,有1 436例(2.61%)查出有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社区获得性...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某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5 084例患者中,有1 436例(2.61%)查出有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社区获得性959例(1.74%),医院获得性477例(0.87%),两者之差异有显著性(x^2=323.571,P=0.000)。发生双重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者占医院感染总人数的25.74%(1 853例),出现较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16.98%)、神经外科(14.67%)、烧伤外科(14.25%)、神经内科(14.0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824例次,51.92%)。75.97%(1 091例)的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在感染前使用过抗菌药物。结论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以社区获得较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和减少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抗药性 微生物 多重耐药菌 社区感染
下载PDF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xifloxacin versus levofloxacin plus metronidazole for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ith aspiration factors 被引量:34
7
作者 Sun Tieying Sun Li +7 位作者 Wang Rongmei Ren Xiaoping Sui Dong-jiang Pu Chun Ren Yajuan Liu Ying Yang Zhuo Li Fengzh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201-1205,共5页
Background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is a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the incidence continues to grow as the population ages.Aspi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ic mechanism for pneumo... Background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is a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the incidence continues to grow as the population ages.Aspi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ic mechanism for pneumonia in the elderly and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ith aspiration factors is a major medical problem.Our study aimed to assess whether moxifloxacin in comparison to levofloxacin plus metronidazole are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ith aspiration factors.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multicenter,open-labe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77 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ith aspiration factors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moxifloxacin or levofloxacin plus metronidazole.The primary efficacy variables were clinical outcomes in evaluable patients at a follow-up visit 7 to 14 days after the end of therapy.Results Seven days after the end of therapy a clinical cure was achieved for 76.7% (23 of 37) of efficacy-evaluable patients in the moxifloxacin group and 51.7% (15 of 40) of patients in the levofloxacin plus metronidazole group.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x2=4.002,P <0.05).Bacteriological success rates were similar in the moxifloxacin group (93.3%) and levofloxacin plus metronidazole group (96.4%),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The overall adverse event rate was 10.8% (4/37) in the moxifloxacin group versus 17.5% (7/40) in the levofloxacin plus metronidazole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s Moxifloxacin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ith aspiration factors.And the regimen of moxifloxacin monotherapy is more convenient compared with levofloxacin plus metronidaz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EUMONIA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n MOXIFLOXACIN LEVOFLOXACIN METRONIDAZOLE
原文传递
社区与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学比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小林 陈盛烨 +2 位作者 季玉翠 张贤莉 徐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430-3432,共3页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社区与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学组成特点及对抗菌药物耐药状况,为尿路感染经验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4所不同级别医院门诊患者社区性尿路感染与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尿培养阳性标本,对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社区与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学组成特点及对抗菌药物耐药状况,为尿路感染经验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4所不同级别医院门诊患者社区性尿路感染与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尿培养阳性标本,对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试验A组)及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试验B组)各300株病原菌进行归类、对照,对其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排列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6.7%)、粪肠球菌(14.3%)、表皮葡萄球菌(7.7%)等;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排列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6.3%)、白色假丝酵母菌(14.3%)、粪肠球菌(10.7%)等;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高于其他地区;两组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7%、1.27%及2.14%、1.27%。结论温州地区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真菌感染比例高;多药耐药菌株检出率高;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管理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 泌尿系感染 病原学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罗光英 查筑红 +2 位作者 陈璐 江蕾薇 王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6-508,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查阅在架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0年8月31日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患者170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74%,社区感染...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查阅在架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0年8月31日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患者170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74%,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2.72%;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有ICU、烧伤外科等科室,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有儿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为主,分别占48.04%、38.4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40.16%,内科显著低于外科(P<0.01),内科以治疗用药为主,外科以预防用药为主,治疗用药病原菌送检率33.19%。结论医院患者社区获得性感染较高,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标本送检率,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调查
原文传递
重症肺炎的急诊治疗策略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安雷 郭树彬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5期3-5,共3页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甚至致死性的重症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30%~50%。以往的临床治疗单纯强调抗感染药等控制感染,不注意免疫支持治疗,是临床常见误区。因此,综合全面的支持治疗是重症肺炎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临床治疗过程中...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甚至致死性的重症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30%~50%。以往的临床治疗单纯强调抗感染药等控制感染,不注意免疫支持治疗,是临床常见误区。因此,综合全面的支持治疗是重症肺炎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临床治疗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对致病微生物的控制杀灭,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正确认识重症肺炎病理生理实质,有针对性地对因和综合调节、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提高那些"可以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呼吸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新生儿社区与医院内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澜 曹云 +4 位作者 钱甜 陈超 徐锦 蔡小狄 王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社区与医院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对新生儿RSV感染尤其是院内RSV感染肺炎进行有效防治。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4月新生儿科共收治RSV肺炎65例,所有患儿均有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经X线、下呼... 目的了解新生儿社区与医院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对新生儿RSV感染尤其是院内RSV感染肺炎进行有效防治。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4月新生儿科共收治RSV肺炎65例,所有患儿均有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经X线、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检测确诊,其中社区感染56例,院内感染9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并将9例院内感染患儿与国外2005年报道的9例院内暴发感染RSV的新生儿临床特点等进行比较。结果院内感染RSV患儿平均出生体重(中位数2625.0g)低于社区感染者(3342.5g),临床表现较严重,需进行重症监护治疗者较社区感染者多(P<0.05)。院内感染RSV患儿均存在基础疾病,同时合并细菌感染8例。9例院内感染RSV肺炎患儿与国外报道的院内感染暴发的患儿比较,平均胎龄(35+5周、30+3周)及出生体重(2625.0g、1757.0g)较大(P<0.05);需要吸氧的人数、机械通气人数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疾病严重程度相仿。结论新生儿院内RSV感染与社区感染相比病情更为严重。新生儿RSV感染常合并细菌感染。要重视RSV院内感染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 医院内感染 社区感染
下载PDF
福建省116所医院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小燕 战榕 +4 位作者 曾邦伟 陈丽芬 徐秀莉 聂渝莉 陈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患病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患者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省11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的日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 目的了解福建省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患病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患者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省11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的日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到116份汇总表,其中合格113份(97.41%),实际调查住院患者48947例。发现医院感染患者1595例(3.26%),1739例次(3.55%);社区感染患者9 751例(19.92%),10062例次(22.5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在医院感染中占49.34%,社区感染中占45.70%。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医院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15.05%;社区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8.90%。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综合重症监护室38.22%(99/259),血液病科12.54%(85/678),神经外科9.44%(152/1611);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儿科非新生儿组82.02%(2053/2503),呼吸科70.46%(1577/2238),儿科新生儿组52.23%(409/783)。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8.28%(18738/48 947),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42.68%(4735/11093)。结论应重点监测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以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目标性监测 病原体 抗菌药物
下载PDF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肖玲 陈丹霞 +2 位作者 郑小河 郑忠生 吴洁文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11期979-98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SCAP预后的评价,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按照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共同发布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指南中关于SCAP的界定,...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SCAP预后的评价,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按照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共同发布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指南中关于SCAP的界定,分析我院2006—2007年57例SCAP临床资料,并对住院第1、3、5天的CPIS分值进行分析。结果57例SCAP平均年龄(65±18)岁,死亡23例,病死率40%。死亡组住院第1天CPIS(7.0±1.5)、第3天(7.5±1.1)及第5天(9.0±1.7),存活组住院第1天CPIS(6.8±1.1)、第3天(6.2±0.9)及第5天(5.3±1.2),住院第5天CPIS>6分时病死率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82.4%。pH<7.35或二氧化碳分压(PCO2)≥50mmHg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P<0.01);呼吸次数≥30次/min、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3个及以上器官受累、3个及以上肺叶受累、白细胞≥10×109/L或血清白蛋白<30g/L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pH<7.35、PCO2≥50mmHg、呼吸≥30次/min、合并COPD、3个及以上器官受累、3个及以上肺叶受累、白细胞≥10×109/L及血清白蛋白<30g/L是SCAP病死率的危险因素;CPIS可作为一个良好的指标用于SCAP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下载PDF
241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喻玲丽 杨平 +5 位作者 热衣汗 丁丽丽 古力夏提 李云秋 王鹏 韦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08年10月29日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共调查患者2 413例,发现医院感染98例(4.06%),...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08年10月29日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共调查患者2 413例,发现医院感染98例(4.06%),109例次(4.52%);发现社区感染574例(23.79%),609例次(25.24%)。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居首位,分别占45.87%和31.5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00%)、鲍曼不动杆菌(10.00%)为主;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38%)、金黄色葡萄球菌(13.85%)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3%,其中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66%(364/1 270),显著低于外科的51.18%(585/1 143)(x^2=127.85,P<0.01);治疗性用药者病原菌的培养送检率为23.46%(137/584),内科为36.88%(97/263),显著高于外科的12.46%(40/321)(x^2=48.01,P<0.01)。结论该院患者社区感染率较高,应加大对高危部位感染的监测,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致感染性休克九例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何时军 金益梅 +4 位作者 黄爱蓉 王传夏 周爱华 王霞 单小鸥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339,共7页
目的分析小儿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致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干预过程。方法通过回顾病案记录,对患儿的诊断,抗生素应用,死亡情况,休克临床过程,呼吸支持,化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9例并发脓毒性休克的铜绿假单胞菌败血... 目的分析小儿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致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干预过程。方法通过回顾病案记录,对患儿的诊断,抗生素应用,死亡情况,休克临床过程,呼吸支持,化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9例并发脓毒性休克的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患儿中,8例死亡。9例均有发热,其中3例伴咳嗽或腹泻,3例并发皮肤坏疽性深脓疱;死亡或血培养结果前,均未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入院时9例中仅3例接受敏感抗生素治疗,转入ICU后,均没有接受联合抗感染治疗,9例中有7例接受单一敏感抗生素治疗。入院到发生休克时间为0~21h,平均5.1h;休克到死亡时间为1~32h,平均13.8h。9例均因发生休克而转入ICU,因转科而延误抗休克时间为25~80min,平均49.3min,且转科前仅2例诊断休克并行抗休克治疗,转入ICU后仅5例诊断休克,3例给予抗休克治疗。9例均用血管活性药物,其中6例用升压剂量多巴胺;8例死亡者休克状态一直持续至死亡。其中6例死亡直至心跳骤停才插管上呼吸机。血白蛋白严重下降,为(11.1~23.7)g/L,平均18.5g/L,血CRP显著升高,波动于(89~318)mg/L,平均179.4mg/L,血白细胞计数下降,为(0.1~5.0)×10^9/L,平均2.1×10^9/L,6例并发DIC。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发病之初仅有发热、咳嗽、腹泻等非特异性表现,临床医生对感染严重程度常估计不足,甚少选用有效抗生素。一旦发生感染性休克,即呈暴发性,大多错过抢救时机,于短期内死亡。对于高危患儿,应经验性选择抗绿脓假单胞菌治疗;同时培训一线临床医生早期识别休克,争分夺秒地抗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假单胞菌 铜绿 感染性休克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原文传递
北京部分地区成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聂庆东 岳志刚 陈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3期487-489,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北京部分地区成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389例成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及385例血液标本。痰细菌培养阳性及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的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作为感染指征;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纸... 目的调查研究北京部分地区成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389例成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及385例血液标本。痰细菌培养阳性及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的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作为感染指征;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389例痰液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171株细菌,其中最主要的是肺炎链球菌(34/171),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9/171)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2/171)。对385例患者进行非典型病原菌的血清学检测,分别检出104例肺炎支原体和32例肺炎衣原体。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及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0.6%和41.2%。结论成年CAP患者中感染率居前3位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的非典型病原菌感染及混合感染。除了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较高外,主要致病性细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病原学 抗菌耐药性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江唯波 蒋泓宇 +3 位作者 应晟 韩洁 韩贤达 刘金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211-3214,共4页
目的探讨某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率对比,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检出的8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感染... 目的探讨某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率对比,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检出的8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感染的来源将患者分为医院感染组56例和社区感染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感染部位分布及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共17 322例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82例,感染率为0.47%,其中医院感染组56例,占68.29%,社区感染组26例,占31.71%。两组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感染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两组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组对利福平、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达福普汀、替加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均100%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系统,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时,要区别治疗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预防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309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13
18
作者 袁琳 张金萍 陈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RSV肺炎的309例新生儿(男196例,女113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RSV抗原。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RSV肺炎的309例新生儿(男196例,女113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RSV抗原。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并根据感染方式、胎龄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5a共纳入309例新生儿RSV肺炎。男/女比为1.7:1.0。足月儿占87.1%。冬春季为好发季节。与社区获得性感染组比较,院内感染组早产儿比例高(23.2%vs8.7%,P=0.002),出生体质量低[(3010.8±852.8)gvs(3153.2±943.4)g,P=0.026],住院天数延长[(19.0±8.0)dvs(12.2±4.5)d,P=0],住院费用增加[(5646.4±3632.2)元vs(4175.8±2879.2)元,P=0],发病日龄晚[(21.3±8.6)dvs(15.8±6.0)d,P=0]。RSV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组与单纯RSV感染组比较,住院费用高[(6063.1±3085.4)元vs(4513.2±3860.8)元,P=0.047],吸氧治疗比例高(40.0%vs25.7%,P=0.006)。新生儿RSV肺炎临床表现多样,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比较)以呼吸暂停(20.0%vs0.7%)、发绀(42.9%vs22.7%)为主。42.0%并细菌感染,13.3%并其他部位感染,99.0%经治疗达到出院标准。结论RSV是新生儿肺炎的重要病原,冬春季好发。新生儿RSV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院内感染患儿病情较重。本病尚缺乏有效预防治疗手段,预防感染和隔离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院内获得性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院内与院外肺部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侯瑞鹏 石炳毅 +2 位作者 易滨 柏宏伟 赵豫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院内与院外肺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1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院内感染13例,院外感染8例;19例检出病原菌,其中细菌感染有17例次(院内感染7例,院外感染10例)...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院内与院外肺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1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院内感染13例,院外感染8例;19例检出病原菌,其中细菌感染有17例次(院内感染7例,院外感染10例)占47.22%;单纯感染4例,混合感染15例占检出病原菌的78.95%(院内感染均为混合性);4例患者(19.05%)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21例中死亡3例均为院内感染,治愈18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及早发现、果断治疗,了解院内、院外感染的区别,及时正确使用呼吸机,调整免疫抑制剂和全身支持疗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感染 院内感染 院外感染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路明 姚婉贞 +1 位作者 王筱宏 刘振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4-2008年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结果共28例患者入选,均有发热,60.7%伴寒颤,18例有迁徙灶,肺受累最常见;85.7%的患者存...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4-2008年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结果共28例患者入选,均有发热,60.7%伴寒颤,18例有迁徙灶,肺受累最常见;85.7%的患者存在易感因素,39.0%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率32.0%;社区感染6例,多以皮肤为原发感染灶(50.0%),均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22例,多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45.5%),72.0%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社区和医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对青霉素100.0%耐药。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多有高热、寒颤伴有迁徙灶,MRSA逐渐增多,导致很高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耐药性 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