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C-CGT: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漫画图像标题与描述生成
1
作者 李嘉鑫 汤鹏杰 +1 位作者 谭云兰 张丽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7-86,共10页
不同于传统的图像描述任务,漫画图像描述不仅涉及图像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同时还要求模型能够深入理解漫画所特有的幽默、文化和情感属性。针对上述挑战,本研究提出了漫画图像标题与描述生成任务,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漫画... 不同于传统的图像描述任务,漫画图像描述不仅涉及图像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同时还要求模型能够深入理解漫画所特有的幽默、文化和情感属性。针对上述挑战,本研究提出了漫画图像标题与描述生成任务,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漫画标题与描述生成框架(CIC-CGT)。首先,通过CLIP大模型提取漫画图像特征,将获取的特征信息送入前缀嵌入映射模块,获得视觉语言对齐语义表达。然后将其送入GPT2模型,再合CLIP视觉特征,生成粗糙语言描述。最后,将粗糙描述送入T5模型进行语言特征编码,并解码为最终的漫画标题描述。在漫画图像描述数据集NYCCB上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提模型能够生成不同风格的漫画标题与描述,能够准确捕捉并表达漫画独有的幽默感和情感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漫画图像 标题生成与描述 跨模态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下载PDF
穿越屏幕的战斗美少女:二次元游戏中的中国形象
2
作者 张成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3期105-117,共13页
本文探讨了二次元游戏在传播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游戏是跨媒介的文化载体,能够同时利用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介叙事。中国制作的二次元游戏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艺术风格,通过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不仅... 本文探讨了二次元游戏在传播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游戏是跨媒介的文化载体,能够同时利用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介叙事。中国制作的二次元游戏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艺术风格,通过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也反映了中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还为全球玩家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故事的新窗口。然而,文化误读、刻板印象以及创作中的自我东方化等问题,仍然是二次元游戏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元游戏 电子游戏 角色消费 中国文化 中国形象 自我东方化
下载PDF
论姚有信连环画对鲁迅《伤逝》人物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2
3
作者 葛英芬 杨剑龙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39-43,共5页
姚有信根据鲁迅小说《伤逝》改编的连环画被称为彩墨连环画中的经典之作。其作品通过其对动作神态的细节描绘、典型环境的烘托以及色彩语言的成功运用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把文字的叙事成功转化成了图画叙事,为《伤逝》的文本改编... 姚有信根据鲁迅小说《伤逝》改编的连环画被称为彩墨连环画中的经典之作。其作品通过其对动作神态的细节描绘、典型环境的烘托以及色彩语言的成功运用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把文字的叙事成功转化成了图画叙事,为《伤逝》的文本改编史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姚有信 连环画 图画叙事
下载PDF
论老舍小说《月牙儿》的连环画改编 被引量:2
4
作者 郝瑞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73-79,共7页
画家李全武、徐勇民对老舍短篇小说《月牙儿》的连环画改编意蕴深刻、风格新颖。其作品通过对人物神态的细致描摹、哀婉情节的连贯叙述、象征技法的独特运用,描绘了在底层社会里卑微生活的母女两代人的悲惨命运。连环画以淡灰色系为主... 画家李全武、徐勇民对老舍短篇小说《月牙儿》的连环画改编意蕴深刻、风格新颖。其作品通过对人物神态的细致描摹、哀婉情节的连贯叙述、象征技法的独特运用,描绘了在底层社会里卑微生活的母女两代人的悲惨命运。连环画以淡灰色系为主、运用拼贴艺术技法加上大量留白的表现风格,将人物凄楚绝望的处境刻画得淋漓尽致,透出无限悲凉的意味,与原著中隽永沉郁的风格相一致。从文字叙事到图像叙事,《月牙儿》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连环画改编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月牙儿》 连环画 图像叙事
下载PDF
Comic Image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Using SIFT Features
5
作者 Yusuke In Nakamura Kentaro Masakazu Higuchi Jonah Gamba Atushi Koike Hitomi Murakami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12年第4期414-421,共8页
关键词 漫画 SIFT 分类 图片 特征 信息社会 管理系统 多媒体数据
下载PDF
论水浒戏中的喜剧李逵和《水浒传》中的悲剧李逵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秋晨 《菏泽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元杂剧水浒戏和小说《水浒传》中的李逵都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水浒戏中,李逵是个喜剧角色;而在小说《水浒传》中,李逵这一形象虽然也有着一定的喜剧因素,但是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悲剧人物。水浒戏和《水浒传》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不... 元杂剧水浒戏和小说《水浒传》中的李逵都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水浒戏中,李逵是个喜剧角色;而在小说《水浒传》中,李逵这一形象虽然也有着一定的喜剧因素,但是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悲剧人物。水浒戏和《水浒传》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不同、创作主题的不同和故事流变等原因使得"两个"李逵的形象大相径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戏 《水浒传》 李逵 喜剧形象 悲剧形象
下载PDF
连环画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以中国传统题材连环画为例
7
作者 刘晏祯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53-54,共2页
在连环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对连环画创作的很多方面进行考量,如道具,场景,构图等。但从创作的总体来说,塑造人物是最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以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创作的主旨。并以此来达到教育人,感化人,影响人的目的。在连环画... 在连环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对连环画创作的很多方面进行考量,如道具,场景,构图等。但从创作的总体来说,塑造人物是最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以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创作的主旨。并以此来达到教育人,感化人,影响人的目的。在连环画的创作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容忽视,一些鲜明女性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可以增加连环画作品的视觉感染力和生命力,从某一程度上还可以侧面推进连环画故事剧本创作的进行。本文主要针对成语故事题材中的女性角色形象进行探究,并从多角度挖掘女性形象在连环画创作中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环画 女性形象 连环画创作脚本
下载PDF
文学与图像的会通共振及其文化意义——以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学图像传播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雅坤 于广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07,共5页
1940年代至1980年代以来,敌后抗日根据地许多革命文学作品被改编成连环画,成为此类文学图像传播的重要形式。连环画吸纳了革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并将其故事和人物加以形象化,这对于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具有独立... 1940年代至1980年代以来,敌后抗日根据地许多革命文学作品被改编成连环画,成为此类文学图像传播的重要形式。连环画吸纳了革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并将其故事和人物加以形象化,这对于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具有独立文学价值的艺术形式,叙事和抒情的连环图像,重塑了文学文本的艺术形态和价值生成方式。可以说,从文学成像的理据探索起始,通过图像再现文学文本,是图像时代最为活跃且重要的文艺创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后抗日根据地 连环画 图像传播
下载PDF
连环画改编中的图文转换与共生——以《流逝》的连环画改编为例
9
作者 张婷婷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9-105,共7页
在连环画《流逝的岁月》改编过程中,图片和文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文以王安忆的中篇小说《流逝》及其连环画改编作品《流逝的岁月》为研究对象,从为图而文的脚本改编、图像表达以及图文关系三个方面来梳理小说与连环画改编图文... 在连环画《流逝的岁月》改编过程中,图片和文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文以王安忆的中篇小说《流逝》及其连环画改编作品《流逝的岁月》为研究对象,从为图而文的脚本改编、图像表达以及图文关系三个方面来梳理小说与连环画改编图文之间的叙事逻辑以及图像艺术的创造性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逝》 连环画改编 脚本改编 图像表达 图文关系
下载PDF
从恶作剧男孩到小国民的转变——二战前日本报纸连载漫画中男孩形象的变迁
10
作者 徐园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年第3期14-19,共6页
本文以在东京发行的主要报纸上连载的儿童漫画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20世纪初期到中叶的近半个世纪的男孩形象的变迁。男孩形象经历了从喜欢恶作剧的孩童到近代化过程中的男孩、自立强大的男孩、效忠国家的小国民的转变,每个时期呈现出不... 本文以在东京发行的主要报纸上连载的儿童漫画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20世纪初期到中叶的近半个世纪的男孩形象的变迁。男孩形象经历了从喜欢恶作剧的孩童到近代化过程中的男孩、自立强大的男孩、效忠国家的小国民的转变,每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来说,男孩形象随着社会风潮与儿童观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性格还是行为都呈现出逐渐成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漫画 男孩形象
原文传递
《桯史》中的“滑稽”形象研究
11
作者 郝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6年第4期77-82,共6页
《桯史》是岳珂记载朝野见闻的一部笔记作品,涉及宋代文人生活环境的诸多方面。优伶作为《桯史》里最常塑造的一类滑稽形象,能在彼此配合的演出中,通过改变衣服配饰、模仿某类人物的行动和语言等形式,生动地还原现实场景,从而达到娱乐... 《桯史》是岳珂记载朝野见闻的一部笔记作品,涉及宋代文人生活环境的诸多方面。优伶作为《桯史》里最常塑造的一类滑稽形象,能在彼此配合的演出中,通过改变衣服配饰、模仿某类人物的行动和语言等形式,生动地还原现实场景,从而达到娱乐大众或者讽谏世风的目的。喜剧性、智慧性与悲剧性兼备的滑稽形象,是推动宋代戏剧产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桯史 “滑稽”形象 讽谏 俗文学
原文传递
照相石印技术与连环图画的兴起
12
作者 陈翔 刘兵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6,共6页
清末民初上海连环图画兴起和照相石印业兴盛两个历史现象的结合,提供了一个了解技术、图像形式和阅读文化之间的难得案例。通过对连环图画及照相石印的关联分析,发现照相石印在图像叙事、出版的效率及时效性方面影响了连环图画的内容和... 清末民初上海连环图画兴起和照相石印业兴盛两个历史现象的结合,提供了一个了解技术、图像形式和阅读文化之间的难得案例。通过对连环图画及照相石印的关联分析,发现照相石印在图像叙事、出版的效率及时效性方面影响了连环图画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照相石印特殊的制版技术提供了图像创作和批量复制的新方式,开启了中国连环画之滥觞,并且无意中引导了阅读文化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环图画 照相石印技术 图像印刷 阅读文化
原文传递
近三十年《牛郎织女》连环画图像审美嬗变
13
作者 陶珊珊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18-23,共6页
连环画在中国近现代占有重要地位,上承宋元木版插图源流,下启20世纪50年代。而《牛郎织女》作为家喻户晓的悲剧神话传说故事,在戏曲、小说、连环画等,都有其继承与发展。文章探析《牛郎织女》连环画在不同版本图像视角下,不同的人物“... 连环画在中国近现代占有重要地位,上承宋元木版插图源流,下启20世纪50年代。而《牛郎织女》作为家喻户晓的悲剧神话传说故事,在戏曲、小说、连环画等,都有其继承与发展。文章探析《牛郎织女》连环画在不同版本图像视角下,不同的人物“出相”安排带给观者不同之审美感受;图像结构依靠人物的动作、面部表情特征、人物所处位置、服饰来区分人物的主次关系、位置关系、情绪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郎织女》 连环画 图像审美 嬗变
下载PDF
从连环画看杨家将
14
作者 杨凡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5期44-46,共3页
杨家将故事家喻户晓,根据杨家将的史料,历史演义小说,评书,戏剧故事等各种资料进行创作和编绘的连环画更是异彩纷呈,运用其赋予豪情的笔墨,栩栩如生的绘画技巧,呈现给我们活灵活现、引人入胜、感染力强的精彩场景,不同版本、不同样式的... 杨家将故事家喻户晓,根据杨家将的史料,历史演义小说,评书,戏剧故事等各种资料进行创作和编绘的连环画更是异彩纷呈,运用其赋予豪情的笔墨,栩栩如生的绘画技巧,呈现给我们活灵活现、引人入胜、感染力强的精彩场景,不同版本、不同样式的连环画传递汇聚的文化艺术盛宴,具有浓厚的价值与意义,更好的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环画 杨家将 形象
下载PDF
简论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的连环画改编
15
作者 韩斯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76-81,共6页
画家殷恩光用黑白线描将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改编成了连环画,并用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塑造出愤世嫉俗、冷中见热的N先生人物形象,图像与文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更加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连环画的展现使小说更加... 画家殷恩光用黑白线描将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改编成了连环画,并用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塑造出愤世嫉俗、冷中见热的N先生人物形象,图像与文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更加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连环画的展现使小说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的故事 N先生 连环画 图像
下载PDF
语图转换中的“山乡巨变”——论贺友直对《山乡巨变》的连环画改编
16
作者 李洪华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3期29-40,共12页
贺友直根据周立波小说《山乡巨变》改编的同名连环画,在以图释文的艺术转换中,寓乡村风情于社会变革,运用“明显强烈的处理手法”,凸显人物在外貌、身份和性格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成功塑造了邓秀梅、李月辉、刘雨生、盛佑亭、陈先晋、王... 贺友直根据周立波小说《山乡巨变》改编的同名连环画,在以图释文的艺术转换中,寓乡村风情于社会变革,运用“明显强烈的处理手法”,凸显人物在外貌、身份和性格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成功塑造了邓秀梅、李月辉、刘雨生、盛佑亭、陈先晋、王菊生等一批新型乡村干群形象。贺友直善于在连环图像叙事中“做戏”和“制造情节”,将充满政治指涉的社会化内容纳入乡村家庭伦理生活叙事,生动再现了合作化运动给山乡人物带来的巨大影响。画家在以传统线描笔法构设山乡风情的同时,赋予山水风物以鲜明的时代蕴含,在原本紧张峻切的时代氛围中营构出轻松活泼的诗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乡巨变》 贺友直 连环画改编 语图转换
下载PDF
廉政漫画中图像隐喻的图文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郜丽娜 赵莺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12-116,共5页
作为特殊的非语言隐喻,图像隐喻研究并没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其中的图文关系。廉政漫画主要由图像模态构成,语篇内涵丰富。以廉政漫画为例,分析图像隐喻意义,探索其中的图文关系,在厘定图像和文字在表达隐喻性意义过程中的作用后... 作为特殊的非语言隐喻,图像隐喻研究并没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其中的图文关系。廉政漫画主要由图像模态构成,语篇内涵丰富。以廉政漫画为例,分析图像隐喻意义,探索其中的图文关系,在厘定图像和文字在表达隐喻性意义过程中的作用后发现:廉政漫画图像隐喻中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图文关系,而且图像的隐喻性存在等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漫画 隐喻 文字 图像
下载PDF
被凝视的“景观”与被构建的“他者”——论老舍小说连环画改编中沦落女性的图像再现
18
作者 李洪华 熊瑶 Wei Jiaping 《媒介批评》 2023年第1期374-389,共16页
老舍在《月牙儿》《微神》和《骆驼祥子》等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沦落风尘的女性形象。在连环画改编时,绘画者主要通过相貌、神情、服饰等成像要素,对老舍笔下的沦落女性进行图像塑形,并运用单幅、连环、并置等图像叙事方式和虚实相生的表... 老舍在《月牙儿》《微神》和《骆驼祥子》等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沦落风尘的女性形象。在连环画改编时,绘画者主要通过相貌、神情、服饰等成像要素,对老舍笔下的沦落女性进行图像塑形,并运用单幅、连环、并置等图像叙事方式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她们沦落风尘的悲剧。由于老舍及其作品的改编者主要是从社会文化层面关注这些沦落女性的悲剧命运,因而她们在语图转换中仍然是被凝视的“景观”和被构建的“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小说 连环画改编 沦落女性 图像再现
下载PDF
一种无监督的中文漫画对白自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冬 李鹿原 +1 位作者 王勇涛 汤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2,共8页
针对中文漫画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无监督的中文漫画图像对白自动定位方法,以满足中文漫画移动阅读的需求。不同于现有基于学习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训练集,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主要包括3个步骤:1)利用包围漫画图像文字的空白区域(气泡)... 针对中文漫画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无监督的中文漫画图像对白自动定位方法,以满足中文漫画移动阅读的需求。不同于现有基于学习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训练集,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主要包括3个步骤:1)利用包围漫画图像文字的空白区域(气泡)的连通性进行气泡检测,并在气泡中检测完整字符对;2)基于字符形状与字符排版规则的一致性,聚类形成字符行或字符列,并提取字体特征;3)联合多页漫画图像字体特征,利用贝叶斯分类器检测多页漫画中的剩余字符。在包含900页漫画图像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定位中文漫画图像中的对白区域,取得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漫画图像 气泡检测 对白定位 字符聚类 贝叶斯分类
下载PDF
连环画人物IP形象的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20
作者 周慧媛 刘晓蕾 《丝网印刷》 2022年第8期64-66,共3页
通过对红楼连环画进行研究,提炼出人物形象中与当代女性意识的相关特征,将其运用到IP形象设计中,并结合已有的经典人物IP形象的设计应用规律,提出王熙凤IP形象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连环画人物 女性意识 IP形象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