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前内及前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4
1
作者 洪顾麒 吕天润 宋李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11例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41.5岁。骨折均累及双髁,6例...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11例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41.5岁。骨折均累及双髁,6例为过伸内翻型损伤,3例为单纯过伸型损伤(冠状位无明显内外翻畸形),2例为过伸外翻型损伤。经前内及前外侧入路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肢以膝关节支具保护。术后定期门诊复查,末次随访时使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评定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翻角的改变。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无神经症状,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6~28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术后定期复查均未见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12.5周。术后即刻后倾角为12.8°±1.6°,内翻角为3.8°±1.1°;术后6个月时后倾角为11.9°±1.7°,内翻角为3.6°±1.8°,以上指标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SS评分85~96分(平均90.4分),膝关节屈曲120°~140°(平均127.2°),膝关节伸直-5°~5°(平均伸直0°)。结论采用联合入路的手术方法治疗累及双髁的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短期随访效果满意,但缺乏远期随访结果,值得进一步关注总结。另外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血管、神经等损伤几率较高,临床上对这类软组织损伤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折固定术 软组织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 过伸型 联合入路
原文传递
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增明 詹新立 +2 位作者 李世德 陈前芬 罗高斌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1993年2月~2005年9月,共手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21例,其中横形合并后壁骨折3例,T形骨折4例,双柱骨折11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3例。手术采用联合入路... 目的总结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1993年2月~2005年9月,共手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21例,其中横形合并后壁骨折3例,T形骨折4例,双柱骨折11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3例。手术采用联合入路(髂腹股沟+K-L入路)。结果解剖复位12例(57.1%),复位满意5例(23.8%),复位不满意4例(19.1%)。解剖复位率在最初和最近6年手术组分别为44.4%和66.7%。获2~8年随访的15例中,临床和X线优良率分别为65.3%和67.2%,其中解剖和非解剖复位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78.6%和32.8%(P<0.01)。并发症:坐骨神经不全性牵伸损伤1例;深部感染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中、重度骨关节炎2例,轻度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BrookerⅠ、Ⅱ度4例,Ⅲ度2例。结论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复位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陈旧性 骨折固定术 联合入路
原文传递
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被引量:11
3
作者 景灵勇 胡勇 +5 位作者 张飞 徐荣明 阮永平 叶鹏翰 王邦荣 张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经骼腹股沟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及复位固定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6月-2006年6月间经联合手术入路治疗63例复杂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完全双柱骨折26例,“T”形骨折18例... 目的探讨经骼腹股沟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及复位固定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6月-2006年6月间经联合手术入路治疗63例复杂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完全双柱骨折26例,“T”形骨折18例,横断伴后壁骨折11例,前柱骨折伴横形后柱骨折8例。术后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术中采用专用骨盆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螺钉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8个月。骨折均愈合。解剖复位45例(71%),满意复位14例(22%),不满意复位4例(6%)。髋关节功能:优48例(76%),良9例(14%),可6例(10%),优良率91%。并发症:坐骨神经不全性牵拉损伤1例(2%);静脉血栓形成2例(3%);中、重度骨关节炎2例(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2%)。伤口发生浅表感染2例(3%);膀胱破裂1例(2%);骼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1例(2%),Ⅲ~Ⅳ度异位骨化1例(2%)。结论经骼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方便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固定术 联合入路
原文传递
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凤磊 马琳 +2 位作者 王世波 赵阳 王利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标准翼点入路、纵裂入路和翼点纵裂联合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以及显微手术入路选择的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术前均...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标准翼点入路、纵裂入路和翼点纵裂联合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以及显微手术入路选择的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术前均行头颅CTA或DSA检查确诊。疾病早期显微手术经翼点入路夹闭动脉瘤39例,经纵裂入路34例,联合入路5例。结果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经翼点入路手术的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9例,经纵裂入路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5例,联合入路的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早期显微手术经翼点入路、经纵裂入路及联合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均有效且预后良好。根据不同的动脉瘤瘤体指向,合理地选择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显微手术 翼点入路 纵裂入路 翼点纵裂联合入路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之关系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铭 《黑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92-94,共3页
"互联网+"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同时也是适用于各行各业进行创新的发展战略。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的教育中存在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高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例... "互联网+"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同时也是适用于各行各业进行创新的发展战略。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的教育中存在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高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例如通过慕课、微课和微信等平台实现互联网与教学的结合,但在结合中也要注重方式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改革 大学英语 结合途径
下载PDF
联合入路三柱钢板内固定治疗伴后髁劈裂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爱兵 熊南平 +2 位作者 李坤庆 明亮 刘晟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三柱钢板内固定治疗伴后髁劈裂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外侧、内侧、后内侧联合入路三柱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伴后髁劈裂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按改良Schatzker分型:Va-bc型16例,Vad—bc型9例,VIa—bc...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三柱钢板内固定治疗伴后髁劈裂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外侧、内侧、后内侧联合入路三柱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伴后髁劈裂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按改良Schatzker分型:Va-bc型16例,Vad—bc型9例,VIa—bc型7例,Ⅵad_hc型4例。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1例复位不完全并关节面一期塌陷,2例关节面二期塌陷,其余3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8—18周,平均12.6周。无切口感染和裂开、无内固定断裂、膝关节僵硬疼痛及其他并发症。按Lysholm评分标准:23例优,8例良,4例可,1例差,优良率86.1%。结论联合人路三柱钢板内固定治疗伴后髁劈裂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活动,减轻了伤后关节功能受限的程度,并发症较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固定术 联合入路
下载PDF
两种联合入路处理颈静脉孔区沟通性肿瘤的应用解剖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领领 王玉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远外侧髁旁联合部分经髁入路与迷路下联合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为颈静脉孔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16具成人尸头镜下模拟两种联合入路,比较两种联合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暴露范围及相关解剖学标志,同时观... 目的通过比较远外侧髁旁联合部分经髁入路与迷路下联合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为颈静脉孔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16具成人尸头镜下模拟两种联合入路,比较两种联合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暴露范围及相关解剖学标志,同时观察寰椎横突磨除后对颈静脉孔区颅外段的暴露情况。结果两种联合入路均可显露颈静脉孔区颅内段及有限的颅外段,但远外侧髁旁联合部分经髁入路有利于暴露颈静脉孔后内侧区域,而迷路下联合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更利于暴露颈静脉孔后外侧区域。枕髁和颈静脉突为前者的解剖标志,茎乳孔和颈静脉突为后者的解剖标志。寰椎横突的切除可增加颈静脉孔区颅外段茎突后间隙的显露。结论远外侧髁旁联合部分经髁入路结合寰椎横突的磨除,适宜处理肿瘤主体偏于孔内侧的颈静脉孔区沟通性肿瘤,而迷路下联合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合寰椎横突的磨除,更适宜处理肿瘤主体偏于颈静脉孔外侧的沟通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区 沟通性肿瘤 联合入路 寰椎横突 颈静脉突 解剖
下载PDF
两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被引量:2
8
作者 陆建华 汤健 高峰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3期334-335,共2页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联合入路 髋脱位 股骨骨折 颅脑损伤
下载PDF
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光林 张晖 +4 位作者 吴刚 杨天府 池雷霆 方跃 王京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共28例(28髋),对患者术后进行复位质量和远期影像学评价。根据改良的Me... 目的回顾性研究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共28例(28髋),对患者术后进行复位质量和远期影像学评价。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6和Postel评分标准及sF.36简便型健康调查问卷(MOSSF-36)对患者的髋关节临床功能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本组患者与一般人群的生命质量有无差异,预后因素与功能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1个月(14~82个月),影像学评估显示术后初始影像显示解剖复位17例(60.7%),良好复位9例(32.2%),差复位2例(7.1%)。远期影像学结果:优16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2.1%(23/28)。发生异位骨化18例(64.3%),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7.1%)。改良Meded’Aubign6和Postel平均得分15.5分(10~18分),优4例,良1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78.6%(22/28)。对于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生命质量在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等4个维度与一般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和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较一般人群下降(P〈0.05)。复位质量是髋臼骨折预后最重要的可控性因素(r=0.564,P=0.001)。结论联合人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能提供良好的显露,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预后良好。影响髋臼骨折预后的因素众多,但复位质量是其中最重要的可控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效果 联合入路
原文传递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
10
作者 贾燕飞 冯卫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48例。固定方法有:重建钢板螺钉固定,拉力螺钉同定。结果:本组48例中41例解剖复位,5例复位欠佳,2例复位不良;随访6~48个... 目的: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48例。固定方法有:重建钢板螺钉固定,拉力螺钉同定。结果:本组48例中41例解剖复位,5例复位欠佳,2例复位不良;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解剖复位组关节功能表现优良39例,可2例,复位欠佳组关节功能表现良4例,可1例,复位不良组关节功能表现差2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入路 骨髂手术 骨折
下载PDF
经股、肱动脉联合治疗髂、股动脉长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11
作者 李桂杰 孙洁 +3 位作者 周祝谦 张曙光 孙立国 王连祥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3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经肘/股动脉入路治疗长段髂-股动脉病变的有用性。方法本组共20例患者,男17例,女3例,年龄54~85岁,全部病例均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下肢发凉。术前踝肱指数0-0.43,PWV为0-1076。全组病例均经CTA或动脉造影证实一侧髂动脉... 目的探讨联合经肘/股动脉入路治疗长段髂-股动脉病变的有用性。方法本组共20例患者,男17例,女3例,年龄54~85岁,全部病例均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下肢发凉。术前踝肱指数0-0.43,PWV为0-1076。全组病例均经CTA或动脉造影证实一侧髂动脉合并对侧股浅动脉长段(≥5cm)闭塞12例,两侧髂动脉合并一侧股浅动脉长段(≥5cm)闭塞3例,一侧髂动脉合并两侧股浅动脉长段(≥5cm)闭塞5例。所有病例均同时行肘/股动脉穿刺。结果 18例患者成功进行腔内球囊/支架治疗,2例未能开通闭塞段。术后踝肱指数0.72±0.15(P<0.05),PWV1783-2532(P<0.05),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术后随访1-24个月。其中有1例在随访过程中因心脏疾病死亡,有2例分别在术后6、9个月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CTA提示髂股动脉有慢性闭塞,再次成功行球囊扩张术。结论当单一经股动脉路径难以实施时,联合经肘/股动脉入路治疗长段髂-股动脉病变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股动脉 长段病变 腔内治疗
下载PDF
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育胡 甘干达 +3 位作者 扈克治 罗平 韩健 彭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5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5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手术前后胫骨平台内翻角、胫... 目的探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5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手术前后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采用Rasmussen影像学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25个月。手术时间84~150 min,术中出血量264~403 ml,术后引流量为106~160 ml,骨折愈合时间5~7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术后即刻为79. 2°~86. 6°(85. 2°±18. 4°),术后1年为83. 6°~88. 1°(84. 6°±17. 9°);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后即刻为9. 2°~11. 3°(11. 2°±2. 3°),术后1年为9. 9°~11. 6°(10. 4°±2. 8°)。Rasmussen评分术后即刻为14~18分;术后1年为15~18分; HSS评分术后6个月评分为72~94分,术后1年为84~96分。结论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时术野清晰、复位固定牢靠,利于恢复下肢长度、力线和关节面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联合入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饶放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7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究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俯卧位的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 目的:探究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俯卧位的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均得到准确随访,随访时间5-25个月,平均1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4.1个月。临床治疗效果优、良、可分别29例、22例、5例,优良率91.1%。结论: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和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踝关节 三踝骨折 联合入路治疗
下载PDF
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累及双柱的髋臼骨折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剑 孙俊英 +3 位作者 叶峥 何双健 居建文 朱志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8-630,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髂腹股沟(I-I)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7例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6年。... 目的总结应用髂腹股沟(I-I)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7例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6年。结果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0.9%(17/21),单一入路(K-L或I-I)组68.7%(11/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关节功能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5.7%(18/21),单一入路(K-L或I-I)组75.0%(12/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入路组21例中严重异位骨化2例,无1例感染。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内固定 联合入路
下载PDF
双钢板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对关节面塌陷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海彤 邱梦琦 陈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双钢板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对其关节面塌陷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6例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单钢板与空心螺钉进行固定... 目的分析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双钢板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对其关节面塌陷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6例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单钢板与空心螺钉进行固定,研究组以双钢板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情况、胫骨平台后倾角(PSA)与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93.67±25.32)d、患肢负重时间(99.71±21.15)d均短于对照组的(109.38±29.45)、(115.79±28.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0.70%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PSA度数(89.42±2.79)°、TPA度数(8.72±2.43)°均小于对照组的(91.86±3.99)、(9.87±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64%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双钢板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可减少关节平面的塌陷程度,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功能,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能有效促进其早日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 联合入路内固定 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面塌陷度 并发症
下载PDF
联合入路治疗踝关节弥漫性腱鞘滑膜巨细胞瘤
16
作者 陈旺 勘武生 +2 位作者 谢鸣 赵晶晶 黄若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三切口(前内、前外、后外)任意组合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治疗踝关节弥漫性腱鞘滑膜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2014年5月对15例踝关节弥漫性巨细胞瘤的患者采用三切口任意组合联合入路的手术入路方式进行肿块的... [目的]观察应用三切口(前内、前外、后外)任意组合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治疗踝关节弥漫性腱鞘滑膜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2014年5月对15例踝关节弥漫性巨细胞瘤的患者采用三切口任意组合联合入路的手术入路方式进行肿块的完整切除术,并对损伤的韧带进行修复和对不稳定的关节进行固定,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15患者获得12~40个月(平均28.3个月)的随访,患者均未复发,术后8个月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65~93分,平均分83.6分,其中优7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80.2%。[结论]根据肿块具体位置来选择三切口任意组合联合入路的手术入路方式对踝关节弥漫性腱鞘滑膜巨细胞瘤进行彻底的病灶切除,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术中并对损伤的韧带和关节进行修复,以保证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滑膜巨细胞瘤 踝关节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融合关系与内容分析的社会标签推荐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斌 张引 +2 位作者 高克宁 郭朋伟 孙达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6-488,共13页
标签是Web 2.0时代信息分类与索引的重要方式.为解决标签系统所面临的不一致性、冗余性以及完备性等问题,标签推荐通过提供备选标签的方法来提高标签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标签推荐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系统中对象间关系与资源内... 标签是Web 2.0时代信息分类与索引的重要方式.为解决标签系统所面临的不一致性、冗余性以及完备性等问题,标签推荐通过提供备选标签的方法来提高标签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标签推荐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系统中对象间关系与资源内容融合分析的标签推荐方法,给出了基于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的融合表示对象间关系与资源内容的标签系统生成模型TSM/Forc,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标签推荐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吉布斯(Gibbs)抽样的参数估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供比当前主流与最新方法更加准确的推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2.0 社会标签 标签推荐 融合方法 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下载PDF
耳内镜技术在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31
18
作者 侯昭晖 李瑞香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3-397,共5页
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方式在经历了对中耳生理学、胆脂瘤的生物学特性的不断了解和认识,经由一代又一代耳科医生的修正和改良过程后,日臻成熟与完善。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避免开放式手术的同时,如何提高病灶清除率;如何降低术后胆... 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方式在经历了对中耳生理学、胆脂瘤的生物学特性的不断了解和认识,经由一代又一代耳科医生的修正和改良过程后,日臻成熟与完善。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避免开放式手术的同时,如何提高病灶清除率;如何降低术后胆脂瘤复发率等核心问题。耳内镜技术,与显微镜技术相比,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将耳内镜技术引入中耳胆脂瘤外科治疗过程中是必然的趋势,它的介入有助于清除隐匿病灶和保留耳道内正常结构。本文主要针对耳内镜技术在中耳胆脂瘤外科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和手术治疗策略进行简要的概述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耳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联合入路
下载PDF
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 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伟 罗强 +4 位作者 李天宇 李辉 解杰 李占飞 白祥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中心手术治疗的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9例,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2...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中心手术治疗的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9例,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26~67岁,平均43.2岁。所有患者采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伤肢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49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95.7±15.5)min,手术平均出血(262.9±33.2)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1.6)个月。膝关节不稳2例,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病例。术后均门诊随访1年,术后1年伤肢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1例,良19例,中7例,差2例,术后膝关节优良率81.63%,术后膝关节功能较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稳定性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 内固定 联合入路
下载PDF
一种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新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莉 王志智 聂学州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0-212,共3页
提出一种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新方法———复合法 (亦称修正系数相乘法 ) ,该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多裂纹结构复杂应力强度因子的简单计算方法。该方法是根据不同结构承受相同载荷 ,其应力强度因子用相乘原理 ,且多裂纹结构可... 提出一种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新方法———复合法 (亦称修正系数相乘法 ) ,该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多裂纹结构复杂应力强度因子的简单计算方法。该方法是根据不同结构承受相同载荷 ,其应力强度因子用相乘原理 ,且多裂纹结构可以分解为若干简单情况。实际上 ,这种方法是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修正系数由各简单情况的修正系数相乘得到。文中给出三个计算例题 ,用组合法和复合法进行计算比较。计算结果表明 ,复合法计算更简单、方便和直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组合法 复合法 修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