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论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泽环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6,共8页
当代开放、平等、多元社会的道德结构应当包括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得到普遍承认的底线伦理处于基础地位,经过民主商谈达成的共同信念处于中心地位,源远流长、开放常新的各种终极关怀则处于反思地位。正是... 当代开放、平等、多元社会的道德结构应当包括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得到普遍承认的底线伦理处于基础地位,经过民主商谈达成的共同信念处于中心地位,源远流长、开放常新的各种终极关怀则处于反思地位。正是它们之间的积极互动形成了当代社会的合理道德结构。为确立这三种要素之间的合理关系,社会成员在普遍遵守底线伦理的基础上,应该努力在社会的共同信念上形成尽可能广泛的一致,并同时积极促使各自终极关怀之间的相互激荡,以实现终极关怀对底线伦理的深层支撑和对共同信念的超越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线伦理 终极关怀 信念 道德结构 应该 普遍 应当 多元社会 承认 民主
原文传递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6-101,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呈现加快的趋势,但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针对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呈现加快的趋势,但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针对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系统测度了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结果表明,西安市呈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尤其是人口、环境和资源体系问题严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将为政府监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这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体系 西安
下载PDF
利益与风险偏好差异: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及对策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彩霞 刘志彪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6,共7页
通过对上市公司决策主体分企业和个人两个层次的分析发现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者在委托理财行为中可以获得较大收益却无需承担失败的损失,加上长期的执法不力,他们与企业存在利益与风险偏好上的差异,从而解释了那么多的上市公司对风险很... 通过对上市公司决策主体分企业和个人两个层次的分析发现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者在委托理财行为中可以获得较大收益却无需承担失败的损失,加上长期的执法不力,他们与企业存在利益与风险偏好上的差异,从而解释了那么多的上市公司对风险很大的委托理财趋之若鹜的原因。要重构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中的“共有信念”,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且实现一定约束下的法律成本在用于制定新的法规和执行已有法规之间的优化配置;此外,通过提高企业控制人的分成比例,设立企业控制人的个人保证账户也可以减少企业控制人在委托理财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决策主体 风险偏好差异 共有信念 法律成本
下载PDF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姚从容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8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有信念下,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实现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的收敛。制度变迁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是资源相对价格和人们消费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有信念下,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实现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的收敛。制度变迁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是资源相对价格和人们消费偏好的变迁。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唤起公众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环境责任感,让足够的认知成为公众自觉行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共有信念 制度变迁
下载PDF
五四前期“新青年”派现代人道主义“公同信仰”形成考论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先飞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91,共13页
现代人道主义是五四前期最重要的一种社会改造思潮,1918年年底由周作人首倡,在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事件后,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新青年"派思想家发生了现代人道主义的集体转向,倡导现代人道主义"真理",为世... 现代人道主义是五四前期最重要的一种社会改造思潮,1918年年底由周作人首倡,在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事件后,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新青年"派思想家发生了现代人道主义的集体转向,倡导现代人道主义"真理",为世界大同与中国改造提出系统思想方案。1919年年底以《本志宣言》发布为代表的"新青年"派群体性活动,成为其现代人道主义"公同信仰"形成的标志。"新青年"派现代人道主义"公同信仰",作为众多社会改造活动的共同理论支撑与行动纲领,引导了五四前期中国社会改造进程和思想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派 现代人道主义 公同信仰 《本志宣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