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CIC-CGT: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漫画图像标题与描述生成 |
李嘉鑫
汤鹏杰
谭云兰
张丽
|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
0 |
|
2
|
穿越屏幕的战斗美少女:二次元游戏中的中国形象 |
张成
|
《当代美术家》
|
2024 |
0 |
|
3
|
论姚有信连环画对鲁迅《伤逝》人物形象的塑造 |
葛英芬
杨剑龙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7 |
2
|
|
4
|
论老舍小说《月牙儿》的连环画改编 |
郝瑞娟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2
|
|
5
|
Comic Image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Using SIFT Features |
Yusuke In Nakamura Kentaro Masakazu Higuchi Jonah Gamba Atushi Koike Hitomi Murakami
|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
2012 |
0 |
|
6
|
论水浒戏中的喜剧李逵和《水浒传》中的悲剧李逵 |
李秋晨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0 |
1
|
|
7
|
连环画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以中国传统题材连环画为例 |
刘晏祯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8 |
0 |
|
8
|
文学与图像的会通共振及其文化意义——以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学图像传播为中心 |
王雅坤
于广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9
|
连环画改编中的图文转换与共生——以《流逝》的连环画改编为例 |
张婷婷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0
|
从恶作剧男孩到小国民的转变——二战前日本报纸连载漫画中男孩形象的变迁 |
徐园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16 |
0 |
|
11
|
《桯史》中的“滑稽”形象研究 |
郝桐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16 |
0 |
|
12
|
照相石印技术与连环图画的兴起 |
陈翔
刘兵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3
|
近三十年《牛郎织女》连环画图像审美嬗变 |
陶珊珊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4
|
从连环画看杨家将 |
杨凡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5 |
0 |
|
15
|
简论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的连环画改编 |
韩斯佳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6
|
语图转换中的“山乡巨变”——论贺友直对《山乡巨变》的连环画改编 |
李洪华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4 |
0 |
|
17
|
廉政漫画中图像隐喻的图文关系分析 |
郜丽娜
赵莺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3
|
|
18
|
被凝视的“景观”与被构建的“他者”——论老舍小说连环画改编中沦落女性的图像再现 |
李洪华
熊瑶
Wei Jiaping
|
《媒介批评》
|
2023 |
0 |
|
19
|
一种无监督的中文漫画对白自动定位方法 |
刘冬
李鹿原
王勇涛
汤帜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0
|
连环画人物IP形象的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
周慧媛
刘晓蕾
|
《丝网印刷》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