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中共纪念活动与三民主义话语 被引量:2
1
作者 童小彪 《云梦学刊》 2010年第3期56-60,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纪念活动是中共重要的话语方式。中共借助相关的纪念活动,系统阐述了自己的三民主义观。通过厘清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与伪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出三民主义在民族抗战中的重... 抗日战争时期,纪念活动是中共重要的话语方式。中共借助相关的纪念活动,系统阐述了自己的三民主义观。通过厘清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与伪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出三民主义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纪念活动 三民主义
下载PDF
“七一”纪念与党的建设 被引量:7
2
作者 童小彪 《云梦学刊》 2009年第4期63-66,共4页
"七一"纪念是党的优势资源,是推动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纪念符号可以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通过纪念仪式可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纪念话语可以推动全党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 “七一”纪念 党的建设
下载PDF
近代中国儿童节创设的宗旨与教育意义——以首次儿童节纪念活动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赖江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2-119,共8页
儿童节的创设是近代中国慈幼事业的一大进步,反映了国民时期中国社会对儿童教育与保护意识的提升。从儿童节的历史由来、儿童节纪念办法的制定、“国难期”首次儿童节纪念活动的艰难开展及舆论动员等情形可知当时中国社会各界极为重视... 儿童节的创设是近代中国慈幼事业的一大进步,反映了国民时期中国社会对儿童教育与保护意识的提升。从儿童节的历史由来、儿童节纪念办法的制定、“国难期”首次儿童节纪念活动的艰难开展及舆论动员等情形可知当时中国社会各界极为重视儿童节及儿童节纪念活动的开展,体现了近代中国儿童节创设具有倡导尊重儿童独立人格、号召社会各界协力保护儿童、推动儿童教育事业的进步等重要教育意义,儿童节创设对当代儿童节活动的开展及儿童教育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儿童节 儿童节纪念活动
下载PDF
纪念仪式的动员逻辑——以延安时期中共纪念活动为个案的考察 被引量:7
4
作者 葛曲 秦燕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41,共9页
延安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常态化和成熟化使其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员大众的重要内容及有效方式。深入考察当时中共纪念活动中阅兵仪式、哀悼仪式、展览仪式、生产竞赛仪式和戏剧表演仪式等五种典型仪式,分析纪念仪式的动员逻辑... 延安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常态化和成熟化使其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员大众的重要内容及有效方式。深入考察当时中共纪念活动中阅兵仪式、哀悼仪式、展览仪式、生产竞赛仪式和戏剧表演仪式等五种典型仪式,分析纪念仪式的动员逻辑——创造仪式的象征符号,借助纪念仪式对象征符号进行重复操演,以强化中共政治表达的主导性,赢得话语权,从而在民众心理和认知上重构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深入探讨纪念仪式的动员逻辑,有助于深化对中共政治动员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活动 纪念仪式 动员逻辑 延安时期
原文传递
建国60年来中共领导开展纪念活动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国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纪念活动反映了中共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轨迹,其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纪念活动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探寻纪念活动的历史价值;纪念活动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相结合,挖掘纪念活动的... 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纪念活动反映了中共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轨迹,其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纪念活动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探寻纪念活动的历史价值;纪念活动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相结合,挖掘纪念活动的教育资源;纪念活动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拓展纪念活动的传播空间;纪念活动与推动社会发展相结合,彰显纪念活动的时代特征;纪念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发挥纪念活动的整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60年 中国共产党 纪念活动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纪念活动建构集体记忆的逻辑阐释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妍晴 龙方成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8期120-127,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渗透颠覆的必然要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集体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动因、现实动机与实践动力。当前,西方话语霸权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渗透颠覆的必然要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集体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动因、现实动机与实践动力。当前,西方话语霸权裹挟下社会思潮暗流涌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面临主体选择不恰、内容表达不清与传播路径不畅等现实风险。为此,需遵循“落实主体—聚焦内容—丰富载体—规范媒体”的路径,运用纪念活动强化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活动 集体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建构方式、集中体现和实践路径
7
作者 许浩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生动体现了我们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自信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举办纪念庆祝活动、阐发伟大精神谱系、总结宝贵历史经验等逐步建构起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史、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生动体现了我们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自信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举办纪念庆祝活动、阐发伟大精神谱系、总结宝贵历史经验等逐步建构起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坚定自信,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集中体现。面向未来,全党务必树牢正确历史认知、弘扬革命精神风范、总结宝贵历史经验,不断夯实历史自信的认知基础、增强历史自信的精神力量、厚植历史自信的实践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纪念活动 建构方式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周刊关于党的纪念活动的报道研究
8
作者 范佛山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政治引领和现实斗争的客观需要,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群众》周刊作为党的机关刊物则围绕党的纪念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并且呈现出报道主题多元、报道内容真实、报道形式多样的特点。在《群众》周刊...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政治引领和现实斗争的客观需要,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群众》周刊作为党的机关刊物则围绕党的纪念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并且呈现出报道主题多元、报道内容真实、报道形式多样的特点。在《群众》周刊的报道中,纪念文稿成为中共开展政治宣传和政治动员的一种方式,其在增进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及新生政权了解的同时,也为革命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纪念文稿并非只局限于对特定人物、事件的纪念,还包括对党的历史贡献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政党形象。回顾《群众》周刊关于党的纪念活动的报道情况,有助于丰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宣传工作的相关研究,同时为当下党的宣传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周刊 中国共产党 纪念活动 宣传报道
下载PDF
纪念白求恩:抗战时期白求恩纪念活动考察
9
作者 陈莉莉 赵梦雅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抗战时期,援华抗战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不幸牺牲于晋察冀边区。此时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国共关系恶化以及边区医疗卫生状况恶劣的局面,纪念活动作为鼓舞人心、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充分重视。中国共产党通过致电、... 抗战时期,援华抗战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不幸牺牲于晋察冀边区。此时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国共关系恶化以及边区医疗卫生状况恶劣的局面,纪念活动作为鼓舞人心、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充分重视。中国共产党通过致电、组织追悼会、题词、撰文以及场馆纪念和冠名纪念等具体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白求恩为主题的纪念活动。白求恩纪念活动在动员群众积极抗战、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国际友好交往、筑牢共产主义信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白求恩 纪念活动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征纪念活动述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洪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88,共17页
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以至世界历史上也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革命史上,长征发挥了打通门径、扭转时局、推动历史的关键作用,也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资源,并在... 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以至世界历史上也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革命史上,长征发挥了打通门径、扭转时局、推动历史的关键作用,也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资源,并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举行了一系列长征纪念活动,总体而言纪念规格越来越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内容日趋丰富,社会功能愈加彰显。长征纪念活动既是带有很强政治属性的一种仪式和象征,也是新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一个窗口和缩影。通过对长征纪念活动的考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扪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脉动,更深刻地认识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纪念活动 长征精神 新长征 长征文化
下载PDF
价值哲学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活动研究
11
作者 王妍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28-135,共8页
以实践为根本范畴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认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认识真理,而且创造价值。党的纪念活动作为一种拥有严谨形式和象征意义的实践方式,其丰富的价值意蕴会在周期性的重复操演中被不断释放。百年来建党纪念活动不仅诠释了马... 以实践为根本范畴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认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认识真理,而且创造价值。党的纪念活动作为一种拥有严谨形式和象征意义的实践方式,其丰富的价值意蕴会在周期性的重复操演中被不断释放。百年来建党纪念活动不仅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紧扣时代主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阐发建党纪念活动的深刻价值,对新时代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纪念 纪念活动 价值哲学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以纪念活动为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良青 王同起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0,共6页
纪念活动是宣传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思想的重要阵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充分利用这个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把它当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通过纪念活动诠释马克思主义,强化其政治功能。在纪念活动中把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关注... 纪念活动是宣传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思想的重要阵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充分利用这个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把它当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通过纪念活动诠释马克思主义,强化其政治功能。在纪念活动中把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关注劳苦大众的生活结合起来,且根据大众的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活动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孙中山与纪念活动的功能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金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0,共6页
孙中山通过发表纪念演讲、撰写纪念文章、建造纪念设施,建构了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记忆。借助纪念活动,孙中山阐释了革命目的、革命任务、革命主体、革命方略、革命精神,纪念活动成为实施革命动员的重要载体。孙中山十分重视与苏联... 孙中山通过发表纪念演讲、撰写纪念文章、建造纪念设施,建构了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记忆。借助纪念活动,孙中山阐释了革命目的、革命任务、革命主体、革命方略、革命精神,纪念活动成为实施革命动员的重要载体。孙中山十分重视与苏联相关的纪念活动,列宁逝世纪念、十月革命纪念成为协调中苏关系的契机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纪念活动 功能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重大节日纪念活动述论(1932-1934)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泽宇 《苏区研究》 2018年第6期49-58,共10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包括"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国际共运节日,以及"八一"建军节这样的中国革命节日。节日纪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召开纪念大会、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包括"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国际共运节日,以及"八一"建军节这样的中国革命节日。节日纪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召开纪念大会、举行武装示威游行、发表纪念文章、举办文艺晚会等等。因为中央苏区面临严峻的形势,所以这些纪念活动与扩大红军、工农业生产密切联系,以纪念活动的形式来推动扩红和生产。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刚刚上台执政的中共在民众中塑造自身形象,阐述政治主张,凝聚民众力量,建构集体记忆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活动 重大节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下载PDF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纪念活动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祥兴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33-46,156-157,共15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因此在全会召开的纪念日,党和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经历了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从不定期到定期、从全会的周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因此在全会召开的纪念日,党和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经历了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从不定期到定期、从全会的周年纪念到与庆祝改革开放合一的演变过程,纪念形式主要包括召开纪念大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刊发纪念文章,展示伟大成就和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等,旨在借助纪念活动发挥铭记历史、进行政治动员、塑造国家形象、消解现实难题等诸多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纪念活动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建国60年来党的纪念活动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国胜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10期5-9,共5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历史轨迹,为未来纪念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基本经验主要集中在纪念活动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探寻纪念活动的历史价值;纪念活动...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历史轨迹,为未来纪念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基本经验主要集中在纪念活动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探寻纪念活动的历史价值;纪念活动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相结合,挖掘纪念活动的教育资源;纪念活动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拓展纪念活动的传播空间;纪念活动与推动社会发展相结合,彰显纪念活动的时代特征;纪念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发挥纪念活动的整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60年 中国共产党 纪念活动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根据地纪念活动研究
17
作者 刘静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政治宣传、革命动员、整合力量、响应党中央号召等方面的需要,鄂豫皖根据地党组织以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和节日为纪念对象,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唤起了根据地民众的爱国热情,促进了马克思...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政治宣传、革命动员、整合力量、响应党中央号召等方面的需要,鄂豫皖根据地党组织以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和节日为纪念对象,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唤起了根据地民众的爱国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塑造了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政治形象,使鄂豫皖根据地革命事业和革命队伍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纪念活动
下载PDF
红军长征途中的纪念活动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斐 陈杰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20-26,共7页
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行军环境异常艰难,从留存至今的长征日记中可以看出,红军在长征途中仍坚持举行特定的纪念活动。长征途中红军的纪念活动主要包括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重要领袖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对近代以来中国... 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行军环境异常艰难,从留存至今的长征日记中可以看出,红军在长征途中仍坚持举行特定的纪念活动。长征途中红军的纪念活动主要包括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重要领袖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对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重大事件的纪念以及对中共诞生以来自身经历的有重大影响事件的纪念三种类型。纪念形式包括发表纪念文章、举行纪念大会和个人心理纪念。这些特定的纪念活动旨在实现坚定政治理想信念、增强红军内在认同、唤起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结等政治功能,对于当今举行革命历史纪念活动仍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日记 红军 纪念活动 仪式 认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的纪念活动及其政治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东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9,共6页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的纪念活动为载体,高度评介马克思的生平业绩,树立马克思的正面形象,争取广人民众的认同与支持;全面阐释马克思的基本理论,适时宣传党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深刻解读马克思之于中国的意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的纪念活动为载体,高度评介马克思的生平业绩,树立马克思的正面形象,争取广人民众的认同与支持;全面阐释马克思的基本理论,适时宣传党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深刻解读马克思之于中国的意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通过对马克思的纪念,表达了自身的现实诉求,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 纪念活动
下载PDF
中央苏区时期的纪念活动初探——以《红色中华》《斗争》为中心的探讨
20
作者 吴强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3-32,共10页
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以及苏维埃政府、红军高度重视各类纪念活动的举办,不仅将其与查田、扩红等各项紧迫任务相结合,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试图通过纪念活动,在苏区民众中间构建共同的历史认知,增进民众对中共红色政权的认同度以及两者之间... 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以及苏维埃政府、红军高度重视各类纪念活动的举办,不仅将其与查田、扩红等各项紧迫任务相结合,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试图通过纪念活动,在苏区民众中间构建共同的历史认知,增进民众对中共红色政权的认同度以及两者之间的紧密度。中央苏区时期的纪念活动类型多样,既充满"洋"味,亦不乏本土特色;内容也颇为丰富,且规模盛大,喜闻乐见,如召开纪念大会、举行游行示威活动和盛大阅兵式、发表纪念宣言、运动赛会征文、表彰颁奖等,而《红色中华》和《斗争》这两份中央苏区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报一刊就登载了大量有关纪念活动的报道、评论,立体展现了中央苏区时期的纪念活动样态。总体而言,中央苏区时期的纪念活动借助纸媒平台,对提升政权合法性,阐释政策合理性,增强红军战斗力,强化军民情谊,最大限度凝聚社会人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纪念活动 《红色中华》 《斗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